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17378.7-19 表2浅水I型浮游生物网规格 部 位 尺寸和材料 网口部 内径31.6cm,网口面积0.08m2, 网圈用直径10mm的圆钢条 头锥部 1长35cm,细帆布中圈直径50cm,网圈用直径10mm的圆钢条 过滤部 2 长100cm,CB36或JP3°绢 网底部 直径9cm,长5cm,细帆布 全长 140cm 表3浅水Ⅲ型浮游生物网规格 尺寸 网口部 径37cm,网口面积0.1m2 网圈用直径10mm的圆钢条 长5cm,细帆布 过滤部 长130cm,JF62或JP筛绢 网底 直径9cm,长5cm,细帆布 全长 140cm 图2浅水I型浮游生物网 图3浅水I型浮游生物网 图4浅水Ⅱ型浮游生物网 5.2.1.3网底管 浮游生物网末端收集标本的装置,结构如图5。其外径为9cm,所用筛绢套与浮游生物网网衣的筛 绢规格一致 5.2.1.4闭锁器 分层采集时控制浮游生物网网口关闭的装置。常用的QQC2-2型闭锁器的结构及使用情况如图6 和图7。 5.2.1.5流量计 测量浮游生物网滤水量的装置,结构如图8。使用时安装于网口半径的中点,通过水流驱动其叶轮 转动,记录器记录转数,经必要的换算,可求出流经网具的实际水量。 未经厂方标定的流量计,使用前应于平静海区经现场标定后方可使用标定方法是将流量计按实际 使用时的位置,安装在不带网衣的网圈上;并按实际采样时的拖网速度从一定深度(10m或30m)垂直 拖至表层,记录其转数。如此反复5~10次,取得平均值,再计算每转的流量,则为流量计标定值。此值
GB 17378.7一 1998 表 2 浅水 1型浮游生物网规格 │部 位 │ 尺 寸 和 材 料 │ │网 口部 │ 内径 31. 6 cm,网口面积 0. 0s m2, │ │ │ 网圈用直径 10 mm 的圆钢条 │ │头锥部│ 1 │ 长 35 cm,细帆布 ,中圈直径 50 cm,网圈用直径 10 mm 的圆钢 条 │ │过滤部│ 2 │ 长 100 cm,CB36或 JP36筛绢 │ │网底部│ 3 │ 直径 9 cm,长 5 cm,细帆布 │ │全 长 │ 140 cm │ 表 3 浅水 IQ型浮游生物网规格 │部 位 │ 尺 寸 和 材 料 │ │网 口部 │ 内径 37 cm,网 口面积 0. 1 M', │ │ │ 网圈用直径 10 mm 的 圆钢条 │ │过 滤部│ 1 │ 长 5 cm,细帆布 │ │ │ 2 │ 长 130 cm ,JF62或 JPeo筛 绢 │ │网底部│ 3 │ 直径 9 cm,长 5 cm,细帆布 │ │全 长 │ 140 cm │ 图 2 浅水 I型浮游生物网 2.1.3 网底 管 图 3 浅水 I型浮 游生 物网 图 4 浅水 1型 浮游 生物 网 浮游生物网末端收集标本的装置,结构如图 5。其外径为 9 cm,所用筛绢套与浮游生物网网衣的筛 绢规 格一 致 。 5.2.1. 4 闭锁 器 分层采集时控制浮游生物网网口关闭的装置。常用的 QQC2-2型闭锁器的结构及使用情况如图 6 和 图 70 5.2.1.5 流量计 测量浮游生物网滤水量的装置 ,结构如图 8。使用时安装于网口半径的中点,通过水流驱动其叶轮 转动,记录器记录转数,经必要的换算 、可求出流经网具的实际水量。 未经厂方标定的流量计 ,使用前应于平静海区经现场标定后方可使用。标定方法是将流量计按实际 使用时的位置,安装在不带网衣的网圈上 ;并按实际采样时的拖网速度从一定深度(10 m 或 30 m)垂直 拖至表层 ,记录其转数。如此反复 5^10次,取得平均值,再计算每转的流量 ,则为流量计标定值。此值
