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德大业,至矣哉 吉凶生大业。 富有之谓大业。 易》家有时亦称功业: 功业见乎变。 事和业这两个字,形声不同而义同 事,业也;业,事也。方 块形的有组织的中国字,每一个字,常是一个概念。概念是表现 事物底实际的特性;因此,概念底内容,可能相符於实在的事物。 从文宇学上来看这这一个普遍概念:《说文》,“事,职也;从史之 省声”。段玉裁《说文解字注》③:“事,职也;叠韻。职,记微也”。 王筠《说文解字句读》⑨:“耳部职,记微也;知职为记识之识之 本字,事字不须说,故以叠韻说之。且部首说曰,“记事”,而事即 从史,故说之臼职。《易》日,“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即 此意也。”照上所说,文字学者对于事这个偏念底认识,是意味着 记识底记忆作用( Memory)人类对于事物认识底发展,先有感 觉作用( Sensation)次有记忆作用,其次为理解作用( Apprehension) 和感情作用( Feeling)。而文字学者对于“事”这个概念底构成,则 偏重于记忆作用。《易》家亦说一个君子,要多识前言和往行;就 是这个说法。而“业”这个概念,《说文解字》: 业,大版也;所以饰县鼓,捷业如锯齿,以白画之,象 其齟龉相承也。从芊,从巾,巾象版。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事,大版也;所以设构为县也,捷业如锯齿。 或曰,画之植者为虞,掼者为栒。《大雅》笺云,虞者,枸 也:所以县钟鼓也,设大版于上,刻画以为饰。 按:榈以县钟鼓,业以爱柯为饰,其形刻之捷业然如锯 齿;又以白画之,分明可观:故此大版名曰业。 照段氏这个说法,概念是事物底一个真正的像,业这个字底构成, I5 PDF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试用版本创建w, fineprint,com,cn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om.cn
版上之刻、“龃龉相承”,是象征着事象底矛盾性( Contradiction) 而“以自画之,分明可观”,则又是象征着事象底明显性( Evidence) 孔广居《说文疑疑 业、事业也 从笮,从米省。掌,丛生草也;,木之根本也:事之 头绪虽多,总不离乎一本;必务其本、然后业可成也。 古文业,从二字,从二火。半、古文辛,艰辛也。火炎 上,作苦者也。习业,搬业,皆当备尝劳苦艰辛也。事业虽 成而易败,故业有危思义。执业当强毅果敢,故业业又训壮 健斩 札氏这-令说法,充分说明业这个字底概念,是象征着丛生的草 定是有它的根本的。事之头绪虽多,亦一定是有它的根本的 切存在,一定有存在底由来;任何变化,任何运动和发展,一定 岁浮出它的主动者。这就是普底。这些说法,都是从人类对于 事物底认识作用.就其理解作用而说的。 《易》家有时亦用“故”字 明于忧患与故。(《系辞传》) 知幽明之故。(《系辞传》) 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系辞传》) 这放宇,“说文》说:“故,使为之也;从支古声”《段注》:“故, 使之也;今俗云原故是也。凡为之必有使之者。”朱骏声《说文 通训定声》出:“故,使为之也;从攴古声。《墨子经》,故、所 得而后成也’。”这故字,还是说人类对于事物底认识作用,就其 理解作用的根据而说的,引申为理解事物底原故。 《易》家时常用“物”字替代事字 君子以称物平施。(《泉上传》) 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象下传》) 坤作成物。(《系辞上传》) PDF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试用版本创建w, fineprint,com,cn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om.cn
六爻相杂,惟其时物也。(《系辞下传》) 爻有等,故日物;物相杂,故日文。 若夫杂物撰德。 物就是事,事就是物,经籍所见极多,这里不具徵引。这里单就 “物”这-个字在事理学上是象征着什么一种意义,且看清张文虎 《舒艺堂随笔》论《说文》②: 物,犹事也。部首释牛字云,侔事理也;则物字从牛之 义可知。 牛部,牛,大牲也。牛,件也;件,事理也。严据《集 韻》、《韻会》尤韻侔宇皆云,“俾或作件”,谓件当作侔。侔 齐等也。牛,畜之大者。《郊特牲》春秋屡书郊牛,礼之大 者。民以食为天;牛资农耕,事之大者。 凡事理皆先其大者,而后以次差等之;故云“侔事理也”。 这说得很有趣,说明了物这个字,在事理学上,是象征着:事,在 其事理上.是有其次第性( Graduation)和秩序性( Order)的。 《易》家有时亦用“务”字: 大《易》,开物成务。(《系辞传》)。 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 巛》:“事,务也”。如何构成务这个字底概念?《说文》:“务,趣 也;从力孜声”。《段注》”务,趣也;疾走也。务者,言其促疾 於事也”。文字学者对於务字这个概念,是着重在动作;动作乃是 使…个尚未存在或尚未达成底事物使之达成存在或从速达成存在 底要糸。所以,“务”这个字在事理学所用和“事”同性质的字汇, 是象征着人类对于事物之认识作用,继理解作用而发生底感情作 用,由于感情作用而发生充满着感情底动作,而形成了务这个字 底概念 上面所列举底关于和“事”同性质的字汇,如业,如故,如 物,如务.就其在文字学上所构成底概念,而识别其在事理学上 17 PDF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试用版本创建w, fineprint,com,cn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om.cn
