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17378.7-1998 5.3.2.1.2计数:每个水样应取三个分样计数,取平均值。计数操作过程: 1)取三个等容量的沉降器,分别注满经播匀的水样,盖上盖玻片使不留气泡,静置24h以上。分样 体积大小需视水样浑浊度和浮游植物的丰度而定;可一次性准备儿个待计数的样品 2)轻移上述沉降器于倒置显微镜下鉴定、计数。浮游植物数量较少时,应按图10之a中箭头方向 计全数;若数量较大或计数微型藻类时,可于高倍镜下按图10之b中箭头方向计算一定面积上的细胞 数,再依所计面积,换算为整个底面积上的总细胞数。鉴定、计数结果填于表8。 a低倍镜下计数;b一高倍镜下计数 图10倒置显微镜下浮游植物计数法 5.3.2.2直接计数法 本法适于赤潮发生期间或浮游植物细胞数量达每升105个以上时的计数 5.3.2.2.1主要仪器和设备:显微镜、计数框、取样管、盖玻片等。 计数框:取0.25mm厚的盖玻片,切割成细条状(宽约2.5mm),按图9~11式样粘贴于普通载玻片 上,务使框内边长分别为50.0mm和20.0mm,亦即:框内面积为1000mm2,容积为0.25mL。为计数方 便,框内载玻片上应刻划出lmm或0.5mm等距离垂线 样管:可直接取用0.25mL的微型注射针筒,或取2mL分析用的移液管,截去上端,磨平,并 装上小橡皮球即成。 图11浮游植物计数框 5.3.2.2.2计数:每份水样计数三个分样,取平均值。计数操作步骤: 1)将待计数水样摇匀,准确吸取0.25mL.置于计数框内,盖上盖玻片使不留气泡 2)移计数框于显微镜下鉴定计数。通常应按序计全数,若数量大,可考虑间行计数(若水样为未加 定剂的新鲜海水,计数前应向框内喷射少许醋酸蒸汽,以免某些生物活动而影响计数) 3)将计数结果填于表8中 5.3.2.3浓缩计数法 5.3.2.3.1仪器设备:与直接计数法类同。 5.3.2.3.2计数操作步骤 1)将静置24h以上的水样,用包扎有JF2或J号筛绢的吸管,轻轻吸去上清液,使水样浓缩至 10mL。浓缩时切勿搅动沉淀样品,否则需重新静置24h后再浓缩。通常一次不可能浓缩成10m,需把 浓缩到一定体积的水样移至50mL左右的指形管中,经24h以上静置后再浓缩 2)将浓缩后的样品全部移入已经标记10mL容积的指形管中,静置24h后,用吸管轻吸多余的清 液,使液面凹处恰在标记上
GB 17378.7一 1998 5.3.2.1.2 计数 :每个水样应取三个分样计数 ,取平均值。计数操作过程 : 1)取二个等容量的沉降器,分别注满经摇匀的水样 ,盖上盖玻片使不留气泡 ,静置 24h以上 。分样 体积大小需视水样浑浊度和浮游植物的丰度而定;可 一次性准备几个待计数的样品。 2)轻移上述沉降器于倒置显微镜下鉴定、计数。浮游植物数量较少时,应按图 10之 a中箭头方向 计全数 ;若数量较大或计数微型藻类时,可于高倍镜下按图 10之 b中箭头方向计算一定面积 上的细胞 数,再依所计面积,换算为整个底面积 「的总细胞数 。鉴定、计数结果填于表 80 a b a 低倍镜 F计数 ;b一 高倍 镜下计数 图 10 倒置显微镜下浮游植物计数法 5.3-2.2 直接计数法 本法适于赤潮发生期间或浮游植物细胞数量达每升 105个以上时的计数。 5.3.2.2.1 主要仪器和设备 :显微镜、计数框、取样管、盖玻片等 。 计数框:取 0. 25mm厚的盖玻片,切割成细条状(宽约 2. 5mm),按 图 9-11式样粘贴于普通载玻片 上 ,务使框 内边长分别为 50. Omm 和 20. Omm,亦即:框 内面积为 l000mm,,容积为 。. 25mL。为计数方 便 ,框内载玻片上应刻划出 lmm或 0. 5mm等距离垂线 。 — 取样管 :可直接取用 0. 