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民屯七年语文试题 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戏谑(xue)悬念(xudn) 虐杀(nue)瑟缩(se) B、拂动(fδ)冗长(rng)炫耀(xuan)清撤(che) C、主宰(zai) 拯救( zheng) 伶仃1ng 寂寥lie D、酷爱(k山) 执著(zhuo)撰文(zhan)憧憬( chong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散文犹如中国文学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留下了许多的经典名 作,着一代代炎黄子孙,每一篇佳作都是历史的折射,记录着历史的。我们从中不 仅能_文学的精髓,还能了解时代的变迁。 A、不言而喻滋润苦痛获取 B、脍炙人口滋养沧桑汲取 C、不可名状养育磨难吸取 D、家喻户晓培养苦难吸收 3、下面画线句有一个有语病,请找出并将改正后的句子写下来(2分) 在人生的赛场上,信心就是力量。是它,让我们相信自己,超越自己;是它,让我们保 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是它,让我们鼓起战胜困难的决心 第句:改为 4、下列名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论语》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 B、《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作者马克吐温,美国作家 C.《夜雨寄北》的作者是李商隐,宋代著名诗人,字义山。 D.冰心,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我们学过她的作品《忆读书》。 5.走近名著。(4分) (1)根据要求填空。(2分) 《西游记》作者: 《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写一个故事情节: (2)下面关于名著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名人传》中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创作出伟大的音乐。 B.《鲁滨逊漂流记》主要叙述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经历 C.祥子拼命攒下的钱被侦探敲诈一空,买车的梦想再次化为泡影。 D.唐僧师徒取经路上降妖伏魔的故事有智擒红孩儿、智取生辰纲等 6、诗文填空。(请规范书写)(10分) (1)扬子江头杨柳春 寒梅着花未? (3)何当共剪西窗烛 (4)怀旧空吟闻笛赋, (5) 却话巴山夜雨时?
1 大民屯七年语文试题 *试题满分 100 分 考试时间 90 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0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戏谑. (xuè ) 悬.念(xuán) 虐.杀(nuè) 瑟.缩(sè) B、拂.动(fó) 冗.长(rǒng) 炫.耀(xuàn) 清撤.(chè) C、主宰.(zǎi) 拯.救(zhěng) 伶.仃 líng 寂寥.liáo D、酷.爱(kù) 执著..(zhuó) 撰.文(zhàn) 憧.憬(chōng)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散文犹如中国文学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留下了许多__的经典名 作,__着一代代炎黄子孙,每一篇佳作都是历史的折射,记录着历史的__。我们从中不 仅能__文学的精髓,还能了解时代的变迁。 A、不言而喻 滋润 苦痛 获取 B、脍炙人口 滋养 沧桑 汲取 C、不可名状 养育 磨难 吸取 D、家喻户晓 培养 苦难 吸收 3、下面画线句有一个有语病,请找出并将改正后的句子写下来(2 分) 在人生的赛场上,信心就是力量。是它,让我们相信自己,超越自己;是它,让我们保 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① 是它,让我们鼓起战胜困难的决心。 ② 第__句;改为_______________。 4、下列名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论语》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 B、《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作者马克.吐温,美国作家。 C. 《夜雨寄北》的作者是李商隐,宋代著名诗人,字义山。 D. 冰心,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我们学过她的作品《忆读书》。 5.走近名著。(4 分) (1)根据要求填空。(2 分) 《西游记》作者: 《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写一个故事情节: (2)下面关于名著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名人传》中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创作出伟大的音乐。 B.《鲁滨逊漂流记》主要叙述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经历。 C.祥子拼命攒下的钱被侦探敲诈一空,买车的梦想再次化为泡影。 D.唐僧师徒取经路上降妖伏魔的故事有智擒红孩儿、智取生辰纲等。 6、诗文填空。(请规范书写)(10 分) (1)扬子江头杨柳春, 。 (2) ,寒梅着花未? (3) 何当共剪西窗烛, 。 (4) 怀旧空吟闻笛赋 , 。 (5) ,却话巴山夜雨时?
