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玉林市贵港市2015年4月高中毕业班联合考试语文试题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医文化的海外交流与影响 ①约在公元前二千年就产生了古代的医学,有黄河流域的中国医学,它不仅是古 代的东方 医学之源,也是世界医学的发祥地。 ②中朝两国医学的交往影响很深,公元541年中国曾派医师赴朝,唐代大量的医 学书籍陆 续输入朝鲜,其中有《素问》《伤寒论》《千金要方》等;朝鲜医学制度也仿唐 制,设置医学博士,以 中国医书为教本。另一方面,朝鲜的药物和医学知识也传到我国,如朝鲜出产的 五味子、昆布 芜荑等在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中均有记载,还有治脚气病的药方也来自朝鲜 中朝两国的医药 文化交流到宋代则达到了高峰,不仅有学术、书籍方面的交往,而且中国的医生 甚至有入朝被挽 留,以及因精于医术而在朝登第入仕者。 ③中越的医药交流更早,据《历代名医蒙求》记载,三国时中国名医董奉曾到越 南,治愈了交 州刺史杜燮的重症,曹州观察判官申光逊通医术,用辛辣药物治愈过越南人的脑 痛症。元代针 灸医生邹庚曾在越南为上皇子馨治病,被称为邹神医,官至宣徽院大使兼太医使。 ④约自汉代起中国与印度就有医药之交往。唐僧义净,于公元671年去印度,居 住20多 年,向印度介绍过中国的本草学、针灸学、脉学等知识;隋唐之时,随佛教的传 入,印度医学内容, 如医学理论和治疗技术也随之传入中国,如<千金要方》云:“凡四气合德、四 神安和,一气不调, 百一病生。”其中就含有印度医学的“四大”说;印度治疗眼科疾患的《龙树论》 也在中国流传 很广 ⑤隋唐时期,中国的炼丹术传入阿拉伯,脉学、本草也相继传入。被誉为医学之 父的伊本 西拿,著有<医典》,可以说是对隋唐时的中国医学与阿拉伯医学相交流的一次 总结,科学史界认 为他是中阿医学、文化交流的一位关键人物。中国汉代就有麻醉法,美国的拉瓦 尔著《药学四千 年》书认为阿拉伯的吸入麻醉法可能是由中国传入的。 ⑥15世纪以前,中国医学与欧洲医学交流很少,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作为帝 国列强文化
广西玉林市贵港市 2015 年 4 月高中毕业班联合考试语文试题 第 I 卷(阅读题 共 70 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医文化的海外交流与影响 ①约在公元前二千年就产生了古代的医学,有黄河流域的中国医学,它不仅是古 代的东方 医学之源,也是世界医学的发祥地。 ②中朝两国医学的交往影响很深,公元 541 年中国曾派医师赴朝,唐代大量的医 学书籍陆 续输入朝鲜,其中有《素问》《伤寒论》《千金要方》等;朝鲜医学制度也仿唐 制,设置医学博士,以 中国医书为教本。另一方面,朝鲜的药物和医学知识也传到我国,如朝鲜出产的 五味子、昆布、 芜荑等在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中均有记载,还有治脚气病的药方也来自朝鲜。 中朝两国的医药 文化交流到宋代则达到了高峰,不仅有学术、书籍方面的交往,而且中国的医生 甚至有入朝被挽 留,以及因精于医术而在朝登第入仕者。 ③中越的医药交流更早,据《历代名医蒙求》记载,三国时中国名医董奉曾到越 南,治愈了交 州刺史杜燮的重症,曹州观察判官申光逊通医术,用辛辣药物治愈过越南人的脑 痛症。元代针 灸医生邹庚曾在越南为上皇子韟治病,被称为邹神医,官至宣徽院大使兼太医使。 ④约自汉代起中国与印度就有医药之交往。唐僧义净,于公元 671 年去印度,居 住 20 多 年,向印度介绍过中国的本草学、针灸学、脉学等知识;隋唐之时,随佛教的传 入,印度医学内容, 如医学理论和治疗技术也随之传入中国,如<千金要方》云:“凡四气合德、四 神安和,一气不调, 百一病生。”