25ml,的微型注射针筒 ,或取 2mL分析用的移液管 ,截去上端 ,磨平,并 装上小橡皮球即成。 图 11 浮游植物计数框 5.3-2-2.2 计数 :每份水样计数三个分样 ,取平均值。计数操作步骤: 1)将待计数水样摇匀 ,准确吸取 。. 25ml置于计数框 内,盖上盖玻片使不留气泡。 2)移计数框于显微镜下鉴定计数。通常应按序计全数 ,若数量大,可考虑间行计数(若水样为未加 (M定剂的新鲜海水,计数前应向框内喷射少许醋酸蒸汽,以免某些生物活动而影响计数)。 3)将计数结果填于表 8中。 5.3-2.3 浓缩计数法 5.3.2.3.1 仪器设备 :与直接计数法类同。 5.3-2-3.2 计数操作步骤: 1)将静置 24h以上的水样 ,用包扎有 JF62或 JPa。号筛绢的吸管,轻轻吸去上清液,使水样浓缩 至 10mL。浓缩时切勿搅动沉淀样品,否则需重新静置 24h后再浓缩。通常一次不可能浓缩成 1 OmL,需把 浓缩到一定体积的水样移至 50mL左右的指形管中,经 24h以 卜静置后再浓缩 。 2)将浓缩后的样品全部移人已经标记 lOmL容积的指形管 中,静置 24h后 ,用吸管轻吸多余的清 液 ,使液面凹处恰在标记上
GB17378.7-1998 3)计数取样时,水样务必充分摇匀,用取样管迅速吸取025mL于计数框内,加盖盖玻片使不留气 泡。之后的计数方法与直接计数法类同。计数结果填入表8中 网采样品,可适当浓缩(或稀释),按本法计数 5.3.2.4计数注意事项 计数时一般以种为单位分别计数。优势种、常见种、赤潮生物种应力求鉴定到种。 凡失去色素或不足一半的残体,不在计数之列 胶质团大群体和浮游兰藻类等不易计数的种类,可用数量等级符号(+++、++、+)表示 对进入浮游生物中的底栖种类,均按细胞计数,并将它们作为单项列入浮游植物总量中。 填表时,应特别注意不同计数方法的水样量、沉降量、浓缩量(或稀释量)、计数面积或计数量 并进行必要的换算。 5.3.3浮游动物样品的处理与分析 浮游动物样品静置沉淀后进行必要浓缩,按序分别移入已备好内外标签的标本瓶中,待测定其生物 量及计数。 5.3.3.1湿重生物量测定 5.33.1.1仪器及设备:扭力天平(感量0.01g)、真空泵(10L)、布氏漏斗、抽滤瓶、筛绢(JF2或JP) 吸水纸吸管、镊子等。 5.3.3.1.2操作步骤: 1)筛绢标定:将上述筛绢剪成与漏斗内径等大,浸湿后铺于漏斗中,用真空泵抽去筛绢上多余水 分,称取筛绢湿重并记录于表9。该标定后的筛绢可反复使用 2)样品测定:把标定过的筛绢铺于漏斗中,开动真空泵,倒入已剔除杂质的欲测样品;待水分滤干 后关闭真空泵;小心取出带样品的筛绢放在吸水纸上,吸去多余水分;将样品(连同筛绢)置于扭力天平 称重,并将结果填于表10的相应栏目中 5.3.3.2体积生物量测定 53.3.2.1仪器及设备:浮游生物体积测量器(图12)、50mL的滴定管、真空泵(10L)、抽滤瓶、吸管、 镊子等。 b结构示意图 1一指针;2—固定螺丝;3一上盖;4—管筒;5—筛绢套;6一底盖;7一加水孔 图12浮游生物体积测量器 5.3.3.2.2操作过程: 1)测量器体积标定:将一定体积的水(如50.0mL)注入测量器中,排除底盖与筛绢之间的气泡;旋 转测量器顶端指针使针尖恰好接触液面,用固定螺丝固定好指针位置;打开底盖,倒出注入的水,标定即
