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思路的归纳总结 重要词语的含义 )答题方法 1、审题: ①说说某词语、某句子丰富含意,答题侧重内容(抓关键词语,思考作者用意或读者 的理解;理解表层意思、深层意思、言外之意) ②说说某词语、某句子的表现力,答题侧重手法(如修辞、结构作用) 2、方法: ①对使用了比喻、象征等手法的词语和含蓄、抽象的词语的理解,需要弄清手法上的特 点和借助前后文来界定该词语的含义 ②“在文中”或“结合文本内容”是关键所在,命题者既然出了这个题,那答案就一定 在原文中。词不离句是理解词语的基本原则。一般来说,一个涵义丰富的词语的出现,就在它 的前面或后面作者都要做具体的阐释,换一种说法揭示他的内涵。答题时要找准原文中相关的 句子,一般在词语出现的附近或者前后找答案即可。 ③答题时的语言表达要记得关键词的替换理解,修辞句子还原真实意思并说作用与情 感,抽象含蓄句子具体化,具体生动句子概括抽象化,复杂句子化为简单句子再体会。 3、词语含义分析题的答题模式:这个词语表达了……内容,有……作用(词语本身的准 确性、生动性,联系段落中心或文章中心回答) (二)参考例题 ●《3年高考2年模拟》p18-19《给书虫当夫人》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在本文里的特定含义。 ①连电视对面的沙发上也常常堆满了书,于是吾家有电而无视久矣。 参考答案:“有电而无视”将“电视”一词分拆开来使用,表现了家里虽有电视却常常不 能看的尴尬。 ②东西己经被我变乱了“东西”,他找不到,便自嘲道:“看来我这是‘意识先于存
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思路的归纳总结 一、重要词语的含义 (一) 答题方法 1、审题: ① 说说某词语、某句子丰富含意,答题侧重内容(抓关键词语,思考作者用意或读者 的理解;理解表层意思、深层意思、言外之意); ② 说说某词语、某句子的表现力,答题侧重手法(如修辞、结构作用)。 2、方法: ① 对使用了比喻、象征等手法的词语和含蓄、抽象的词语的理解,需要弄清手法上的特 点和借助前后文来界定该词语的含义。 ② “在文中”或“结合文本内容”是关键所在,命题者既然出了这个题,那答案就一定 在原文中。词不离句是理解词语的基本原则。一般来说,一个涵义丰富的词语的出现,就在它 的前面或后面作者都要做具体的阐释,换一种说法揭示他的内涵。答题时要找准原文中相关的 句子,一般在词语出现的附近或者前后找答案即可。 ③ 答题时的语言表达要记得关键词的替换理解,修辞句子还原真实意思并说作用与情 感,抽象含蓄句子具体化,具体生动句子概括抽象化,复杂句子化为简单句子再体会。 3、词语含义分析题的答题模式: 这个词语表达了……内容,有……作用(词语本身的准 确性、生动性,联系段落中心或文章中心回答) (二)参考例题 ● 《3 年高考 2 年模拟》p18—19 《给书虫当夫人》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在本文里的特定含义。 ① 连电视对面的沙发上也常常堆满了书,于是吾家有电而 ...无视..久矣。 参考答案:“有电而无视”将“电视”一词分拆开来使用,表现了家里虽有电视却常常不 能看的尴尬。 ② 东西已经被我变乱了“东西”,他找不到,便自嘲道:“看来我这是‘意识先于存 .....