其中就含有印度医学的“四大”说;印度治疗眼科疾患的《龙树论》 也在中国流传 很广。 ⑤隋唐时期,中国的炼丹术传入阿拉伯,脉学、本草也相继传入。被誉为医学之 父的伊本· 西拿,著有<医典》,可以说是对隋唐时的中国医学与阿拉伯医学相交流的一次 总结,科学史界认 为他是中阿医学、文化交流的一位关键人物。中国汉代就有麻醉法,美国的拉瓦 尔著《药学四千 年》书认为阿拉伯的吸入麻醉法可能是由中国传入的。 ⑥15 世纪以前,中国医学与欧洲医学交流很少,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初,作为帝 国列强文化
入侵的需要开始传播于中国,作为传统民族医学的中国医学与涌入的西方现代医 学,两者已不 属于医学学术的交流,而实际是一场交锋,结果是西方现代医学作为现代科学的 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取得了绝对的优势,获得了极大的发展,而中医学则无可辩驳地处于劣势, 阵地日益缩 小。近百年交锋,今天的正规中医师不仅要学习西医、懂西医,而且临证医学模 式也发生了很大 变化,一般都要在西医明确诊断的前提下,实行中医的辩证治疗,在根本不知其 病于西医属何 病、何症的情况下,盲目或随便地辩证施治,现临床已极为少见。 ⑦然而,近来中医有所发展,而且重新走出国门。进入80年代后,不仅世界卫 生组织 WHO)已肯定中医和针灸的科学价值及其在实现“人人享受保健”目标的意义, 而且越来越多 的医学界、科学界人士投身于中医中药的研究与应用的热潮中。美国几十年前各 州政府无一承 认中医针灸师的合法地位,但近年资料显示,除个别州外,都认可了合法性 ⑧“中医热”的兴起,其原因在于疾病发生变化,代谢及免疫异常、慢性疾病增 加,现代医学 无能为力,而中医则往往取效;对医疗要求多样化,希望有安全可靠的方法改善 体质;公害增多, 西药副作用引起的疾病成为社会问题等,都成为重新评价中医的动力。中医治病 方法的综合 性,能治疗一些西洋医学束手无策的多种疾病使世界各国对中医有了兴趣 (节选自.刘庚祥著《浅说中医中药》,有删改)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原文所论中医与外国的交流与影响的一项是() A.唐代大量的医学书籍如《伤寒论》《千金要方》等陆续输入朝鲜,朝鲜医学制 度也仿唐制, 设置医学博士,以中国医书为教本。 B.三国时中国名医董奉曾到越南,治愈交州刺史杜燮的重症,元代针灸医生邹 庚曾在越南 为上皇子嗥治病,被称为邹神医。 C.伊本·西拿著有《医典》,可以说是对隋唐时的中国医学与阿拉伯医学相交 流的一次总 结,科学史界认为他是中阿医学交流的一位关键人物。 D.现代社会中,疾病发生变化,代谢及免疫异常、慢性疾病增加,公害增多, 西药副作用引 起的疾病成为社会问题。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朝鲜出产的五味子、昆布、芜荑等在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中均有记载,说明 朝鲜的药物 和医学知识曾经也传到我国,对我国有影响
入侵的需要开始传播于中国,作为传统民族医学的中国医学与涌入的西方现代医 学,两者已不 属于医学学术的交流,而实际是一场交锋,结果是西方现代医学作为现代科学的 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取得了绝对的优势,获得了极大的发展,而中医学则无可辩驳地处于劣势, 阵地日益缩 小。近百年交锋,今天的正规中医师不仅要学习西医、懂西医,而且临证医学模 式也发生了很大 变化,一般都要在西医明确诊断的前提下,实行中医的辩证治疗,在根本不知其 病于西医属何 病、何症的情况下,盲目或随便地辩证施治,现临床已极为少见。 ⑦然而,近来中医有所发展,而且重新走出国门。