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式排球理论课讲稿简介(4个学时)八十年代中期,软式排球在日本山梨县诞生,并很快成为日本中老年人和家庭娱乐健身的一项体育活动,且以其独特的魅力迅速普及到了日本的中小学校。1988年2月,日本排球协会制定了软式排球竞赛规则。1992年,软式排球运动进入日本学校,成为中小学体育课的一项教学内容。1993年4月,“日本沙滩软式排球协会”单独成立。自此,软式排球在日本全面普及并向国外推广。目前,软式排球在日本、新加坡、韩国、意大利、美国等国已广泛开展。1995年8月,软式排球开始进入中国。2000年以来,在中国排球协会、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的大力倡导和组织下,在国家教育部的强力推动下,软式排球在我国范围内,特别是在大、中、小学及社会团体中有计划、有组织得开展。举办了多层次的软式排球培训班和软式排球比赛,软式排球运动得到有力的推广和发展。软式排球运动在中国方兴未艾,蓬勃发展。软式排球引入我国的过程及发展前景1996年国家体委排球处处长高沈阳宣布,中国排协拟大力开展和推广沙滩和软式排球活动,以吸引广大青少年投身其中。5月,北京体育大学举办了有32个队参赛的全校非专项软式排球比赛。6月,国家体委在天津体院举办了首届软式排球学习班。12月,国家体卫艺科教司在成都体院举办了“全民健身”活动创编、引进项目表演与研讨会上,软式排球被指定为重点项目。随即,在江苏、浙江、上海等也相继举办了软式排球活动。1998年1月国家体委审订出版了我国第一本《软式排球竞赛规则》。2000年底,国家教育部为加强素质教育,正式软式排球列入21世纪《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软式排球的特点软式排球由柔软的橡胶制成,球的重量在210克左右,周长66厘米,在玩要时,可采用排球技术和多样化击球动作,它由“软排游戏”和“软排竞赛”两大类组成。其特点有三:1、因其球体柔软、重量轻、气压小,所以不会挫伤手指,有安全感:2、击出的球飞行速度较皮制排球慢,因此不易落地,玩起来趣味性强:3、软式排球规则以及场地都比较简单,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因此,开展软式排球运动不受年龄、性别、体质和技能的约束,人人都可以参与,既可丰富健身的方法,又可扩大排球项目的体育人口。软式排球的技术动作要点软式排球技术动作可划分为准备技术动作和击球技术动作。准备技术动作是击球技术动作的前提和基础,是为击球动作提供条件和作好准备。准备技术动作也称为无球技术。软式排球的击球技术动作是排球技术中最复杂的技术动作,它包括击球点、击球部位、击球手型和击球用力四个技术环节。1击球点:是指击球时,球处于身体的哪个方位。不同的技术是以不同的身体部位为标准。发球以肩为标准,传球以额为标准,垫球以腹为标准,扣球以头为标准。击球点实质上是人与球的关系问题,是保持人与球便于做动作的合理位置和工作距离,便于协调用力。若击球点选择不好可导致用力顺序不
