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09语文预测试题(九)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语言知识及运用(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朔风/追本溯源 劲歌疾风劲草 楔子锲而不舍 B.跻身/济济一堂 霰雪/谄媚讨好 奴婢/筚路蓝缕 C.胼胝/民脂民膏 趑趄/锱铢必较 粮秣/没齿不忘 D.矜持/情不自禁 粗犷/旷广日持久 殷红绿草如茵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想想上一个假日经济的火爆场面,看看这一个假日经济的冷淡经营,这强烈的反差 怎么不让商家暗然伤神 B.浓郁的情韵和深刻的哲理水乳交融,增强了文字的艺术魅力,深深感染着读者,给 读者带来了强烈的心灵震撼 C.乐观的人注意到的是生活中的美好,并尽情享受;悲观的人看到的却是生活中的灰 色,因此他们常常泱泱不乐 D.若用词不妥帖,造句不合法文,行文缺乏条理,拖沓冗长,就会把文章的意思弄得 含混晦涩,令人废解甚至误解。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部作品一发表,立即赢得社会各界尤其是文学界的一致好评,毁誉参半,文章作 者也因此迅速走红 B.明明是一条商业步行街,但是竟然还有许多机动车辆来往穿梭,令行人或如白驹过 隙,或如悬崖却步。 C.信息网络的飞速发展,形成了一个新的思想文化阵地,社会上各种思想以迅雷不及 掩耳之势在网络上传播 D.做学问最忌怕的是心浮气躁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想学有所成,就必须耐得住 性子和坐得稳板凳。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近年来,龙口市各行政村以南山精神为动力,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开拓进取、励精图 治,描绘着家园未来美好的远景。 B.民进党执政期间,台湾经济下滑,报道称,台湾2003年曾面对前所未有、凸显劳 工对现状不满的一系列大规模罢工。 C.春节刚过,曾提前返乡的农民工又像候鸟再度如期而至,广东是否还能像以往的春 天,给他们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呢? D.取消农业税势在必行,有利于提高农业的基础地位、综合生产能力以及农产品国际 竞争力,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狂妄自大的民族不喜欢聆听, 闭关自守的民族不喜欢聆听, 急功近利的民族不喜欢聆 此,只有喜欢聆听的民族,才是富 有智慧的民族。 ①他们只会坐井观天 ②浅陋和愚昧妨碍了他们进取 ③他们只会浅尝辄止 ④贪婪和傲慢遮挡了他们的视线 ⑤他们只会穷兵黩武 ⑥浮躁和短视制约了他们
备考 2009 语文预测试题(九) 时间:150 分钟 满分 150 分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朔风/追本溯源 劲歌/疾风劲草 楔子/锲而不舍 B.跻身/济济一堂 霰雪/谄媚讨好 奴婢/筚路蓝缕 C.胼胝/民脂民膏 趑趄/锱铢必较 粮秣/没齿不忘 D.矜持/情不自禁 粗犷/旷日持久 殷红/绿草如茵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想想上一个假日经济的火爆场面,看看这一个假日经济的冷淡经营,这强烈的反差 怎么不让商家暗然伤神 B.浓郁的情韵和深刻的哲理水乳交融,增强了文字的艺术魅力,深深感染着读者,给 读者带来了强烈的心灵震撼。 C.乐观的人注意到的是生活中的美好,并尽情享受;悲观的人看到的却是生活中的灰 色,因此他们常常泱泱不乐 D.若用词不妥帖,造句不合法文,行文缺乏条理,拖沓冗长,就会把文章的意思弄得 含混晦涩,令人废解甚至误解。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部作品一发表,立即赢得社会各界尤其是文学界的一致好评,毁誉参半,文章作 者也因此迅速走红。 