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缆我邮为新治新地展》之二十一一一悦觑病哪我邮尾的前文为 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患者的营养支持 李善群 近20年来,重症监护医学和临床营养医学得到迅猛发展,两者间密切相关。业已显示,营 养状态能显著影响危重患者的预后,营养支持已成为重症监护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营养 医学、重症监护医学的研究同样渗透到呼吸系医学领域,对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患者营养 状态的研究发现,呼吸衰竭患者不同于其它重症监护室患者的营养问题,营养问题已成为影 响呼吸衰竭患者治疗的一个重要方面,合理营养支持可使呼吸衰竭患者的病情缓解、病程缩短 及死亡率下降;反之,非但不能改善病情,甚至会带来许多可怕的并发症,尤其对于伴有严重 肺功能障碍的CPD呼吸衰竭患者。本文旨在介绍近年来有关COPD呼吸衰竭患者营养支持的 进展。 、COPD呼吸衰竭患者的营养失调 营养不良常见于COPD患者,至今尚无对COPD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的大样本调查;国外学 者研究营养不良的发病率为27-71%,营养不良更常见于呼吸衰竭患者,50%的呼吸衰竭患者 有中度以上的营养不良,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进一步提高, Leban等报道 呼吸衰竭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为60%,需要机械通气患者的发生率显著増高(74%&43%);研 究RICU中呼吸衰竭患者的营养状态, Driver和 LeBrun报道26例机械通气时间达6天以上的 患者有23例营养供给相对不足, Harmon等报道患者每日供给的能量、蛋白质及碳水化合物分 别仅占需要量的70%、26%及51%且需要机械通气的营养不良患者的死亡率显著高于营养良好 二、营养不良发生的原因 CoPD呼吸衰竭患者发生营养不良归因于能量供求失衡。分析已发生体重减少、营养不良 的COPD呼吸衰竭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病因可归纳如下 1.胃肠道功能障碍 呼吸衰竭患者常并发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功能障碍,特别是当患者发生右心功能不崐全、上 消化道出血时,胃肠道淤血、水肿、出血常导致食物摄入、消化及吸收功能障碍 2.摄入不足 ①.贫血、呼吸困难、进食过程中的血氧饱合度降低及生理障碍(如咀嚼功能)、购物无能等 都可导致能量摄入不足。 ②.气管内留置导管或气管切开妨碍患者的正常进食,营养物质摄入不足。 3.呼吸功增加 ①.肺过度充气、胸肺顺应性降低导致阻力负荷增加 ②.呼吸功效率下降导致呼吸肌氧耗增加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呼吸衰竭诊断治疗新进展》之二十一――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患者的营养支持 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患者的营养支持 李善群 近 20 年来,重症监护医学和临床营养医学得到迅猛发展,两者间密切相关。业已显示,营 养状态能显著影响危重患者的预后,营养支持已成为重症监护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营养 医学、重症监护医学的研究同样渗透到呼吸系医学领域,•对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患者营养 状态的研究发现,•呼吸衰竭患者不同于其它重症监护室患者的营养问题,营养问题已成为影 响呼吸衰竭患者治疗的一个重要方面,合理营养支持可使呼吸衰竭患者的病情缓解、病程缩短 及死亡率下降; 反之,•非但不能改善病情,甚至会带来许多可怕的并发症,尤其对于伴有严重 肺功能障碍的 COPD 呼吸衰竭患者。本文旨在介绍近年来有关 COPD 呼吸衰竭患者营养支持的 进展。 