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注讲授内容参考线与参考平面眶耳平面鼻翼耳屏线上颌中切牙牙体长轴与眶耳平面的唇向交角约为70度上颌中切牙的唇面线与眶耳平面的唇向交角约为80度上、下中切牙的牙体长轴的古向交角约为140度
讲授内容 备注 参考线与参考平面 眶耳平面 鼻翼耳屏线 上颌中切牙牙体长轴与眶耳平面的唇向交角约为 70 度 上颌中切牙的唇面线与眶耳平面的唇向交角约为 80 度 上、下中切牙的牙体长轴的舌向交角约为 140 度
教案附页现代口腔医学科学出版社牙合学人民卫生出版社教学口腔解剖生理学(北医版)北京出版社参考资料思考题:1.牙列与颌骨存在哪些几何关系?2、颅面、颌牙合的参考平面及互相关系是什么?3、说明面部三等分的关系。思考题与4、乳牙期牙尖交错牙合的特征有哪些?作业5、替牙期牙尖交错牙合的特征有哪些?作业:1.牙尖交错牙合的定义。2.牙尖交错牙合的特征?其它说明教学效果与课后分析
教 案 附 页 教学 参考资料 现代口腔医学 科学出版社 牙合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口腔解剖生理学(北医版) 北京出版社 思考题与 作业 思考题:1.牙列与颌骨存在哪些几何关系? 2、颅面、颌牙合的参考平面及互相关系是什么? 3、说明面部三等分的关系。 4、乳牙期牙尖交错牙合的特征有哪些? 5、替牙期牙尖交错牙合的特征有哪些? 作 业: 1.牙尖交错牙合的定义。 2.牙尖交错牙合的特征? 其它说明 教 学 效 果 与 课 后 分 析
教案首页中文口腔解生理学课程名称文英Oralanatomyandphysiology授课对象2011级口腔医学专业本科层次课时2学时授课周节上课教室西三教学楼404教室第6教学周周三第3-4节第三章牙列、牙合与颌位授课章节第二节牙尖交错牙合名称与定义咬合接触特征教学目标:掌握牙齿的上下位置关系,牙尖交错牙合咬合接触特征;熟悉牙合分类及调整:教学目标了解牙合在口腔医学中的作用及其与口腔临床医学的关系。与要求教学要求:预习牙齿、牙列、颌骨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牙尖交错牙合咬合接触特征;熟悉牙合分类及调整。与难点教学难点:熟悉上下第一磨牙的咬合接触关系有三种类,牙合分类及调整。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实验法、指导法以及启发式、案例式、互动式、实习教学方法式、自主式。与手段教学手段:电化教学(投影、幻灯、音像、语音室等)、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和基于网络的教学等教学手段。教材与教材:口腔解剖生理学,皮昕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6,第6版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具牙尖交错牙合(intercuspalocclusionICo)正中牙合(centricocclusionCo)牙合之关键(keyof occlusion)覆牙合(overbite)覆盖(overjet),专业词汇切道(cisalpath)
教 案 首 页 课程名称 中 文 口腔解剖生理学 英 文 Oral anatomy and physiology 授课对象 2011 级 口腔医学 专业 本科 层次 课 时 2 学时 授课周节 第 6 教学周 周 三 第 3-4 节 上课教室 西三教学楼 404 教室 授课章节 第三章 牙列、牙合与颌位 第二节 牙尖交错牙合 名称与定义 咬合接触特征 教学目标 与要求 教学目标:掌握牙齿的上下位置关系,牙尖交错牙合咬合接触特征; 熟悉牙合分类及调整; 了解牙合在口腔医学中的作用及其与口腔临床医学的关系。 教学要求: 预习牙齿、牙列、颌骨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与难点 教学重点:牙尖交错牙合咬合接触特征;熟悉牙合分类及调整。 教学难点:熟悉上下第一磨牙的咬合接触关系有三种类,牙合分类及调整。 教学方法 与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实验法、指导法以及启发式、案例式、互动式、实习 式、自主式。 教学手段:电化教学(投影、幻灯、音像、语音室等)、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和基于网络 的教学等教学手段。 教材与 教具 教材:口腔解剖生理学,皮昕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年 6,第 6 版 教具:多媒体课件 专业词汇 牙尖交错牙合(intercuspal occlusion ICO) 正中牙合 (centric occlusion CO) 牙合之关键(key of occlusion) 覆牙合(over bite) 覆盖(over jet), 切道(cisal path)
引言部分:介绍本次课的教学目标以及提示重点难点等(5分钟)基本部分:第三章牙列、牙合与颌位第二节牙尖交错牙合一,牙尖交错牙合(一)定义与原定义区别(5分钟)(二)牙尖交错牙合的解剖特点和生理意义(5分钟)1.上下颌牙齿的尖窝相对的交错咬合关系2.上下牙列中线对正,与上唇系带和人中一致。(2分钟)3.尖牙关系正常:(3分钟)4.上下第一磨牙的咬合接触关系有三种类(10分钟)5.上下颌牙弓覆盖(超牙合)与覆牙合关系正常(1)分度(5分钟)(10分钟)(2)异常表现(5分钟)(3)补充切道与切道斜度6.ICO上下颌牙齿的咬合接触点(8分钟)(1)牙合面形态和接触关系教学内容(2)咬合接触点(3分钟)与时间分配(3)记录接触点的方法:(2分钟)(5分钟)三、牙尖交错牙合生理意义三、牙合的发育过程(8分钟)(一)第一磨牙咬合关系的形成(二)替牙期间牙合的调整(8分钟)(三)由幼年到老年牙合的调整过程(5分钟)四、按功能情况的牙合分类(6分钟)结束部分:(5分钟)基本内容的归纳总结、强调重点、布置课后作业和思考题、提示下次课预习的章节以及自学的内容等
教学内容 与时间分配 引言部分:介绍本次课的教学目标以及提示重点难点等 (5 分钟) 基本部分: 第三章 牙列、牙合与颌位 第二节 牙尖交错牙合 一. 牙尖交错牙合 (一)定义与原定义区别 (5 分钟) (二)牙尖交错牙合的解剖特点和生理意义 1. 上下颌牙齿的尖窝相对的交错咬合关系 (5 分钟) 2. 上下牙列中线对正,与上唇系带和人中一致。 (2 分钟) 3. 尖牙关系正常: (3 分钟) 4. 上下第一磨牙的咬合接触关系有三种类 (10 分钟) 5. 上下颌牙弓覆盖(超牙合)与覆牙合关系正常 (1)分度 (5 分钟) (2)异常表现 (10 分钟) (3)补充切道与切道斜度 (5 分钟) 6. ICO 上下颌牙齿的咬合接触点 (1)牙合面形态和接触关系 (8 分钟) (2)咬合接触点 (3 分钟) (3)记录接触点的方法: (2 分钟) 二、牙尖交错牙合生理意义 (5 分钟) 三、牙合的发育过程 (一)第一磨牙咬合关系的形成 (8 分钟) (二)替牙期间牙合的调整 (8 分钟) (三)由幼年到老年牙合的调整过程 (5 分钟) 四、按功能情况的牙合分类 (6 分钟) 结束部分: (5 分钟) 基本内容的归纳总结、强调重点、布置课后作业和思考题、提示下次课预习的章节以及 自学的内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