B.明明是一条商业步行街,但是竟然还有许多机动车辆来往穿梭,令行人或如白驹过 隙,或如悬崖却步。 C.信息网络的飞速发展,形成了一个新的思想文化阵地,社会上各种思想以迅雷不及 掩耳之势在网络上传播。 D.做学问最忌怕的是心浮气躁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想学有所成,就必须耐得住 性子和坐得稳板凳。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近年来,龙口市各行政村以南山精神为动力,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开拓进取、励精图 治,描绘着家园未来美好的远景。 B.民进党执政期间,台湾经济下滑,报道称,台湾 2003 年曾面对前所未有、凸显劳 工对现状不满的一系列大规模罢工。 C.春节刚过,曾提前返乡的农民工又像候鸟再度如期而至,广东是否还能像以往的春 天,给他们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呢? D.取消农业税势在必行,有利于提高农业的基础地位、综合生产能力以及农产品国际 竞争力,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狂妄自大的民族不喜欢聆听, , ;闭关自守的民族不喜欢聆听, , ;急功近利的民族不喜欢聆听, , 。因此,只有喜欢聆听的民族,才是富 有智慧的民族。 ① 他们只会坐井观天 ② 浅陋和愚昧妨碍了他们进取 ③ 他们只会浅尝辄止 ④ 贪婪和傲慢遮挡了他们的视线 ⑤ 他们只会穷兵黩武 ⑥ 浮躁和短视制约了他们
A.④⑤⑥③②① B.①②⑤④③⑥C.⑤④①②③⑥D.③④⑤⑥① 、现代文(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人类目前已经给地面交通、海洋航运和空中飞行制定了合理的交通规则,以避免事故和 混乱。面对太空混乱的交通现状,人类却缺乏有力措施。各种高速运转的太空垃圾几乎不受 任何管制,对人类的航天安全构成巨大的威胁。 人类将卫星等航天器送入太空已经有五十年的历史了。大多数卫星的探测器进入地球轨 道后只能发挥几年的作用,有的甚至一进入轨道就宣布失效了。科学家将人类航天活动留下 的火箭、卫星等飞行器残骸在空间形成的垃圾统称为太空碎片,即太空垃圾。20世纪80年 代是世界各国卫星发射的高峰期,每年向太空发射的不同用途的卫星不下几百颗,而每一次 发射都是一次制造太空垃圾的过程。欧洲宇航局的太空专家称,人类从地面利用雷达和望远 镜观测的太空碎片数量大概是13000多个。其中,地球轨道上至少漂浮着400余个火箭以及 卫星的残骸,它们目前大多正高速绕地球运行 太空碎片的平均运行速度是10公里/秒,其破坏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这样的破坏力 是航天器所无法抵御的。太空碎片的增多会对航天器构成巨大威胁,一旦受到碎片的撞击 航天器就会解体;而解体之后的航天器就变成了更多的碎片,会危害其他的航天器。据统计 到目前为止,地球轨道上已经发生过大约200次这样的爆炸了,而每一次爆炸的后果就是制 造更多的太空垃圾,更多的太空“杀手”。 近日,国际航天安全促进协会在意大利罗马召开航天安全专题研讨会,专门研讨太空交 通管制问题。建立航天安全促进系统则是目前实现太空交通管制的重要途径。美国安全世界 基金会技术顾问布莱恩·维登:“到目前为止航天安全还仅仅是军事领域的话题。促进航天 安全对于太空的军事应用极端重要,但实际上民用太空领域也特别需要航天安全。航天安全 促进系统需要一个国际环境,与航空领域的国际协作是同样的道理,但现在还是很少有公司 或国家在这一领域投入相应的资源。” 为了促进这一系统的形成,从科研机构到跨国公司,再到卫星观测站等各方参与者,已 经收集了大量的必要数据。目前最大的困难就是如何融合这些类型各异的资源使之形成一致 的可用资源,同时还要兼顾到各种不同资源的版权和商业机密。一些具体负责地球通信卫星 运行的商业公司也已经意识到了航天安全的重要性,并开始有所行动。