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技术指南 第一章总则与基本规定 11总则 1.1.1为建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促进安全生产规范实施, 有效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特编制本指南 1.1.2本指南主要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新建工程的安全标准化建设与管理。改建和 扩建工程可参照执行。 1.1.3本指南围绕安全管理行为标准化和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对城市轨道交通工 程参建各方,对现场安全文明施工、不同工法施工等提出标准化管理要求。各地可结合 工作实际,制定相应实施细则。 114本指南制定的主要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 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4.《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 6.《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 意见》(安委办(2016)11号) 7.《关于印发<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建质(2010 5号) 8.《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的指导意 见》(建办质(2013)11号) 9.《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严格落实建筑工程质量终身责仼承诺制的通知》 (建办质(2014)44号) 10.《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暂行办法>的通知》 (建质(2014)111号) 11.《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建筑施工项目经理质量安全责任十项规定(试 行)>的通知》(建质(2014)123号)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技术指南 2 第一章 总则与基本规定 1.1 总则 1.1.1 为建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促进安全生产规范实施, 有效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特编制本指南。 1.1.2 本指南主要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新建工程的安全标准化建设与管理。改建和 扩建工程可参照执行。 1.1.3 本指南围绕安全管理行为标准化和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对城市轨道交通工 程参建各方,对现场安全文明施工、不同工法施工等提出标准化管理要求。各地可结合 工作实际,制定相应实施细则。 1.1.4 本指南制定的主要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 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4.《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 6.《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 意见》(安委办〔2016〕11 号) 7《. 关于印发<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建质〔2010〕 5 号) 8.《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的指导意 见》(建办质〔2013〕11 号) 9.《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严格落实建筑工程质量终身责任承诺制的通知》 (建办质〔2014〕44 号) 10《.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暂行办法>的通知》 (建质〔2014〕111 号) 11.《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建筑施工项目经理质量安全责任十项规定(试 行)>的通知》(建质〔2014〕123 号)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技术指南 12.《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建筑工程五方责任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 任追究暂行办法>的通知》(建质(2014)124号) 13.《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 理办法的通知》(建质(2014)34号) 14.《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质量安全责任八项规定(试 行)>等四个规定的通知》(建市(2015)35号) 15.《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检査指南的通知》(建 质(2016)173号) 16.《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关键节点风险管控的通 知》(建办质(2017)68号) 17.《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37号) 18.《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 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办质(2018)31号) 19.《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土建施工质量标准化管 理技术指南的通知》(建办质(2018)65号) 20.《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工程质量安全手册(试行)的通知》(建质(2018 95号) 2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推广使用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指导 图册的通知》(建办质函(2019)90号) 22.《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创新技术指南的通知》 (建办质函(2019)274号) 23.《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规范》(GB50652) 24.《盾构法隧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46) 25.《地下铁道工程施工标准》(GB「51310) 26.《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120) 27.《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3) 28.