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图书编校机构与重要的编校活动 1、书机构 ■常设机构:三馆:史馆、昭文馆、集贤院。又设 崇文院、秘阁、集贤殿、直龙图阁等。任职通称 馆职,为文臣清贵之选。 国朝馆阌之选,皆天下英俊,然必试而后 命。一经此职,遂为名流。 —《容斋随笔》 临时开始之书局:五代史书局、四大书书局、会 要所、日历所、国史实录院。等等
二、图书编校机构与重要的编校活动 1、图书机构 常设机构:三馆:史馆、昭文馆、集贤院。又设 崇文院、秘阁、集贤殿、直龙图阁等。任职通称 馆职,为文臣清贵之选。 国朝馆阁之选,皆天下英俊,然必试而后 命。一经此职,遂为名流。 ——《容斋随笔》 临时开始之书局:五代史书局、四大书书局、会 要所、日历所、国史实录院。等等
2、重要的編苛成果 宋初四大书:《太平广记》、《太平御 览》、《文苑英华》、《册府元龟》。 是时诸降王死,多出非命,其故臣或宣怨 言。太祖具最之馆中,俾修《太平御览》等书, 丰其廪饩,任臣多卒老于中 《十国春秋·南唐十四》 司马光主持编修《资治通鉴》。其编辑思 想和理论非常值得重点分析,对我们写论 文也有一定的帮助
2、重要的编辑成果 宋初四大书:《太平广记》、《太平御 览》、《文苑英华》、《册府元龟》。 是时诸降王死,多出非命,其故臣或宣怨 言。太祖具录之馆中,俾修《太平御览》等书, 丰其廪饩,住臣多卒老于中。 ——《十国春秋· 南唐十四》 司马光主持编修《资治通鉴》。其编辑思 想和理论非常值得重点分析,对我们写论 文也有一定的帮助
三、三大刻书系统 ■1、官刻 以中央国子监和地方公使库刻书最多,影 响最大。 国子监刻书 上幸国子监阅书库,问昺经版几何?昺 曰:“国初不及四,今十余万,经传正义 省具。臣少从师业儒时,经具有疏者百无 盖力不能传写。今板本大备,士庶 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辰之幸也
三、三大刻书系统 1、官刻 以中央国子监和地方公使库刻书最多,影 响最大。 国子监刻书。 上幸国子监阅书库,问 昺经版几何? 昺 曰: “国初不及四千,今十余万,经传正义 皆具。臣少从师业儒时,经具有疏者百无 一二,盖力不能传写。今板本大备,士庶 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辰之幸也
(1)国子监的刻书目的不在盈利,而在广布教化, 传播文化知识,以维护封建统治,因此书价非常便 宜。即所谓“计工纸之费以为之价,务广其传,不 亦求利,亦圣教之一助。”(陈师道语) 上封者言:“国子监所鬻书,其直尤轻,望念 增定。”帝曰:“此固非为利,正欲文籍流布耳 不许 (2)刻书内容四部皆备,其中以正经正史及子部医 学算术书籍为多。经史之书关乎教化,医学算术 关乎百姓生计,所以最为重视
⑴国子监的刻书目的不在盈利,而在广布教化, 传播文化知识,以维护封建统治,因此书价非常便 宜。即所谓 “计工纸之费以为之价,务广其传,不 亦求利,亦圣教之一助。 ”(陈师道语) 上封者言: “国子监所鬻书,其直尤轻,望念 增定。 ”帝曰: “此固非为利,正欲文籍流布耳。 ” 不许。 ⑵刻书内容四部皆备,其中以正经正史及子部医 学算术书籍为多。经史之书关乎教化,医学算术 关乎百姓生计,所以最为重视
■(3)实行“三校制”,故刻书质量精审可靠 ■宋初官刻书,以校雠极为重视。凡一书 校勘既毕,送覆勘官,覆勘既毕,送主判」 管阁官,覆加校点,经过三道手续,可谓 慎之又慎矣 《事实类苑》
⑶实行 “三校制 ”,故刻书质量精审可靠。 宋初官刻书,以校雠极为重视。凡一书 校勘既毕,送覆勘官,覆勘既毕,送主判 管阁官,覆加校点,经过三道手续,可谓 慎之又慎矣。——《事实类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