Gs 17378.7一 1998 3)计数取样时,水样务必充分摇匀,用取样管迅速吸取 0. 25mL于计数框内,加盖盖玻片使不 留气 泡。之后的计数方法与直接计数法类同。计数结果填人表 8中。 4)网采样品,可适 当浓缩(或稀释),按本法计数。 5.3-2.4 计数注意事项 — 计数时一般以种为单位分别计数。优势种、常见种、赤潮生物种应力求鉴定到种。 — 凡失去色素或不足一半的残体,不在计数之列。 — 胶质团大群体和浮游兰藻类等不易计数的种类,可用数量等级符号(+++、十+、+)表示。 — 对进入浮游生物 中的底栖种类,均按细胞计数,并将它们作为单项列人浮游植物总量中。 — 填表时,应特别注意不同计数方法的水样量、沉降量、浓缩量(或稀释量)、计数面积或计数量, 并进行必要的换算 。 5.3.3 浮游动物样品的处理与分析 浮游动物样品静置沉淀后进行必要浓缩 ,按序分别移人已备好内外标签的标本瓶中,待测定其生物 量及计 数 。 5.3.3.1 湿重生物量测定 5. 3.3.1.1 仪器及设备:扭力天平(感量 0. 01g)、真空泵(IOL)、布氏漏斗、抽滤瓶、筛绢((JF62或 JPso), 吸水纸、吸管、镊子等 。 5.3.3.1.2 操作步骤: 1)筛绢标定 :将上述筛绢剪成与漏斗内径等大 ,浸湿后铺于漏斗中,用真空泵抽去筛绢上多余水 分,称取筛绢湿重并记录于表 9。该标定后的筛绢可反复使用。 2)样品测定:把标定过的筛绢铺于漏斗中,开动真空泵 ,倒人 已剔除杂质的欲测样品;待水分滤干 后关闭真空泵 ;小心取出带样品的筛绢放在吸水纸上,吸去多余水分 ;将样品(连同筛绢)置于扭力天平 称重,并将结果填于表 10的相应栏 目中。 体积生物量测定 仪器及设备 :浮游生物体积测量器(图 12), 50mL的滴定管、真空泵 (10L)、抽滤瓶、吸管、 一 一, 尸 一 - ~ 图 一 卜 一二 刀 州 “ “ “ “ 日 日 日 日 卫 冬 了 一 意 r . 卜 , | | 耳沈﹂ 一 一 -一二 -一 示 一 产 ﹂ 厅 日 日 以 日 日 日 日 门 门 日 仁 U 一 一- 结 a外)r; 1一指针 ;2一 固定螺丝 ;3一 上盖 ;4一管筒 ; 5-筛绢套 ;6一底盖 ;7一 加水孔 图 12 浮游生物体积测量器 操作 过程 : 1)测量器体积标定:将一定体积的水(如 50. OmL)注人测量器中,排除底盖与筛绢之间的气泡 ;旋 转测量器顶端指针使针尖恰好接触液面 ,用固定螺丝固定好指针位置 ;打开底盖 ,倒出注人的水,标定即
GB17378.7-1998 告完毕 2)样品测定:将经除去杂质的样品倒入打开底盖的体积测量器中,用真空泵抽滤去样品中的水分 然后扭紧底盖,用滴定管(装好50.0mL5%甲醛海水固定液)从测量器加水孔注入该固定液,排除底盖 与筛绢之间的气泡(用小吸管吸取)使液面恰好与指针针尖接触为止;此时滴定管中剩余的固定液量即 为被测样品的体积。测定结果填入表9中。 5.3.3,3个体计数 浅水I、Ⅱ型浮游生物网采集的样品分别用于大型和中、小型浮游动物(包括夜光藻)的种类鉴定和 计数。 5.3.3.3.1仪器及设备:体视显微镜、普通显微镜、计数框、取样管、计数器、镊子、解剖针等。 计数框:取直径为8cm左右的培养皿,于其内粘上若干玻璃条即可(如图13)。玻璃条间距根据 体视显微镜视野而定 图13计数框 取样管:将内径2.2cm的指形管底部截去、磨平,使成长约8m的管子;剪取二块厚度约0.7cm 橡皮塞,做成直径与管子内径相等的隔板;分别于两隔板的圆心和两侧打二个小孔,于圆心处套入一根 内径约2.5mm的玻璃管;将隔板装入上述管子中,使下隔板与管子下端的体积恰为10mL或5mL;另 取一细铜棒(直径约2mm)做提柄,于下端连接一块略大于管子直径的圆铜板,板上粘上与铜板等大的 橡皮垫;将此提柄插入管内,即成如图14的取样管。取样时,将取样管插入已知体积的标本容器中,通过 提柄的上下运动使样品混匀;然后迅速使橡皮垫封闭管子的下端再移出取样管;将取出的样品全部置于 浮游动物计数框即可 1—提柄;2一玻璃管;3—排气孔;4—指形管;5—隔板;6一橡皮垫;7一铜板 图14取样管
