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临川一中和师大附中2013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测试时 间150分钟。答题时,请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 、(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迂回(yu)譬如(pi)楔子(xi)风流蕴藉(jie) B.脊骨(j)禅让(shin)翘楚(qiao)咬文嚼字(jio) C.繁芜(w)榫头(sin)盥洗(gun)锲而不舍(qie) D.庇佑(bi)雕镂(1如u)蜿蜒(wan)汗流浃背(jia)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腹泄增幅掉书袋蜂涌而至B.布署渎职紧箍咒披星戴 月 C.筹码贯例莫须有迄今为止D.沦落告罄志愿者潸然泪 下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开学已经很多天了,可是他仍然久假不归,我想他家里一定出了什么事 B.日本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危言危行,不仅受到中国人民的强烈抗议,也将 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唾弃。 C.中国小说史上多续书,但几乎没有一部续书的艺术质量可以与原书相媲美 这是毋庸置疑的,《红楼梦》也不例外。 D.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人心不古,人们冲破了条条框框的思想束缚,敢想敢干, 求实创新,祖国面貌焕然一新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村干部明确地认识到,交通是否便利,通讯是否畅通 对招商引资工作具有重要影响。 B.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繁荣,超市和各类性质的消费场所越来越多,它们吸 引消费者的手段也是五花八门的。 C.欣赏一首好诗不容易,创作一首好诗更不是简单的事,小高对诗歌情有独钟 可见,他平时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努力。 D.中国体育代表团在第三十届夏季奥运会上,除了乒乓球、羽毛球、跳水等传 统优势项目表现优异外,以孙杨、叶诗文为领军人物的中国游泳队共获得5金2 银3铜共10枚奖牌,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虽然不是每到一处人生驿站,都有丰硕的收获,不是每一个希冀都有理想的答案, 旅途上或多或少都会有不如意的地,,,,, ①逆境中定会有峰回路转②心中就会有永远也欣赏不完的风景③但只要我们奋 勇执着④幸福和快乐也会伴你度过每一个驿站⑤只要活得充实,哪怕清贫 A.①②④⑤③B.③①⑤④②C.④③⑤①②D.⑤④②③① 6.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 学文。”孔子认为,应该先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再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 识。(《论语》)
江西临川一中和师大附中 2013 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50 分,测试时 间 150 分钟。答题时,请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 第 I 卷(选择题 共 36 分) 一、(18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迂回(yú) 譬如(pì) 楔子(xiē) 风流蕴藉(jiè) B.脊骨(jí) 禅让(shàn) 翘楚(qiáo) 咬文嚼字(jiáo) C.繁芜(wǔ) 榫头(sǔn) 盥洗(guàn) 锲而不舍(qiè) D.庇佑(bì) 雕镂(lòu) 蜿蜒(wān) 汗流浃背(jiā)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腹泄 增幅 掉书袋 蜂涌而至 B.布署 渎职 紧箍咒 披星戴 月 C.筹码 贯例 莫须有 迄今为止 D.沦落 告罄 志愿者 潸然泪 下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开学已经很多天了,可是他仍然久假不归,我想他家里一定出了什么事。 B.日本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危言危行,不仅受到中国人民的强烈抗议,也将 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唾弃。 C.中国小说史上多续书,但几乎没有一部续书的艺术质量可以与原书相媲美, 这是毋庸置疑的,《红楼梦》也不例外。 D.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人心不古,人们冲破了条条框框的思想束缚,敢想敢干, 求实创新,祖国面貌焕然一新。