美国防务信息研究中 心主任、空间安全专家特丽莎·赫金斯认为,民用航天安全体系可以向各方(国)提供安全 数据,而且完全与政治利益无关,从而保证太空利用的透明度、缓解太空中的紧张关系。赫 金斯说:“首先就是要求全球各卫星通信公司以及公司与政府之间能够建立航天安全数据共 享机制,这是最关键的第一步 现在制定合理的太空交通规则还只是处于初步的专家呼吁阶段,究竟太空交通管制会在 什么时候能够成为国际上的公约法律,成为世界各航天大国共同遵守的法规呢?专家认为这 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选自《北京科技报》2008年12月1日,有删改) 6.下列各项中,对“太空交通现状”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太空交通秩序混乱,太空垃圾威胁巨大。各种高速运转的卫星和航天器的残骸几乎 不受任何管制 B.人类发射一次卫星就制造一次太空垃圾。世界各国每年向太空发射的不同用途的卫 星不下几百颗 C.太空碎片直接威胁到太空航天器的安全。航天器的速度与太空碎片成正比时会解体
A.④⑤⑥③②① B.①②⑤④③⑥ C.⑤④①②③⑥ D.③④⑤⑥① ② 二、现代文(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人类目前已经给地面交通、海洋航运和空中飞行制定了合理的交通规则,以避免事故和 混乱。面对太空混乱的交通现状,人类却缺乏有力措施。各种高速运转的太空垃圾几乎不受 任何管制,对人类的航天安全构成巨大的威胁。 人类将卫星等航天器送入太空已经有五十年的历史了。大多数卫星的探测器进入地球轨 道后只能发挥几年的作用,有的甚至一进入轨道就宣布失效了。科学家将人类航天活动留下 的火箭、卫星等飞行器残骸在空间形成的垃圾统称为太空碎片,即太空垃圾。20 世纪 80 年 代是世界各国卫星发射的高峰期,每年向太空发射的不同用途的卫星不下几百颗,而每一次 发射都是一次制造太空垃圾的过程。欧洲宇航局的太空专家称,人类从地面利用雷达和望远 镜观测的太空碎片数量大概是 13000 多个。其中,地球轨道上至少漂浮着 400 余个火箭以及 卫星的残骸,它们目前大多正高速绕地球运行。 太空碎片的平均运行速度是 10 公里/秒,其破坏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这样的破坏力 是航天器所无法抵御的。太空碎片的增多会对航天器构成巨大威胁,一旦受到碎片的撞击, 航天器就会解体;而解体之后的航天器就变成了更多的碎片,会危害其他的航天器。据统计, 到目前为止,地球轨道上已经发生过大约 200 次这样的爆炸了,而每一次爆炸的后果就是制 造更多的太空垃圾,更多的太空“杀手”。 近日,国际航天安全促进协会在意大利罗马召开航天安全专题研讨会,专门研讨太空交 通管制问题。建立航天安全促进系统则是目前实现太空交通管制的重要途径。美国安全世界 基金会技术顾问布莱恩•维登:“到目前为止航天安全还仅仅是军事领域的话题。促进航天 安全对于太空的军事应用极端重要,但实际上民用太空领域也特别需要航天安全。航天安全 促进系统需要一个国际环境,与航空领域的国际协作是同样的道理,但现在还是很少有公司 或国家在这一领域投入相应的资源。” 为了促进这一系统的形成,从科研机构到跨国公司,再到卫星观测站等各方参与者,已 经收集了大量的必要数据。目前最大的困难就是如何融合这些类型各异的资源使之形成一致 的可用资源,同时还要兼顾到各种不同资源的版权和商业机密。一些具体负责地球通信卫星 运行的商业公司也已经意识到了航天安全的重要性,并开始有所行动。美国防务信息研究中 心主任、空间安全专家特丽莎•赫金斯认为,民用航天安全体系可以向各方(国)提供安全 数据,而且完全与政治利益无关,从而保证太空利用的透明度、缓解太空中的紧张关系。赫 金斯说:“首先就是要求全球各卫星通信公司以及公司与政府之间能够建立航天安全数据共 享机制,这是最关键的第一步。 现在制定合理的太空交通规则还只是处于初步的专家呼吁阶段,究竟太空交通管制会在 什么时候能够成为国际上的公约法律,成为世界各航天大国共同遵守的法规呢?专家认为这 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选自《北京科技报》2008 年 12 月 1 日,有删改) 6 .下列各项中,对“太空交通现状”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 A.太空交通秩序混乱,太空垃圾威胁巨大。各种高速运转的卫星和航天器的残骸几乎 不受任何管制。 B.人类发射一次卫星就制造一次太空垃圾。世界各国每年向太空发射的不同用途的卫 星不下几百颗。 C.太空碎片直接威胁到太空航天器的安全。航天器的速度与太空碎片成正比时会解体