GB17378.7-1998 至少需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一连接网底部的压圈; 1一击柄;2—保险孔;3-插销 2一固定筛绢套的压 4壳体;5—闭销钩;6一保险钩 圈;3-筛绢套 钢丝绳挂钩;8—卸扣 图5网底管 图6QQC2-2型闭锁器结构示意图 A采样状态;B闭锁状态;1—一使锤;2-钢丝绳;3—闭锁器; 4-网口曳绳;5—拦腰绳;6—浅水I型浮游生物网; 7—网底管 图7QQC2-2型网具闭锁器的使用
GB 17378.7一 1998 至少需保 留三位有效数字。 1一连接网底部的压圈; 2一固定筛绢套的压 圈 3-筛绢套 图 5 网底管 1一击柄;2一保险孔;3一插销; 4一壳体;5一闭销钩;6一保险钩; 7-钢丝绳挂钩 ;8- 卸扣 图 6 QQC2-2型闭锁器结构示意图 A采样状态;B闭锁状态以一使锤 ;2-钢丝绳;3一闭锁器; 4一 网 口 曳绳 ;5- 拦 腰 绳 ;6- 浅 水 I型 浮 游 生 物 网 ; 7一网底管沼一沉锤 图 7 QQC2-2型网具闭锁器的使用
GB17378.7-1998 1一轴:2一叶轮;3一计数器;4J吊环;5—止逆档片;6流向片; 7—开启片;8—导流圈;9—壳体;10—蜗轮支承架 图8WQS1型流量计结构示意 5.2.1.6船上设备 绞车、吊杆及钢丝绳:绞车应配有变速(0.3~1.5m/s)排缆装置和计数器的电动绞车。若缺乏 该设备,可用建筑用的升降机或手摇绞车代替。钢丝绳直径一般为4.8mm左右。吊杆安装需高出船舷 3m,跨舷距约1 冲水设备:水泵、水管、水桶和吸水球(大的洗耳球) 照明设备:用于夜间作业照明 5.2.1.7其他用具及配备见表4。 5.2.2样品采集 5.2.2.1出海前的准备 5.2.2.1.1按调查项目、站数、层次,根据表4所列,准备足够的采样工具及已编号的各种标本瓶、固定 剂、记录表等,装箱上船并放于适当位置,避免撞击和丢失 5.2.2.1.2认真检査船上设备是否运转正常,若遇故障,应及时排除或更换; 5.2.2.1.3配制固定剂 浮游植物用碘液固定。其配制方法是将碘片(2)溶于5%的碘化钾(K溶液中,使成饱和溶液。需 要量按每升水样加该碘液6~8mL准备 浮游动物用5%甲醛固定。不必事先配制,只须按标本瓶容量的5%左右加入甲醛溶液即可 5.2.2.2到站前的准备 5.2.2.2.1采集人员须提前到达工作岗位,再次检查网具及其附件、记录表及其他有关配备是否完善,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2.2.2.2船只到站时,先核对站位,待船停稳后,测其实际水深,确定采样层次及钢丝绳应放出的长 度 5.2.2.3采样 5.2.2.3.1浮游植物水样采集 1)用颠倒采水器或卡盖式采水器,其使用方法及操作步骤与水质项目的采水类同 2)采样层次视调查需要、计划规定和海区各站实际水深而定。 3)该水样务必与叶绿素a和水质项目的采水同步进行
Gs 17378.7一 1998 1一轴梁;2一叶轮,3一计数器,4下吊环,5一止逆档片,6一流向片, 7一开启片;8一导流圈;9一壳体;10-蜗轮支承架 图 8 WQS,_,,V流量计结构示意 5.2.1.6 船上设备 — 绞车、吊杆及钢丝绳 :绞车应配有变速((0. 3-1. 5 m/s)排缆装置和计数器的电动绞车。若缺乏 该设备,可用建筑用的升降机或手摇绞车代替 。钢丝绳直径一般为 4.8 mm左右。吊杆安装需高出船舷 3m,跨舷距约 1 mo — 冲水设备:水泵 、水管、水桶和吸水球(大的洗耳球)。 — 照明设备:用于夜间作业照明。 5.2.1.7 其他用具及配备见表 40 5.2.2 样品采集 5.2.2.1 出海前的准备 5.2.2.1.1 按调查项 目、站数、层次 ,根据表 4所列 ,准备足够的采样工具及已编号的各种标本瓶、固定 剂、记录表等,装箱上船并放于适 当位置,避免撞击和丢失; 5.2.2.1.2 5.2.2.1.3 认真检查船上设备是否运转正常 ,若遇故障,应及时排除或更换 ; 配 制固定 剂 浮游植物用碘液固定。