软式排球理论课讲稿 简介 ( 4 个学时 ) 八十年代中期,软式排球在日本山梨县诞生,并很快成为日本中老年人和家庭娱乐健身的一项 体育活动,且以其独特的魅力迅速普及到了日本的中小学校。1988 年 2 月,日本排球协会制定了软 式排球竞赛规则。1992 年,软式排球运动进入日本学校,成为中小学体育课的一项教学内容。1993 年 4 月,“日本沙滩软式排球协会”单独成立。自此,软式排球在日本全面普及并向国外推广。目前, 软式排球在日本、新加坡、韩国、意大利、美国等国已广泛开展。1995 年 8 月,软式排球开始进入 中国。 2000 年以来,在中国排球协会、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的大力倡导和组织下,在国家 教育部的强力推动下,软式排球在我国范围内,特别是在大、中、小学及社会团体中有计划、有组 织得开展。举办了多层次的软式排球培训班和软式排球比赛,软式排球运动得到有力的推广和发展。 软式排球运动在中国方兴未艾,蓬勃发展。 软式排球引入我国的过程及发展前景 1996 年国家体委排球处处长高沈阳宣布,中国排协拟大力开展和推广沙滩和软式排球活动, 以吸引广大青少年投身其中。5 月,北京体育大学举办了有 32 个队参赛的全校非专项软式排球比赛。 6 月,国家体委在天津体院举办了首届软式排球学习班。12 月,国家体卫艺科教司在成都体院举办 了“全民健身”活动创编、引进项目表演与研讨会上,软式排球被指定为重点项目。随即,在江苏、浙 江、上海等也相继举办了软式排球活动。1998 年 1 月国家体委审订出版了我国第一本《软式排球竞 赛规则》。2000 年底,国家教育部为加强素质教育,正式软式排球列入 21 世纪《九年义务教育全 日制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 软式排球的特点 软式排球由柔软的橡胶制成,球的重量在 210 克左右,周长 66 厘米,在玩耍时,可采用排球 技术和多样化击球动作,它由“软排游戏”和“软排竞赛”两大类组成。其特点有三: 1、因其球体柔软、重量轻、气压小,所以不会挫伤手指,有安全感; 2、击出的球飞行速度较皮制排球慢,因此不易落地,玩起来趣味性强; 3、软式排球规则以及场地都比较简单,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因此,开展软式排球运动不受年龄、性别、体质和技能的约束,人人都可以参与,既可丰富健 身的方法,又可扩大排球项目的体育人口。 软式排球的技术动作要点 软式排球技术动作可划分为准备技术动作和击球技术动作。准备技术动作是击球技术动作的前 提和基础,是为击球动作提供条件和作好准备。准备技术动作也称为无球技术。软式排球的击球技术 动作是排球技术中最复杂的技术动作,它包括击球点、击球部位、击球手型和击球用力四个技术环节。 1 击球点:是指击球时,球处于身体的哪个方位。不同的技术是以不同的身体部位为标准。发球以 肩为标准,传球以额为标准,垫球以腹为标准,扣球以头为标准。击球点实质上是人与球的关系问题,是 保持人与球便于做动作的合理位置和工作距离,便于协调用力。若击球点选择不好,可导致用力顺序不
当,影响技术动作的舒展性和协调性,同时有可能导致错误的动作产生,使动作变形,造成犯规和技术上的失误。2击球部位:是指击球时,手击在球体的哪个部分和方位。击球的部分涉及到击球运行的轨迹以及高度、弧度、方向和落点。击球部位不准确或不固定,不但影响手型和正确的发力,而且影响击球的效果。3击球手型:是指击球时,采用什么样的手型去接触球。手型是影响击球效果的关键,不论哪种手型其作用都是便于控制球性和掌握球性。它是完成技术动作准确、稳健的关键环节。4击球用力:是指击球时,应怎样正确采用的用力方式。