进入 80 年代后,不仅世界卫 生组织 (WHO)已肯定中医和针灸的科学价值及其在实现“人人享受保健”目标的意义, 而且越来越多 的医学界、科学界人士投身于中医中药的研究与应用的热潮中。美国几十年前各 州政府无一承 认中医针灸师的合法地位,但近年资料显示,除个别州外,都认可了合法性。 ⑧“中医热”的兴起,其原因在于疾病发生变化,代谢及免疫异常、慢性疾病增 加,现代医学 无能为力,而中医则往往取效;对医疗要求多样化,希望有安全可靠的方法改善 体质;公害增多, 西药副作用引起的疾病成为社会问题等,都成为重新评价中医的动力。中医治病 方法的综合 性,能治疗一些西洋医学束手无策的多种疾病使世界各国对中医有了兴趣。 (节选自.刘庚祥著《浅说中医中药》,有删改)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原文所论中医与外国的交流与影响的一项是( ) A.唐代大量的医学书籍如《伤寒论》《千金要方》等陆续输入朝鲜,朝鲜医学制 度也仿唐制, 设置医学博士,以中国医书为教本。 B.三国时中国名医董奉曾到越南,治愈交州刺史杜燮的重症,元代针灸医生邹 庚曾在越南 为上皇子嗥治病,被称为邹神医。 C.伊本·西拿著有《医典》,可以说是对隋唐时的中国医学与阿拉伯医学相交 流的一次总 结,科学史界认为他是中阿医学交流的一位关键人物。 D.现代社会中,疾病发生变化,代谢及免疫异常、慢性疾病增加,公害增多, 西药副作用引 起的疾病成为社会问题。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朝鲜出产的五味子、昆布、芜荑等在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中均有记载,说明 朝鲜的药物 和医学知识曾经也传到我国,对我国有影响
B.唐僧义净去印度,向印度介绍过中国的医学知识,另一方面,随佛教的传人, 印度医学内 容,也随之传人中国,如著名的《千金要方》 C.美国的拉瓦尔著书《药学四千年》,作者认为阿拉伯的吸入麻醉法可能是由 中国传人的, 主要依据是中国早在汉代就有了麻醉法 D.进入80年代后,世界卫生组织(WHO)已肯定中医和针灸的科学价值,越来越 多的医学 界、科学界人士投身在中医药的研究与应用中。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河流域的中国医学,只是世界古代医学中的一种,中国医学不仅是古代的东 方医学之 源,也是世界医学的发祥地。 B.现代临床上,已经极少见到中医的辩证治疗,因为正规中医师不仅要学习西 医、懂西医, 还要通过西医明确诊断 C.几十年前,美国各州政府无一承认中医针灸师的合法地位,但近年除个别州 外,都认可 了合法性,说明美国也承认中医学了。 D.中医治病方法的综合性,能治疗一些西洋医学束手无策的多种疾病使世界各 国对中医 有了兴趣,可能也是“中医热”兴起原因之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顾众,字长始,吴郡吴人。父秘,交州刺史,有文武才干。众出后伯父,早终, 事伯母以孝闻。 及帝践阼,大将军王敦请为从事中郎。会诏除鄱阳太守,加广武将军。众径之鄱 阳,不过敦,敦甚 怪焉。及敦构逆,令众出军,众迟回不发。敦大怒,以军期召众还,诘之,声色 葚厉。众不为动容, 敦意渐释。时敦又怒宣城内史陆喈,众又辨明之。敦长史陆玩在坐,代众危惧, 出谓众曰:“卿真所 谓刚亦不吐,柔亦不茹,虽仲山甫何以加之!”苏峻反,王师败绩,众还吴,潜 图义举。吴中人士同时 响应。峻遣将弘徽领甲卒五百,鼓行而前。众与顾飕、张蜇要击徽,战于髙祚, 大破之,收其军实。 众遣飚率诸军屯无锡。庾冰至,镇御亭,恐贼从海虞道入,众自往备之。而贼率 张健、马流攻无锡 飚等大败,冰亦失守,健等遂据吴城。时贼党方锐,义军沮退,人咸劝众过浙江。 众日:“不然。今 保固紫壁,可得全钱唐以南五县。若越他境,便为寓军,控引无所,非长计也。” 临平人范明亦谓众
