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气味,几乎让人恶心。 人越来越多,而行乞的人们也多起来。他们大多是青壮年,穿着脏棉衣,外面裹着塑料 布,手里拿个铁皮罐,把仅有的几个硬币摇得花花直响。他们大声诉说无家可归的苦楚,重 复着“又下雪了,我冷,我饿,给我帮助吧,谁也难说没有这么一天。”绝大多数人都不理 睬,继续看着他们的报纸。而乞丐们也识相地走开,并不纠缠。 相比之下,地铁里的街头音乐家们到比较容易得到同情。他们并不开口要,只是卖力地 唱呀,弹呀,吹呀,有些人的水平还真不错,中间有不少象是东欧来的。他们的收入大概够 上温饱了。 从地铁站出来,雪还在下,但小一点了。整个纽约在一片洁白中显得漂亮可爱。但雪会 化的,那时这个藏污纳垢的城市又要原形毕露了。街头到处会岀现动物的粪便,散落的垃圾, 无家可归的人又会卧在人行道的暖气口上呼呼大睡。当然,霓虹灯会一如既往地闪烁,人们 还会一样地忙 这篇游记因为所写的景点是纽约这样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所以,在文中,作者并 没有在运用太多的篇幅去描写雪景,而只是用了第二段作简要地描绘,然后则转入对雪中各 色人等的描绘,以此来表现纽约这个人文城市的独具魅力的特点 3、总分结合:就是在对景物内容的组织安排上,可以采用总分结合的方法:或先总写,后 分写;或先分写,后总结;或先总写,后分写,最后总结。总分结合是写游记常用的一种 结构方式。来看一篇文章 走进神奇美丽的西双版纳 今年的初夏,友人相邀,有机会来到南国的边陲,走进了向往多年的神奇美丽的西双版 纳,感悟了南国热带雨林的风情,真正进入了雨林景洪、柔情傣乡,饱览了这一国际生态旅 游胜地的无限风光。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南部,全州总面积19582平方公里,人口100多万, 下辖景洪市和勐海、勐腊两县,这里居住着傣族、哈尼族、布朗族、基诺族、拉祜族、佤族、 瑶族等十几个民族,与老挝、缅甸接壤,国境线长1069公里
的气味,几乎让人恶心。 人越来越多,而行乞的人们也多起来。他们大多是青壮年,穿着脏棉衣,外面裹着塑料 布,手里拿个铁皮罐,把仅有的几个硬币摇得花花直响。他们大声诉说无家可归的苦楚,重 复着“又下雪了,我冷,我饿,给我帮助吧,谁也难说没有这么一天。”绝大多数人都不理 睬,继续看着他们的报纸。而乞丐们也识相地走开,并不纠缠。 相比之下,地铁里的街头音乐家们到比较容易得到同情。他们并不开口要,只是卖力地 唱呀,弹呀,吹呀,有些人的水平还真不错,中间有不少象是东欧来的。他们的收入大概够 上温饱了。 从地铁站出来,雪还在下,但小一点了。整个纽约在一片洁白中显得漂亮可爱。但雪会 化的,那时这个藏污纳垢的城市又要原形毕露了。街头到处会出现动物的粪便,散落的垃圾, 无家可归的人又会卧在人行道的暖气口上呼呼大睡。当然,霓虹灯会一如既往地闪烁,人们 还会一样地忙。 这篇游记因为所写的景点是纽约这样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所以,在文中,作者并 没有在运用太多的篇幅去描写雪景,而只是用了第二段作简要地描绘,然后则转入对雪中各 色人等的描绘,以此来表现纽约这个人文城市的独具魅力的特点。 3、总分结合:就是在对景物内容的组织安排上,可以采用总分结合的方法:或先总写,后 分写;或先分写,后总结;或先总写,后分写,最后总结。总分结合是写游记常用的一种 结构方式。来看一篇文章。 走进神奇美丽的西双版纳 今年的初夏,友人相邀,有机会来到南国的边陲,走进了向往多年的神奇美丽的西双版 纳,感悟了南国热带雨林的风情,真正进入了雨林景洪、柔情傣乡,饱览了这一国际生态旅 游胜地的无限风光。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南部,全州总面积 19582 平方公里,人口 100 多万, 下辖景洪市和勐海、勐腊两县,这里居住着傣族、哈尼族、布朗族、基诺族、拉祜族、佤族、 瑶族等十几个民族,与老挝、缅甸接壤,国境线长 1069 公里