其配制方法是将碘片(IZ)溶于 5%的碘化钾(KI)溶液中,使成饱和溶液。需 要量按每升水样加该碘液 6^-8 mL准备。 浮游动物用 5%甲醛固定。不必事先配制 ,只须按标本瓶容量的 5%左右加人 甲醛溶液即可。 5.2-2.2 到站前的准备 5.2.2.2. 1 采集人员须提前到达工作岗位,再次检查网具及其附件、记录表及其他有关配备是否完善 ,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 5.2.2.2.2 船只到站时,先核对站位 ,待船停稳后,测其实际水深 ,确定采样层次及钢丝绳应放 出的长 度 。 5.2-2.3 采样 5.2.2.3.1 浮游植物水样采集 1)用颠倒采水器或卡盖式采水器 ,其使用方法及操作步骤与水质项 目的采水类同。 2)采样层次视调查需要、计划规定和海区各站实际水深而定。 3)该水样务必与叶绿素 a和水质项 目的采水同步进行
GB17378.7-1998 4)所需水样量一般为500mL 5)采样后,应及时按每升水样加6~8mL碘液固定 5.2.2.3.2垂直拖网:分别用浅水I、I型浮游生物网自底至表垂直拖曳采集浮游动物。若需网采浮游 植物,则用浅水Ⅱ型网。其操作步骤均同 1)下网:每次下网前应检查网具有否破损,发现破损应及时修补或更换网衣;检查网底管和流量计 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并把流量计指针拨至指零;放网入水,当网口贴近水面时,需调整计数器指针于零的 位置;网口入水后,下网速度一般不能超过1m/s,以钢丝绳保持紧直为准;当网具接近海底时,绞车应 减速,当沉锤着底,钢丝绳出现松弛时,应立即停车,记下绳长。 2)起网:网具到达海底后可立即起网,速度保持在0.5m/s左右;网口未露出水面前不可停车;网 口离开水面时应减速并及时停车,谨防网具碰刮船底或卡环碰撞滑轮,使钢丝绳绞断,网具失落 3)样品的收集:把网升至适当高度,用冲水设备自上而下反复冲洗网衣外表面(切勿使冲洗的海水 进入网口),使粘附于网上的标本集中于网底管内;将网收入甲板,开启网底管活门,把标本装入标本瓶 再关闭网底管活门,用洗耳球吸水冲洗筛绢套,如此反复多次,直至残留标本全部收入标本瓶中 4)样品固定:按样品体积的5%量,加入甲醛溶液 5.2.2.3.3分层拖网:若需分层采集,必须在网具上装置闭锁器,按规定层次逐一采样。其操作步骤 1)下网:下网前必须使网具、闭锁器、钢丝绳、拦腰绳等处于正常采样状态(图7A),下网时按垂直 拖网方法 2)起网:网具降至预定采样水层下界时应立即起网,速度如垂直拖网;当网将达采样水层上界时, 应减慢速度(避免停车,以防样品的外溢),提前打下使锤(提前量每10m水深约1m);当钢丝绳出现瞬 间松弛或振动时,说明网已关闭(记录此时的绳长),可适当加快起网速度直至网具露出水面;之后,将闭 锁状态(图TB)的网具恢复成采样状态,并按垂直拖网法冲网和收集、固定标本。 3)海上记录:各项样品采集完毕,应及时详细填写表5和表6。所有海上记录应妥善保存,谨防受潮 或遗失。 5.2.2.3.4注意事项 遇倾角超过45°,应加重沉锤重新采样; 遇网口刮船底或海底,应重新采样。 5.2.2.3.5调查结束后的工作 1)所有样品应装入牢固的标本箱内搬运 2)用过的网具、闭锁器和流量计等需用淡水冲洗,晾干后收藏 3)绞车、钢丝绳、计数器等需经擦拭,上油保养 5.3样品整埋与分析 5.3.1样品的整理 5.3.1.1核对 根据海上记录表,认真核对采得的全部样品,若发现不符,需及时查找原因,不得任意更改原记录 5.3.1.2编号 依海上采集记录,按序对各类样品进行总编号,并填于浮游生物标本登记表中(表7)。