B.唐僧义净去印度,向印度介绍过中国的医学知识,另一方面,随佛教的传人, 印度医学内 容,也随之传人中国,如著名的《千金要方》。 C.美国的拉瓦尔著书《药学四千年》,作者认为阿拉伯的吸入麻醉法可能是由 中国传人的, 主要依据是中国早在汉代就有了麻醉法。 D.进入 80 年代后,世界卫生组织(WHO)已肯定中医和针灸的科学价值,越来越 多的医学 界、科学界人士投身在中医药的研究与应用中。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河流域的中国医学,只是世界古代医学中的一种,中国医学不仅是古代的东 方医学之 源,也是世界医学的发祥地。 B.现代临床上,已经极少见到中医的辩证治疗,因为正规中医师不仅要学习西 医、懂西医, 还要通过西医明确诊断。 C.几十年前,美国各州政府无一承认中医针灸师的合法地位,但近年除个别州 外,都认可 了合法性,说明美国也承认中医学了。 D.中医治病方法的综合性,能治疗一些西洋医学束手无策的多种疾病使世界各 国对中医 有了兴趣,可能也是“中医热”兴起原因之一。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顾众,字长始,吴郡吴人。父秘,交州刺史,有文武才干。众出后伯父,早终, 事伯母以孝闻。 及帝践阼,大将军王敦请为从事中郎。会诏除鄱阳太守,加广武将军。众径之鄱 阳,不过敦,敦甚 怪焉。及敦构逆,令众出军,众迟回不发。敦大怒,以军期召众还,诘之,声色 葚厉。众不为动容, 敦意渐释。时敦又怒宣城内史陆喈,众又辨明之。敦长史陆玩在坐,代众危惧, 出谓众曰:“卿真所 谓刚亦不吐,柔亦不茹,虽仲山甫何以加之!”苏峻反,王师败绩,众还吴,潜 图义举。吴中人士同时 响应。峻遣将弘徽领甲卒五百,鼓行而前。众与顾飕、张蜇要击徽,战于高莋, 大破之,收其军实。 众遣飚率诸军屯无锡。庾冰至,镇御亭,恐贼从海虞道入,众自往备之。而贼率 张健、马流攻无锡, 飚等大败,冰亦失守,健等遂据吴城。时贼党方锐,义军沮退,人咸劝众过浙江。 众日:“不然。今 保固紫壁,可得全钱唐以南五县。若越他境,便为寓军,控引无所,非长计也。” 临平人范明亦谓众
曰:“此地险要,可以制寇,不可委也。”众乃版明为参军。明率宗党五百人, 合诸军,凡四千人,复进 讨健。健退于曲阿,留钱弘为吴令。军次路丘,即斩弘首。众进住吴城.遣督护 朱祈等九军,与兰 陵太守李闳共守废亭。健遣马流、陶阳等往攻之。闳与祈等逆击,大破之,斩首 二千余级。峻平 论功,众以承檄奋义,推功于谟,谟以众唱谋,非己之力,俱表相让,论者美之 成康末,迁领军将 军、扬州大中正,固让不拜。以母忧去职。穆帝即位.何充执政,复征众为领军, 不起。服阕,乃就。 以年老,上疏乞骸骨,诏书不许。迁尚书仆射。永和二年卒,时年七十三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事伯母以孝闻事:侍奉B.可以制寇,不可委也委:委托、托付 C.军次路丘,即斩弘首次:驻扎D.服阕,乃就阕:终了 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践祚:指皇帝登临皇位。唐孔颖达:“践,履也;阼,主人阶也。天子祭祀升 阼阶……履主 阶行事,故云践阼也。 B.母忧:母亲的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三年内不做官,不婚娶 不赴宴,不 应考。 C.乞骸骨: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的一种说法:使骸骨得以归葬故乡。“致 仕”意思与之 恰好相反。 D.永和:东晋穆帝年号。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个 皇帝所用 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顾众小时候过继给伯父,伯父早死,他侍奉伯母以孝闻名。王敦请顾众做从事 中郎,恰 好有诏让顾众任鄱阳太守,他未与王敦见面即赴任,王敦很抱怨他。 