西双版纳属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润区,热量丰富,终年温暖,四季常青,具有“常夏无 冬,一雨成秋”的特色,一年分为两季,雨季长达5个月,旱季长达7个月,有占全国四 分之一的动物和六分之一的植物,是名副其实的“动物王国”和“植物王国 南国这颗绿色明珠,有过万顷的热带雨林,百余种珍奇生物,依山傍水,云遮雾绕,翠 绿掩映,让人魂牵梦萦。冬季,版纳会不断地洒下温暖的阳光,让这片乐土成为北方人的避 寒圣地。神秘的异族古寨,神秘的异族风俗,版纳的神秘风情,我们来此体验,百余种奇珍 异兽,过干载民族古寨,上万年原始森林,版纳,一个美丽且神奇的和谐家园。 当我们亲临这片乐土,才会发现这里的一切都归于纯净质朴的绿色。一窗或浓或淡、或 深或浅的绿意,是只有原始森林才有的真正意义上的苍翠。版纳的绿色,是欢乐的绿色,绿 色的群山牵手舞蹈,绿色的流水嘻嘻欢笑,绿色的梯田幼苗正高绿色的孔雀展开羽毛,加 上这中国最丰富的热带雨林,于飞机上俯望,你会发现,这片人间乐土,有七成被绿色覆盖! 另外三成,碧绿,水绿和淡绿。 走进西双版纳,随处可见佛寺,不见纸钱的香灰飘飞,不闻火烛小贩的嘈杂,也全无远 居山林的远避世俗,就在寨子中央,就在家的隔壁,幽静、平和是·种莫名的安乐,大佛爷 带着小和尚用傣文诵经,天籁、歌声一般的婉转曼妙,听不清也不必去听懂,心中却早已明 白,在这里生活的每—个人,都会祈求着在这片人间乐土上,永远欢乐的生活。佛寺,人间 乐土的精神家园。 水是欢乐的源泉。清早,先采来鲜花作花房,后挑来清水为佛像洗尘。之后,便提起祝 福之水,兴奋的奔出,满街的人无一空手游荡,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满脸微笑。开始 秒过后,已是欢乐满天,今年又见几个泼水新招式,迎面狂泼的铺天盖地式,从头浇到脚 的闷灌顶式,从裤管里向上喷的丧尽天良式,冷不丁泼出一股的攻其不备式,从背后突然袭 击的倾盆而下式,拎着衣领浇个透心凉的大海无量式….真是欢声水起,水天水地,几个漂
西双版纳属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润区,热量丰富,终年温暖,四季常青,具有“常夏无 冬,一雨成秋”的特色,一年分为两季,雨季长达 5 个月,旱季长达 7 个月,有占全国四 分之一的动物和六分之一的植物,是名副其实的“动物王国”和“植物王国”。 南国这颗绿色明珠,有过万顷的热带雨林,百余种珍奇生物,依山傍水,云遮雾绕,翠 绿掩映,让人魂牵梦萦。冬季,版纳会不断地洒下温暖的阳光,让这片乐土成为北方人的避 寒圣地。神秘的异族古寨,神秘的异族风俗,版纳的神秘风情,我们来此体验,百余种奇珍 异兽,过千载民族古寨,上万年原始森林,版纳,一个美丽且神奇的和谐家园。 当我们亲临这片乐土,才会发现这里的一切都归于纯净质朴的绿色。一窗或浓或淡、或 深或浅的绿意,是只有原始森林才有的真正意义上的苍翠。版纳的绿色,是欢乐的绿色,绿 色的群山牵手舞蹈,绿色的流水嘻嘻欢笑,绿色的梯田幼苗正高,绿色的孔雀展开羽毛,加 上这中国最丰富的热带雨林,于飞机上俯望,你会发现,这片人间乐土,有七成被绿色覆盖! 另外三成,碧绿,水绿和淡绿。 走进西双版纳,随处可见佛寺,不见纸钱的香灰飘飞,不闻火烛小贩的嘈杂,也全无远 居山林的远避世俗,就在寨子中央,就在家的隔壁,幽静、平和是一种莫名的安乐,大佛爷 带着小和尚用傣文诵经,天籁、歌声一般的婉转曼妙,听不清也不必去听懂,心中却早已明 白,在这里生活的每一个人,都会祈求着在这片人间乐土上,永远欢乐的生活。佛寺,人间 乐土的精神家园。 水是欢乐的源泉。清早,先采来鲜花作花房,后挑来清水为佛像洗尘。之后,便提起祝 福之水,兴奋的奔出,满街的人无一空手游荡,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满脸微笑。开始! 一秒过后,已是欢乐满天,今年又见几个泼水新招式,迎面狂泼的铺天盖地式,从头浇到脚 的闷灌顶式,从裤管里向上喷的丧尽天良式,冷不丁泼出一股的攻其不备式,从背后突然袭 击的倾盆而下式,拎着衣领浇个透心凉的大海无量式……真是欢声水起,水天水地,几个漂