软式排球的击球动作及其用力均要求全身协调配合用力,但根据其击球动作特点不同,用力的形式也截然不同,归纳起来有两种:一是爆发式用力它能增加击球的力量和速度,提高攻击性;二是缓冲式用力。它多在防守和组织进攻时采用。软式排球的垫球软式排球由于球轻,垫球的手型和用力稍不正确,球便会失去控制。所以两臂必须伸直形成比较平紧的垫击平面,击球要瞪腿、提腰、挺肘、压腕的全身协调用力击球,这样才能控制好球的高度和弧度,提高垫球的稳定性。垫球是一项防守技术,主要用于接发球和接扣球。发球和扣球速度比较快,由于软式排球比较轻,飞行速度比硬式排球慢,而且球的长距离飞行时,因球重量轻、飞行惯性小、容易下沉。另外较软,当球触及手臂的瞬间,球体后部分会凹陷下去,与手臂吻合,球的重心会继续向飞行方向移动,所以在接发球和接扣球时,一定要注意插臂的时机,截击球时双臂尽量正对来球以取得最佳效果。软式排球的传球和扣球上手传球要点:传球手型要略大,手腕手指用力要集中。软式排球因球体软,不易伤手指,传球时不需要手指、手腕的缓冲即可将球柔和传出,因而上手传球技术比硬式排球要容易些。软式排球轻、气压小,应注意传球手型要比硬排手型大些,保持手指、手腕一定的紧张度,传球力量应自下而上发力。扣球要点:击球打满手,甩腕要及时。由于软式排球具有轻、软等特点,因而在扣球有打不满手或甩手腕动作慢时,球很容易平飞出界,这也是扣球动作软式排球与硬式排球较大的区别之处。因而,扣球教学应在打满手和甩腕击球过程中,加大手腕推送用力动作的练习。软式排球的发球击球部分要正确,力量要集中,送球要抬臂,注意球下沉。软式排球比赛,发球不允许击球点高于肩,发球采用下手发球技术。由于软排气压小、球体软,当球加速飞行时,球的表面容易被气流挤压变形,球在飞行过程中,容易改变飞行轨迹。由于球的重量轻,球的飞行速度会减慢,球会下沉。所以在发球时,击球的部位尽量在球的中下部,以保持球的飞行稳定性。由于采用下手发球,击球瞬间要注意手臂伴随球的上抬动作,以避免球飞行中下沉而造成不过网的现象。另外,由于软排球体比较软,发球时的击球力量和速度易被化解,球的飞行速度也会相对减慢,因而发球时,击球力量应集中,要比发硬排球的击球力量略大些,这样才能提高发球的成功率。软式排球与硬式排球的技术差别发球技术由于软式排球球体软、气压小,因此在发球时,一定要加快挥臂速度,保持好击球部位肌肉的紧张度,保证发球取得最佳效果。传球技术
当,影响技术动作的舒展性和协调性,同时有可能导致错误的动作产生,使动作变形,造成犯规和技术上 的失误。 2 击球部位:是指击球时,手击在球体的哪个部分和方位。击球的部分涉及到击球运行的轨迹以及 高度、弧度、方向和落点。击球部位不准确或不固定,不但影响手型和正确的发力,而且影响击球的效 果。 3 击球手型:是指击球时,采用什么样的手型去接触球。手型是影响击球效果的关键,不论哪种手 型其作用都是便于控制球性和掌握球性。它是完成技术动作准确、稳健的关键环节。 4 击球用力:是指击球时,应怎样正确采用的用力方式。软式排球的击球动作及其用力均要求全身 协调配合用力,但根据其击球动作特点不同,用力的形式也截然不同,归纳起来有两种:一是爆发式用力, 它能增加击球的力量和速度,提高攻击性;二是缓冲式用力。它多在防守和组织进攻时采用。 软式排球的垫球 软式排球由于球轻,垫球的手型和用力稍不正确,球便会失去控制。所以两臂必须伸直形成比 较平紧的垫击平面,击球要蹬腿、提腰、挺肘、压腕的全身协调用力击球,这样才能控制好球的高 度和弧度,提高垫球的稳定性。垫球是一项防守技术,主要用于接发球和接扣球。