B.及至王敦叛乱,命令顾众出兵接应,顾众迟疑徘徊不前。王敦大怒,以行军 失期召回顾 众,并加以责问指斥,声色十分严厉,顾众面不改色。 C.苏竣见东方义军起兵,就派弘徽领兵抵御。顾众率众在髙萑大败弘徽,获取 其物资,后 命顾飚屯兵无锡,庾冰镇御亭,他自己则守海虞阻截苏峻军经此进攻。 D.苏峻之乱被平定,朝廷论功封赏,顾众以为蔡谟传檄兴兵讨贼,理应居首功, 蔡谟以为顾 众首倡义举,并非自己之力,二人都上表互相推让,想让议论者赞美他们。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卿真所谓刚亦不吐,柔亦不茹,虽仲山甫何以加之!(5分) (2)众乃版明为参军。明率宗党五百人,合诸军,凡四千人,复进讨健。(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曰:“此地险要,可以制寇,不可委也。”众乃版明为参军。明率宗党五百人, 合诸军,凡四千人,复进 讨健。健退于曲阿,留钱弘为吴令。军次路丘,即斩弘首。众进住吴城.遣督护 朱祈等九军,与兰 陵太守李闳共守废亭。健遣马流、陶阳等往攻之。闳与祈等逆击,大破之,斩首 二千余级。峻平, 论功,众以承檄奋义,推功于谟,谟以众唱谋,非己之力,俱表相让,论者美之。 成康末,迁领军将 军、扬州大中正,固让不拜。以母忧去职。穆帝即位.何充执政,复征众为领军, 不起。服阕,乃就。 以年老,上疏乞骸骨,诏书不许。迁尚书仆射。永和二年卒,时年七十三。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事伯母以孝闻 事:侍奉 B.可以制寇,不可委也 委:委托、托付 C.军次路丘,即斩弘首 次:驻扎 D.服阕,乃就 阕:终了 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践祚:指皇帝登临皇位。唐孔颖达:“践,履也;阼,主人阶也。天子祭祀升 阼阶……履主 阶行事,故云践阼也。” B.母忧:母亲的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三年内不做官,不婚娶, 不赴宴,不 应考。 C.乞骸骨: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的一种说法:使骸骨得以归葬故乡。“致 仕”意思与之 恰好相反。 D.永和:东晋穆帝年号。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个 皇帝所用 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顾众小时候过继给伯父,伯父早死,他侍奉伯母以孝闻名。王敦请顾众做从事 中郎,恰 好有诏让顾众任鄱阳太守,他未与王敦见面即赴任,王敦很抱怨他。 B.及至王敦叛乱,命令顾众出兵接应,顾众迟疑徘徊不前。王敦大怒,以行军 失期召回顾 众,并加以责问指斥,声色十分严厉,顾众面不改色。 C.苏竣见东方义军起兵,就派弘徽领兵抵御。顾众率众在高莋大败弘徽,获取 其物资,后 命顾飚屯兵无锡,庾冰镇御亭,他自己则守海虞阻截苏峻军经此进攻。 D.苏峻之乱被平定,朝廷论功封赏,顾众以为蔡谟传檄兴兵讨贼,理应居首功, 蔡谟以为顾 众首倡义举,并非自己之力,二人都上表互相推让,想让议论者赞美他们。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卿真所谓刚亦不吐,柔亦不茹,虽仲山甫何以加之!(5 分) (2)众乃版明为参军。明率宗党五百人,合诸军,凡四千人,复进讨健。(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古梅 萧德藻 湘妃危立冻蛟脊,海月冷挂珊瑚枝。 丑怪惊人能妩媚,断魂只有晓寒知。 百千年藓著枯树,三两点春供老枝。 绝壁笛声那得到,只愁斜日冻蜂知。 