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2007~2008学年高二语文期末质量检查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试题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考生注意: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卷”上。 监考教师注意:只须装订“答题卷”,本“试题”让学生带回、保存。 积累与运用(29分) 1.根据课文内容,将下列名句补充完整。(12分) (1)心非木石岂无感? (鲍照《行路难(其四)》) (2) ,惟有幽人自来去。(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3) ,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 姥吟留别》) (4)吴楚东南坼, 。(杜甫《登岳阳楼》) (5)女娲炼石补天处 (李贺《李凭箜篌引》) (6)春水碧于天, 。(韦庄《菩萨蛮》) (7)小楼昨夜又东风, 。(李煜《虞美人》) (8)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杜牧《阿房宫赋》 (9)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苏 洵《六国论》) (10)会桃花之芳园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2.文学常识填空(9分)
厦门市 2007~2008 学年高二语文期末质量检查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试题 (时间:150 分钟;满分:150 分) 考生注意: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卷”上。 监考教师注意:只须装订“答题卷”,本“试题”让学生带回、保存。 一、积累与运用(29 分) 1.根据课文内容,将下列名句补充完整。(12 分) (1)心非木石岂无感? 。(鲍照《行路难(其四)》) (2) ,惟有幽人自来去。(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3) ,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 姥吟留别》) (4)吴楚东南坼, 。(杜甫《登岳阳楼》) (5)女娲炼石补天处, 。(李贺《李凭箜篌引》) (6)春水碧于天, 。(韦庄《菩萨蛮》) (7)小楼昨夜又东风, 。(李煜《虞美人》) (8)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 ?(杜牧《阿房宫赋》) (9)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 。(苏 洵《六国论》) (10)会桃花之芳园,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2.文学常识填空(9 分)
(1)我国文学史向来以“风”“骚”并称,“风”“骚”分别指《》 (2)唐代诗人杜甫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 。他的作品“三吏”包括_《》、《石壕吏》、《潼关 吏》;“三别”包括《新婚别》、《垂老别》、 (3)欧阳修字永叔,号 ,北宋文坛领袖, 运动的 倡导者 (4)苏轼字子瞻,号 生于四川眉山。北宋大文学家、书画家, 有多方面的创作才能,在词的方面开创了 派的词风。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又秋深潦缩,故得尽见 (2)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3)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 怙 (4)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与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①项王军壁垓下②良庖岁更刀,割也③以事秦之心礼天下奇才 ④能守其土,义不赂秦⑤日削月割,以趋于亡⑥函梁君臣之首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③⑤ 5.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2分) A.若稍饰以楼观亭榭 B.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C.泊牧以谗诛 D.赵尝五战于秦 、课内文言语段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1)我国文学史向来以“风”“骚”并称,“风”“骚”分别指《 》 《 》。 (2)唐代诗人杜甫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 “ ”。他的作品“三吏”包括《 》、《石壕吏》、《潼关 吏》;“三别”包括《新婚别》、《垂老别》、《 》。 (3)欧阳修字永叔,号 ,北宋文坛领袖, 运动的 倡导者。 (4)苏轼字子瞻,号 ,生于四川眉山。北宋大文学家、书画家, 有多方面的创作才能,在词的方面开创了 派的词风。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 分) (1)又秋深潦.缩,故得尽见 潦: (2)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速: (3)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 怙: (4)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与: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 分)( ) ①项王军壁.垓下 ②良庖岁.更刀,割也 ③以事秦之心礼.天下奇才 ④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⑤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⑥函.梁君臣之首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③⑤ 5.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2 分)( ) A.若稍饰以楼观亭榭 B.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C.洎牧以谗诛 D.赵尝五战于秦 二、课内文言语段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 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 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軏乎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干牛矣,而 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闲,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闲,恢恢乎其于游刃 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 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滐然己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 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节选自《庄子养生主》) 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视为止,行为迟 ②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③合于《桑林》之舞 ④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依乎天理 B.而刀刃者无厚 C.虽然,每至于族 D.视为止,行为迟 8.写出两个与本段文字有关的成语并加以解释。(4分) 9.庖丁解牛技艺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请根据原文加以概括。(3分)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 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 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 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闲,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闲,恢恢乎其于游刃 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 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己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 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节选自《庄子·养生主》) 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①视为.止,行为迟 ②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③合于.《桑林》之舞 ④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2 分)( ) A.依乎天理.. B.而刀刃..者无厚 C.虽然..,每至于族 D.视为止,行为..迟 8.写出两个与本段文字有关的成语并加以解释。(4 分) 9.庖丁解牛技艺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请根据原文加以概括。(3 分)
、课内外诗歌赏析(27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末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0.“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句中的“自”和“空”能不能换成 “尽”和“皆”,为什么?(4分) 11.简要分析“长使英雄泪满襟”中“长”的表达效果。(4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7分) 剪梅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莲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三、课内外诗歌赏析(27 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 分) 蜀 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0.“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句中的“自”和“空”能不能换成 “尽”和“皆”,为什么?(4 分) 11.简要分析“长使英雄泪满襟”中“长”的表达效果。(4 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7 分)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莲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2.“红藕香残玉簟秋”,除了表明秋天已至,还有什么深刻意蕴?(4分) 13.“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关河令 周邦彦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14.词的上阕描绘出一幅怎样的景象?(3分) 15.这首词以什么为线索?作者在词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四)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月下独酌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2.“红藕香残玉簟秋”,除了表明秋天已至,还有什么深刻意蕴?(4 分) 13.“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 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6 分) 关 河 令 周邦彦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14.词的上阕描绘出一幅怎样的景象?(3 分) 15.这首词以什么为线索?作者在词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 分) (四)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 分)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