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09语文预测试题(二十一) 第Ⅰ卷(共36分)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组是 A.青荇(xing)佝偻(gou) 罗绮(qj) 义愤填膺(ying) B.会稽( kuaiji)携手(xie) 遏制(e) 豁然开朗(huo) C.发酵(jiao)阙秦(jue) 倾圮(pi) 朝服衣冠(zhao) D.踟蹰(chi) 繁芜(wu) 诅咒(z) 约车百乘( cheng)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诽谤 肤浅 骇人听闻 主机 永葆生 祈祷 签署 无济于事 卓有成效 簇新 砥砺品格 委屈求全 D.昳丽 疾疹 没死以闻 膏腴之地 3.下列句中横线处应填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我国气象专家在说到暖冬定义时提到,目前我国尚未暖冬的明确标准。定义中“比 多年平均值明显偏高”只是一个 的标准,而究竟高出多少,还没有作出具体的规定。 ②尽管各地的“豆腐渣”工程情况各异,但其共性都是有关责任人的腐败使然, 人 们又叫“豆腐渣”工程为“腐败”工程,根治“豆腐渣”工程, 要严格质量管理, 在反腐败上下功夫。 A.①制定定量②因此既/又B.①制订定性②所以不仅/还 C.①制定定性②因此不仅/还D.①制订定量②所以既/又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基于以往对才子类人物的认识,我想,他应该是一个放诞不羁的人吧?可是在看来 他的文章之后,我改变了对他的认识 B.企业的“老总”常常会面临这样一种尴尬:两种策划的捉刀人针锋相对,用了其中 的一个策划,就可能伤及另一个策划提出者的自尊或积极性 C.物流业的前景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无论目前多成功的企业,其实都还是在摸着 石头过河,大家心里都没底 D.这位年轻的钢琴家演奏出的曲子优美动听,如高山流水,听众都赞叹不已。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伦敦作为第30届奥运会的主办城市,其规划中的奥运村就在船坞区,因该地土地价格 低廉,所以吸引了福特汽车等国际财团前来开发船坞区的改造。 B.从三月十四日到三月十九日,不法分子蛊惑煽动一些不明真相的人在甘南州进行打砸抢 烧破坏活动,致使当地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2.3亿元人民币。 C.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14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将达尔富尔问题与奥运会挂钩, 无助于达尔富尔问题,也有违体育非政治化的奥林匹克精神。 D.全国人大代表、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建议,高校招生应引入多元标准,不但要看髙中 生的高考成绩,还要看其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报告。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从科举制度的废除看近代以来的文化断裂 科举制度的取消对中国现代化造成的困难在于,原有的形成社会精英的方式由此而发生 突然的断裂。正如一些研究者指出的,曾经由科举制度给社会提供的内聚力量,在其后几十 年中一直都没有恢复过来。科举制度的取消既然产生如此多的消极后果,这是否可以得出 个保守倒退的结论,即中国根本不应该进行以科举制为核心的教育体制改革?显然不应得出 这样的结论。变革不适应于时代要求的旧制度,毕竟是历史的大趋势。但采取什么方法,使 制度改革可以取得真正的效果,则应是改革者考虑的最为关键的问题 众所周知,在传统中国农村社会,存在着一个以士绅为主体的精英阶级。科举制所造成