总编号力求 简明,由能表示样品的采集海区、采集方式、采集网具、采集年份及标本序号的字母或代号表示,其规定 如下 5.3.1.2.1采集海区;用调查海区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表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分别以B、HD、N 表示 5.3.1.2.2调查方式及网具: 1—浅水I型浮游生物网垂直拖网样品
GB 17378.7一 1998 4)所需水样量一般为 500 mL a 5)采样后,应及时按每升水样加 6^-8 mL碘液固定。 5.2-2-3.2 垂直拖网:分别用浅水 I,I型浮游生物网 自底至表垂直拖曳采集浮游动物。若需网采浮游 植物,则用浅水 1型网。其操作步骤均同: 1)下网:每次下网前应检查网具有否破损,发现破损应及时修补或更换网衣 ;检查网底管和流量计 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并把流量计指针拨至指零 ;放网人水 ,当网口贴近水面时,需调整计数器指针于零 的 位置 ;网 口入水后 ,下网速度一般不能超过 1 m/s,以钢丝绳保持紧直为准;当网具接近海底时,绞车应 减速,当沉锤着底,钢丝绳出现松弛时 ,应立即停车 ,记下绳长。 2)起网:网具到达海底后可立即起网,速度保持在 0. 5 m/s左右 ;网 口未露 出水面前不可停车;网 口离开水面时应减速并及时停车 ,谨防网具碰刮船底或卡环碰撞滑轮,使钢丝绳绞断,网具失落。 3)样品的收集 :把网升至适 当高度,用冲水设备 自上而下反复 冲洗网衣外表面(切勿使冲洗 的海水 进人网 口),使粘附于网上的标本集中于网底管内;将网收入甲板,开启网底管活门,把标本装人标本瓶 , 再关闭网底管活门,用洗耳球吸水冲洗筛绢套 ,如此反复多次 ,直至残留标本全部收人标本瓶中。 4)样品固定 :按样品体积的 5%量 ,加人 甲醛溶液。 5.2-2-3.3 分层拖网:若需分层采集 ,必须在网具上装置闭锁器,按规定层次逐一采样。其操作步骤 : 1)下网:下网前必须使网具、闭锁器、钢丝绳、拦腰绳等处于正常采样状态(图 7A),下网时按垂直 拖网方 法 。 2)起网:网具降至预定采样水层下界 时应立即起 网,速度如垂直拖网;当网将达采样水层上界时 , 应减慢速度(避免停车,以防样品的外溢),提前打下使锤(提前量每 10 m 水深约 1 m);当钢丝绳出现瞬 间松弛或振动时,说明网已关闭(记录此时的绳长),可适当加快起网速度直至网具露出水面 ;之后 ,将闭 锁状态(图 7B)的网具恢复成采样状态,并按垂直拖网法冲网和收集、固定标本 。 3)海上记录 :各项样品采集完毕 ,应及时详细填写表 5和表 6。所有海上记录应妥善保存 ,谨防受潮 或遗失 。 5.2-2-3.4 注意事项 — 遇倾角超过 450,应加重沉锤重新采样 ; 一一 遇网口刮船底或海底 ,应重新采样 。 5.2-2-3.5 调查结束后的工作 1)所有样品应装入牢固的标本箱内搬运。 2)用过的网具、闭锁器和流量计等需用淡水冲洗 ,晾干后收藏。 3)绞车、钢丝绳、计数器等需经擦拭 ,上油保养。 5.3 样品整理 与分 析 5.3.1 样 品的整理 5.3.1.1 核 对 根据海上记录表,认真核对采得的全部样品,若发现不符 ,需及时查找原因,不得任意更改原记录。 5.3.1.2 编号 依海上采集记录,按序对各类样品进行总编号,并填于浮游生物标本登记表中(表 7)。总编号力求 简明,由能表示样品的采集海区、采集方式 、采集网具、采集年份及标本序号的字母或代号表示 ,其规定 如下 : 5.3.1.2门 采集海区:用调查海区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表示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分别以 B,H,D,N 表示 。 5.3.1.2.2 调查方式及网具 : I— 浅水 I型浮游生物网垂直拖网样品;