发球和扣球速度 比较快,由于软式排球比较轻,飞行速度比硬式排球慢,而且球的长距离飞行时,因球重量轻、飞 行惯性小、容易下沉。另外较软,当球触及手臂的瞬间,球体后部分会凹陷下去,与手臂吻合,球的 重心会继续向飞行方向移动,所以在接发球和接扣球时,一定要注意插臂的时机,截击球时双臂尽 量正对来球以取得最佳效果。 软式排球的传球和扣球 上手传球要点:传球手型要略大,手腕手指用力要集中。软式排球因球体软,不易伤手指,传 球时不需要手指、手腕的缓冲即可将球柔和传出,因而上手传球技术比硬式排球要容易些。软式排 球轻、气压小,应注意传球手型要比硬排手型大些,保持手指、手腕一定的紧张度,传球力量应自 下而上发力。 扣球要点:击球打满手,甩腕要及时。由于软式排球具有轻、软等特点,因而在扣球有打不满 手或甩手腕动作慢时,球很容易平飞出界,这也是扣球动作软式排球与硬式排球较大的区别之处。 因而,扣球教学应在打满手和甩腕击球过程中,加大手腕推送用力动作的练习。 软式排球的发球 击球部分要正确,力量要集中,送球要抬臂,注意球下沉。软式排球比赛,发球不允许击球点 高于肩,发球采用下手发球技术。由于软排气压小、球体软,当球加速飞行时,球的表面容易被气 流挤压变形,球在飞行过程中,容易改变飞行轨迹。由于球的重量轻,球的飞行速度会减慢,球会 下沉。所以在发球时,击球的部位尽量在球的中下部,以保持球的飞行稳定性。由于采用下手发球, 击球瞬间要注意手臂伴随球的上抬动作,以避免球飞行中下沉而造成不过网的现象。另外,由于软 排球体比较软,发球时的击球力量和速度易被化解,球的飞行速度也会相对减慢,因而发球时,击 球力量应集中,要比发硬排球的击球力量略大些,这样才能提高发球的成功率。 软式排球与硬式排球的技术差别 发球技术 由于软式排球球体软、气压小,因此在发球时,一定要加快挥臂速度,保持好击球部位肌肉的 紧张度,保证发球取得最佳效果。 传球技术
软式排球传球手型比硬式排球的手型要稍大,传球时不需要手指、手腕的缓冲,其他技术环节同硬式排球”相同。垫球技术软式排球比硬式排球的飞行速度慢,而且球在长距离飞行时,有突然下沉现象。此外,球体较软,当球触及手臂,球体常出现凹陷、滑动,造成球体重心易越过触球点。所以在软式排球的垫球时,垫球人要特别注意提前取位,身体重心应比“硬式排球的落点稍前移,或尽量使双臂正对来球垫球,且击球力量应稍加大,以取得最佳垫球效果。扣球技术软式排球扣球时,少了“硬式排球”扣球手的包裹动作,是用全手掌包满球,击打球的后中上部(球的上方或后上方)。由于软式排球球体轻,球飞行时易下沉,扣球人在选择起跳点时应特别注意。另外,由于球体软,扣球时不能使用硬式排球的搓球技术动作。而在使用软式排球轻吊球技术时,应注意适当加力,以防止手指陷进球体中,造成失误。拦网技术软式排球拦网技术与硬式排球不同的是:两手间距离要小,且双手要正对来球,要将球罩住。进行正面截击以防止对方扣球球速和力量过大时,由于球体变形,会从两手和两臂间挤过,容易造成拦网失误。比赛规则软式排球比赛规则如下:击球时不允许持球、连击:有限定的发球次序:四人制不分前后排,均允许在网前进攻性击球和拦网:六人制按六人制规则,九人制按九人制规则:每球得分,每局限17分(决胜局除外),三局二胜制,也可一局定胜负。软排游戏丰富多彩,目前已有6种:1、定时计数赛:计参加者击球累计总数或最高次数,多者或高者名次列前:2、传球投篮赛:计参加者在规定的次数内投进篮圈多少,多者名次列前:3、发球得分:计参加者在规定次数内,发入对方场区的次数,多者名次列前:4、移动传垫球赛:计参加者用传垫方法在规定区域内的移动速度,快者名次列前:另外还有击球过障碍赛和移动垫球接力赛等。