备考 2009 语文预测试题(二十一) 第Ⅰ卷(共 36 分)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组是 ( ) A.青荇(xìng) 佝偻(gōu ) 罗绮(qĭ) 义愤填膺(yīng) B.会稽(kuàijī) 携手(xié) 遏制(è) 豁然开朗(huò) C.发酵(jiào) 阙秦(jué) 倾圮(pĭ ) 朝服衣冠(zhāo) D.踟蹰(chí) 繁芜(wú) 诅咒(zǔ) 约车百乘(chéng)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诽谤 肤浅 骇人听闻 永葆生机 B.祈祷 签署 无济于事 卓有成效 C.漫溯 簇新 砥砺品格 委屈求全 D.昳丽 疾疹 没死以闻 膏腴之地 3.下列句中横线处应填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我国气象专家在说到暖冬定义时提到,目前我国尚未 暖冬的明确标准。定义中“比 多年平均值明显偏高”只是一个 的标准,而究竟高出多少,还没有作出具体的规定。 ②尽管各地的“豆腐渣”工程情况各异,但其共性都是有关责任人的腐败使然, 人 们又叫“豆腐渣”工程为“腐败”工程,根治“豆腐渣”工程, 要严格质量管理, 要 在反腐败上下功夫。 A.①制定 定量 ②因此 既/又 B.①制订 定性 ②所以 不仅/还 C.①制定 定性 ②因此 不仅/还 D.①制订 定量 ②所以 既/又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基于以往对才子类人物的认识,我想,他应该是一个放诞不羁的人吧?可是在看来 他的文章之后,我改变了对他的认识。 B.企业的“老总”常常会面临这样一种尴尬:两种策划的捉刀人针锋相对,用了其中 的一个策划,就可能伤及另一个策划提出者的自尊或积极性。 C.物流业的前景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无论目前多成功的企业,其实都还是在摸着 石头过河,大家心里都没底。 D.这位年轻的钢琴家演奏出的曲子优美动听,如高山流水,听众都赞叹不已。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伦敦作为第 30 届奥运会的主办城市,其规划中的奥运村就在船坞区,因该地土地价格 低廉,所以吸引了福特汽车等国际财团前来开发船坞区的改造。 B.从三月十四日到三月十九日,不法分子蛊惑煽动一些不明真相的人在甘南州进行打砸抢 烧破坏活动,致使当地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 2.3 亿元人民币。 C.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 14 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将达尔富尔问题与奥运会挂钩, 无助于达尔富尔问题,也有违体育非政治化的奥林匹克精神。 D.全国人大代表、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建议,高校招生应引入多元标准,不但要看高中 生的高考成绩,还要看其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报告。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从科举制度的废除看近代以来的文化断裂 科举制度的取消对中国现代化造成的困难在于,原有的形成社会精英的方式由此而发生 突然的断裂。正如一些研究者指出的,曾经由科举制度给社会提供的内聚力量,在其后几十 年中一直都没有恢复过来。科举制度的取消既然产生如此多的消极后果,这是否可以得出一 个保守倒退的结论,即中国根本不应该进行以科举制为核心的教育体制改革?显然不应得出 这样的结论。变革不适应于时代要求的旧制度,毕竟是历史的大趋势。但采取什么方法,使 制度改革可以取得真正的效果,则应是改革者考虑的最为关键的问题。 众所周知,在传统中国农村社会,存在着一个以士绅为主体的精英阶级。科举制所造成
的社会流动性,使中国的农村社会存在着独立于城市的文化系统,这一文化系统是由士绅地 主、宗族组织与相应的宗族学校私塾构成的。 在传统科举制度下,农村士绅通过科举所拥有的士绅身份,是保持其在农村中的精英地 位的基础。他们正是借助这一身份与地位,获得社会的尊重,并成为农村社会与文化生活的 主导者与组织者。正如张仲礼先生所指出的,“士绅作为一个居于领袖地位和享有各种特权 的社会集团,也承担了若干社会职责。他们视自己的家乡福利增进与利益保护为己任。在政 府官员面前,他们代表了本地的利益,他们承担了诸如公益活动、排解纠纷、组织修路筑桥 开河建堤等公共工程,此外,还组织地方治安,征税,弘扬儒学,兴建学校等农村社会生活 的各项工作。”在这一文化系统中,由于宗族所拥有的相当数量的学田、义田、义学的存在, 相当一部分同族子弟不分贫富均可以通过就读于本族的宗族学校,获得一定的文化知识,并 成为农村的准文化人。