成更多的碎片。 D.航天器爆炸就制造太空垃圾和太空“杀手”。到目前为止,太空已发生大约200次 样危险的爆炸。 7.下列有关“建立航天安全促进系统”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避免航天事故和混乱,制定合理的太空交通规则迫在眉睫。建立航天安全促进系 统则是现在实现太空交通管制的重要途径。 B.建立航天安全促进系统首先最关键的就是要求全球各卫星通信公司以及公司与政府 之间能够建立航天安全数据共享机制。 C.为了促进这一系统的形成,除各科研机构、跨国公司、卫星观测站等参与者外 些相关的商业公司也因航天安全而有所行动。 D.建立这一促进系统需要一个国际环境,世界各国都可以向民用航天安全体系提供安 全数据,从而缓解太空中紧张的政治关系 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航天大国一旦达成共识来建立航天安全促进系统,这不仅可使世界各航天大国之间 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还可以维护各国利益。 B.解决了如何融合各类型资源并形成一致的可用资源的难题,同时兼顾到各类资源的 版权和商业机密,航天安全促进系统有望形成 C.从进入太空领域到今天的50年来,人类遗留在太空的垃圾至少有13000个,它们 大多正高速绕地球运行,从而对人类构成巨大威胁 D.鉴于太空垃圾对航天安全的巨大威胁,专家们已经在重视。这意味着实施太空交通 管制和加强太空研究就能避免太空灾难 三、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翻译题每小题3分,简答题4分) 任光禄竹溪记 唐顺之 余尝游于京师侯家富人之园,见其所蓄,自绝徼①、海外奇花石无所不致,而所不能致 者惟竹。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其为园,必购求海外奇花石,或千钱买一石、百钱买一花 不自惜,然有竹据其间,或芟而去焉。曰:“毋以是占我花石地。”而京师人苟可致一竹, 辄不惜数千钱。然才遇霜雪,又槁以死。以其难致而又多槁死,则人益贵之。而江南人甚或 笑之曰:“京师人乃宝吾之所薪 呜呼!奇花石诚为京师与江南人所贵。然穷其所生之地,则绝徼、海外之人视之,吾意 其亦无以甚异于竹之在江以南。而绝徼、海外,或素不产竹之地,然使其人一旦见竹,吾意 其必又有甚于京师人之宝之者,是将不胜笑也。语云:“人去乡则益贱,物去乡则益贵。” 以此言之,世之好丑,亦何常之有乎? 余舅光禄任君治园于荆溪②之上,遍植以竹,不植他木。竹间作一小楼,暇则与客吟啸 其中,而间谓余曰:“吾不能与有力者争池亭花石之胜,独此取诸土之所有,可以不劳力而 蓊然满园,亦足适也。因自谓竹溪主人,甥其为我记之。 余以谓君岂真不能与有力者争,而漫然取诸其土之所有者,无乃独有所深好于竹, 而不欲以告人欤?昔人论竹,以为绝无声色臭味可好,故其巧怪不如石,其妖艳绰约不如花。 孑孑然有似乎偃蹇孤特之士,不可以谐于俗。是以自古以来,知好竹者绝少。且彼京师人亦 岂能知而贵之?不过欲以此斗富,与奇花石等耳。故京师人之贵竹,与江南人之不贵竹,其 为不知竹一也
成更多的碎片。 D.航天器爆炸就制造太空垃圾和太空“杀手”。到目前为止,太空已发生大约 200 次 这 样危险的爆炸。 7 . 下 列 有 关 “ 建 立 航 天 安 全 促 进 系 统 ” 的 表 述 , 不 正 确 的 一 项 是 ( ) A.为避免航天事故和混乱,制定合理的太空交通规则迫在眉睫。建立航天安全促进系 统则是现在实现太空交通管制的重要途径。 B.建立航天安全促进系统首先最关键的就是要求全球各卫星通信公司以及公司与政府 之间能够建立航天安全数据共享机制。 C.为了促进这一系统的形成,除各科研机构、跨国公司、卫星观测站等参与者外,一 些相关的商业公司也因航天安全而有所行动。 