软式排球是新兴的体育项目,1982年10月诞生于日本山梨县,1989年在日本举行了全国家庭软式排球赛,1992年软式排球进入日本中、小学和部分高中的体育课教材。目前,软式排球运动已从日本传到中国、韩国、新加坡和美国等国家。1995年北京体育大学成功地举办了我国历史上首次职工软式排球赛,受到人们的青睐。1996年初,中国排协已决定要在我国大力倡导开展软式排球运动。器材与设备1比赛场地比赛场地包括比赛场区和无障碍区及无障碍空间1.1面积A制:比赛场区为长16米、宽9米的长方形。其四周至少有3米宽的无、障碍区。从地面向上至少有7米高的无障碍空间(图1)。B制:比赛场区为长18米、宽9米的长方形。其四周至少有3米宽的无障碍区。从地面向上至少有7米高的无障碍空间。1.2比赛场地的地面比赛场地的地面必须平坦、水平,并且划一,不得有任何可能造成伤害队员的隐患,不提在粗糙、湿或滑的地面上进行比赛
软式排球传球手型比硬式排球的手型要稍大,传球时不需要手指、手腕的缓冲,其他技术环节 同“硬式排球”相同。 垫球技术 软式排球比硬式排球的飞行速度慢,而且球在长距离飞行时,有突然下沉现象。此外,球体较 软,当球触及手臂,球体常出现凹陷、滑动,造成球体重心易越过触球点。所以在软式排球的垫球 时,垫球人要特别注意提前取位,身体重心应比“硬式排球”的落点稍前移,或尽量使双臂正对来球垫 球,且击球力量应稍加大,以取得最佳垫球效果。 扣球技术 软式排球扣球时,少了“硬式排球”扣球手的包裹动作,是用全手掌包满球,击打球的后中上部(球 的上方或后上方)。由于软式排球球体轻,球飞行时易下沉,扣球人在选择起跳点时应特别注意。 另外,由于球体软,扣球时不能使用硬式排球的搓球技术动作。而在使用软式排球轻吊球技术时, 应注意适当加力,以防止手指陷进球体中,造成失误。 拦网技术 软式排球拦网技术与硬式排球不同的是:两手间距离要小,且双手要正对来球,要将球罩住。 进行正面截击以防止对方扣球球速和力量过大时,由于球体变形,会从两手和两臂间挤过,容易造 成拦网失误。 比赛规则 软式排球比赛规则如下:击球时不允许持球、连击;有限定的发球次序;四人制不分前后排, 均允许在网前进攻性击球和拦网;六人制按六人制规则,九人制按九人制规则;每球得分,每局限 17 分(决胜局除外),三局二胜制,也可一局定胜负。 软排游戏丰富多彩,目前已有 6 种: 1、定时计数赛:计参加者击球累计总数或最高次数,多者或高者名次列前; 2、传球投篮赛:计参加者在规定的次数内投进篮圈多少,多者名次列前; 3、发球得分:计参加者在规定次数内,发入对方场区的次数,多者名次列前; 4、移动传垫球赛:计参加者用传垫方法在规定区域内的移动速度,快者名次列前; 另外还有击球过障碍赛和移动垫球接力赛等。 软式排球是新兴的体育项目,1982 年 10 月诞生于日本山梨县,1989 年在日本举行了全国家庭 软式排球赛,1992 年软式排球进入日本中、小学和部分高中的体育课教材。目前,软式排球运动已 从日本传到中国、韩国、新加坡和美国等国家。1995 年北京体育大学成功地举办了我国历史上首次 职工软式排球赛,受到人们的青睐。1996 年初,中国排协已决定要在我国大力倡导开展软式排球运 动。 器材与设备 1 比赛场地 比赛场地包括比赛场区和无障碍区及无障碍空间 1. 1 面积 A 制:比赛场区为长 16 米、宽 9 米的长方形。其四周至少有 3 米宽的无、障碍区。从地面向上 至少有 7 米高的无障碍空间(图 1)。 B 制:比赛场区为长 18 米、宽 9 米的长方形。其四周至少有 3 米宽的无障碍区。从地面向上至 少有 7 米高的无障碍空间。 1. 2 比赛场地的地面 比赛场地的地面必须平坦、水平,并且划一,不得有任何可能造成伤害队员的隐患,不提在粗 糙、湿或滑的地面上进行比赛