据一些国外学者统计,近代以前,中国南方农村不少地区的识字率比 20世纪20、30年代更高,这一点很大程度上可以从这种农村精英文化系统所维持的文化生 态平衡得到解释 由于这一农村文化系统的存在,中国农村社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自主性。这是因为,传 统农村士绅起到了国家与农村社会的中介作用。他们一方面代表官府向农民征税,另一方面 又利用他们的特殊身份地位,而对官府保持自己的影响力。这就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农 村地方利益的代言人。然而,由于科举的废止,对于农村士绅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此后 中国农村中不再存在一个稳定的士绅阶级来充任农村文化生活与社会生态环境的组织者与 调节者。另一方面,学堂则成为跻身政界的唯一出路,而学堂均在省城和京城,又由于城市 集中着财富、名位、权力这些社会稀缺资源的巨大优势,这样,自民国以来,就出现了大批 农村知识青年源源不断地被城市吸纳并脱离农村的“无根化”过程。农村知识分子大量地单 向地向城市流动,并在城市中去寻求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的机会与空间,是清末民国以来社会 变动的一个基本趋势。与此同时,由于农村文化人缺乏再生机制,农村文化生态从而持续退 化与空洞化。在这种背景下,农村基层的权力结构发生什么变化?正如美国学者杜赞奇所指 出的,“到了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村政权落入另一类型的人物之手。他们大多希望从政治和 村公职中捞到物质利益,村公职不再是赢得公众尊敬的场所而为人所追求。”“传统村庄领 袖不断被赢利型经纪人所取代,村民们称其为‘土豪’、‘无赖’或‘恶霸’。这些人无所 不在,影响极坏。……进入民国之后,随着国家政权的内卷化,土豪劣绅乘机窃取各种公职, 成为乡村政权的主流。”可以说,民国初年以后,主宰农村命运的,正是这样一些没有文化、 甚至只有反文化的社会阶层 科举制度的取消,实际上只是中国农村文化生态失衡的开始,农村智力资源向城市的单 向流动,此后数十年从来没有中止过。除了那些心存田园浪漫情怀而下乡过几天“悠然见南 山”悠闲日子的城市文人雅士外,农村不再是吸引人们的去处。 6.属于“由于这一农村文化系统的存在,中国农村社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自主性”中的“自 主性”的一项是 A.稳定的士绅阶级来充任农村文化生活与社会生态环境的组织者与调节者。 B.农村青年可以源源不断向城市流动 C.同族子弟不分贫富均可以通过就读于本族的宗族学校 D.科举制度给社会提供的内聚力量 7.科举制度的突然废除为什么会造成中国农村文化的断裂,以下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科举制度使农村士绅通过科举所拥有的士绅身份,保持着在农村的精英地位,并成 为农村社会与文化生活的主导者与组织者。废除科举后,他们无法再充任该角色。 B.科举制度废除后,在城市的学堂及财富、名利、权力吸引农村知识分子源源不断涌 入,使农村文化生态持续退化和空洞化 C.科举制度废除后,一些没有文化、甚至只有反文化的社会阶层掌控了农村基层政权 D.心存田园浪漫情怀而下乡过几天“悠然见南山”悠闲日子的城市文人雅士不能给农 村带来经济利益和文化提升 8.下列有关文章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绅士作为一个居于领袖地位和享有各种特权的社会集团,也承担若干职责。这些职责主 要是文化方面的
的社会流动性,使中国的农村社会存在着独立于城市的文化系统,这一文化系统是由士绅地 主、宗族组织与相应的宗族学校私塾构成的。 在传统科举制度下,农村士绅通过科举所拥有的士绅身份,是保持其在农村中的精英地 位的基础。他们正是借助这一身份与地位,获得社会的尊重,并成为农村社会与文化生活的 主导者与组织者。正如张仲礼先生所指出的,“士绅作为一个居于领袖地位和享有各种特权 的社会集团,也承担了若干社会职责。他们视自己的家乡福利增进与利益保护为己任。在政 府官员面前,他们代表了本地的利益,他们承担了诸如公益活动、排解纠纷、组织修路筑桥、 开河建堤等公共工程,此外,还组织地方治安,征税,弘扬儒学,兴建学校等农村社会生活 的各项工作。”在这一文化系统中,由于宗族所拥有的相当数量的学田、义田、义学的存在, 相当一部分同族子弟不分贫富均可以通过就读于本族的宗族学校,获得一定的文化知识,并 成为农村的准文化人。