亮的傣家妹子,已是被泼的祝福裏体,直到水流成河,乐极成泣,方善罢甘休。众人提拳相 揖之后,感慨又上心头,好一次水的狂欢,好一片人间乐土! 在西双版纳,大地之水流淌在澜沧冮和她的几十条直流里,浸润着-个个如水的民族 他们男男女女,面容如水,肌肤如水,眼波如水,笑靥如水,内心如水。在西双版纳,水是 世界上最神圣的吉祥事物,每年春天,人们还年佛祖诞辰的日子,把世界上最好的水,向爱 水的人们身上泼洒,祝愿他们拥有水的洁净和吉祥。在西双版纳,美丽的女子在黄昏,把自 己的身体在水里打开,把秀发漂散或流水的形状,像一朵朵新艳的花,在时间的水里一尘不 染地盛开 在西双版纳,男人们把自由和激情酿进水里,敲着顶天立地的乐器。唱着古老的歌谣 跳着祖先的舞蹈,一万人齐声吆喝着水的名字,然后把-碗碗烈酒倒进胃里,他们真的把酒 当成水,把身体当作溪水流过大山。在西双版纳,人们把一个民族的历史刻在贝叶上,就像 把一个人的名字写在水上,阳光和水化成的贝叶,经阳光和水的侵蚀成水和阳光的灰烬,那 些刻字的人们对此不以为意,只是淡然如水的笑笑,轻轻地拂去时光的灰烬,再次砍下新鲜 的贝叶,把水晾干,第一万次小心翼翼,刻下如水的文字。贝叶刻写的不仅仅是经文,它包 含了历史、哲学、语言,文学、法律、道德、教育、科技、医药及生产工艺等等诸多内容, 贝叶也刻写爱情的,所以傣族文化又称为贝叶文化 版纳州州府,傣语佛教地名,意为“黎明之城”,相传佛祖到达此处传教时,正值黎明 时分,故名景洪,民族风情的边陲小城,是历代傣族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人和自然的完美融 洽之地。 西双版纳最显著的符号要数热带雨林它是中国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最典型, 面积最大的地区也是当今地球上少有的动植物基因库被誉为地球上一大世界级自然奇观, 五千多种动植物云集在这连绵起伏的热带雨林,柯枝交臂,苍翠蓊郁绿色的波浪吐绿叠翠
亮的傣家妹子,已是被泼的祝福裹体,直到水流成河,乐极成泣,方善罢甘休。众人提拳相 揖之后,感慨又上心头,好一次水的狂欢,好一片人间乐土! 在西双版纳,大地之水流淌在澜沧江和她的几十条直流里,浸润着一个个如水的民族, 他们男男女女,面容如水,肌肤如水,眼波如水,笑靥如水,内心如水。在西双版纳,水是 世界上最神圣的吉祥事物,每年春天,人们还年佛祖诞辰的日子,把世界上最好的水,向爱 水的人们身上泼洒,祝愿他们拥有水的洁净和吉祥。在西双版纳,美丽的女子在黄昏,把自 己的身体在水里打开,把秀发漂散或流水的形状,像一朵朵新艳的花,在时间的水里一尘不 染地盛开。 在西双版纳,男人们把自由和激情酿进水里,敲着顶天立地的乐器。唱着古老的歌谣, 跳着祖先的舞蹈,一万人齐声吆喝着水的名字,然后把一碗碗烈酒倒进胃里,他们真的把酒 当成水,把身体当作溪水流过大山。在西双版纳,人们把一个民族的历史刻在贝叶上,就像 把一个人的名字写在水上,阳光和水化成的贝叶,经阳光和水的侵蚀成水和阳光的灰烬,那 些刻字的人们对此不以为意,只是淡然如水的笑笑,轻轻地拂去时光的灰烬,再次砍下新鲜 的贝叶,把水晾干,第一万次小心翼翼,刻下如水的文字。贝叶刻写的不仅仅是经文,它包 含了历史、哲学、语言,文学、法律、道德、教育、科技、医药及生产工艺等等诸多内容, 贝叶也刻写爱情的,所以傣族文化又称为贝叶文化。 版纳州州府,傣语佛教地名,意为“黎明之城”,相传佛祖到达此处传教时,正值黎明 时分,故名景洪,民族风情的边陲小城,是历代傣族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人和自然的完美融 洽之地。 西双版纳最显著的符号要数热带雨林,它是中国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最典型, 面积最大的地区,也是当今地球上少有的动植物基因库,被誉为地球上一大世界级自然奇观, 五千多种动植物云集在这连绵起伏的热带雨林,柯枝交臂,苍翠蓊郁,绿色的波浪吐绿叠翠
干姿百态的绿叶在灿烂的阳光下折射出诱人的光线,涌出天际,令人叹为观止,热带雨林深 处“独木成林,花中之王,空中花园,婀娜孔雀”等等,都是大自然精心绘制的美丽画卷。 奇异的热带雨林风情无限,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徘徊其中,除了独特的民俗风情,就 是葱葱郁郁,如同脱离了喧囂尘世的色彩斑娴的神话世界。 西双版纳,一片神奇美丽的土地。地质学家称它是地球演变史上的国宝,生物学家称它 是生物物种最丰富,生物生产力最髙的基因库,旅游学家称它是自然景观和民族风情两优融 合的风景胜地。在这里,岁月与魅力共同酝酿,时代和文明起前行。