(6)数声风笛离亭晚, (7)子曰 不亦说乎?” (8)学而不思则罔 (9) 其不善者而改之 (10)《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表现诗人的乐观豁达思想,对未来充满信心 的千古名句是 (一)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首联第一句点出送别的地点,第二句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颔练联写离情别意,重在点出相同之处,即同为宦游人。 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嫌弃杜少府在临别时像小女儿般哭哭啼啼。 8、综合探究。(5分) 某班开展了一次“中国月文化”主题探究活动,下面是同学搜集的资料。阅读后,按要求回 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上古暑期就有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古人更有“秋暮夕(祭)月”的习俗。唐代赏月十 分盛行,并将中秋节定为固定节日:两宋时期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风俗,取“人月共圆”之 意。这一风俗延续至今。 材料二 中国月文化”资料采集卡 类别:借月抒情诗编号:001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唐·王昌龄)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唐·李白)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南唐·李煜)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 (1)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写出你的探究结果。(2分) (2)请为“中国月文化”主题探究活动拟一则宣传语。(要求至少用一种修辞方法)(2 分)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选文,完成9~14题。(12分) 2
2 (6) 数声风笛离亭晚, 。 (7) 子曰:“ 不亦说乎?” (8) 学而不思则罔, (9) ,其不善者而改之。 (10)《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表现诗人的乐观豁达思想,对未来充满信心 的千古名句是 , 。 (一)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 ) A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 首联第一句点出送别的地点,第二句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 颔练联写离情别意,重在点出相同之处,即同为宦游人。 D 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嫌弃杜少府在临别时像小女儿般哭哭啼啼。 8、综合探究。(5 分) 某班开展了一次“中国月文化”主题探究活动,下面是同学搜集的资料。阅读后,按要求回 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上古暑期就有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古人更有“秋暮夕(祭)月”的习俗。唐代赏月十 分盛行,并将中秋节定为固定节日;两宋时期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风俗,取“人月共圆”之 意。这一风俗延续至今。 材料二: (1)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写出你的探究结果。(2 分) (2)请为“中国月文化”主题探究活动拟一则宣传语。(要求至少用一种修辞方法)(2 分) 二、阅读理解(40 分) (一)阅读选文,完成 9~14 题。(12 分) “中国月文化”资料采集卡 类别:借月抒情诗 编号:001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唐·王昌龄)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唐·李白)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南唐·李煜)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
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 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日:“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 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9.解释文中加点的字。(2分) (2)去 (3)委 (4)顾 10.这则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中心) (2分 11.“期日中,过中不至”一句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元方义正 辞严地指出了父亲的朋友的哪两点错误(用有原文回答)?(2分) 2.故事中陈太丘的友人已经感到惭愧,元方还是“入门不顾”,这样做过 分吗?请谈谈你的看法。(理由要充分)(2分) 1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1)待君久不至,已去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14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 (二)阅读课文节选部分,回答15~20题。(14分) 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我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商务印书馆 出版的国文教科书第一册的“天、地、日、月、山、水、土、木”以后的那几册,而是七岁 时开始自己读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 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 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于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在母亲的催促下, 含泪上床
3 期 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 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 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9.解释文中加点的字。(2 分) (1)期 (2) 去 (3)委 (4)顾 10.这则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中心): 。(2 分) 11. “期日中,过中不至”一句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元方义正 辞严地指出了父亲的朋友的哪两点错误(用有原文回答)?(2 分) 12.故事中陈太丘的友人已经感到惭愧,元方还是“入门不顾”,这样做过 分吗?请谈谈你的看法。(理由要充分)(2 分) 1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 分) (1)待君久不至,已去。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14 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 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 (二)阅读课文节选部分,回答 15~20 题。(14 分) 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我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商务印书馆 出版的国文教科书第一册的“天、地、日、月、山、水、土、木”以后的那几册,而是七岁 时开始自己读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 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 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于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在母亲的催促下, 含泪上床
