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秦朝向人民征收极重的口赋,即人头税 汉朝人头税分口赋、算赋,规定不分男女,7一14岁每人每年缴 口赋20钱,汉武帝以后加征3钱,15一56岁每人每年出算赋120 钱,商人和奴婢的算赋钱还要加倍 税 汉朝还征收财产税,例如,对车船征税,对商人和高利贷者征收 算缗钱,对财产总额征收“税民资”,甚至农民饲养六畜都要缴税
导航 人 头 税 秦朝向人民征收极重的口赋,即人头税 汉朝人头税分口赋、算赋,规定不分男女,7—14 岁每人每年缴 口赋 20 钱,汉武帝以后加征 3 钱,15—56 岁每人每年出算赋 120 钱,商人和奴婢的算赋钱还要加倍 汉朝还征收财产税,例如,对车船征税,对商人和高利贷者征收 算缗钱,对财产总额征收“税民资”,甚至农民饲养六畜都要缴税
导航 更卒徭役的法定服务期限是一个月,服役地点是在。 或本 县,承担修筑城垣、道路、河渠、宫室、陵寝,以及运输粮食 徭 等繁重劳动 役 正卒是指到郡国和京城服兵役,役期一般是两年 戍卒是指到边塞屯戍,役期一般是一年
导航 徭 役 更卒徭役的法定服务期限是一个月,服役地点是在本郡或本 县,承担修筑城垣、道路、河渠、宫室、陵寝,以及运输粮食 等繁重劳动 正卒是指到郡国和京城服兵役,役期一般是两年 戍卒是指到边塞屯戍,役期一般是一年
导航 2.隋唐时期 隋朝 主要向民众征收租调役 唐朝前期:继承隋朝租调役,变成 土地兼并导致均田制遭到破坏。780年,唐朝 唐朝 背景 政府废除租庸调,改行两税法 唐朝 中期: 以国家财政支出确定赋税总额,然后将总额分 两税 解到各地,按田亩 法 内容 按人丁、资产征收 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
导航 2.隋唐时期 隋朝 主要向民众征收租调役 唐朝 唐朝前期:继承隋朝租调役,变成租庸调制 唐朝 中期: 两税法 背景 土地兼并导致均田制遭到破坏。780 年,唐朝 政府废除租庸调,改行两税法 内容 以国家财政支出确定赋税总额,然后将总额分 解到各地,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 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
3.宋元时期 (1)宋承唐制,征收两税,但附加税繁杂多变,往往超过正税数 倍。宋朝除了征收类似唐朝的庸一样的代役金外,还经常再 派发各种徭役。北宋中期王安石推行募役法,百姓缴纳免役 钱、助役钱,官府募人代役。 (2)元朝基本上沿袭唐朝的 与两税法,分别施行于北 方和南方,在北方征丁税、地税,在南方征夏税、秋粮。但是, 元朝在税粮外又有前朝没有过的“”,按户之上下征收丝 和银两
导航 3.宋元时期 (1)宋承唐制,征收两税,但附加税繁杂多变,往往超过正税数 倍。宋朝除了征收类似唐朝的庸一样的代役金外,还经常再 派发各种徭役。北宋中期王安石推行募役法,百姓缴纳免役 钱、助役钱,官府募人代役。 (2)元朝基本上沿袭唐朝的租庸调与两税法,分别施行于北 方和南方,在北方征丁税、地税,在南方征夏税、秋粮。但是, 元朝在税粮外又有前朝没有过的“科差”,按户之上下征收丝 和银两
导航 4.明清时期 明初赋税分夏税、秋粮两次征收,所征主要是米麦实物 背景 明朝后期,随着 的发展与白银流通量的增加 一条鞭法实行赋役合并、一概折银,即不但赋税折银 明朝 条鞭法 征收,而且役也改由丁、田共同承担,折成银两,统一征 内容 收。政府所需的役,由政府从税银中拿出一部分统一 雇人 地位 一条鞭法是中国赋役制度上的重大变革
导航 4.明清时期 明朝 明初赋税分夏税、秋粮两次征收,所征主要是米麦实物 一条鞭法 背景 明朝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白银流通量的增加 内容 一条鞭法实行赋役合并、一概折银,即不但赋税折银 征收,而且役也改由丁、田共同承担,折成银两,统一征 收。政府所需的役,由政府从税银中拿出一部分统一 雇人 地位 一条鞭法是中国赋役制度上的重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