一、COPD 呼吸衰竭患者的营养失调 营养不良常见于 COPD 患者,至今尚无对 COPD 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的大样本调查;国外学 者研究营养不良的发病率为 27-71%,营养不良更常见于呼吸衰竭患者,50%•的呼吸衰竭患者 有中度以上的营养不良,•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进一步提高,Leban 等报道 呼吸衰竭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为 60%,需要机械通气患者的发生率显著增高(74% & 43%);研 究 RICU 中呼吸衰竭患者的营养状态,Driver 和•LeBrun 报道 26例机械通气时间达 6天以上的 患者有 23 例营养供给相对不足,Harmon 等报道患者每日供给的能量、蛋白质及碳水化合物分 别仅占需要量的 70%、26%及 51%,且需要机械通气的营养不良患者的死亡率显著高于营养良好 组。 二、营养不良发生的原因 COPD 呼吸衰竭患者发生营养不良归因于能量供求失衡。分析已发生体重减少、营养不良 的 COPD 呼吸衰竭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病因可归纳如下: 1.胃肠道功能障碍 呼吸衰竭患者常并发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功能障碍,•特别是当患者发生右心功能不崐全、上 消化道出血时,胃肠道淤血、水肿、出血常导致食物摄入、 消化及吸收功能障碍。 2.摄入不足 ①.贫血、呼吸困难、进食过程中的血氧饱合度降低及生理障碍(如咀嚼功能)、购物无能等 都可导致能量摄入不足。 ②.气管内留置导管或气管切开妨碍患者的正常进食,营养物质摄入不足。 3.呼吸功增加 ①.肺过度充气、胸肺顺应性降低导致阻力负荷增加。 ②.呼吸功效率下降导致呼吸肌氧耗增加
北邮前新治力新地展》之二十-一他凰病哪现北邮定者的学航文为 ③.营养支持不当。对于呼吸功能低下的COPD呼吸衰竭患者,供给过量的碳水化合物,体内 CO产生增多,呼吸功及氧耗显著增加。 4.应激 炎症、发热、低氧血症、兴奋、躁动及与呼吸机抵抗等因素可使患者处于高代谢状态 心输出量和肺毛细血管床 呼吸衰竭患者存在严重呼吸功能低下、肺毛细血管床面积减少,活动加剧时皆可引起肺动 脉压升高,因心输出量增加的能力降低,导致供给呼吸肌及重要脏器的氧及其它营养物质减 能量代谢 (一).能量代谢水平 患者每天的能量消耗(EE)指机体在24小时内消耗的热卡量。包括静息能量消耗(REE)、 食物的特殊动力学效应(DIT及活动消耗的能量。对营养不良的CPD稳定期患者的研究表 明,REE较 Harris- Benedict测量的预计值高约15-17%,C0P患者能量消耗的增加主要归因于 呼吸功的增加。对于呼吸功能低下的呼吸衰竭患者,DIT多见于因摄λ较多的碳水化合物导致 体内CO产生过多,进而呼吸肌氧耗、呼吸功增加。COPD呼吸衰竭患者存在的炎症、发热、 低氧血症、兴奋、躁动、气管内吸痰及与呼吸机抵抗等活动因素均可使能量消耗增加 (二).能量代谢水平的测量 1.基础能量消耗(BEE) BEE的测量采用来源于正常人的 Harris- Benedict公式计算 BEE=66.5+13.7516×WT(Kg)+5.0033×HT(cm)-6.755×Age(Yr) Male BEE=655.0955+9.5634×WTKg)+1.8496×HT(cm)-4.6756×Age(Yr) Female 因∞0PD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功增加,应用BEE测量E常低估患者的实际静息能量消耗值,差 异可达10%以上 2.REE能精确地测量αoPDF呼吸衰竭患者的实际静息能量消耗。使用 Douglas袋收集法、 代谢率和心输出量法测量静息氧耗量(Vo2)和二氧化碳产生量(VCO2) REE的测量采用Weir公式计算 REE=1.44×{3.941×V02+1.11×VC02} 对于COP呼吸衰竭患者,当吸入气氧浓度大于50%时,VO2的测量误差可高达10%以上,故在测 量呼吸衰竭患者的Ⅴo时,特别是机械通气患者的氧耗时,有必要注意吸入气氧浓度调节 3.C0PD呼吸衰竭患者实际能量消耗 RICU的呼吸衰竭患者,每天的EE因代谢应激程度如睡眠、活动、发热、气管内吸痰及 与呼吸机抵抗等因素程度不同而与REE有明显的差异,同时DIT亦对EE有较大崐的影响,因 此有必要引入一校正系数——应激指数,以便较精确地评价COP呼吸衰竭崐的24小时实际能 量消耗,特别是机械通气患者的实际EE。 