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机械密封的基本问题 流体润滑密封基础 4.1 温度问题 4.1.2 端面的温升 2、径向温度梯度的影响 假设:1)两环端面积相等A=A2=A; 2)把密封面的宽度b作为径向温降的极限厚度,即: L1=L2=b 3)把恒定的冷却液温度Tk作为基础,无突变,直接把热 量由环表面传给液体且通过对流散出,此时:T=T2=Tk 则:经简化后得出: ∴.fpv=(2+2)T-T)/b 6-11
第 4 章 机械密封的基本问题 4.1 温度问题 2、径向温度梯度的影响 假设:1)两环端面积相等 A1=A2=A ; 2)把密封面的宽度b作为径向温降的极限厚度,即: L1= L2 = b 3)把恒定的冷却液温度Tk作为基础,无突变,直接把热 量由环表面传给液体且通过对流散出,此时:T1=T2= Tk 则 :经简化后得出: 4.1.2 端面的温升 f pc v = (1 + 2 )(T1 −T2 )/ b 6-11
第4章 机械密封的基本问题 流体润滑5密封基础 4.1 温度问题 端面 温升 4.1.2 端面的温升 3、密封端面的温升 因散热情况复杂,与许多因素有关,通常用散热系数Cw来考 虑,最终得出端面温差: A1-T-Ix=J卫vb Cw(入+22) 式中:Cw一散热系数,它与冷却液体和工作条件有关, Cw=0.2-~0.9。若没有温度突变且立即把摩擦热传给液体的话, C有可能达到1,即Cw=1
第 4 章 机械密封的基本问题 4.1 温度问题 3、密封端面的温升 因散热情况复杂,与许多因素有关,通常用散热系数Cw来考 虑,最终得出端面温差: 式中:Cw ——散热系数,它与冷却液体和工作条件有关, Cw =0.2~0.9 。若没有温度突变且立即把摩擦热传给液体的话, Cw有可能达到1,即Cw =1。 4.1.2 端面的温升 ( ) 1 + 2 = − = W c K C f p v b t T T 端面 温升
第4章 机械密封的基本问题 流体润滑与密封基遗 4.1 温度问题 4.1.2 端面的温升 3、密封端面的温升 这说明:密封缝隙中的实际温度可能要比用公式计算出来的 高,所以,可以把散热系数C看作是: TR计算的密封端面温度 Cw 实际温度
第 4 章 机械密封的基本问题 4.1 温度问题 3、密封端面的温升 这说明:密封缝隙中的实际温度可能要比用公式计算出来的 高,所以,可以把散热系数Cw看作是: 4.1.2 端面的温升 实际温度 计算的密封端面温度 = = W W T T C R
第4 机械密封的基本问题 流体润滑5密封基 温度 4.1 温度问题 控制 4.1.3环境(温度)的控制 为有效的控制机械密封端面的温升,应为机械密封本身创建 个较理想的工作环境。具有冲洗、改善润滑、调温、调压、 除杂、更换介质、稀释泄漏介质等功能的循环保护系统,称为 机械密封循环保护系统,简称机械密封系统。机械密封系统也 常被称为机械密封辅助系统。 机械密封循环保护系统是对机械密封进行温度控制最有效的 措施
第 4 章 机械密封的基本问题 4.1 温度问题 为有效的控制机械密封端面的温升,应为机械密封本身创建 一个较理想的工作环境。具有冲洗、改善润滑、调温、调压、 除杂、更换介质、稀释泄漏介质等功能的循环保护系统,称为 机械密封循环保护系统,简称机械密封系统。机械密封系统也 常被称为机械密封辅助系统。 机械密封循环保护系统是对机械密封进行温度控制最有效的 措施。 4.1.3 环境(温度)的控制 温度 控制
第4章 机械密封的基本问题 流体润滑与密封基遗 调温系 4.1 温度问题 统组成 4.1.3环境(温度)的控制 机械密封系统由压力罐、增压管、换热器、过滤器、旋液 分离器、孔板等基本器件构成,还包括密封腔、端盖、轴套、 密封腔底节流衬套、端盖辅助密封件、泵送环、管件、阀件、 仪表等。 由密封系统的基本器件、管件、阀件和仪表等,构成了集 成化的密封液泵站
第 4 章 机械密封的基本问题 4.1 温度问题 机械密封系统由压力罐、增压管、换热器、过滤器、旋液 分离器、孔板等基本器件构成,还包括密封腔、端盖、轴套、 密封腔底节流衬套、端盖辅助密封件、泵送环、管件、阀件、 仪表等。 由密封系统的基本器件、管件、阀件和仪表等,构成了集 成化的密封液泵站。 4.1.3 环境(温度)的控制 调温系 统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