GB 17378.7一 1998 告完 毕 。 2)样品测定:将经除去杂质的样品倒人打开底盖的体积测量器中,用真空泵抽滤去样品中的水分 ; 然后扭紧底盖 ,用滴定管(装好 50. OmL5%甲醛海水固定液)从测量器加水孔注人该固定液 ,排除底盖 与筛绢之间的气泡(用小吸管吸取)使液面恰好与指针针尖接触为止 ;此时滴定管中剩余 的固定液量即 为被测样品的体积。测定结果填人表 9中。 5.3-3.3 个体计数 浅水 I,I型浮游生物网采集的样品分别用于大型和中、小型浮游动物(包括夜光藻)的种类鉴定和 计数 。 5.3.3.3.1 仪器及设备:体视显微镜、普通显微镜、计数框、取样管、计数器、镊子、解剖针等 。 — 计数框 :取直径为 8cm左右的培养皿,于其内粘上若干玻璃条即可(如图 13)。玻璃条间距根据 体视显微镜视野而定。 廿一 扮一 一 ~ ~~ 、 图 13 计数框 — 取样管:将内径 2. 2cm 的指形管底部截去、磨平 ,使成长约 8cm 的管子;剪取二块厚度约0. 7cm 橡皮塞 ,做成直径与管子内径相等的隔板;分别于两隔板的圆心和两侧打二个小孔,于 圆心处套人一根 内径约 2. 5mm 的玻璃管 ;将隔板装人上述管子 中,使下隔板与管子下端的体积恰为 l OmL或 5mL;另 取一细铜棒 (直径约 2mm)做提柄 ,于下端连接一块略大于管子直径的圆铜板,板上粘上与铜板等大的 橡皮垫;将此提柄插人管内,即成如图 14的取样管 。取样时,将取样管插人已知体积的标本容器中,通过 提柄的上下运动使样品混匀 ;然后迅速使橡皮垫封闭管子的下端再移出取样管;将取出的样 品全部置于 浮游动物计数框即可。 1一提柄 ;2一玻璃管 ;3一排 气孔 沮一指形管 ;5- 隔板沛一橡皮垫 ;7一 铜板 图 14 取样管
GB17378.7-1998 5.3.3.3.2计数:标本数量较少的应全部计数;若数量较大,应先将个体大的标本(如水母、虾类、箭虫 等)全部拣出分别计数;其余样品稀释成适当体积,再用浮游动物取样管取样计数。计数结果填于表10 和表11中。 5.3.3.4注意事项 计数时一般以种为单位分别计数;优势种、常见种应力求鉴定到种。 生物量测定时,遇有含水量多的、较大型的浮游动物(如:水母、海樽等),应在所填表格相应的 备注栏里注明,以备查用 所有浮游动物的残损个体,以有头部的计数。 填表或计算时,应注意样品体积、取样计数量、样品稀释倍数及滤水量等的换算 5.3.4样品的保存 经鉴定、计数后的所有样品,需收集装回原标本瓶中妥善保存,以备复查或进一步深入研究。长期保 存样品的标本瓶密封性能要好,必要时可封腊保存。样品的内外标签要完整。 用碘液固定的浮游植物样品,保存时需按水样量加入一定量的甲醛溶液,使成为5%的甲醛固定 定期检查保存的样品,以防固定液干涸或标本霉变 5.4资料整理 5.4.1浮游植物细胞数的统计 采水和网采的浮游植物数量分别以个/L和个/m3表示,计数结果需按不同计数方法换算、统计。 5.4.1.1沉降计数法和直接计数法的统计按式(1)计算 N=×1000……… (1) 式中:N—每升水样的藻类细胞数,个/L n——三个分样的总细胞数或其平均值,个 V——三个分样的总体积或其平均值,mL 54.1.2浓缩计数法的统计按式(2)计算: N=wh… (2) 式中:N—每升水样的藻类细胞数,个/L; n—取样计数所得的细胞数,个; V—采水量,L; V—水样浓缩的体积,mL; V"—一取样计数的体积,mL。 5.4.1.3网采浮游植物数量计算见5.4.2.1和5.4.2.3 5.4.2浮游动物生物量和个体数的统计 5.4.2.1滤水量计算 a)根据流量计的转数(r)计算滤水量〔如式(3)〕 V=nV。或V=nSD 式中:V—滤水量,m3; V。—流量计的标定值,m3/r; S——浮游生物网网口面积,m2; D—流量计标定时的平均拖曳距离,m;