EE=应激指数×REE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呼吸衰竭诊断治疗新进展》之二十一――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患者的营养支持 ③.营养支持不当。对于呼吸功能低下的 COPD 呼吸衰竭患者 ,供给过量的碳水化合物,体内 CO2 产生增多,呼吸功及氧耗显著增加。 4.应激 炎症、发热、低氧血症、兴奋、躁动及与呼吸机抵抗等因素可使患者处于高代谢状态。 5.心输出量和肺毛细血管床 呼吸衰竭患者存在严重呼吸功能低下、肺毛细血管床面积减少,•活动加剧时皆可引起肺动 脉压升高,因心输出量增加的能力降低,导致供给呼吸肌及重要脏器的氧及其它营养物质减 少。 三.能量代谢 (一).能量代谢水平 患者每天的能量消耗(EE)指机体在 24 小时内消耗的热卡量。包括静息能量消耗(REE)、 食物的特殊动力学效应(DIT)及活动消耗的能量。对营养不良的 COPD 稳定期患者的研究表 明,REE较 Harris-Benedict 测量的预计值高约 15-17%,COPD 患者能量消耗的增加主要归因于 呼吸功的增加。对于呼吸功能低下的呼吸衰竭患者,DIT 多见于因摄入较多的碳水化合物导致 体内 CO2 产生过多,•进而呼吸肌氧耗、 呼吸功增加。COPD 呼吸衰竭患者存在的炎症、发热、 低氧血症、兴奋、躁动、气管内吸痰及与呼吸机抵抗等活动因素均可使能量消耗增加。 (二).能量代谢水平的测量 1.基础能量消耗(BEE) BEE 的测量采用来源于正常人的 Harris-Benedict 公式计算 BEE=66.5+13.7516×WT(Kg)+5.0033×HT(cm)-6.755×Age(Yr) ------ Male BEE=655.0955+9.5634×WT(Kg)+1.8496×HT(cm)-4.6756×Age(Yr) ------ Female 因 COPD 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功增加,应用 BEE 测量 EE 常低估患者的实际静息能量消耗值,差 异可达 10%以上。 2.REE 能精确地测量 COPDF 呼吸衰竭患者的实际静息能量消耗。使用 Douglars •袋收集法、 代谢率和心输出量法测量静息氧耗量(Vo2)和二氧化碳产生量(VCO2) REE 的测量采用 Weir 公式计算 REE=1.44×{3.941×VO2+1.11×VCO2} 对于 COPD 呼吸衰竭患者,当吸入气氧浓度大于 50%时,VO2 的测量误差可高达 10%以上,故在测 量呼吸衰竭患者的 Vo2 时,特别是机械通气患者的氧耗时,•有必要注意吸入气氧浓度调节。 3.COPD 呼吸衰竭患者实际能量消耗 RICU 的呼吸衰竭患者,每天的 EE 因代谢应激程度如睡眠、活动、发热、 气管内吸痰及 与呼吸机抵抗等因素程度不同而与 REE 有明显的差异,同时 DIT 亦对 EE•有较大崐的影响,因 此有必要引入一校正系数──应激指数,以便较精确地评价COPD呼吸衰竭崐的24小时实际能 量消耗,特别是机械通气患者的实际 EE。 EE=应激指数×REE
北邮前新治力新地展》之二十-一他凰病哪现北邮定者的学航文为 应激指数的估计值来源于对危重外科病人间接测热法的研究结果,应激指数的大小取决于患 者的体温、活动及烦燥程度、创伤、脓毒血症及交感活动程度,应激指数一般为1.4-2.0,对 于绝大部分COPD呼吸衰竭患者,应激指数不应太高。 STPD=(当天大气压-室温下水蒸气饱和系数)×273÷((273+室温)×760 VO2={(1-FEO2-FEC02)×FI02÷(1-FI02-FC02)×vE×STPD CO2=FEC2)×VE×STPD 四、营养支持 (一).热卡供应 营养支持应采取个体化原则。依据病情轻重程度、活动程度不同,确定应激指数大小 每天EE=应激指数XREE (二).能量来源 1.三大营养素(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是能量的主要来源,碳水化合物、脂肪不仅能 提供大量的热能,同时具有节氮效应 2.蛋白质摄入:是维持氮平衡的决定因素,适量的蛋白质摄入对于蛋白质合成或防止蛋白质 分解、储存瘦体群至关重要。健康成人维持氮平衡所需的蛋白质为0.4-0.5 g/Kg.d,推荐摄入量为0.7-1.0g/Kg.d,对于COPD呼吸衰竭患者,特別是机械通气患者,达到氮 平衡所需的蛋白质为1.5-2.0g/Kgd。