参考答案:“意识先于存在”化用哲学术语,是说东西已经被挪动了位置,自己仍然按照 先前的记忆去找,自然找不到了。幽默(风趣、诙谐);富于收卷气(符合人物的修养和性格 2017年西城期末《庄重》 21.“庄重”一词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从全文来看,作者笔下的“庄重”表现在哪些方 面?(4分) 参考答案:①“庄重”指对人生的一些场景(或际遇)怀揣庄严和深重之心。②面对生命 的到来或逝去,持有最基本的肃穆、郑重之情:面对艰苦的生活、坎坷的命运,依然保持感恩 心:面对天地间的诸多人事,保持敬畏之心;对于已逝的英灵,要永远铭记与崇敬 017年朝阳一模《麦浪,麦浪》 21.在第⑦段中,作者用“狂野”一词形容麦浪,请依据⑤-⑦段的内容,解释“狂野”的 含义。(6分) 参考答案:“狂野”的含义:风中的麦浪剧烈地波动起伏、左冲右突,令人震撼;麦田里 活跃着各种生物,混杂着各种生命的气息,充满野性和生机;看似柔弱的麦子,展现岀旺盛的 生命力和无比的勇气。 重要句子含义及作用: (一)答题方法 1、审题:重要的句子往往是:起始句、衔接句、警示句、矛盾句、情感句、引用句、比 喻句、总结句等 2、解答方法 ①本句入手,看清句子在文中的位置,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范围。 ②从辨析句间关系入手,看本句与上下文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句子间的相互关系 有:指代(复指)、总分(分总)、说明、扩展(含阐述、解说)、比较、呼应等 ③要从理解修辞格入手,分析语句的表现形式,从而透视其深层意义。一些文中的重 要语句,有时受文章写作背景和思想内容的制约,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这时仅靠上下文难以
在.’.。” 参考答案:“意识先于存在”化用哲学术语,是说东西已经被挪动了位置,自己仍然按照 先前的记忆去找,自然找不到了。幽默(风趣、诙谐);富于收卷气(符合人物的修养和性格)。 ● 2017 年西城期末《庄重》 21.“庄重”一词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从全文来看,作者笔下的“庄重”表现在哪些方 面?(4 分) 参考答案:①“庄重”指对人生的一些场景(或际遇)怀揣庄严和深重之心。②面对生命 的到来或逝去,持有最基本的肃穆、郑重之情;面对艰苦的生活、坎坷的命运,依然保持感恩 之心;面对天地间的诸多人事,保持敬畏之心;对于已逝的英灵,要永远铭记与崇敬。 ● 2017 年朝阳一模《麦浪,麦浪》 21.在第⑦段中,作者用“狂野”一词形容麦浪,请依据⑤-⑦段的内容,解释“狂野”的 含义。(6 分) 参考答案:“狂野”的含义:风中的麦浪剧烈地波动起伏、左冲右突,令人震撼;麦田里 活跃着各种生物,混杂着各种生命的气息,充满野性和生机;看似柔弱的麦子,展现出旺盛的 生命力和无比的勇气。 二、重要句子含义及作用: (一) 答题方法 1、审题:重要的句子往往是:起始句、衔接句、警示句、矛盾句、情感句、引用句、比 喻句、总结句等。 2、解答方法 ① 本句入手,看清句子在文中的位置,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范围。 ② 从辨析句间关系入手,看本句与上下文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句子间的相互关系 有:指代(复指)、总分(分总)、说明、扩展(含阐述、解说)、比较、呼应等。 ③ 要从理解修辞格入手,分析语句的表现形式,从而透视其深层意义。一些文中的重 要语句,有时受文章写作背景和思想内容的制约,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这时仅靠上下文难以
理解句子的含义,还需结合文章的时代背景、主题等内容加以理解。 ④关注句中的修辞、代词、关键词等理解句子含义(表层与深层),注意与上下文的 勾连理解句子的含义及作用。 (二)参考例题 ●2017朝阳期末 23.第③段中,作者说“面对着她,你只能由衷地感谢一个古老生命的坚韧伟大”,请联 系全文,说一说这句话的含义。(6分) 参考答案:①大运河起源于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挖邗沟兴修于1400多年前的隋唐), 可见其古老;(1分)②尽管历史久远,不堪重负,大运河却依然欢快地流淌,显示出鲜活的 精神,具有顽强的生命力;(1分)③外在形态方面,具有奔腾浩荡的气势之美;现实功用方 面,具有实用价值,“伟大融入日常生活之中;精神层面,像母亲一样,滋养着华夏民族的 生存状态和生命情调。(3分)④表达了作者对大运河的崇敬和赞美之情。