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村干部明确地认识到,交通是否便利,通讯是否畅通, 对招商引资工作具有重要影响。 B.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繁荣,超市和各类性质的消费场所越来越多,它们吸 引消费者的手段也是五花八门的。 C.欣赏一首好诗不容易,创作一首好诗更不是简单的事,小高对诗歌情有独钟, 可见,他平时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努力。 D.中国体育代表团在第三十届夏季奥运会上,除了乒乓球、羽毛球、跳水等传 统优势项目表现优异外,以孙杨、叶诗文为领军人物的中国游泳队共获得 5 金 2 银 3 铜共 10 枚奖牌,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虽然不是每到一处人生驿站,都有丰硕的收获,不是每一个希冀都有理想的答案, 旅途上或多或少都会有不如意的地,,,,,。 ①逆境中定会有峰回路转②心中就会有永远也欣赏不完的风景③但只要我们奋 勇执着④幸福和快乐也会伴你度过每一个驿站⑤只要活得充实,哪怕清贫 A.①②④⑤③B.③①⑤④②C.④③⑤①②D.⑤④②③① 6.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 学文。”孔子认为,应该先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再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 识。(《论语》)
B.曹操想通过许田打围来考察大臣们的反应。打围中,汉献帝连射三箭不中, 曹操讨天子弓箭射中鹿背。群臣以为天子射中,髙呼“万岁”。曹操纵马遮于天 子之前以迎受之。众皆失色,关羽欲斩曹操,被刘备制止。(《三国演义》) C.元春省亲时,对宝玉命名亭台轩馆之事大加赞赏,并亲自提笔为自己喜爱的 几处楼馆赐名,大观园、潇湘馆、怡红院、蘅芜苑等楼馆都是元妃赐名的。(《红 楼梦》) D.数不清的无赖们聚集在圣母院的广场上,手里拿了各种武器,加西莫多见了, 害怕极了。于是他就拼死守着圣母院大门。后来约翰带头搭着梯子上了法国列王 长廊,躲在一尊石雕后面,但被加西莫多发现了,加西莫多立即猛扑到他身上, 手抓着他的双脚,把他丢了下去。(《巴黎圣母院》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中国应向世界贡献思想 中国如何在世界范围发挥自己的文化影响力? 我们的文化历来提倡“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意思是指不同因素和谐、融合才 能产生、发展万物,如“和六律”才有悦耳动听的音乐,“和五味”才有香甜可 口的佳肴,如果都是同一个音符,便不成曲调。我们发展文化影响力,寻求的并 非中国文化的单边统治,而是世界文化的多元共生。在一个多元的交响乐里,中 国文化作为世界文化很重要的一个声部,参与其中,共同解决世界难题,开创一 种新的精神世界。 那么,中国要发展文化影响力,应该用什么来面对世界?如何面对世界 我们可以在纽约时代广场放一部广告,也可以在海外搞一场很精彩的演出或展 览,但这些是否是中国向世界贡献的最核心东西?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断言中国不会成为世界大国,因为中国没有独立的、足 以影响世界的思想;西方对于中国,也往往赞扬中国的古代文化,甚少尊重当代 文化。到了21世纪,情况已有所改变,中国正在产生一些新的“中国思想”, 引起了世界性的震动,得到了世界性的认同。比如,一些中国的青年学者,提出 “冲突最小化是利益最大化的必要条件”,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引发热烈讨 论。这些“中国思想”并不是凭空诞生,它们从中国文化的根底发芽,由中国和 西方学者共同研究、共同提倡,继而让全世界受益 可见,中国文化要产生影响力,就要向世界贡献新的思想,能够同他人一起解决 人类共同的难题 林语堂在上世纪30年代时,用英文写就《吾国与吾民》和《生活的艺术》,在 国外非常畅销,直到今天仍有很多人在阅读。为什么林语堂这么受欢迎?在我看 来,这主要基于他对中国文化有相当深刻的了解,把外国读者当朋友看待,以和 平的心态、自由的精神和杰出的文字从容自若地娓娓道来。 但直到今天,为何还没出现一本能与以上两本书的影响力媲美的作品?我想主要 还是态度不对:要么逢迎西方思想和外国读者,要么就是大国主义、与之“不来 往 不同文化的交流,本质上是一种对话关系。这种对话并非以思想统一为目的、以 覆盖或同化对方思想为手段。多种文化的共处,更要强调不同、差异、尊重别人 的意见,因为“不同”更易摩擦出新火花 中国文化面对世界的根本态度,应是对自己的文化自觉而且热爱,对他人的文化 同情而且了解,唯此,大家才能产生互动和共鸣。 (作者:乐黛云。选自2012年6月26日《人民日报》