D.建立这一促进系统需要一个国际环境,世界各国都可以向民用航天安全体系提供安 全数据,从而缓解太空中紧张的政治关系。 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 A.航天大国一旦达成共识来建立航天安全促进系统,这不仅可使世界各航天大国之间 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还可以维护各国利益。 B.解决了如何融合各类型资源并形成一致的可用资源的难题,同时兼顾到各类资源的 版权和商业机密,航天安全促进系统有望形成 C.从进入太空领域到今天的 50 年来,人类遗留在太空的垃圾至少有 13000 个,它们 大多正高速绕地球运行,从而对人类构成巨大威胁。 D.鉴于太空垃圾对航天安全的巨大威胁,专家们已经在重视。这意味着实施太空交通 管制和加强太空研究就能避免太空灾难。 三、文言文阅读(22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翻译题每小题 3 分,简答题 4 分) 任光禄竹溪记 唐顺之 余尝游于京师侯家富人之园,见其所蓄,自绝徼①、海外奇花石无所不致,而所不能致 者惟竹。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其为园,必购求海外奇花石,或千钱买一石、百钱买一花, 不自惜,然有竹据其间,或芟而去焉。曰:“毋以是占我花石地。”而京师人苟可致一竹, 辄不惜数千钱。然才遇霜雪,又槁以死。以其难致而又多槁死,则人益贵之。而江南人甚或 笑之曰:“京师人乃宝吾之所薪。” 呜呼!奇花石诚为京师与江南人所贵。然穷其所生之地,则绝徼、海外之人视之,吾意 其亦无以甚异于竹之在江以南。而绝徼、海外,或素不产竹之地,然使其人一旦见竹,吾意 其必又有甚于京师人之宝之者,是将不胜笑也。语云:“人去乡则益贱,物去乡则益贵。” 以此言之,世之好丑,亦何常之有乎? 余舅光禄任君治园于荆溪②之上,遍植以竹,不植他木。竹间作一小楼,暇则与客吟啸 其中,而间谓余曰:“吾不能与有力者争池亭花石之胜,独此取诸土之所有,可以不劳力而 蓊然满园,亦足适也。因自谓竹溪主人,甥其为我记之。” 余以谓君岂真不能与有力者争,而漫然取诸其土之所有者,无乃独有所深好于竹, 而不欲以告人欤?昔人论竹,以为绝无声色臭味可好,故其巧怪不如石,其妖艳绰约不如花。 孑孑然有似乎偃蹇孤特之士,不可以谐于俗。是以自古以来,知好竹者绝少。且彼京师人亦 岂能知而贵之?不过欲以此斗富,与奇花石等耳。故京师人之贵竹,与江南人之不贵竹,其 为不知竹一也
君生长于纷华而能不溺乎其中,裘马僮奴歌舞,凡诸富人所酣嗜,一切斥去,尤挺 挺不妄与人交,凛然有偃蹇孤特之气,此其于竹必有自得焉。 嗟乎!竹固可以不出江南而取贵也哉!吾重有所感矣 (节选自《四部丛书》,有删节) 注】①绝徼jo:极远的边地 ②荆溪:水名,在江苏境内,注入太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然才遇霜雪,又槁以死 槁:枯木 B.然穷其所生之地 穷:根究 C.吾不能与有力者争池亭花石之胜 胜:优越 D.而能不溺乎其中 溺:沉迷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或芟而去焉 B.奇花石诚为京师与江南人所贵 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身死而国灭,为天下笑 C.甥其为我记之 D.孑孑然有似乎偃蹇孤特之士 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1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小品文多记竹溪的景物,并借题发挥,对世俗之人不知竹而盲目贵竹、贱竹的 现象作出针砭,对任光禄的言行也有赞美。 B.《竹溪记》名为“记”,所记中心事件是作者舅父任光禄筑园植竹一事,文章并没 有 记叙事件的始末,却吧重心放在了议论上。 C.第二段引入俗语,说明世上评价人、物的标准,是依远近多寡而论高下贵贱。同时, 作者用反诘语,表达他对世俗偏见的不满 D.文章在比较中写出了三种人对待竹的不同态度,其中,江南人与京师人对竹的态度 截然不同,却在对待奇花石上,存在着一致,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京师人乃宝吾之所薪。(3分) 文: (2)且彼京师人亦岂能知而贵之?(3分) 译文 (3)此其于竹必有自得焉。(3分) 译又: 13.作者从哪些方面赞赏任君治园“遍植以竹”?请据文意回答。(4分 四、古诗词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 4.阅读下面的宋词,按照要求完成赏析。(7分) 卜算子·秋晚集杜句吊贾傅
