八年级下语文 第24课 诗词五首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描述了一位少年从军六十五年后返回故里看到的情景 这首诗通过主人公的遭遇,揭示了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表达了 诗人对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的怨恨与同情的思想感情。 乐府诗集:原指古代掌管音乐的官署,乐府搜集演唱的诗歌被称为乐 府诗。 原文 十五从军征》汉乐府诗集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奠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田 注释 1.始:才;归:回家 道逢:在路上遇到;道:路途上。 3.阿():语气词,没有意思。 4.君:你,表示尊敬的称呼:遥看:远远地望去。 5.松柏(bai):松树、柏树;冢( zhong):坟墓、高坟;累累:与“垒垒通,形 容丘坟一个连一个的样子。 6.狗窦( gou dou):给狗出入的墙洞,窦,洞穴 7.雉(zhi):野鸡 8.中庭:屋前的院子;生:长;旅:旅生,植物未经播种而野生;旅谷:野 生的谷子 9.旅葵(kui):即野葵 10.春( chong):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谷子的皮壳或捣碎 11.持:用;作:当做;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JT 八年级下语文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第 24 课 诗词五首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描述了一位少年从军六十五年后返回故里看到的情景。 这首诗通过主人公的遭遇,揭示了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表达了 诗人对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的怨恨与同情的思想感情。 乐府诗集:原指古代掌管音乐的官署,乐府搜集演唱的诗歌被称为乐 府诗。 原文: 《十五从军征》汉 乐府诗集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1] 注释 1. 始:才;归:回家。 2. 道逢:在路上遇到;道:路途上。 3. 阿(ē):语气词,没有意思。 4. 君:你,表示尊敬的称呼;遥看:远远地望去。 5. 松柏(bǎi):松树、柏树;冢(zhǒng):坟墓、高坟;累累:与“垒垒”通,形 容丘坟一个连一个的样子。 6. 狗窦(gǒu dòu):给狗出入的墙洞,窦,洞穴。 7. 雉(zhì):野鸡。 8. 中庭:屋前的院子;生:长;旅:旅生,植物未经播种而野生;旅谷:野 生的谷子。 9. 旅葵(kuí):即野葵。 10. 舂(chōng):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谷子的皮壳或捣碎。 11. 持:用;作:当做;
八年级下语文 12.羹(geng):就是用菜叶做的汤。 13.一时:一会儿就。 14.贻(yi):送,赠送。 15.沾:渗入 翻译 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出去打仗,到了八十岁才回来。 路上碰到一个乡下的邻居,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 (他说)从远处望去,你家就在那个松柏环绕着的坟墓中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进出,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汤。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送给谁吃。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原文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JT 八年级下语文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12. 羹(gēng):就是用菜叶做的汤。 13. 一时:一会儿就。 14. 贻(yí):送,赠送。 15. 沾:渗入 翻 译 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出去打仗,到了八十岁才回来。 路上碰到一个乡下的邻居,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 (他说)“从远处望去,你家就在那个松柏环绕着的坟墓中。”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进出,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汤。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送给谁吃。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原文 诉 衷 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八年级下语文 字词注释 ①选自放翁词。陆游(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 浙江绍兴)人。南宋的爱国诗人 ②万里觅封侯:奔赴万里外的疆场,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后汉书班超传》载, 班超少有大志,尝曰,大丈夫应当“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后出使西域,被封为定远侯 ③梁州:仅陕西南部汉中地区。陆游在48岁时在汉中川陕宣抚使署任职,过了 一段军旅生活,积极主张收复长安 ④关河:关塞河防,指山川险要处。 ⑤梦断:梦醒 ⑥尘暗旧貂裘:貂皮裘上落满灰尘,颜色为之暗淡。这里借用苏秦典故,说自己 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据《战国策·秦策》载,苏秦游说秦王“书十上而不行, 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⑦胡:本为古代对北方、西方少数民族的泛称,此指金兵。 ⑧鬓先秋:鬓发早已斑白,如秋霜 ⑨天山:在今新疆境内,是汉唐时的边疆,这里代指抗金前线。 ⑩身老沧洲:陆游晚年退隐在故乡绍兴镜湖边的三山。沧州,滨水之地,古时隐 士所居之处 觅:寻找。 戍:防守。 暗:形容词作动词,变得暗淡 貂裘:貂皮裘衣 霜:白 空:白白的。空空的 料:预料。 译文 回忆当年奔赴万里外的边疆,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单枪匹马奔赴边 境保卫梁州 前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只能在梦中出现,梦醒后不知它在何处? 貂皮裘上落满灰尘,颜色为之黯淡。 金兵还未消灭,自己的双鬓却早已斑白,如秋霜,只能凭忧国的眼 泪白白地流淌。 谁料我这一生,心始终在抗金的前线,人却老死在沧州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JT 八年级下语文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字词注释 ①选自放翁词。陆游(1125 年-1210 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 浙江绍兴)人。南宋的爱国诗人。 ②万里觅封侯:奔赴万里外的疆场,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后汉书·班超传》载, 班超少有大志,尝曰,大丈夫应当“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后出使西域,被封为定远侯。 ③梁州:仅陕西南部汉中地区。陆游在 48 岁时在汉中川陕宣抚使署任职,过了 一段军旅生活,积极主张收复长安。 ④关河:关塞河防,指山川险要处。 ⑤梦断:梦醒。 ⑥尘暗旧貂裘:貂皮裘上落满灰尘,颜色为之暗淡。这里借用苏秦典故,说自己 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据《战国策·秦策》载,苏秦游说秦王“书十上而不行, 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⑦胡:本为古代对北方、西方少数民族的泛称,此指金兵。 ⑧鬓先秋:鬓发早已斑白,如秋霜。 ⑨天山:在今新疆境内,是汉唐时的边疆,这里代指抗金前线。 ⑩身老沧洲:陆游晚年退隐在故乡绍兴镜湖边的三山。沧州,滨水之地,古时隐 士所居之处。 觅:寻找。 戍:防守。 暗:形容词作动词,变得暗淡。 貂裘:貂皮裘衣。 霜:白。 空:白白的。空空的。 料:预料。 译文: 回忆当年奔赴万里外的边疆,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单枪匹马奔赴边 境保卫梁州。 前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只能在梦中出现,梦醒后不知它在何处? 貂皮裘上落满灰尘,颜色为之黯淡。 金兵还未消灭,自己的双鬓却早已斑白,如秋霜,只能凭忧国的眼 泪白白地流淌。 谁料我这一生,心始终在抗金的前线,人却老死在沧州