GB 17378.7一 1998 5.3-3-3.2 计数 :标本数量较少的应全部计数;若数量较大 ,应先将个体大的标本(如水母、虾类、箭虫 等)全部拣出分别计数;其余样品稀释成适当体积,再用浮游动物取样管取样计数。计数结果填于表 10 和表 n 中。 5.3-3.4 注意事项 — 计数时一般 以种为单位分别计数;优势种、常见种应力求鉴定到种。 一 一生物量测定时,遇有含水量多的、较大型的浮游动物(如 :水母 、海槽等),应在所填表格相应的 备注栏里注明,以备查用。 — 所有浮游动物的残损个体,以有头部的计数 。 — 填表或计算时,应注意样品体积、取样计数量、样品稀释倍数及滤水量等的换算 。 5.3.4 样品的保存 经鉴定、计数后的所有样 品,需收集装回原标本瓶中妥善保存,以备复查或进一步深人研究。长期保 存样品的标本瓶密封性能要好,必要时可封腊保存。样品的内外标签要完整。 用碘液固定的浮游植物样品,保存时需按水样量加人一定量 的甲醛溶液,使成为 5%的 甲醛固定 液 。 定期检查保存的样品,以防固定液干涸或标本霉变。 5.4 资料整理 5.4.1 浮游植物细胞数的统计 采水和网采的浮游植物数量分别以个/L和个/m“表示,计数结果需按不同计数方法换算、统计 。 5.4.1.1 沉降计数法和直接计数法的统计按式(1)计算 : N=共 v X 1 000 (1) 式中:N— 每升水样的藻类细胞数 ,个/L; n— 三个分样的总细胞数或其平均值 ,个; V— 三个分样的总体积或其平均值 ,mL o 5.4.1.2 浓缩 计数法 的统计 按式 (2)计算 : VV nV' * - ,it (2) 式中:N— 每升水样的藻类细胞数 ,个/L; n— 取样计数所得的细胞数,个; V— 采 水量 ,L; V'— 水样浓缩的体积 ,mL ; V"— 取样计数的体积 ,mL o 5.4.1.3 网采浮游植物数量计算见 5.4.2.1和 5.4.2.3. 5.4.2 浮游动物生物量和个体数的统计 5.4.2.1 滤水量计算 a)根 据流量 计的转 数 (r)计 算滤水 量 〔如式 (3)): 、__ SD v一”vo飘v一”n””””“”‘””””””””””””””””又3) 式中:V 滤水量 ,m3 Vo— 流量计的标定值,M'/r; S— 浮游生物网网口面积 ,m2; D— 流量计标定时的平均拖曳距离,m;
GB17378.7-1998 n0-—流量计标定时的平均转数,r; n——实际采样时流量计的转数,r b)若流量计已经厂方标定,可按厂方提供的公式和参数计算滤水量。 5.4.2.2根据绳长计算滤水量:若无流量计,滤水量计算可用式(4) (4) 滤水量,m3; S—浮游生物网网口面积,m2; D—采样时放出的绳长,m 5.4.2.2湿重生物量和体积生物量计算 湿重生物量以mg/m3表示,体积生物量以mL/m3表示,计算如式(5) (5) 式中:B—湿重生物量,mg/m23或体积生物量,mL/m3; S——样品湿重mg或样品体积,mL; V—滤水量,m3 5.4.2.3个体数的计算 浮游动物个体数以个/m3表示,计算如式(6) N=∵a 式中:N—每立方米水体中的个体数,个/m3; n取样计数所得的个体数,个; V—一滤水量,m3; a——取样体积与样品总体数之比。 5.4.3图表绘制 5.4.3.1填写统计表 1)将上述各种统计数据分别填入相应的表格中(表7~表11) 2)按分类系统,将上述各表数据分别汇总于表12和表13中 5.4.3.2绘制数量分布图 根据表12和表13统计数据,绘制浮游生物平面分布图。为便于资料比较,按以下统一标准作图。 5.4.3.2.1浮游植物 1)总量:小于5×102、5×102、1×1035×103、1×104、5×101×105、5×105、1×106、5×10、1 107和大于107(个/L)。 