GB17378.7-1998 浅水I型浮游生物网垂直拖网样品; I——浅水Ⅱ型浮游生物网垂直拖网样品 L一昼夜连续观测样品; ch垂直分层采集样品; S——浮游植物采水样品 5.3.1.2.3年份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5.3.1.3标签 外标签:按总编号顺序编写,贴于各号标本瓶外,并涂腊或树脂保护 内标签:按以下标签式样填写,投入各标本瓶中。 总编号 (规格cm:4×2.5) 站号 海上编号 5.3.2浮游植物样品的处理与分析 浮游植物水样的种类鉴定与计数,一般需按采样层次逐一分析。若时间不允许,在不影响计划要求 前提下,可采用混合样计数,即:各层取等量(50或100mL)混合,再按下述方法处理和分析 5.3.2.1沉降计数法 5.3.2.1.1主要仪器和设备:倒置显微镜、沉降器、盖玻片、计数器等。 沉降器基本结构如图9之a、b,包括底板、沉降管、排水孔及盖玻片等。规格有5、10、20、50、100mL 等不同容量。若无上述沉降器,可自己制作简易沉降器,只需取内径为25mm(外径约32mm)、高度为 20.4mm的有机玻璃管粘于43mm×40mm的载玻片上即可(其容积为10mL),见图9之c.同理可制作 其他规格的简易沉降器。但使用前需对其容积和底面积进行准确标定,并一一编号待用。 a-整体外形;1一沉降管;2—底板;3一排水孔b-底板 结构示意图;1一沉降槽;2一排水孔;3一底板;4一玻片; 5一底套;c—简易沉降器; 图9沉降器
GB 17378.7一 1998 浅水 1型浮游生物网垂直拖网样品; 浅水 1型浮游生物网垂直拖网样品; L 昼夜连续观测样品; ch— 垂直分层采集样品; S— 浮游植物采水样品。 5.3.1.2.3 年份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5.3.1.3 标 签 — 外标签:按总编号顺序编写,贴于各号标本瓶外 ,并涂腊或树脂保护。 — 内标签:按以下标签式样填写 ,投人各标本瓶中。 │总编 号 │ │ 年 月 日│ │站号 │ │海上 编号 │ (规 格 cm,4X2.5) 5.3.2 浮游植物样品的处理与分析 浮游植物水样的种类鉴定与计数,一般需按采样层次逐一分析 。若时间不允许 ,在不影响计划要求 前提下,可采用混合样计数 ,即:各层取等量((50或 100 ML)混合 ,再按下述方法处理和分析。 5.3.2.1 沉降计数法 5.3.2.1.1 主要仪器和设备:倒置显微镜、沉降器、盖玻片、计数器等。 沉降器基本结构如图 9之 a,b,包括底板、沉降管、排水孔及盖玻片等。规格有 5,10,20,50,100mL 等不同容量。若无上述沉降器 ,可 自己制作简易沉降器,只需取内径为 25mm(外径约 32mm )、高度为 20. 4mm 的有机玻璃管粘于 43mm X 40mm 的载玻片上即可(其容积为 l OmL ),见图 9之 c.同理可制作 其他规格的简易沉降器。但使用前需对其容积和底面积进行准确标定 ,并一一编号待用。 r熟一l a一 整体外形 以一沉 降管 ;2一底板 ;3一 排水孔 b一底板 结 构示意 图;1一沉降槽 ;2一 排水孔;3一底板 ;4一玻 片; 5一底套‘一简易沉降器; 图 9 沉 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