八年级下语文 思想情感 第一句的“当年”一词表明了作者回想起了自己曾经身怀壮志、奔 赴前线的场景。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运用了一个典故,看出作者因报 国杀敌的理想破灭而感到悲愤。 下片感叹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郁郁不得志,但已经老去的 无奈。看出了作者虽然隐居在沧洲,但依然心系国家的爱国情怀 及对统治者的不满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宋代大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此词通过对古代 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拾旧山河, 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但也流露出作者报国无门的无 限感慨。全词写景、抒情、议论密切结合;融化古人语言入词,活用典故成语; 通篇三问三答,层次分明,互相呼应;即景抒情,借古讽今;风格明快,气魄 阔大,情调乐观昂扬。 这首词讽刺了朝廷,委婉地暗示了自己对于朝廷的不满,同时也 表达了自己的一腔爱国豪情。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JT 八年级下语文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思想情感 第一句的“当年”一词表明了作者回想起了自己曾经身怀壮志、奔 赴前线的场景。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运用了一个典故,看出作者因报 国杀敌的理想破灭而感到悲愤。 下片感叹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郁郁不得志,但已经老去的 无奈。看出了作者虽然隐居在沧洲,但依然心系国家的爱国情怀 及对统治者的不满。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宋代大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此词通过对古代 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拾旧山河, 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但也流露出作者报国无门的无 限感慨。全词写景、抒情、议论密切结合;融化古人语言入词,活用典故成语; 通篇三问三答,层次分明,互相呼应;即景抒情,借古讽今;风格明快,气魄 阔大,情调乐观昂扬。 这首词讽刺了朝廷,委婉地暗示了自己对于朝廷的不满,同时也 表达了自己的一腔爱国豪情
八年级下语文 作品原文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 子当如孙仲谋 词句注释 (1)南乡子:词牌名。 (2)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北固亭:在今镇江市北固山上,下临长江,三面环水 (3)望:眺望。神州:这里指中原地区。 (4)北固楼:即北固亭。 (5)兴亡:指国家兴衰,朝代更替 (6)悠悠:形容漫长、久远 (7)年少:年轻。指孙权十九岁继父兄之业统治江东。兜鍪( dou mou):指千军万马。原指古 代作战时兵士所带的头盔,这里代指士兵。 (8)坐断:坐镇,占据,割据。东南:指吴国在三国时地处东南方。休:停止。 (9)敌手:能力相当的对手 00曹刘:指曹操与刘备 ①D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率领大军南下,见孙权的军队雄壮威武,喟然而叹:“生子当如孙 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白话译文 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从古到今, 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往事连绵不断,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 地奔流不息。 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统帅。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 敌人低头和屈服过。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这样 也就难怪曹操说:“要是能有个孙权那样的儿子就好了!”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JT 八年级下语文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作品原文 南乡子⑴·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⑵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⑶?满眼风光北固楼⑷。千古兴亡多少事⑸?悠悠⑹。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⑺,坐断东南战未休⑻。天下英雄谁敌手⑼?曹刘⑽。生 子当如孙仲谋⑾。 词句注释 ⑴南乡子:词牌名。 ⑵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北固亭:在今镇江市北固山上,下临长江,三面环水。 ⑶望:眺望。神州:这里指中原地区。 ⑷北固楼:即北固亭。 ⑸兴亡:指国家兴衰,朝代更替。 ⑹悠悠:形容漫长、久远。 ⑺年少:年轻。指孙权十九岁继父兄之业统治江东。兜鍪(dōu móu):指千军万马。原指古 代作战时兵士所带的头盔,这里代指士兵。 ⑻坐断:坐镇,占据,割据。东南:指吴国在三国时地处东南方。休:停止。 ⑼敌手:能力相当的对手。 ⑽曹刘:指曹操与刘备。 ⑾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率领大军南下,见孙权的军队雄壮威武 ,喟然而叹:“生子当如孙 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白话译文 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从古到今, 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往事连绵不断,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 地奔流不息。 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统帅。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 敌人低头和屈服过。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这样 也就难怪曹操说:“要是能有个孙权那样的儿子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