推荐的卡氮比为150-180Kcal:1g,危重患者可高达 200-300Kcal: 1g 3.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作为非蛋白热能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可提供大量的热能、具有节氮 作用,同时两者可相互转化。碳水化合物完全氧化可产生4Kcal/g的能量,呼吸商为1.0,脂 肪完全氧化可产生9Kcal/g的能量,呼吸商为0.7。碳水化合物比脂肪更能节省蛋白质的破 坏,当给予患者过多的碳水化合物时,可在体内转化成脂肪,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加重COPD 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负荷,导致Paα2増髙。对于αoPD呼吸衰竭患者,由于糖利用能力下降, 葡萄糖的供能、节氮作用远不如正常人,此时脂肪氧化供能成为供能的主要的来源,有必要采 用高脂、低糖膳食供能。 (三).电解质供应 电解质在维持组织渗透压和离子平衡等代谢方面起重要的作用,营养不良、营养支持的 程度与电解质变化密切相关。营养不良可使细胞内K+、駟g2+、P3-减少、水钠潴留,营养支 持则可纠正上述电解质的缺乏。由于Ca2+、P3-、K+、Na+、C1-、Mg2+需要量差异很大,须 分别监测它们的血清含量并给予及时补充 (四).微量营养素 包括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它们作为辅酶或酶的重要组成成分,在许多方面参与调节蛋白质、碳 水化合物和脂肪的代谢过程,且对物质利用、宿主免疫及创口愈合方面起决定性的作用。已 证明铁、锌、铜、铬、硒、碘和钴这些必需微量元素对于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尤其在改善营 养不良引起的免疫功能低下,减少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机会方面起重要作用。 (五).营养支持的方案 1.采用高蛋白质、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的膳食或胃肠外营养液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呼吸衰竭诊断治疗新进展》之二十一――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患者的营养支持 应激指数的估计值来源于对危重外科病人间接测热法的研究结果,•应激指数的大小取决于患 者的体温、活动及烦燥程度、创伤、脓毒血症及交感活动程度,•应激指数一般为 1.4-2.0,对 于绝大部分 COPD 呼吸衰竭患者,应激指数不应太高。 STPD=(当天大气压-室温下水蒸气饱和系数)×273÷{(273+室温)×760} VO2={(1-FEO2-FECO2)×FIO2÷(1-FIO2-FICO2)}×VE×STPD VCO2=FECO2)×VE×STPD 四、营养支持 (一).热卡供应 营养支持应采取个体化原则。依据病情轻重程度、活动程度不同,•确定应激指数大小。 每天 EE=应激指数×REE (二).能量来源 1.三大营养素(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 是能量的主要来源,碳水化合物、脂肪不仅能 提供大量的热能,同时具有节氮效应。 2.蛋白质摄入: 是维持氮平衡的决定因素,适量的蛋白质摄入对于蛋白质合成或防止蛋白质 分解、储存瘦体群至关重要。健康成人维持氮平衡所需的蛋白质为 0.4-0.5 g/Kg.d,推荐摄入量为0.7-1.0g/Kg.d,对于COPD呼吸衰竭患者,特别是机械通气患者,达到氮 平衡所需的蛋白质为 1.5-2.0g/Kg.d。推荐的卡氮比为 150-180Kcal:1g,危重患者可高达 200-300Kcal:1g 3.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作为非蛋白热能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可提供大量的热能、具有节氮 作用,同时两者可相互转化。碳水化合物完全氧化可产生 4Kcal/g 的能量,•呼吸商为 1.0,脂 肪完全氧化可产生 9Kcal/g 的能量,呼吸商为 0.7。 