《铁路通信、信号、电力、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6) 1.1.5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除应符合本指南的规定外,还应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技术指南 3 12.《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建筑工程五方责任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 任追究暂行办法>的通知》(建质〔2014〕124 号) 13.《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 理办法的通知》(建质〔2014〕34 号) 14.《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质量安全责任八项规定(试 行)>等四个规定的通知》(建市〔2015〕35 号) 15.《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检查指南的通知》(建 质〔2016〕173 号) 16.《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关键节点风险管控的通 知》(建办质〔2017〕68 号) 17.《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 37 号) 18.《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 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办质〔2018〕31 号) 19.《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土建施工质量标准化管 理技术指南的通知》(建办质〔2018〕65 号) 20.《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工程质量安全手册(试行)的通知》(建质〔2018〕 95 号) 2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推广使用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指导 图册的通知》(建办质函〔2019〕90 号) 22.《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创新技术指南的通知》 (建办质函〔2019〕274 号) 23.《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规范》(GB50652) 24.《盾构法隧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46) 25.《地下铁道工程施工标准》(GB/T51310) 26.《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 27.《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3) 28.《铁路通信、信号、电力、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6) 1.1.5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除应符合本指南的规定外,还应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技术指南 符合国家、行业现行的其他相关标准与规定。 1.1.6当本指南的规定与国家强制性标准不一致时,以国家强制性标准规定为准 12基本规定 1.2.1本指南以安全管理行为标准化和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为核心,明确各参建单 位安全管理职责、安全风险管理目标、现场施工安全控制措施、各工法及各工序安全生 产控制要点。 1.2.2本指南涵盖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各阶段施工内容,对标《危险性较大的分 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检査指南》等要求,着眼解决如 何达标问题,提出通用性、针对性的标准化要求。 1.2.3安全管理行为标准化是对参建各方应承担的安全责任、义务等做出相应规定, 满足“体系健全、制度完备、责任明确、风险可控”要求。参建各方是指建设、勘察、 设计、施工、监理和第三方监测等单位。 1.建设单位对项目建设的安全质量负总责。包括:管理机构与人员配置、责任体系 与管理制度、安全教育与培训交底、建设过程的技术、施工与协调管理等。 2.施工单位承担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包括:资质资格与管理机构、管理制 度与教育、施工组织设计与专项施工方案、现场施工管理等。 3.勘察单位对工程项目的安全质量承担勘察责任。包括:资质资格与管理机构、勘 察大纲策划与实施、勘察成果交付与配合施工等。 4.设计单位对工程项目的安全质量承担设计责任。包括:资质资格与管理机构、设 计依据获取与设计安全控制、设计配合施工等 5.监理单位对工程项目的安全质量承担监理责任。包括:资质资格与管理机构、监 理规划与实施细则、监理审査管理、现场管理与协调等 6.第三方监测单位对工程项目的安全质量承担监测责任。包括:资质资格与管理机 构、仪器设备要求、监测方案制定、审查与实施等 1.2.4安全风险管理应贯穿工程建设全过程,落实建设、施工等参建各方的主体责 任。包括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査治理、应急管理、危大工程管理、关键节点条件核査、 周边环境安全与不良地质影响管理、特殊气候安全管理、监控量测与预警管理等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技术指南 4 符合国家、行业现行的其他相关标准与规定。 1.1.6 当本指南的规定与国家强制性标准不一致时,以国家强制性标准规定为准。 1.2 基本规定 1.2.1 本指南以安全管理行为标准化和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为核心,明确各参建单 位安全管理职责、安全风险管理目标、现场施工安全控制措施、各工法及各工序安全生 产控制要点。 1.2.2 本指南涵盖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各阶段施工内容,对标《危险性较大的分 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检查指南》等要求,着眼解决如 何达标问题,提出通用性、针对性的标准化要求。 1.2.3 安全管理行为标准化是对参建各方应承担的安全责任、义务等做出相应规定, 满足“体系健全、制度完备、责任明确、风险可控”要求。参建各方是指建设、勘察、 设计、施工、监理和第三方监测等单位。 1. 建设单位对项目建设的安全质量负总责。包括:管理机构与人员配置、责任体系 与管理制度、安全教育与培训交底、建设过程的技术、施工与协调管理等。 2. 施工单位承担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包括:资质资格与管理机构、管理制 度与教育、施工组织设计与专项施工方案、现场施工管理等。 3. 勘察单位对工程项目的安全质量承担勘察责任。包括:资质资格与管理机构、勘 察大纲策划与实施、勘察成果交付与配合施工等。 4. 设计单位对工程项目的安全质量承担设计责任。包括:资质资格与管理机构、设 计依据获取与设计安全控制、设计配合施工等。 5. 监理单位对工程项目的安全质量承担监理责任。包括:资质资格与管理机构、监 理规划与实施细则、监理审查管理、现场管理与协调等。 6. 第三方监测单位对工程项目的安全质量承担监测责任。包括:资质资格与管理机 构、仪器设备要求、监测方案制定、审查与实施等。 1.2.4 安全风险管理应贯穿工程建设全过程,落实建设、施工等参建各方的主体责 任。