据一些国外学者统计,近代以前,中国南方农村不少地区的识字率比 20 世纪 20、30 年代更高,这一点很大程度上可以从这种农村精英文化系统所维持的文化生 态平衡得到解释。 由于这一农村文化系统的存在,中国农村社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自主性。这是因为,传 统农村士绅起到了国家与农村社会的中介作用。他们一方面代表官府向农民征税,另一方面 又利用他们的特殊身份地位,而对官府保持自己的影响力。这就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农 村地方利益的代言人。然而,由于科举的废止,对于农村士绅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此后 中国农村中不再存在一个稳定的士绅阶级来充任农村文化生活与社会生态环境的组织者与 调节者。另一方面,学堂则成为跻身政界的唯一出路,而学堂均在省城和京城,又由于城市 集中着财富、名位、权力这些社会稀缺资源的巨大优势,这样,自民国以来,就出现了大批 农村知识青年源源不断地被城市吸纳并脱离农村的“无根化”过程。农村知识分子大量地单 向地向城市流动,并在城市中去寻求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的机会与空间,是清末民国以来社会 变动的一个基本趋势。与此同时,由于农村文化人缺乏再生机制,农村文化生态从而持续退 化与空洞化。在这种背景下,农村基层的权力结构发生什么变化?正如美国学者杜赞奇所指 出的,“到了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村政权落入另一类型的人物之手。他们大多希望从政治和 村公职中捞到物质利益,村公职不再是赢得公众尊敬的场所而为人所追求。”“传统村庄领 袖不断被赢利型经纪人所取代,村民们称其为‘土豪’、‘无赖’或‘恶霸’。这些人无所 不在,影响极坏。……进入民国之后,随着国家政权的内卷化,土豪劣绅乘机窃取各种公职, 成为乡村政权的主流。”可以说,民国初年以后,主宰农村命运的,正是这样一些没有文化、 甚至只有反文化的社会阶层。 科举制度的取消,实际上只是中国农村文化生态失衡的开始,农村智力资源向城市的单 向流动,此后数十年从来没有中止过。除了那些心存田园浪漫情怀而下乡过几天“悠然见南 山”悠闲日子的城市文人雅士外,农村不再是吸引人们的去处。 6.属于“由于这一农村文化系统的存在,中国农村社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自主性”中的“自 主性”的一项是 ( ) A.稳定的士绅阶级来充任农村文化生活与社会生态环境的组织者与调节者。 B.农村青年可以源源不断向城市流动。 C.同族子弟不分贫富均可以通过就读于本族的宗族学校。 D.科举制度给社会提供的内聚力量。 7.科举制度的突然废除为什么会造成中国农村文化的断裂,以下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科举制度使农村士绅通过科举所拥有的士绅身份,保持着在农村的精英地位,并成 为农村社会与文化生活的主导者与组织者。废除科举后,他们无法再充任该角色。 B.科举制度废除后,在城市的学堂及财富、名利、权力吸引农村知识分子源源不断涌 入,使农村文化生态持续退化和空洞化。 C.科举制度废除后,一些没有文化、甚至只有反文化的社会阶层掌控了农村基层政权。 D.心存田园浪漫情怀而下乡过几天“悠然见南山”悠闲日子的城市文人雅士不能给农 村带来经济利益和文化提升。 8.下列有关文章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 A.绅士作为一个居于领袖地位和享有各种特权的社会集团,也承担若干职责。这些职责主 要是文化方面的
B.然而,由于科举的废止,对于农村士绅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意思是农村士绅完全失 去了做官从政的机会 C.近代以前,中国南方农村不少地区的识字率比20世纪20、30年代更高,原因就在农村 精英文化系统维持了文化生态平衡 D.科举制度的取消,实际上只是中国农村文化生态失衡的开始,从此,农村不再是吸 引人们的去处,任何人任何情况下都不再愿意去农村。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 刘宰,字平国,金坛人。既冠,入乡校,卓然不苟于去就取舍。绍熙元年举进士,调江 宁尉。江宁巫风为盛,宰下令保伍互相纠察,往往改业为农。岁旱,帅守命振荒邑境,多所 全活。有持妖术号“真武法”、“空云子”、“宝华主”者,皆禁绝之。书其坐右曰:“毋 轻出文引,毋轻事棰楚。”缘事岀郊,与吏卒同蔬食水饮。