碳水化合物比脂肪更能节省蛋白质的破 坏,当给予患者过多的碳水化合物时,可在体内转化成脂肪,•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加重 COPD 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负荷,导致 PaCO2 增高。对于•COPD 呼吸衰竭患者,由于糖利用能力下降, 葡萄糖的供能、节氮作用远不如正常人,•此时脂肪氧化供能成为供能的主要的来源,有必要采 用高脂、低糖膳食供能。 (三).电解质供应 电解质在维持组织渗透压和离子平衡等代谢方面起重要的作用,营养不良、 营养支持的 程度与电解质变化密切相关。营养不良可使细胞内 K+、Mg2+、P3- 减少、水钠潴留,营养支 持则可纠正上述电解质的缺乏。由于 Ca2+、P3-、K+、Na+•、•Cl-、Mg2+需要量差异很大,须 分别监测它们的血清含量并给予及时补充。 (四).微量营养素 包括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它们作为辅酶或酶的重要组成成分,在许多方面参与调节蛋白质、碳 水化合物和脂肪的代谢过程,且对物质利用、 宿主免疫及创口愈合方面起决定性的作用。已 证明铁、锌、铜、铬、硒、碘和钴这些必需微量元素对于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尤其在改善营 养 不良 引起 的免 疫功能 低下 ,减 少下 呼吸 道感 染的发 生机 会方 面起 重要作 用。 (五).营养支持的方案 1.采用高蛋白质、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的膳食或胃肠外营养液
北邮前新治力新地展》之二十-一他凰病哪现北邮定者的学航文为 2.蛋白质、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的热卡比分别为20%、20-30%、50%, 3.每天的蛋白质摄入量为1.5-2g/Kg,卡氮比为150-180Kcal:lg 4.每天适量补充各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依据临床情况调整电解质用量,特别注意补充影响呼 吸肌功能的钾、镁、磷等元素。 (六).营养支持的途径 1.营养支持的途径和方法 部分肠道内营养一1r口服 (PEN) r肠道内营养 鼻胃插管 营养支持的 全肠道内营养一L胃肠道造瘘 途径和方法 (TEN r全肠道外营养 肠道外营养 (TPN) L部分肠道内和肠道外营养 (PENPPN) 外周静脉营养 肠道外营养一 深静脉营养 肠道内营养途径常选择对患者较易接受的鼻胃插管。 肠道外营养途径取决于营养液的剂型、成分、渗透浓度以及外周静脉条件 最佳途径:肠道内营养。 优点:①.符合肠道生理过程 ②.降低COPD呼吸衰竭患者的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 ③.避免PN液对患者肝实质的影响(肝脂肪变性) ④.操作技术、护理要求相对简便 ⑤.可避免PN过程中易出现的可怕的并发症 2.建议 建议使用 PENPPN参与COPD呼吸衰竭患者的营养支持 理由:①.尽管酬N具有安全、易被患者接受的优点,但对于机械通气患者,EN易引 起反复发生误吸、腹胀、腹泻等危险,常影响治疗效果。 ②N要求复杂的操作技术,护理工作量大,存在许多潜在的并发症。 ③.Co0PD呼吸衰竭患者大多年老体弱,心功能偏差,不能耐受大量的 PN液。 ④.EN、PN的联合应用,可达到优势互补,将各自的可能并发症减少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呼吸衰竭诊断治疗新进展》之二十一――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患者的营养支持 2.蛋白质、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的热卡比分别为 20%、20-30%、50%, 3.每天的蛋白质摄入量为 1.5-2g/Kg,卡氮比为 150-180Kcal:1g。 4.每天适量补充各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依据临床情况调整电解质用量,特别注意补充影响呼 吸肌功能的钾、镁、磷等元素。 (六).营养支持的途径 1.