1.3场地上的画线1.3.1两条边线和两条端线划定了比赛场区。1.3.2所有的界线宽5厘米。颜色必须区别于场地地面。1.3.3界线:两条边线和两条端线划定了比赛场区。边线和端线都包括在比赛场区的面积之内。1.3.4中线:中线在网下接两条边线的中点。中线的中心线将比赛场区分为长8米、宽9米(A制或长9米、宽9米(B制)的两个相等的场区。1.3.5进攻线:每个场区各画一条距离中线中心线3米的进攻线,标出了前场区。在每条进攻线边线两侧画五段长15厘米、宽5厘米,并间隔20厘米的虚线,虚线总长1.75米。1.4区和区域1.4.1前场区:中线与进攻线之间为前场区。前场区被认为是向边线外无限延长的,直至无障碍区的边沿。1.4.2发球区:发球区宽9米,位置在端线后(不包括端线)。端线后各画一条长15厘米、垂直并距离端线20厘米的短线,两条短线之间的区域为发球区,短线宽度包括在发球区之内。发球区的深度延至无障碍区的终端。1.4.3换人区:两条进攻线的延长线之间、记录台的一侧边线外的范围为换人区。1.5温度温度必须适合于室内外比赛。1.6照明度照明度在离比赛场区地面1米高处测量应为800一1200勒克斯。2球网和网柱2.1球网高度2.1.1球网架设在中线上空,高度为男子2.35米、女子2.20米。少年组球网高度可适当降低2.1.2球网的高度应用量尺从场地中间丈量,球网两端(边线上空)的高度必须相等,并不得超过规定网高2厘米。2.2构造球网为黑色,宽1米、长9.50一10米,网眼直径10厘米。球网外沿的全长缝有7厘米宽的双层白帆布带。带子的两端留有小孔,用绳索穿过小孔系在网柱上使网上沿拉紧。用一根柔韧的钢丝穿过帆布带,拉紧网上沿固定在网柱上。球网钙没用绳索穿起并拉紧,因定在网柱上2.3标志带两条宽5厘米、长1米的白色带了子为标志带,分别系在球网两端,垂直于边线。标志带被认为是球网铁一部分。2.4标志杆标志杆是有韧性的两根杆子,长1.80米,直径10毫米,由玻璃纤维或类似质料制成。两根标志杆高出球网80厘米。高出部分每10厘米涂有明显对比的颜色,最好为红白相间。2.5网柱2.5.1网柱架设在两条边线外0.5一1米处,高2.55米,最好可以调节高度。支架球网的网柱为两根。2.5.2网柱应光滑并无拉链。一切危险设施或障碍物都必须排除。3球3.1特性球是圆形的,由柔软的材料制成,能适应室肉外比赛。颜色:应是浅色
1. 3 场地上的画线 1.3. 1 两条边线和两条端线划定了比赛场区。 1.3. 2 所有的界线宽 5 厘米。颜色必须区别于场 地地面。 1.3. 3 界线:两条边线和两条端线划定了比赛场区。边线和端线都包括在比赛场区的面积之内。 1.3.4 中线:中线在网下接两条边线的中点。中线的中心线将比赛场区分为长 8 米、宽 9 米(A 制或长 9 米、宽 9 米(B 制)的两个相等的场区。 1.3.5 进攻线:每个场区各画一条距离中线中心线 3 米的进攻线,标出了前场区。 在每条进攻 线边线两侧画五段长 15 厘米、宽 5 厘米,并间隔 20 厘米的虚线,虚线总长 1.75 米。 1. 4 区和区域 1.4. 1 前场区:中线与进攻线之间为前场区。前场区被认为是向边线外无限延长的,直至无障 碍区的边沿。 