包括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应急管理、危大工程管理、关键节点条件核查、 周边环境安全与不良地质影响管理、特殊气候安全管理、监控量测与预警管理等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技术指南 1.2.5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针对现场施工安全制定标准化控制要点。包括安全文明 施工、明挖/盖挖法施工、盾构邝BM法施工、矿山法施工、髙架施工和机电、系统、设 备与装修施工 1.安全文明施工包括文明施工、安全防护、临时用电、消防安全、机械设备和设备 作业管理,以及脚手架、钢筋、模板支架等通用工程施工。此后章节凡涉及此类通用项 目,均参照本章内容执行 2.明挖、盖挖法施工以基坑工程工序作业顺序为轴线,重点关注深基坑围护结构质 量可能引发的施工风险、降水及土方开挖对基坑稳定性的影响、主体施工阶段脚手架、 模板支架、混凝土浇筑等工序作业的施工前置条件核査、过程控制。包括基坑支护、降 排水、基坑开挖与监测、结构施工、盖挖法施工等。 3.盾构丌BM法是隧道施工的主要工法,重点关注工程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周边 环境保护要求、加固措施、设备设施作业管理及监控量测等因素。包括设备选型、安装 调试、始发与接收、各工序施工控制、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隧道监控量测、TBM法掘 进施工等。 4.矿山法是传统施工工法,重点关注工程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周边环境,施工中 降排水、超前加固措施是否到位,通道畅通、区段分明、工序衔接、各作业工序互不干 扰等因素。包括施工降排水、竖井与洞口工程、超前支护、开挖与初期支护、二次衬砌、 隧道运输、施工监测等, 5.高架施工通常包含高架车站和高架区间施工,重点关注工程地质条件、地基承载 力、受力检算、髙空作业安全、大型设备操作、预应力施工安全、跨既有线路安全条件 等因素。包括桩基、承台等下部结构施工、墩柱、梁等上部结构制作架设与浇筑、高架 车站施工等。 6.机电、系统、设备与装修施工,重点关注轨行区作业安全管理、各专业交叉施工 中的安全界面、系统调试阶段的安全调度管理工作。包括车站属地管理、轨行区施工管 理、轨道工程、二次结构及装饰装修、机电设备安装及系统调试等。 1.2.6.智能建造有利于促进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实现安全风险静态与动态管理 改进施工中人、机、料、法、环之间、各级管理层之间的交互方式,建立互联网协同、 安全监控、数据收集、智能分析等信息化生态圈,达到智能化、多元化的安全生产目标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技术指南 5 1.2.5 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针对现场施工安全制定标准化控制要点。包括安全文明 施工、明挖/盖挖法施工、盾构/TBM 法施工、矿山法施工、高架施工和机电、系统、设 备与装修施工。 1. 安全文明施工包括文明施工、安全防护、临时用电、消防安全、机械设备和设备 作业管理,以及脚手架、钢筋、模板支架等通用工程施工。此后章节凡涉及此类通用项 目,均参照本章内容执行。 2. 明挖、盖挖法施工以基坑工程工序作业顺序为轴线,重点关注深基坑围护结构质 量可能引发的施工风险、降水及土方开挖对基坑稳定性的影响、主体施工阶段脚手架、 模板支架、混凝土浇筑等工序作业的施工前置条件核查、过程控制。包括基坑支护、降 排水、基坑开挖与监测、结构施工、盖挖法施工等。 3. 盾构/TBM 法是隧道施工的主要工法,重点关注工程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周边 环境保护要求、加固措施、设备设施作业管理及监控量测等因素。包括设备选型、安装 调试、始发与接收、各工序施工控制、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隧道监控量测、TBM 法掘 进施工等。 4. 矿山法是传统施工工法,重点关注工程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周边环境,施工中 降排水、超前加固措施是否到位,通道畅通、区段分明、工序衔接、各作业工序互不干 扰等因素。包括施工降排水、竖井与洞口工程、超前支护、开挖与初期支护、二次衬砌、 隧道运输、施工监测等。 5. 高架施工通常包含高架车站和高架区间施工,重点关注工程地质条件、地基承载 力、受力检算、高空作业安全、大型设备操作、预应力施工安全、跨既有线路安全条件 等因素。包括桩基、承台等下部结构施工、墩柱、梁等上部结构制作架设与浇筑、高架 车站施工等。 6. 机电、系统、设备与装修施工,重点关注轨行区作业安全管理、各专业交叉施工 中的安全界面、系统调试阶段的安全调度管理工作。包括车站属地管理、轨行区施工管 理、轨道工程、二次结构及装饰装修、机电设备安装及系统调试等。 1.2.6.智能建造有利于促进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实现安全风险静态与动态管理, 改进施工中人、机、料、法、环之间、各级管理层之间的交互方式,建立互联网协同、 安全监控、数据收集、智能分析等信息化生态圈,达到智能化、多元化的安全生产目标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技术指南 包括基于CPS的施工风险主动控制技术、基于BIM的施工风险管控技术、城市轨道交 通安全风险管控技术、互联网+地铁工程施工质量安全大数据管理成套技术。 1.基于CPS的施工风险主动控制技术,可通过信息物理系统实现地铁工程物理世 界与信息世界之间的深度融合,对施工现场风险进行主动控制 2.基于BM的施工风险管控技术,能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规范施工风险管控流程, 改变传统的分散管理,实现地铁施工安全风险的全员和全过程管控。 3.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风险管控技术,可采用GS、无线通讯、光纤专网等手段,对 轨道交通建设全过程参建各方的安全风险进行静态与动态管理 4.互联网+地铁工程施工质量安全大数据管理成套技术,整合物联网、云计算、大 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手段,形成适应大规模地铁建设的质量安全大数据管理集成平 台,提升参建各方的质量安全监管水平,实现质量安全管理模式的转型升级 6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技术指南 6 包括基于 CPS 的施工风险主动控制技术、基于 BIM 的施工风险管控技术、城市轨道交 通安全风险管控技术、互联网+地铁工程施工质量安全大数据管理成套技术。 1. 基于 CPS 的施工风险主动控制技术,可通过信息物理系统实现地铁工程物理世 界与信息世界之间的深度融合,对施工现场风险进行主动控制。 2. 基于 BIM 的施工风险管控技术,能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规范施工风险管控流程, 改变传统的分散管理,实现地铁施工安全风险的全员和全过程管控。 3.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风险管控技术,可采用 GIS、无线通讯、光纤专网等手段,对 轨道交通建设全过程参建各方的安全风险进行静态与动态管理。 4. 互联网+地铁工程施工质量安全大数据管理成套技术,整合物联网、云计算、大 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手段,形成适应大规模地铁建设的质量安全大数据管理集成平 台,提升参建各方的质量安全监管水平,实现质量安全管理模式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