去官,惟箧藏主簿赵师秀酬倡诗 而己。 授泰兴令,邻邑有租牛县境者,租户于主有连姻,因丧会,窃券而逃。它日主之子征其 租,则曰牛鬻久矣。子累年讼于官,无券可质,官又以异县置不问。诉于宰,宰曰:“牛失 十载,安得一旦复之。”宰乃召二丐者劳而语之故,托以它事系狱。鞫之,丐者自诡盗牛以 卖,遣诣其所验视。租户曰:“吾牛因某氏所租。”丐者辞益力,因出券示之,相持以来 盗券者怃然,为归牛与租。富室亡金钗,惟二仆妇在,置之有司,咸以为冤。命各持一芦, 曰:“非盜钗者,诘朝芦当自若:果盗,则长于今二寸。”明旦视之,一自若,一去其芦二 寸矣,即讯之,果伏其罪。有姑诉妇不养者二,召二妇并姑置一室,或饷其妇而不及姑,徐 伺之,一妇每以己馔馈姑,姑犹呵之,其一反之。如是累日,遂得其情 宰刚大正直,明敏仁恕,施惠乡邦,其烈实多。置义仓,创义役,三为粥以与饿者,自 冬徂夏,日食凡万余人。某无田可耕,某无庐可居,某之子女长矣而未昏嫁,皆汲汲经理, 如己实任其责。桥有病涉,路有险阻,虽巨役必捐赀先倡而程其事。凡利于乡人者,无不为 (《宋史·列传第一百六十》) 9.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因丧会,窃券而逃 券:契据 B.徐伺之,一妇每以己馔馈姑伺:侍候 C.宰下令保伍互相纠察 纠察:检举监督 D.皆汲汲经理 经理:处理操办 20080801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果盗,则长于今二寸②凡利于乡人者 B.①一妇每以己馔馈姑②因出券示之,相持以来 C.①或饷其妇而不及姑②某之子女长矣而未昏嫁 D.①因出券示之 ②吾牛因某氏所租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刘宰办案机智巧妙的一组是 ①有持妖术…者,皆禁绝之 ②毋轻出文引,毋轻事棰楚 ③乃召二丐者劳而语之故,托以它事系狱④命各持一芦……即讯之,果伏其罪 ⑤召二妇并姑置一室,或饷其妇而不及姑⑥置义仓,创义役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①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宰任江宁县尉时,为治理地方上盛行的巫术之风,采取有力手段,严厉禁止,使民 风渐变,原来做巫祝的人也大都改行务农了 B.刘宰清明廉洁,外出办事,与差吏士卒吃同样的蔬菜和同样的水。离职时,他的箱子里 没有金银财宝,只有与主簿赵师秀酬唱的诗集
B.然而,由于科举的废止,对于农村士绅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意思是农村士绅完全失 去了做官从政的机会。 C.近代以前,中国南方农村不少地区的识字率比 20 世纪 20、30 年代更高,原因就在农村 精英文化系统维持了文化生态平衡。 D.科举制度的取消,实际上只是中国农村文化生态失衡的开始,从此,农村不再是吸 引人们的去处,任何人任何情况下都不再愿意去农村。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9—12 题。 刘宰,字平国,金坛人。既冠,入乡校,卓然不苟于去就取舍。绍熙元年举进士,调江 宁尉。江宁巫风为盛,宰下令保伍互相纠察,往往改业为农。岁旱,帅守命振荒邑境,多所 全活。有持妖术号“真武法”、“空云子”、“宝华主”者,皆禁绝之。书其坐右曰:“毋 轻出文引,毋轻事棰楚。”缘事出郊,与吏卒同蔬食水饮。去官,惟箧藏主簿赵师秀酬倡诗 而已。 授泰兴令,邻邑有租牛县境者,租户于主有连姻,因丧会,窃券而逃。它日主之子征其 租,则曰牛鬻久矣。子累年讼于官,无券可质,官又以异县置不问。诉于宰,宰曰:“牛失 十载,安得一旦复之。”宰乃召二丐者劳而语之故,托以它事系狱。鞫之,丐者自诡盗牛以 卖,遣诣其所验视。租户曰:“吾牛因某氏所租。”丐者辞益力,因出券示之,相持以来, 盗券者怃然,为归牛与租。富室亡金钗,惟二仆妇在,置之有司,咸以为冤。命各持一芦, 曰:“非盗钗者,诘朝芦当自若;果盗,则长于今二寸。”明旦视之,一自若,一去其芦二 寸矣,即讯之,果伏其罪。有姑诉妇不养者二,召二妇并姑置一室,或饷其妇而不及姑,徐 伺之,一妇每以己馔馈姑,姑犹呵之,其一反之。如是累日,遂得其情。 宰刚大正直,明敏仁恕,施惠乡邦,其烈实多。置义仓,创义役,三为粥以与饿者,自 冬徂夏,日食凡万余人。某无田可耕,某无庐可居,某之子女长矣而未昏嫁,皆汲汲经理, 如己实任其责。桥有病涉,路有险阻,虽巨役必捐赀先倡而程其事。凡利于乡人者,无不为 也。 (《宋史·列传第一百六十》) 9.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因丧会,窃券而逃 券:契据 B.