【注】《古梅》其实是萧德藻所写的《古梅二首》,前四句为一首写凌晨之梅, 后四句为一首写 黄昏之梅 8.诗中一二句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简要分析。(5分) 9.请结合“只愁斜日冻蜂知”分析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氓》这首诗中通过桑叶衰败的景象比拟女子容颜衰老的句子是“ (2)《赤壁赋》中举起酒杯,引吭髙歌,吟唱<诗经》中咏月的诗句是“ (3)《浣溪沙>中,晏殊表达对春光逝去的惋惜、惆怅之情的名句是“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 小题,不得 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玉米 刘国芳 在花园小区,没有一个人知道老头是市长的父亲。小区的住户,都是有身份或者 说有钱的人, 只有老头和他们格格不入。老头穿一身青布裤褂,两只裤脚一只高一只低,脚上 穿一双解放鞋 老头住进来好几天了,保安仍不认识他。见老头从外面进来,保安总要大声说: 你进来做 什 老头说:“我住这里 保安说:“你住这里?” 老头说:“A区B栋303。” 保安不相信老头住这里,但老头说的那么具体,保安只好挥挥手,让老头进去 小区里很多人看着老头进去,他们的脸色很不好看,等老头走远了,都说:“我 们这儿怎么会 住进这样一个乡下老头呢?” 老头不管别人说什么,进进出出自在得很。有时候,他会笑一笑,看着小区里的 住户或者说 看着那些邻居打招呼。但老头自作多情,那些邻居面无表情,根本不睬他。老头 也不恼,只笑着 跟自己说:“这城里人脸上怎么都像打了石膏一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8~9 题。 古 梅 注 萧德藻 湘妃危立冻蛟脊,海月冷挂珊瑚枝。 丑怪惊人能妩媚,断魂只有晓寒知。 百千年藓著枯树,三两点春供老枝。 绝壁笛声那得到,只愁斜日冻蜂知。 【注】《古梅》其实是萧德藻所写的《古梅二首》,前四句为一首写凌晨之梅, 后四句为一首写 黄昏之梅。 8.诗中一二句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简要分析。(5 分) 9.请结合“只愁斜日冻蜂知”分析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氓》这首诗中通过桑叶衰败的景象比拟女子容颜衰老的句子是“ , ”。 (2)《赤壁赋》中举起酒杯,引吭高歌,吟唱<诗经》中咏月的诗句是“ , ; (3)《浣溪沙>中,晏殊表达对春光逝去的惋惜、惆怅之情的名句是“____,____。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 小题,不得 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玉 米 刘国芳 在花园小区,没有一个人知道老头是市长的父亲。小区的住户,都是有身份或者 说有钱的人, 只有老头和他们格格不入。老头穿一身青布裤褂,两只裤脚一只高一只低,脚上 穿一双解放鞋。 老头住进来好几天了,保安仍不认识他。见老头从外面进来,保安总要大声说: “你进来做 什么?” 老头说:“我住这里。” 保安说:“你住这里?” 老头说:“A 区 B 栋 303。” 保安不相信老头住这里,但老头说的那么具体,保安只好挥挥手,让老头进去。 小区里很多人看着老头进去,他们的脸色很不好看,等老头走远了,都说:“我 们这儿怎么会 住进这样一个乡下老头呢?” 老头不管别人说什么,进进出出自在得很。有时候,他会笑一笑,看着小区里的 住户或者说 看着那些邻居打招呼。但老头自作多情,那些邻居面无表情,根本不睬他。老头 也不恼,只笑着 跟自己说:“这城里人脸上怎么都像打了石膏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