勤劳善良、热情好客 的西双版纳人正以全新的姿态,翘首期待四方的朋友来此欢聚,体验神秘风情。 这篇文章前四段先总写西双版纳是一个“一个美丽且神奇的和谐家园”的特点,之后从“纯 净质朴的绿色”、“佛寺,人间乐土的精神家园”、“水是欢乐的源泉”、灿烂的贝叶文化、风 情无限的热带雨林五个方面具体表现西双版纳的神奇与美丽,最后再加以总结。 4、疏密相间:就是在游记主体内容的安排上,要注意重点内容与非重点内容交叉穿插,营 造跌岩起伏的效果,不能够疏密无度,也就是不要一味地精雕细刻或一味地粗笔勾勒。前 面所举的文章大多能够注意这种疏密相间的安排。例如《走进神奇美丽的西双版纳》前四段 总写特点显得较疏,而写“纯净质朴的绿色”则用笔细腻,显得密,然后写“佛寺,人间乐 土的精神家园”则又放开,显得疏散,再写“水是欢乐的源泉”则又多角度表现,显得密 这样疏密相间,读起来时急时缓,有无穷意蕴 5、情景交融:就是在写景的过程中要至始至终带着浓浓的感情去描绘或表现。前文所举的 文章基本上都是情景交融的,大家阅读时可以细细体味。 文题:《美丽的 要求 1、采用分类描写或总分结合的结构 2、字数:不少于600字 第一章写点格叙事散文 第一讲抓住五点内容 现代散文定义是指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它又有广义和狭义两种 理解。广义的散文,是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行文章。除以议论 抒情为主的散文外,还包括通讯、报告文学、随笔、杂文、回忆录、传记等文体。随着写作 学科的发展,许多文体自立门户,散文的范围日益缩小。狭义的散文是指文艺性散文,它
千姿百态的绿叶在灿烂的阳光下折射出诱人的光线,涌出天际,令人叹为观止,热带雨林深 处“独木成林,花中之王,空中花园,婀娜孔雀”等等,都是大自然精心绘制的美丽画卷。 奇异的热带雨林风情无限,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徘徊其中,除了独特的民俗风情,就 是葱葱郁郁,如同脱离了喧嚣尘世的色彩斑娴的神话世界。 西双版纳,一片神奇美丽的土地。地质学家称它是地球演变史上的国宝,生物学家称它 是生物物种最丰富,生物生产力最高的基因库,旅游学家称它是自然景观和民族风情两优融 合的风景胜地。在这里,岁月与魅力共同酝酿,时代和文明一起前行。勤劳善良、热情好客 的西双版纳人正以全新的姿态,翘首期待四方的朋友来此欢聚,体验神秘风情。 这篇文章前四段先总写西双版纳是一个“一个美丽且神奇的和谐家园”的特点,之后从“纯 净质朴的绿色”、“佛寺,人间乐土的精神家园”、“水是欢乐的源泉”、灿烂的贝叶文化、风 情无限的热带雨林五个方面具体表现西双版纳的神奇与美丽,最后再加以总结。 4、疏密相间:就是在游记主体内容的安排上,要注意重点内容与非重点内容交叉穿插,营 造跌宕起伏的效果,不能够疏密无度,也就是不要一味地精雕细刻或一味地粗笔勾勒。前 面所举的文章大多能够注意这种疏密相间的安排。例如《走进神奇美丽的西双版纳》前四段 总写特点显得较疏,而写“纯净质朴的绿色”则用笔细腻,显得密,然后写“佛寺,人间乐 土的精神家园”则又放开,显得疏散,再写“水是欢乐的源泉”则又多角度表现,显得密。 这样疏密相间,读起来时急时缓,有无穷意蕴。 5、情景交融:就是在写景的过程中要至始至终带着浓浓的感情去描绘或表现。前文所举的 文章基本上都是情景交融的,大家阅读时可以细细体味。 文题:《美丽的 》 要求: 1、 采用分类描写或总分结合的结构。 2、 字数:不少于 600 字。 第一章 写点格叙事散文 第一讲 抓住五点内容 现代散文定义是指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它又有广义和狭义两种 理解。广义的散文,是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行文章。除以议论 抒情为主的散文外,还包括通讯、报告文学、随笔、杂文、回忆录、传记等文体。随着写作 学科的发展,许多文体自立门户,散文的范围日益缩小。狭义的散文是指文艺性散文,它