营养支持的途径和方法: ┏部分肠道内营养━┓┏口服 ┃ (PEN) ┃┃ ┏ 肠道内营养━┫ ┣╋鼻胃插管 ┃ (EN) ┃ ┃┃ 营养支持的┫ ┗━全肠道内营养━┛┗胃肠道造瘘 途径和方法┃ (TEN) ┃ ┏全肠道外营养 ┗ 肠道外营养━┫ (TPN) (PN) ┃ ┗部分肠道内和肠道外营养 (PENPPN) ┏ 外周静脉营养 ┃ 肠道外营养━┫ (PN) ┃ ┗ 深静脉营养 肠道内营养途径常选择对患者较易接受的鼻胃插管。 肠道外营养途径取决于营养液的剂型、成分、渗透浓度以及外周静脉条件。 最佳途径:肠道内营养。 优点: ①.符合肠道生理过程 ②.降低 COPD 呼吸衰竭患者的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 ③.避免 PN 液对患者肝实质的影响(肝脂肪变性) ④.操作技术、护理要求相对简便 ⑤.可避免 PN 过程中易出现的可怕的并发症 2.建议: 建议使用 PENPPN 参与 COPD 呼吸衰竭患者的营养支持 理由: ①.尽管 EN 具有安全、易被患者接受的优点,但对于机械通气患者,EN 易引 起反复发生误吸、腹胀、腹泻等危险,常影响治疗效果。 ②.PN 要求复杂的操作技术,护理工作量大,存在许多潜在的并发症。 ③.COPD 呼吸衰竭患者大多年老体弱,心功能偏差,不能耐受大量的 PN 液。 ④.EN、PN 的联合应用,可达到优势互补,将各自的可能并发症减少
北邮前新治力新地展》之二十-一他凰病哪现北邮定者的学航文为 到最低程度 五、营养支持的监测 营养支持的监测包括与营养支持有关的并发症的监测及营养支持效果的监测 (一).营养支持有关的并发症的监测 1.胃肠并发症 表1.管饲要素膳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类别 原因 防治 I.机械性 管腔堵塞 缮食太稠,输毕未冲洗, 输毕以50m1水冲洗,药 药品压碎不够 品压碎后溶于水 吸入气管 吞咽反应改变,昏迷 抬高床头30-60°,管端 (发现后立 胃蠕动降低,喂养管位 通过幽门,检查位置及 即停止 胃内残留物体积 Ⅱ.胃肠性 血清白蛋白低于2.5g/d1输注白蛋白适当稀释, 高渗液体,速率快, 及减慢,每日用新配液 溶液污染 体更换清洁容器与管 道,应用止泻剂 恶心呕吐 速率过快,液体过冷,胃 减慢,升至室温(20℃), 渚留 应用灭吐灵,改为小肠滴 倾倒综合 浓度与速率过快 降低与减慢 便秘 饮水不够,大便干结, 多饮水,加用软化剂, 活动不够 鼓励活动 Ⅲ.代谢性 高糖血症 应激,糖尿病 每4小时检查尿糖,应 用胰岛素 高钠血症 尿崩症失水 监测进出水量,饮水 低钠血症 液体超负荷,胃肠道损 利用利尿剂,摄入食盐, 失 补钠 高钾血症 血清钾>5.5mEq/升 更换低钾膳,血液透析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呼吸衰竭诊断治疗新进展》之二十一――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患者的营养支持 到最低程度。 五、营养支持的监测 营养支持的监测包括与营养支持有关的并发症的监测及营养支持效果的监测。 (一).营养支持有关的并发症的监测 1.胃肠并发症 表 1. 管饲要素膳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 类 别 原 因 防 治 ────────────────────────────────── Ⅰ.机械性 管腔堵塞 缮食太稠,输毕未冲洗, 输毕以 50ml 水冲洗,药 药品压碎不够 品压碎后溶于水 吸入气管 吞咽反应改变,昏迷, 抬高床头 30-60°,管端 (发现后立 胃蠕动降低,喂养管位 通过幽门,检查位置及 即停止) 移 胃内残留物体积 Ⅱ.胃肠性 腹泻 血清白蛋白低于 2.5g/dl 输注白蛋白适当稀释, ─高渗液体,速率快, 及减慢,每日用新配液 溶液污染 体更换清洁容器与管 道,应用止泻剂 恶心呕吐 速率过快,液体过冷,胃 减慢,升至室温(20℃), 渚留 应用灭吐灵,改为小肠滴 注 倾倒综合 浓度与速率过快 降低与减慢 症 便秘 饮水不够,大便干结, 多饮水,加用软化剂, 活动不够 鼓励活动 Ⅲ.代谢性 高糖血症 应激, 糖尿病 每 4 小时检查尿糖,应 用胰岛素 高钠血症 尿崩症失水 监测进出水量,饮水 低钠血症 液体超负荷,胃肠道损 利用利尿剂,摄入食盐, 失 补钠 高钾血症 血清钾>5.5mEq/升 更换低钾膳,血液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