1.4.2 发球区:发球区宽 9 米,位置在端线后(不包括端线)。端线后各画一条长 15 厘米、垂 直并距离端线 20 厘米的短线,两条短线之间的区域为发球区,短线宽度包括在发球区之内。 发球 区的深度延至无障碍区的终端。 1.4.3 换人区:两条进攻线的延长线之间、记录台的一侧边线外的范围为换人区。 1. 5 温度 温度必须适合于室内外比赛。 1. 6 照明度 照明度在离比赛场区地面 1 米高处测量应为 800-1200 勒克斯。 2 球网和网柱 2. 1 球网高度 2.1. 1 球网架设在中线上空,高度为男子 2.35 米、女子 2.20 米。青少年组球网高度可适当降低。 2.1.2 球网的高度应用量尺从场地中间丈量,球网两端(边线上空)的高度必须相等,并不得超 过规定网高 2 厘米。 2.2 构造 球网为黑色,宽 1 米、长 9.50-10 米,网眼直径 10 厘米。 球网外沿的全长缝有 7 厘米宽的双层白帆布带。带子的两端留有小孔,用绳索穿过小孔系在网 柱上使网上沿拉紧。 用一根柔韧的钢丝穿过帆布带,拉紧网上沿固定在网柱上。 球网钙没用绳索穿起并拉紧,因定在网柱上 2.3 标志带 两条宽 5 厘米、长 1 米的白色带了子为标志带,分别系在球网两端,垂直于边线。标志带被认 为是球网铁一部分。 2.4 标志杆 标志杆是有韧性的两根杆子,长 1.80 米,直径 10 毫米,由玻璃纤维或类似质料制成。 两根标志杆高出球网 80 厘米。高出部分每 10 厘米涂有明显对比的颜色,最好为红白相间。 2.5 网柱 2.5.1 网柱架设在两条边线外 0.5-1 米处,高 2.55 米,最好可以调节高度。支架球网的网柱为 两根。 2.5.2 网柱应光滑并无拉链。一切危险设施或障碍物都必须排除。 3 球 3.1 特性 球是圆形的,由柔软的材料制成,能适应室肉外比赛。 颜色:应是浅色
圆周:成人组,65-67厘米;青少年组,63-65厘米。重量:成人组,220-240克:青少年组,200-220克。3.2统一性在一次比赛中所用的球,其特性,包括圆周、重量及牌号等都必须是统一的。国内正式比赛所用的球必须是中国排球协会批准指定的球。3.3球的弹性比赛用球应当有一定的弹性,其标准为:在2米高处自由下反弹高度不低于50厘米。比赛参加者4比赛队4.1队的组成4.1.1一个队由8名队员组成。A制上场比赛的为4名队员,B制上场比赛的为6名队员。可设1名教练员,1名领队。4.1.2队长:队长应在记分表上注明。4.1.3只有登记在记分表上的队员才可参加比赛。教练员和队长在记分表上签字以后,已登记在记分表上的队员名单不得更改。4.2比赛队的位置4.2.1比赛时,替补队员应坐在他们场地一侧的球队席上或在准备活动区内,教练员、领队和其他成员也应坐在球队席上,但可暂时离开。球队席设在记录台的两侧、无障碍区之外。4.2.2只有队的成员才允许在比赛中坐在球队席上并参加赛前的准备活动4.2.3替补队员可以在以下区域做无球的准备活。4.2.3.1比赛中,在准备活动区内。4.2.3.2暂停时在他们比赛场地一侧后面的无障碍区内。4.2.4两局比赛之间的休息时间内,队员可以在无障碍区用球做准备活动。5队员的服装5.1.1队员服装包括上衣、短裤、袜子(必须一致)和运动鞋。全队队员上衣、短裤、袜子和运动鞋必须统一、整个齐和颜色一致。5.1.2运动鞋必须是没有后跟的柔软轻便的胶底或皮底鞋。5.1.3队员上衣必须有号码,序号为1一12号。5.1.3.1号码必须在身前和身后的中间位置,并与上衣的颜色明显不同。