(1分) ●2017西城期末 22.请结合文章内容,简析作者引用朱熹的话有怎样的作用。(4分) 参考答案:朱熹提出“敬”的重要性(1分),作者以此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庄重的高 级表现是一种敬畏之心(1分)。引朱熹的话,既是对上文“庄重”表现的总结深化(1分 也引|出下文——即对当代人缺乏敬畏之心、世界越来越娱乐化的反思与批判(1分) 三、文学作品语言、艺术形象、表现手法的赏析 (一)答题方法 1、文学语言的赏析,与古诗词的语言(炼字、语言风格)答题方法大致相同 ①词语的赏析 步骤一:解释该词语的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 步骤二:把该词语放入原句中,具体分析这个词语所描绘出的景象或强调的内容
理解句子的含义,还需结合文章的时代背景、主题等内容加以理解。 ④ 关注句中的修辞、代词、关键词等理解句子含义(表层与深层),注意与上下文的 勾连理解句子的含义及作用。 (二)参考例题 ● 2017 朝阳期末 23.第○13 段中,作者说“面对着她,你只能由衷地感谢一个古老生命的坚韧伟大”,请联 系全文,说一说这句话的含义。(6 分) 参考答案:①大运河起源于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挖邗沟(兴修于1400多年前的隋唐), 可见其古老;(1 分)②尽管历史久远,不堪重负,大运河却依然欢快地流淌,显示出鲜活的 精神,具有顽强的生命力;(1 分)③外在形态方面,具有奔腾浩荡的气势之美;现实功用方 面,具有实用价值,“伟大”融入日常生活之中;精神层面,像母亲一样,滋养着华夏民族的 生存状态和生命情调。(3 分)④表达了作者对大运河的崇敬和赞美之情。(1 分) ● 2017 西城期末 22.请结合文章内容,简析作者引用朱熹的话有怎样的作用。(4 分) 参考答案:朱熹提出“敬”的重要性(1 分),作者以此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庄重的高 级表现是一种敬畏之心(1 分)。引朱熹的话,既是对上文“庄重”表现的总结深化(1 分), 也引出下文——即对当代人缺乏敬畏之心、世界越来越娱乐化的反思与批判(1 分)。 三、文学作品语言、艺术形象、表现手法的赏析 (一) 答题方法 1、文学语言的赏析,与古诗词的语言(炼字、语言风格)答题方法大致相同。 ① 词语的赏析: 步骤一:解释该词语的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 步骤二:把该词语放入原句中,具体分析这个词语所描绘出的景象或强调的内容
步骤三:指出该词语在句中的表达效果。 ②语言风格赏析 步骤一:指岀语段所体现岀的语言风格(平实、含蓄、清新、绮丽、婉约、讽刺、雄浑、 豪放、沉郁、悲慨、俊朗、冲淡、旷达等)。 步骤二:结合具体语句解释上述特点 步骤三:指出其表达的效果及体现的情感。 2、艺术形象的赏析,与古诗词的形象(景物、人物)、小说人物形象分析答题方法大致 相同 ①景物、物体等赏析,参阅《3年高考2年模拟》p73-74 ②人物形象赏析: 步骤一:先总体评价(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性格、教养、气质等) 步骤二:从不同侧面逐点说明人物具有的性格特征(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 所揭示人物性格特征)。 步骤三:指出人物的代表意义及体现的主旨。 表现手法赏析答题要点见《3年高考2年模拟》p23 步骤一:明确指岀文段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3年高考2年模拟》p91-93) 步骤二:结合文段具体内容阐释这种表现手法是如何运用的。 步骤三:指出运用这种修辞方法的艺术效果(包括抒发的情感) (二)参考例题 ●2017年海淀期末《家山》 3.本文语言富有表现力,请赏析下列加点的词语和画线的语句。 ①大地饱绽着新鲜,充满了泼辣的生机(2分)
步骤三:指出该词语在句中的表达效果。 ② 语言风格赏析 步骤一:指出语段所体现出的语言风格(平实、含蓄、清新、绮丽、婉约、讽刺、雄浑、 豪放、沉郁、悲慨、俊朗、冲淡、旷达等)。 步骤二:结合具体语句解释上述特点 步骤三:指出其表达的效果及体现的情感。 2、艺术形象的赏析,与古诗词的形象(景物、人物)、小说人物形象分析答题方法大致 相同。 ① 景物、物体等赏析,参阅《3 年高考 2 年模拟》p73—74 ② 人物形象赏析: 步骤一:先总体评价(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性格、教养、气质等) 步骤二:从不同侧面逐点说明人物具有的性格特征(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 所揭示人物性格特征)。 步骤三:指出人物的代表意义及体现的主旨。 3、表现手法赏析 答题要点见《3 年高考 2 年模拟》p23 步骤一:明确指出文段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3 年高考 2 年模拟》p91—93) 步骤二:结合文段具体内容阐释这种表现手法是如何运用的。 步骤三:指出运用这种修辞方法的艺术效果(包括抒发的情感) (二)参考例题 ● 2017 年海淀期末《家山》 23.本文语言富有表现力,请赏析下列加点的词语和画线的语句。 ① 大地饱绽着新鲜,充满了泼辣..的生机(2 分)