2)主要种(包括夜光藻或其他赤潮生物):小于102、1×102、5×102、1×1035×103、1×104、5×1 1×10°、5×105、1×10°、5×10°、1×102和大于107(个/)。 5.4.3.2,.2浮游动物 1)湿重生物量:小于25、25、50、100、250、500、103、大于103(mg/m3) 2)体积生物量:小于0.1、0.1、0.2、0.5、1.0、2.5、5.0、10.0和大于10.0(mL/m3)。 3)主要种或主要类别的个体数量:小于1、1、5、10、25、50、100、250、500、103个和,大于103(个/m3) 5.4.3.3注意事项 参与资料整理,校对人员,均应在图表上签名备查 所有水文、化学等调查项目的分析方法和资料整理,均按GB17378.1~17378.6的规定进行。 报告编写完毕,应及时把所有资料整理报出、归档
Gs 17378‘7一 1998 n。一一 流量计标定时的平均转数,r; n— 实际采样时流量计的转数,r. b)若流量计已经厂方标定,可按厂方提供的公式和参数计算滤水量。 5.4-2.2 根据绳长计算滤水量 :若无流量计,滤水量计算可用式((4): V=SD ·············································… … (4) 式中:V 滤水量,m3; S— 浮游生物网网 口面积 ,m2; D— 采样时放出的绳长,m. 5.4.2.2 湿重生物量和体积生物量计算 湿重生物量以 mg/m3表示 ,体积生物量以 mL/m3表示 ,计算如式((5): (5) s -- lV B 式中:B— 湿重生物量,mg/m3或体积生物量,mL/m3 ; S— 样品湿重 mg或样品体积,mL ; V— 滤水量 ,m3. 5.4-2.3 个体数的计算 浮游动物个体数以个/m”表示,计算如式 (6): =V二a (6) 式中:N— 每立方米水体中的个体数,个/m3; n一 一取样计数所得的个体数 ,个 ; V一一滤水量,m3; a— 取样体积与样品总体数之比。 5.4.3 图表绘制 5.4.3.1 填写统计表 1)将上述各种统计数据分别填人相应的表格中(表 7一表 11), 2)按分类系统 ,将上述各表数据分别汇总于表 12和表 13中。 5.4-3.2 绘制数量分布图 根据表 12和表 13统计数据,绘制浮游生物平面分布图。为便于资料比较,按以下统一标准作图。 5.4.3.2.1 浮游植物 1)总量 :小于 5X102,5X102,1X103,5X103,1X10",5X10',1 X105,5 X105,1 X106,5X106,1X 10'和大于 10'(个/L) o 2)主要种(包括夜光藻或其他赤潮生物):小于102,1X10',5 X10' ,1 X103,5 X103,1X104 ,5X104, 1X10',5X10',1X106,5X106,1X10,和大于 10'(个/L) o 5.4-3-2.2 浮游动物 : 1)湿重生物量 :小于 25,25,50,100,250,500,103、大于 103 (mg /m') , 2)体积生物量 :小于 0.1,0.1,0.2,0.5,1.0,2.5,5.0,10.0和大于 10. 0(ml,/m3) o 3)主要种或主要类别的个体数量:小于 1,1,5,10,25,50,100,250,500,10,个和 ,大于103(个/m3)o 5.4.3.3 注意事项 — 参与资料整理 ,校对人员 ,均应在图表上签名备查 。 — 所有水文、化学等调查项 目的分析方法和资料整理 ,均按 GB 17378. 1^17378. 6的规定进行 。 — 报告编 写完 毕 ,应 及时把 所有 资料整 理报 出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