徐伺之,一妇每以己馔馈姑 伺:侍候 C.宰下令保伍互相纠察 纠察:检举监督 D.皆汲汲经理 经理:处理操办 20080801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果盗,则长于今二寸 ②凡利于乡人者 B. ①一妇每以己馔馈姑 ②因出券示之,相持以来 C.①或饷其妇而不及姑 ②某之子女长矣而未昏嫁 D.①因出券示之 ②吾牛因某氏所租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刘宰办案机智巧妙的一组是 ( ) ①有持妖术…者,皆禁绝之 ②毋轻出文引,毋轻事棰楚 ③乃召二丐者劳而语之故,托以它事系狱 ④命各持一芦……即讯之,果伏其罪 ⑤召二妇并姑置一室,或饷其妇而不及姑 ⑥置义仓,创义役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①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刘宰任江宁县尉时,为治理地方上盛行的巫术之风,采取有力手段,严厉禁止,使民 风渐变,原来做巫祝的人也大都改行务农了。 B.刘宰清明廉洁,外出办事,与差吏士卒吃同样的蔬菜和同样的水。离职时,他的箱子里 没有金银财宝,只有与主簿赵师秀酬唱的诗集
C.刘宰办案机智巧妙,经常运用计谋使犯罪嫌疑人招供。借此捕获了偷契据的租牛人,让 偷金钗的自投罗网,制裁了欺侮媳妇的恶婆婆。 D.刘宰仁慈宽忍,对父老乡亲关怀备至。筑路修桥,他捐钱并督办:百姓无田耕、无房住、 子女没能成婚,他都会像对待自己的事一样尽心竭力去办理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岁旱,帅守命振荒邑境,多所全活。(4分) 译文: (2)置之有司,咸以为冤。(2分) 译文 (3)三为粥以与饿者,自冬徂夏,日食凡万余人。(4分) 译文 14.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8分) 苏台览古 李白 旧苑荒台杨柳新 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 曾照吴王宫里人。 (1)诗歌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简要说明。(4分) (2)简析诗中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4分) 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 (2)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 (3)心事浩茫连广宇 (4)度尽劫波兄弟在 (5)无情未必真豪杰,, (6)岂有豪情似旧时 五、(12分) 16.找出下面文段在语言表达方面的两处错误,并加以改正。(4分) 北京奧运会火炬传递活动于2008年3月底正式启动。据专家介绍,确定了火炬手和线路 后,如何将二者融合搭配非常重要。例如,2004年雅典奥运会圣火在北京传递时,天安门 国旗班的护旗手田野手持火炬每天从他站岗的天安门前跑过……他脸上自然流露出的真挚 情感,传染了许多观众。这绝妙的效果正是出自组织者此前精心的安排 (以上文字选自2008年相关报纸,有改动 错误 改正 第一处 第二处 17.给下面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0字)。(4分)
C.刘宰办案机智巧妙,经常运用计谋使犯罪嫌疑人招供。借此捕获了偷契据的租牛人,让 偷金钗的自投罗网,制裁了欺侮媳妇的恶婆婆。 D.刘宰仁慈宽忍,对父老乡亲关怀备至。筑路修桥,他捐钱并督办;百姓无田耕、无房住、 子女没能成婚,他都会像对待自己的事一样尽心竭力去办理。 第Ⅱ卷(共 114 分) 四、(24 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岁旱,帅守命振荒邑境,多所全活。(4 分) 译文: (2)置之有司,咸以为冤。(2 分) 译文: (3)三为粥以与饿者,自冬徂夏,日食凡万余人。(4 分) 译文: 14.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8 分) 苏台览古 李白 旧苑荒台杨柳新, 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 曾照吴王宫里人。 (1)诗歌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简要说明。