5.1.3.2身前号码至少15厘米高,身后号码至少20厘米高,号码笔画宽度至少2厘米。5.1.4队长上认胸前号码下,应有一条与上衣颜色不同的长8厘米、宽2厘米的带状标志。5.1.5禁止穿不符合规定号码的服装比赛。5.2服装更换裁判员可以允许1名或多名运动员:5.2.1不穿鞋进行比赛。5.2.2在局间或替换后更换湿运动服,但新换的服装必须为相同的颜色、式样和号码。5.3.3天气较冷时,裁判员可以允许比赛队穿训练服进行比赛。但全队服装颜色、式样必须相同,并有规则规定的号码。5.3禁止着戴的服装与物品5.3.1禁止佩带可能造成伤害及有得于人为加力的任何物品。5.3.2队员可以戴眼镜进行比赛,但风险自负。6参加者的权利和责任6.1队员
圆周:成人组,65-67 厘米;青少年组,63-65 厘米。 重量:成人组,220-240 克;青少年组,200-220 克。 3. 2 统一性 在一次比赛中所用的球,其特性,包括圆周、重量及牌号等都必须是统一的。 国内正式比赛所用的球必须是中国排球协会批准指定的球。 3.3 球的弹性 比赛用球应当有一定的弹性,其标准为:在 2 米高处自由下反弹高度不低于 50 厘米。 比赛参加者 4 比赛队 4. 1 队的组成 4.1. 1 一个队由 8 名队员组成。A 制上场比赛的为 4 名队员,B 制上场 比赛的为 6 名队员。可 设 1 名教练员,1 名领队。 4.1.2 队长:队长应在记分表上注明。 4.1.3 只有登记在记分表上的队员才可参加比赛。教练员和队长在记分表上签字以后,已登记在 记分表上的队员名单不得更改。 4.2 比赛队的位置 4.2. 1 比赛时,替补队员应坐在他们场地一侧的球队席上或在准备活动区内,教练员、领队和 其他成员也应坐在球队席上,但可暂时离开。球队席设在记录台的两侧、无障碍区之外。 4.2.2 只有队的成员才允许在比赛中坐在球队席上并参加赛前的准备活动。 4.2.3 替补队员可以在以下区域做无球的准备活。 4.2.3.1 比赛中,在准备活动区内。 4.2.3.2 暂停时在他们比赛场地一侧后面的无障碍区内。 4.2.4 两局比赛之间的休息时间内,队员可以在无障碍区用球做准备活动。 5 队员的服装 5. 1.1 队员服装包括上衣、短裤、袜子(必须一致)和运动鞋。 全队队员上衣、短裤、袜子和运 动鞋必须统一、整个齐和颜色一致。 5.1. 2 运动鞋必须是没有后跟的柔软轻便的胶底或皮底鞋。 5.1.3 队员上衣必须有号码,序号为 1-12 号。 5.1.3.1 号码必须在身前和身后的中间位置,并与上衣的颜色明显不同。 5.1.3.2 身前号码至少 15 厘米高,身后号码至少 20 厘米高,号码笔画宽度至少 2 厘米。 5.1.4 队长上认胸前号码下,应有一条与上衣颜色不同的长 8 厘米、宽 2 厘米的带状标志。 5.1.5 禁止穿不符合规定号码的服装比赛。 5.2 服装更换 裁判员可以允许 1 名或多名运动员: 5.2. 1 不穿鞋进行比赛。 5.2.2 在局间或替换后更换湿运动服,但新换的服装必须为相同的颜色、式样和号码。 5.3. 3 天气较冷时,裁判员可以允许比赛队穿训练服进行比赛。但全队服装颜色、式样必须相 同,并有规则规定的号码。 5.3 禁止着戴的服装与物品 5.3.1 禁止佩带可能造成伤害及有得于人为加力的任何物品。 5.3.2 队员可以戴眼镜进行比赛,但风险自负。 6 参加者的权利和责任 6. 1 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