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文情并茂的文学样式 散文的基本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所谓“形散”就是取材广泛自由,笔法灵活多变 形式不拘一格。所谓“神不散”,就是散文往往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其所有材料都围绕这个 中心 散文可以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哲理散文三类。 本讲,我们重点谈叙事散文的写作。叙事散文又包括写人和叙事两类。我们上学期学 习的写人记叙文和叙事记叙文都属于叙事散文。我们先一起来回忆一下写人记叙文的写法 内容上,写好剪影、生活场景、生活片段、生活细节并注意塑造人物形象(包括外在形象和 内在形象);结构上,注意运用扣题、点题、寓情于事和叙议结合;技法上,做到新、准、 细 再来回忆一下叙事记叙文的写法:在内容上,就是写一件事做到起因简明,经过清晰 重点突出,结果含蓄;在结构上,在注意扣题、点题的基础上,能够运用烘托渲染、对比映 衬、主客共生的结构:在技法上,灵活运用倒叙法、插叙法、悬念法、反转法、伏笔法、铺 垫法、对比法、抑扬法、衬托法、误会法、擒纵法、反常法等多种方法 上学期我们讲的叙事记叙文所写的事情只要求是一件事,现在我们讲的叙事散文要求写 多件事。是在上学期授课基础上的深化。因此,我们这里讲的叙事散文特指写多件事的记 叙文。因为写一件事的散文和写人散文上学期我们已经学过了。 写多件事的叙事散文,应该抓住线索、典型、形象、情感、评议五点内容进行写作 下面我们分别来谈一谈。 线索。线索就是作者组织材料的思路在文章中的反映,就是贯穿于全文的脉络。 作者为达到散文“散”与“不散”的统一,在组织结构上,就要有明确的线索,把所有材料 联缀起来,就如同彩线穿珠,组成一个艺术的整体。那末,有哪些东西可以作为线索呢? (1)感情。我们的感情在生活中发生变化,如由厌恶到喜爱,或从喜欢到厌恶,就可以用 这条感情的线索把一些似乎没有关联的材料联结起来。如杨朔写《荔枝蜜》就是利用感情线 索,才把儿时记忆、从化疗养、荔枝树林、苏轼诗词、喜尝蜂蜜、参观蜂场、赞扬蜜蜂、农 民劳动和夜晚梦蜂等事串连起来的。 (2)事物。如曹靖华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今天仍然需要发扬延安时期“小米加步枪”的 艰苦奋斗精神,就搜罗记忆中有关小米的往事,用小米把发生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不同 情况下的事件组合在一起,写成《小米的回忆》。许多托物咏志的散文也是以物为线索的 如茅盾的《白杨礼赞》。 (3)人物。如写某一个人物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活动,可以用这个人物作为线索串连 起来,也可以用另一个人物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人物、不同内容的事物串连起来 这个人物还可以是写作者本人一—“我” (4)思绪。如面对某一事物、景物沉思遐想,“鹜趋八极,心游万仞”,“观古今于须臾,抚 四海于一瞬”,“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就能通过联想与想象,把有关的材料组织 在一起,表达原定的主题思想。如秦牧的《土地》、杨朔的《海市》、贾平凹的《丑石》等 (5)景物。“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通过景物描写,在写景中融进写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天 山景物记》、《西湖即景》。 (6)时空。时指时间,空,指空间。有的散文以时间为线索组织材料,如朱德的《回忆我 的母亲》,有的散文以空间位移或地点转换为线索,如《桃花源记》。 上述的六类线索是散文常用的线索,希望同学们在阅读和写作中认真领会 、典型:就是写进文章的事件要具有典型意义,既要能够反映文章的主体,又要能 够表现某一方面内容,各个事件加起来,能够覆盖主题内涵。来看一篇文章: 除夕月