(4 分) 答: (2)简析诗中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4 分) 答: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 (2)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 , 。 (3)心事浩茫连广宇, 。 (4)度尽劫波兄弟在, 。 (5)无情未必真豪杰,, 。 (6)岂有豪情似旧时, 。 五、(12 分) 16.找出下面文段在语言表达方面的两处错误,并加以改正。(4 分) 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活动于 2008 年 3 月底正式启动。据专家介绍,确定了火炬手和线路 后,如何将二者融合搭配非常重要。例如,2004 年雅典奥运会圣火在北京传递时,天安门 国旗班的护旗手田野手持火炬每天从他站岗的天安门前跑过……他脸上自然流露出的真挚 情感,传染了许多观众。这绝妙的效果正是出自组织者此前精心的安排。 (以上文字选自 2008 年相关报纸,有改动) 错误 改正 第一处 第二处 17.给下面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 20 字)。(4 分)
作为创建文明城市举措之一的斑马线文明礼让手势,今年起全面推广,首先将进入福州中 小学校 2月28日上午,福州市教育局德育处召开全市学期初例会,福州市100多名德育教师、福 州警方以及《东南快报》记者参加会议。会上,福州市教育局宣布,把《东南快报》倡议的 “斑马线文明礼让手势”列入今年福州中、小学生文明教育的内容 据了解,207年,福州市一些政协委员就提案呼吁,加强福州市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意识 的教育,受到市民广泛关注。而福州市教育局此举,得到了学校和家长的普遍欢迎。 标题: 18.如今,广告已经逐渐演变成一种文艺形式,有着独特的魅力。如联想电脑的“人类失去 联想,世界将会怎样?”:宛西制药的“药材好,药才好”;山东省旅游的“走近孔子,扬 帆青岛”等等 请从上述三则广告词中,任选一则来分析其创意的妙处。(4分) 六、(18分) 本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题。(18分)(2008年全国I卷) 阳关古道苍凉美 寅公 一到敦煌,我就想起了阳关。阳关在哪里?它还是那么荒凉、那么令人感伤吗?于是, 缕思绪把我带到了古阳关遗址。 古阳关位于敦煌城西75公里的古董滩上,三面沙丘,沙梁环抱。它与玉门关遥相呼应 像两颗明珠镶嵌在一段汉长城的两端,因在玉门关以南,故名阳关。阳关这样的边塞之地之 所以闻名遐迩,并不起始于王维的那首《渭城曲》,而是因为它自汉魏以来就是通往西域诸 国最西边防上的重要关隘,是古丝绸之路南道的必经关口。后来,“阳关道”成为光明大道 的代名词 在去阳关古城的路上,只见沿途平沙千里、荒无人烟,戈壁滩与蓝天相互对峙,偶尔有 岌岌草、骆驼刺等沙生植物零星地点缀在远处,把广裘的戈壁滩映衬得更为荒凉。车轮飞转, 发出沙沙的声响,远方地平线,隐隐约约出现了一线锯齿形的屏障。那屏障原是一条林带。 我们的汽车驶进林带,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这水渠交错、万木争春的景象,仿佛 就是可爱的江南水乡。 汽车穿过禾田,钻出林带,向荒丘起伏的墩墩山上的一座烽火台驶去。我们登上烽火台 但见南边有一块铁牌,上面写着四个工整的字“阳关古城”。然而,向四面看,却只见红沙 渺渺,不见古城的一砖一瓦。阳关古城,以雪山为屏,原也有过美丽的环境,一千多年前 它曾是湖水碧清、林草丰美的地方,只是由于种种天灾人祸,才成了连天的荒漠。如今,古 阳关已被流沙掩埋,当年筑城用过的石头也已经风化为红尘,只有在沙丘之间暴露出的板结 地面。山下南面从东到西自然排列成二十余座大沙梁。沙梁之间,为砾石平地。汉唐陶片, 铁砖瓦块,俯拾皆是。如果看到颜色乌黑、质地细腻、坚硬如石的阳关砖,千万莫要小瞧它 昔日有名的“阳关砚”就是用这种砖磨制的。用阳关砚磨的墨冬不结冰,夏不缩水,用来写 毛笔字十分方便。听着旅伴的介绍,我不由感慨起来,好像这凄冷的阳关古城也有几分暖意 阳关,昔日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关隘,原本不过是一道关,却被赋予了许多哲思和诗情。 哲学家站在这儿宣称,即使人生从同一起点出发,也有不同的道路。“你走你的阳关道,我 过我的独木桥”,抽象的对立概念如此生动地写在阳关之下。诗人站在这儿,与朋友依依不 舍,“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道尽多少离愁别绪和万般无奈。然而,最初在 阳关道上留下足印的并不是哲学家与诗人,而是戍守边关的将军和士兵。这阳关古道对他们 来说,无异于是一道生死关,归乡的路成了夜晚奢侈的梦,像阳关上的那弯月,清冷而高远。 他们在这条原本传播文明的古道,冲冲杀杀……于是,这些走进生死之劫的将军和士兵 便成了哲学家与诗人,他们留下的点滴感慨,震撼着无数人的心灵 自古以来,阳关在人们心中,总是烽火连天,黄沙穿甲,满是凄凉悲惋。然而,今天阳