参考答案:“泼辣”一词本形容人的性格,这里用来突出大自然蓬勃的生机,更加形象 生动。评分标准:用法(修辞手法、情感色彩等)1分,效果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②碧树隐红楼,一枕清幽 参考答案:上句写红楼隐于碧树之间,色彩明丽,环境清幽(1分):下句中“枕”字形 象写出身处清幽环境中的人心凝形释、物我融一的状态(1分)。语言典雅,意境优美(1分)。 (评分标准:从用词特色、语言风格、意境特点等角度赏析,共3分。意思对即可。) ●2017年朝阳一模《麦浪,麦浪》 20.动词在描摹事物方面有独特的表达效果。请从文章⑤⑥两段中任选两个动词分别加 以赏析。(4分) 参考答案:“一阵风从背后凉凉地爬了过来”,动词“爬”,运用比拟的手法,生动描摹 出风渐渐吹来阵阵生凉的感受。 紧接着像有人在背后推了我一把”,动词“推”,形象地展现出风的力量和风突然而至 的猝不及防。 “整块麦田成了一块巨大的绿色绸子,像是有人在远处不停地用手抖动着它”,动词“抖 动”,运用比拟的手法,准确描摹出麦浪波动的情景。 “像是有个顽皮的巫婆穿着她那巨大的斗篷在麦田里左冲右突”,动词“左冲右突”,运 用比拟的手法,生动传神地写出了风中的麦浪不停变换方向的景象。 风揭穿了麦田内部的秘密”,动词“揭穿”,将风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风把麦田 的全部秘密由内而外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把蛋生在了麦子深处的鸟惊厥地射向了高空”,动词“射”,生动地描写出鸟飞向空中 的速度之快 “防备它们从你的脚下窜过去”,动词“窜”,准确生动地描绘了蛇鼠受到惊扰四处乱逃 的样子 ●2017朝阳期末 22.请对第⑦段中加波浪线的语句作赏析。(6分 这是雄迈与紧韧的对视,是高远与深邃的对视,晨冷蛟与妖姐的对视是阳刚与限柔的对 视,是铁马秋风与查花春頭的对视,是有破天惊的烈与世貸生漬賞态的对视
参考答案:“泼辣”一词本形容人的性格,这里用来突出大自然蓬勃的生机,更加形象 生动。 评分标准:用法(修辞手法、情感色彩等)1 分,效果 1 分;共 2 分。意思对即可。 ② 碧树隐红楼,一枕清幽 参考答案:上句写红楼隐于碧树之间,色彩明丽,环境清幽(1 分);下句中“枕”字形 象写出身处清幽环境中的人心凝形释、物我融一的状态(1 分)。语言典雅,意境优美(1 分)。 (评分标准:从用词特色、语言风格、意境特点等角度赏析,共 3 分。意思对即可。) ● 2017 年朝阳一模《麦浪,麦浪》 20.动词在描摹事物方面有独特的表达效果。请从文章⑤⑥两段中任选两个动词分别加 以赏析。(4 分) 参考答案:“一阵风从背后凉凉地爬了过来”,动词“爬”,运用比拟的手法,生动描摹 出风渐渐吹来阵阵生凉的感受。 “紧接着像有人在背后推了我一把”,动词“推”,形象地展现出风的力量和风突然而至 的猝不及防。 “整块麦田成了一块巨大的绿色绸子,像是有人在远处不停地用手抖动着它”,动词“抖 动”,运用比拟的手法,准确描摹出麦浪波动的情景。 “像是有个顽皮的巫婆穿着她那巨大的斗篷在麦田里左冲右突”,动词“左冲右突”,运 用比拟的手法,生动传神地写出了风中的麦浪不停变换方向的景象。 “风揭穿了麦田内部的秘密”,动词“揭穿”,将风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风把麦田 的全部秘密由内而外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把蛋生在了麦子深处的鸟惊厥地射向了高空”,动词“射”,生动地描写出鸟飞向空中 的速度之快。 “防备它们从你的脚下窜过去”,动词“窜”,准确生动地描绘了蛇鼠受到惊扰四处乱逃 的样子。 ● 2017 朝阳期末 22.请对第⑦段中加波浪线的语句作赏析。(6 分) 这是雄迈与坚韧的对视,是高远与深邃的对视,是冷峻与妩媚的对视,是阳刚与阴柔的对 视,是铁马秋风与杏花春雨的对视,是石破天惊的伟烈与世俗生活常态的对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