所相关底一些意义;这在事理学上底了解,是有帮助的。因为一 个方块形的中国字,时常是事物底一个真正的“像”。中国字的作 法,有象形的,有象声的,有象义的。而《易》的作法,整个地 运用了现象论 Phenomenalism的方法。 科学无一不以现象为出发点。所谓现象论,就是主张我们对 于超意识底事物,本无从认识,所可认识的,只是它们的现象。所 谓现象论方法,就是指明人类对于事物之认识,由于认识所表达 出来底表示方式,的确是事物呈现出来底事象。《系辞传》说: 象也者,像此者也。 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 是故谓之象。 以制器者尚其象。 极其数,遨定天下之象。 两仪生四象。 法象莫大乎天地 愍象著明,莫大乎日月。 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 《易》有四象,所以示也。 圣人立象以尽意。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 这象字,古书多假借为像字,《说文》人部日,“像者,似也;似 者,像也。”超意识的真正的事物,本无从认识;所可认识的,只 是它们的像似。《韩非子》说得好,“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 按其图以想其生也”凶这是说明,象只是像似。所以说,“象也 者,像此者也”。天下事的纷繁,是五光十色的;今天的科学家,亦 只是要把五光十色的事物,用一些简单的方法,把它们形容出来。 PDF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试用版本创建w, fineprint,com,cn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om.cn
《易》家解释《易》的象,亦只是说,“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 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释文》:“象,拟也”。拟, 就是象底意思 《易》家看来,遍天地多是象:“在天成象”;“仰则犯象于天, 俯则观法于地”;“法象莫大乎天地”,“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 天地好像告诉了你,一切都放在你面前,显现在你面前。而《易》 亦就是象,“象也者,像此者也”。《易》底作法,完全是现象论 底方法。两仪(阴阳)是象,四象(太阳少阳太阴少阴)是象,八 卦是象,六十四卦是象,三百八十四爻都是象。它说,“两仪生 四象”“《易》有四象,所以示也”“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 “圣人没卦观象”;就是这个意思。而六十四卦,每卦分上下或内 外两卦,谓之大象;三百八十四爻,每卦六爻,爻底分体,谓之 小象。 后来,六十四卦加上了卦名,这卦名就是象。一个卦名,即 是一个概念,概念亦是象。所谓“卦者,挂也”即谓将享象挂出 来显示给我们看。后来,十六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加上了卦辞 卦辞是象,爻辞亦是象。卦辞亦叫做彖辞,爻辞亦叫做象辞。它 说,“款者,言乎象者也”。“象也者,像也”。“君子观其象而玩 其辞”。就是说,辞亦是象。辞有象有占,象是象,占亦是象。《乾》 初九“潜龙勿用”,潜龙是《乾》初九底象,勿用是《乾》初九底 占。占从卜从口,是“斷” Judgment底意思卦辞爻辞所见底吉 凶、悔、吝、无咎,都是占,亦都是断。《系辞传》说: 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 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 这就是说,占或斷就是象判断要真实,真实性( Truth)底精健 是在乎判断要与事物相符合,符合( Conformity)就是象。王弼 《易略例》论象最精辟: 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 PDF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试用版本创建w, fineprint,com,cn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