作为创建文明城市举措之一的斑马线文明礼让手势,今年起全面推广,首先将进入福州中、 小学校。 2 月 28 日上午,福州市教育局德育处召开全市学期初例会,福州市 100 多名德育教师、福 州警方以及《东南快报》记者参加会议。会上,福州市教育局宣布,把《东南快报》倡议的 “斑马线文明礼让手势”列入今年福州中、小学生文明教育的内容。 据了解,2007 年,福州市一些政协委员就提案呼吁,加强福州市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意识 的教育,受到市民广泛关注。而福州市教育局此举,得到了学校和家长的普遍欢迎。 标题: 18.如今,广告已经逐渐演变成一种文艺形式,有着独特的魅力。如联想电脑的“人类失去 联想,世界将会怎样?”;宛西制药的“药材好,药才好”;山东省旅游的“走近孔子,扬 帆青岛”等等。 请从上述三则广告词中,任选一则来分析其创意的妙处。(4 分) 答: 六、(18 分) 本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22 题。(18 分)(2008 年全国Ⅰ卷) 阳关古道苍凉美 寅公 一到敦煌,我就想起了阳关。阳关在哪里?它还是那么荒凉、那么令人感伤吗?于是, 一缕思绪把我带到了古阳关遗址。 古阳关位于敦煌城西 75 公里的古董滩上,三面沙丘,沙梁环抱。它与玉门关遥相呼应, 像两颗明珠镶嵌在一段汉长城的两端,因在玉门关以南,故名阳关。阳关这样的边塞之地之 所以闻名遐迩,并不起始于王维的那首《渭城曲》,而是因为它自汉魏以来就是通往西域诸 国最西边防上的重要关隘,是古丝绸之路南道的必经关口。后来,“阳关道”成为光明大道 的代名词。 在去阳关古城的路上,只见沿途平沙千里、荒无人烟,戈壁滩与蓝天相互对峙,偶尔有 岌岌草、骆驼刺等沙生植物零星地点缀在远处,把广裘的戈壁滩映衬得更为荒凉。车轮飞转, 发出沙沙的声响,远方地平线,隐隐约约出现了一线锯齿形的屏障。那屏障原是一条林带。 我们的汽车驶进林带,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这水渠交错、万木争春的景象,仿佛 就是可爱的江南水乡。 汽车穿过禾田,钻出林带,向荒丘起伏的墩墩山上的一座烽火台驶去。我们登上烽火台, 但见南边有一块铁牌,上面写着四个工整的字“阳关古城”。然而,向四面看,却只见红沙 渺渺,不见古城的一砖一瓦。阳关古城,以雪山为屏,原也有过美丽的环境,一千多年前, 它曾是湖水碧清、林草丰美的地方,只是由于种种天灾人祸,才成了连天的荒漠。如今,古 阳关已被流沙掩埋,当年筑城用过的石头也已经风化为红尘,只有在沙丘之间暴露出的板结 地面。山下南面从东到西自然排列成二十余座大沙梁。沙梁之间,为砾石平地。汉唐陶片, 铁砖瓦块,俯拾皆是。如果看到颜色乌黑、质地细腻、坚硬如石的阳关砖,千万莫要小瞧它, 昔日有名的“阳关砚”就是用这种砖磨制的。用阳关砚磨的墨冬不结冰,夏不缩水,用来写 毛笔字十分方便。听着旅伴的介绍,我不由感慨起来,好像这凄冷的阳关古城也有几分暖意 了。 阳关,昔日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关隘,原本不过是一道关,却被赋予了许多哲思和诗情。 哲学家站在这儿宣称,即使人生从同一起点出发,也有不同的道路。“你走你的阳关道,我 过我的独木桥”,抽象的对立概念如此生动地写在阳关之下。诗人站在这儿,与朋友依依不 舍,“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道尽多少离愁别绪和万般无奈。然而,最初在 阳关道上留下足印的并不是哲学家与诗人,而是戍守边关的将军和士兵。这阳关古道对他们 来说,无异于是一道生死关,归乡的路成了夜晚奢侈的梦,像阳关上的那弯月,清冷而高远。 他们在这条原本传播文明的古道,冲冲杀杀…… 于是,这些走进生死之劫的将军和士兵, 便成了哲学家与诗人,他们留下的点滴感慨,震撼着无数人的心灵。 自古以来,阳关在人们心中,总是烽火连天,黄沙穿甲,满是凄凉悲惋。然而,今天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