君生长于纷华而能不溺乎其中,裘马僮奴歌舞,凡诸富人所酣嗜,一切斥去,尤挺 挺不妄与人交,凛然有偃蹇孤特之气,此其于竹必有自得焉。 嗟乎!竹固可以不出江南而取贵也哉!吾重有所感矣。 (节选自《四部丛书》,有删节) 【注】① 绝徼 jiào:极远的边地。 ② 荆溪:水名,在江苏境内,注入太 湖。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然才遇霜雪,又槁以死 槁:枯木 B.然穷其所生之地 穷:根究 C.吾不能与有力者争池亭花石之胜 胜:优越 D.而能不溺乎其中 溺:沉迷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或芟而去焉 B.奇花石诚为京师与江南人所贵 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身死而国灭,为天下笑 C.甥其为我记之 D.孑孑然有似乎偃蹇孤特之士 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1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篇小品文多记竹溪的景物,并借题发挥,对世俗之人不知竹而盲目贵竹、贱竹的 现象作出针砭,对任光禄的言行也有赞美。 B.《竹溪记》名为“记”,所记中心事件是作者舅父任光禄筑园植竹一事,文章并没 有 记叙事件的始末,却吧重心放在了议论上。 C.第二段引入俗语,说明世上评价人、物的标准,是依远近多寡而论高下贵贱。同时, 作者用反诘语,表达他对世俗偏见的不满。 D.文章在比较中写出了三种人对待竹的不同态度,其中,江南人与京师人对竹的态度 截然不同,却在对待奇花石上,存在着一致。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 (1)京师人乃宝吾之所薪。(3 分) 译文: (2)且彼京师人亦岂能知而贵之?(3 分) 译文: (3)此其于竹必有自得焉。(3 分) 译文: 13.作者从哪些方面赞赏任君治园“遍植以竹”?请据文意回答。(4 分) 答: 四、古诗词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 分) 14.阅读下面的宋词,按照要求完成赏析。(7 分) 卜算子•秋晚集杜句吊贾傅
杨冠卿 苍生喘未苏,贾笔论孤愤。文采风流今尚存,毫发无遗恨 凄恻近长沙,地僻秋将尽。长使英雄泪满襟,天意高难问。 【注】杨冠卿:南宋进士,为九江戎司掾,又知广州,以事罢免。 (1)词的上阕是从哪些方面评价贾傅的?(4分) (2)试赏析“长使英雄泪满襟,天意高难问”一句所蕴含的词人的情感。(3分) 15.古诗文默写。(6分,每空1分) (1)古文默写。 ①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 彩彻区明。(王 勃《滕王阁序》) (2)古诗默写(共两段,任选一段默写)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我有嘉宾, 鼓瑟吹笙。(曹操《短歌行》) 恐年岁之不吾与。 ,夕揽洲之宿莽。 ,春与秋其 代序 恐美人之迟暮。(屈原《离骚》) 五、现代文(文学类文章)阅读(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20题。 狭的天地 石灵 (1)法国公园附设的动物园里,有两头狮子,当清晨或薄暮,往往发出一种动人的吼声。 每次听了之后,不自觉地有一缕由激动或凄清交织成的酸意,升到胸际。接着是许多遐想, 挤掉手中的工作,挤断正常的思考 (2)我想到,它在深山大谷里的情形。 (3)赤日西堕,黄云蔽空,长风怒啸,景色为昏。是它出现的最好的背景。于是它或穿 越溪涧,或踞伏崖岭,发为长吼,群山响应,声震山林。如果是秋天,败叶萎枝,簌簌地下 落。不要说猿鹿狐兔,各自潜隐,即山精魑魅,也将不敢显出身形。 (4)但它现在在笼里 (5)挨着狮栏的另一个栏里,是一只文豹。它不会吼,但据说,它的性子比狮子还急 每次看它不是在栏里彷徨窜走,就是睡在木板上:;睡在木板上,却并非在休息,它睁着两只 灰碧的眼,一瞬不瞬,射出一股近乎疯狂的愤怒的光。它在恨,我想这时候,即使是好心的 开栏放走它的人,也逃不掉它的抓啮 (6)过了不久,再去看它的时候,它已不见。问人,知道并不是搬了家,而是死了。那 原因是很明白的。它死得对。如果有人学为批评家,说它是懦夫,是弱者,我将投反对票。 (7)我不是狮子,不是文豹,更不是英雄。然而我却渐渐地明白了狮子的吼,文豹的不 瞬地睁着的眼。 (8)小时候,从家里到学堂,约二里路,每次走起来,都要愤慨怎么这样远,大起来, 在外面住了若干年,再回去,有时探探旧日的脚迹,往往觉得走不了几步,就已经到了。这 时候,心里会起一种异样的蠕动,好像有一种什么东西已经失掉了,逝去了。但现在对于有 着走不完的马路和弄堂,看不完的脸孔和人事的上海,却又起了一种相反的感觉。是第一次。 (9)马路两旁,高耸着房屋,像撞不破的铜墙铁壁。即使转弯抹角,绕过了一道,顷刻
杨冠卿 苍生喘未苏,贾笔论孤愤。文采风流今尚存,毫发无遗恨。 凄恻近长沙,地僻秋将尽。长使英雄泪满襟,天意高难问。 【注】杨冠卿:南宋进士,为九江戎司掾,又知广州,以事罢免。 (1)词的上阕是从哪些方面评价贾傅的?(4 分) 答: (2)试赏析“长使英雄泪满襟,天意高难问”一句所蕴含的词人的情感。(3 分) 答: 15.古诗文默写。(6 分,每空 1 分) (1)古文默写。 ①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 。 ,彩彻区明。(王 勃《滕王阁序》) (2)古诗默写(共两段,任选一段默写) ① ,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 。我有嘉宾, 鼓瑟吹笙。(曹操《短歌行》) ② ,恐年岁之不吾与。 ,夕揽洲之宿莽。 ,春与秋其 代序。 ,恐美人之迟暮。(屈原《离骚》) 五、现代文(文学类文章)阅读(17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20 题。 狭的天地 石灵 (1)法国公园附设的动物园里,有两头狮子,当清晨或薄暮,往往发出一种动人的吼声。 每次听了之后,不自觉地有一缕由激动或凄清交织成的酸意,升到胸际。接着是许多遐想, 挤掉手中的工作,挤断正常的思考。 (2)我想到,它在深山大谷里的情形。 (3)赤日西堕,黄云蔽空,长风怒啸,景色为昏。是它出现的最好的背景。于是它或穿 越溪涧,或踞伏崖岭,发为长吼,群山响应,声震山林。如果是秋天,败叶萎枝,簌簌地下 落。不要说猿鹿狐兔,各自潜隐,即山精魑魅,也将不敢显出身形。 (4)但它现在在笼里。 (5)挨着狮栏的另一个栏里,是一只文豹。它不会吼,但据说,它的性子比狮子还急。 每次看它不是在栏里彷徨窜走,就是睡在木板上;睡在木板上,却并非在休息,它睁着两只 灰碧的眼,一瞬不瞬,射出一股近乎疯狂的愤怒的光。它在恨,我想这时候,即使是好心的 开栏放走它的人,也逃不掉它的抓啮。 (6)过了不久,再去看它的时候,它已不见。问人,知道并不是搬了家,而是死了。那 原因是很明白的。它死得对。如果有人学为批评家,说它是懦夫,是弱者,我将投反对票。 (7)我不是狮子,不是文豹,更不是英雄。然而我却渐渐地明白了狮子的吼,文豹的不 瞬地睁着的眼。 (8)小时候,从家里到学堂,约二里路,每次走起来,都要愤慨怎么这样远,大起来, 在外面住了若干年,再回去,有时探探旧日的脚迹,往往觉得走不了几步,就已经到了。这 时候,心里会起一种异样的蠕动,好像有一种什么东西已经失掉了,逝去了。但现在对于有 着走不完的马路和弄堂,看不完的脸孔和人事的上海,却又起了一种相反的感觉。是第一次。 (9)马路两旁,高耸着房屋,像撞不破的铜墙铁壁。即使转弯抹角,绕过了一道,顷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