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来,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越 懂,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我只 学过那个字的一半。 谈到《三国演义》,我第一次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 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最后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 必合”的结局 这时我同时还看了母亲针线笸箩里常放着的那几本《聊斋志异》。聊斋故事是短篇 的,可以随时拿起放下,又是文言的,这对于我的作文课很有帮助。因为我的作文老师曾在 我的作文本上批着“柳州风骨,长吉清才”的句子。其实我那时还没有读过柳宗元和李贺的 文章,只因那时的作文,都是用文言写的 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逼民反”的《水 浒传》尤其欣赏。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一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看了使我 气愤填胸!—一武松、鲁智深等人,都有其自己极其生动的风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二十 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写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我觉得也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 》强多了 《精忠说岳》并没有给我留下太深的印象,虽然岳飞是我从小就崇拜的最伟大的爱国 英雄。在此顺便说一句,我酷爱古典诗词,但能够从头背到底的,只有岳武穆的《满江红》 “怒发冲冠”那一首,还有就是李易安的《声声慢》,她的那几个叠字——“寻寻觅觅,冷 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写得十分动人,尤其是以“寻寻觅觅”起头,描写尽了“如有所 失”的无聊情绪 到我十一岁时,回到故乡的福州,在我祖父的书桌上看到了林琴南老先生送给他的 《茶花女遗事》,使我对林译外国小说产生了广泛的兴趣,那时只要我手里有几角钱,就请 人去买林译小说来看,这又使我知道了许多外国的人情世故。 《红楼梦》是在我十二三岁时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的女声女气, 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 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的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远感 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 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
4 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来,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越 懂,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我只 学过那个字的一半。 谈到《三国演义》,我第一次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 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最后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 必合”的结局。 这时我同时还看了母亲针线笸箩里常放着的那几本《聊斋志异》。聊斋故事是短篇 的,可以随时拿起放下,又是文言的,这对于我的作文课很有帮助。因为我的作文老师曾在 我的作文本上批着“柳州风骨,长吉清才”的句子。其实我那时还没有读过柳宗元和李贺的 文章,只因那时的作文,都是用文言写的。 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逼民反”的《水 浒传》尤其欣赏。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看了使我 气愤填胸!——武松、鲁智深等人,都有其自己极其生动的风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二十 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写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我觉得也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 志》强多了。 《精忠说岳》并没有给我留下太深的印象,虽然岳飞是我从小就崇拜的最伟大的爱国 英雄。在此顺便说一句,我酷爱古典诗词,但能够从头背到底的,只有岳武穆的《满江红》 “怒发冲冠”那一首,还有就是李易安的《声声慢》,她的那几个叠字——“寻寻觅觅,冷 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写得十分动人,尤其是以“寻寻觅觅”起头,描写尽了“如有所 失”的无聊情绪。 到我十一岁时,回到故乡的福州,在我祖父的书桌上看到了林琴南老先生送给他的 《茶花女遗事》,使我对林译外国小说产生了广泛的兴趣,那时只要我手里有几角钱,就请 人去买林译小说来看,这又使我知道了许多外国的人情世故。 《红楼梦》是在我十二三岁时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的女声女气, 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 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的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远感 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 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 …………
因此,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我 只写了九个字,就是: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本文选用时有删节) 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这句话在全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2分) 答 16.选文采用了哪种记叙的顺序?首尾有什么特点?(2分) 17.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表达作用。(4分) (1)勉勉强强地写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 答: (2)我决定咬了牙… 18.本文主要内容是什么?(中心思想)(2分)。 答 19.根据文意进行归纳整理:作者喜欢读哪些作品?不喜欢读哪些作品?喜欢和不喜 欢的理由分别是什么?(举一例说明)(2分) 答 0.从作者对读书的回忆中,你得到什么启发?你对语文学习有什么新的认识?(2分) 答 (三)阅读选文,完成21~27题。(14分) 光明行 杨轻抒 母亲不知出去干什么了,我一个人独自扶墙出了家门,门外下在下着雨,雨打在芭蕉上 面,嘀嘀嗒嗒地响。我已经没有心思听雨打芭蕉的美妙音乐了,因为我再也看不见那丛我亲 手种植的芭蕉了。 以前我从没有想过什么叫做黑暗,没有,我抱怨过城市是那样的拥挤,天空有好多的灰 尘,抱怨过房间是那样的窄小,人群中有那么多丑陋的面孔,然而当我终于看不见这一切的 时候,我才突然发觉这一切是多么的珍贵! 我从没想过我也许会在黑暗中度过我的大半生,从没!而今,我无论如何不能接受这 切,我独自走进了雨中。我不想提到那个叫死字的汉字,但我绝不认为这样活着有任何意义 如果这时有一辆车向我撞来,如果身边的建筑物突然倒下,如果我一脚踏进了深渊,我会坦
5 因此,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我 只写了九个字,就是:.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本文选用时有删节) 15.“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这句话在全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2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选文采用了哪种记叙的顺序?首尾有什么特点? (2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表达作用。(4 分) (1) 勉勉强强 ....地写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决定咬了牙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本文主要内容是什么?(中心思想)(2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根据文意进行归纳整理:作者喜欢读哪些作品?不喜欢读哪些作品?喜欢和不喜 欢的理由分别是什么?(举一例说明)(2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从作者对读书的回忆中,你得到什么启发?你对语文学习有什么新的认识?(2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选文,完成 21~27 题。(14 分) 光明行 杨轻抒 母亲不知出去干什么了,我一个人独自扶墙出了家门,门外下在下着雨,雨打在芭蕉上 面,嘀嘀嗒嗒地响。我已经没有心思听雨打芭蕉的美妙音乐了,因为我再也看不见那丛我亲 手种植的芭蕉了。 以前我从没有想过什么叫做黑暗,没有,我抱怨过城市是那样的拥挤,天空有好多的灰 尘,抱怨过房间是那样的窄小,人群中有那么多丑陋的面孔,然而当我终于看不见这一切的 时候,我才突然发觉这一切是多么的珍贵! 我从没想过我也许会在黑暗中度过我的大半生,从没!而今,我无论如何不能接受这一 切,我独自走进了雨中。我不想提到那个叫死字的汉字,但我绝不认为这样活着有任何意义。 如果这时有一辆车向我撞来,如果身边的建筑物突然倒下,如果我一脚踏进了深渊,我会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