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文情并茂的文学样式。 散文的基本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所谓“形散”就是取材广泛自由,笔法灵活多变, 形式不拘一格。所谓“神不散”,就是散文往往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其所有材料都围绕这个 中心。 散文可以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哲理散文三类。 本讲,我们重点谈叙事散文的写作。叙事散文又包括写人和叙事两类。我们上学期学 习的写人记叙文和叙事记叙文都属于叙事散文。我们先一起来回忆一下写人记叙文的写法: 内容上,写好剪影、生活场景、生活片段、生活细节并注意塑造人物形象(包括外在形象和 内在形象);结构上,注意运用扣题、点题、寓情于事和叙议结合;技法上,做到新、准、 细。 再来回忆一下叙事记叙文的写法:在内容上,就是写一件事做到起因简明,经过清晰, 重点突出,结果含蓄;在结构上,在注意扣题、点题的基础上,能够运用烘托渲染、对比映 衬、主客共生的结构;在技法上,灵活运用倒叙法、插叙法、悬念法、反转法、伏笔法、铺 垫法、对比法、抑扬法、衬托法、误会法、擒纵法、反常法等多种方法。 上学期我们讲的叙事记叙文所写的事情只要求是一件事,现在我们讲的叙事散文要求写 多件事。是在上学期授课基础上的深化。因此,我们这里讲的叙事散文特指写多件事的记 叙文。因为写一件事的散文和写人散文上学期我们已经学过了。 写多件事的叙事散文,应该抓住线索、典型、形象、情感、评议五点内容进行写作。 下面我们分别来谈一谈。 一、线索。线索就是作者组织材料的思路在文章中的反映,就是贯穿于全文的脉络。 作者为达到散文“散”与“不散”的统一,在组织结构上,就要有明确的线索,把所有材料 联缀起来,就如同彩线穿珠,组成一个艺术的整体。那末,有哪些东西可以作为线索呢? (1)感情。我们的感情在生活中发生变化,如由厌恶到喜爱,或从喜欢到厌恶,就可以用 这条感情的线索把一些似乎没有关联的材料联结起来。如杨朔写《荔枝蜜》就是利用感情线 索,才把儿时记忆、从化疗养、荔枝树林、苏轼诗词、喜尝蜂蜜、参观蜂场、赞扬蜜蜂、农 民劳动和夜晚梦蜂等事串连起来的。 (2)事物。如曹靖华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今天仍然需要发扬延安时期“小米加步枪”的 艰苦奋斗精神,就搜罗记忆中有关小米的往事,用小米把发生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不同 情况下的事件组合在一起,写成《小米的回忆》。许多托物咏志的散文也是以物为线索的, 如茅盾的《白杨礼赞》。 (3)人物。如写某一个人物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活动,可以用这个人物作为线索串连 起来,也可以用另一个人物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人物、不同内容的事物串连起来。 这个人物还可以是写作者本人——“我”。 (4)思绪。如面对某一事物、景物沉思遐想,“鹜趋八极,心游万仞”,“观古今于须臾,抚 四海于一瞬”,“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就能通过联想与想象,把有关的材料组织 在一起,表达原定的主题思想。如秦牧的《土地》、杨朔的《海市》、贾平凹的《丑石》等。 (5)景物。“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通过景物描写,在写景中融进写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天 山景物记》、《西湖即景》。 (6)时空。时指时间,空,指空间。有的散文以时间为线索组织材料,如朱德的《回忆我 的母亲》,有的散文以空间位移或地点转换为线索,如《桃花源记》。 上述的六类线索是散文常用的线索,希望同学们在阅读和写作中认真领会。 二、典型:就是写进文章的事件要具有典型意义,既要能够反映文章的主体,又要能 够表现某一方面内容,各个事件加起来,能够覆盖主题内涵。来看一篇文章: 除夕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