B.曹操想通过许田打围来考察大臣们的反应。打围中,汉献帝连射三箭不中, 曹操讨天子弓箭射中鹿背。群臣以为天子射中,高呼“万岁”。曹操纵马遮于天 子之前以迎受之。众皆失色,关羽欲斩曹操,被刘备制止。(《三国演义》) C.元春省亲时,对宝玉命名亭台轩馆之事大加赞赏,并亲自提笔为自己喜爱的 几处楼馆赐名,大观园、潇湘馆、怡红院、蘅芜苑等楼馆都是元妃赐名的。(《红 楼梦》) D.数不清的无赖们聚集在圣母院的广场上,手里拿了各种武器,加西莫多见了, 害怕极了。于是他就拼死守着圣母院大门。后来约翰带头搭着梯子上了法国列王 长廊,躲在一尊石雕后面,但被加西莫多发现了,加西莫多立即猛扑到他身上, 一手抓着他的双脚,把他丢了下去。(《巴黎圣母院》) 二、(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中国应向世界贡献思想 中国如何在世界范围发挥自己的文化影响力? 我们的文化历来提倡“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意思是指不同因素和谐、融合才 能产生、发展万物,如“和六律”才有悦耳动听的音乐,“和五味”才有香甜可 口的佳肴,如果都是同一个音符,便不成曲调。我们发展文化影响力,寻求的并 非中国文化的单边统治,而是世界文化的多元共生。在一个多元的交响乐里,中 国文化作为世界文化很重要的一个声部,参与其中,共同解决世界难题,开创一 种新的精神世界。 那么,中国要发展文化影响力,应该用什么来面对世界?如何面对世界? 我们可以在纽约时代广场放一部广告,也可以在海外搞一场很精彩的演出或展 览,但这些是否是中国向世界贡献的最核心东西?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断言中国不会成为世界大国,因为中国没有独立的、足 以影响世界的思想;西方对于中国,也往往赞扬中国的古代文化,甚少尊重当代 文化。到了 21 世纪,情况已有所改变,中国正在产生一些新的“中国思想”, 引起了世界性的震动,得到了世界性的认同。比如,一些中国的青年学者,提出 “冲突最小化是利益最大化的必要条件”,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引发热烈讨 论。这些“中国思想”并不是凭空诞生,它们从中国文化的根底发芽,由中国和 西方学者共同研究、共同提倡,继而让全世界受益。 可见,中国文化要产生影响力,就要向世界贡献新的思想,能够同他人一起解决 人类共同的难题。 林语堂在上世纪 30 年代时,用英文写就《吾国与吾民》和《生活的艺术》,在 国外非常畅销,直到今天仍有很多人在阅读。为什么林语堂这么受欢迎?在我看 来,这主要基于他对中国文化有相当深刻的了解,把外国读者当朋友看待,以和 平的心态、自由的精神和杰出的文字从容自若地娓娓道来。 但直到今天,为何还没出现一本能与以上两本书的影响力媲美的作品?我想主要 还是态度不对:要么逢迎西方思想和外国读者,要么就是大国主义、与之“不来 往”。 不同文化的交流,本质上是一种对话关系。这种对话并非以思想统一为目的、以 覆盖或同化对方思想为手段。多种文化的共处,更要强调不同、差异、尊重别人 的意见,因为“不同”更易摩擦出新火花。 中国文化面对世界的根本态度,应是对自己的文化自觉而且热爱,对他人的文化 同情而且了解,唯此,大家才能产生互动和共鸣。 (作者:乐黛云。选自 2012 年 6 月 26 日《人民日报》)
7.下列关于“中国如何在世界范围发挥自己的文化影响力”的说法,最恰当的 项是() A.我们发展文化影响力,寻求的并非中国文化的单边统治,而是世界文化的多 元共生 B.在纽约时代广场放一部广告。 C.在海外搞一场很精彩的演出或展览。 D.向世界贡献新的思想,能够同他人一起解决人类共同的难题。 8.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我们的文化历来提倡“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意思是:在一个多元的交响 乐里,中国文化作为世界文化很重要的一个声部,参与其中,共同解决世界难题, 开创一种新的精神世界。 B.因为中国没有独立的、足以影响世界的思想,所以中国不会成为世界大国 C.林语堂基于他对中国文化有相当深刻的了解,把外国读者当朋友看待,以和 平的心态、自由的精神和杰出的文字从容自若地娓娓道来,所写的《吾国与吾民》 和《生活的艺术》深受国外读者欢迎。 D.一些中国的青年学者提出“冲突最小化是利益最大化的必要条件”等“中国 思想”,从中国文化的根底发芽,保有中华民族特色,因而能让全世界受益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逢迎外国读者,接受西方思想,毕竟外国文化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地方。 B.以思想统一为目的、以覆盖或同化对方思想为手段,广建孔子学院,弘扬中 华文化。 C.强调不同与差异,尊重别人的意见,与多种文化和谐共处,对自己的文化自 觉而且热爱,对他人的文化同情而且了解。 D.各国文化都有自己的国情特色,很多是无法学习与沟通的,况且我泱泱中华, 文明之邦,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和深厚的国学传统,大可不必学习他国文化。 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朱治字君理,丹杨故鄣人也。初为县吏,后察孝廉,州辟从事,随孙坚征伐。中 平五年,拜司马,从讨长沙、零、桂等三郡贼周朝、苏马等,有功,坚表治行都 尉。从破董卓于阳人,入洛阳。表治行督军校尉,特将步骑,东助徐州牧陶谦讨 黄巾。 会坚薨,治扶翼①策,依就袁术。后知术政德不立,乃劝策还平江东。时太傅马 日磾在寿春,辟治为掾,迁吴郡都尉。是时吴景已在丹杨,而策为术攻庐江,于 是刘繇恐为袁、孙所并,遂构嫌隙。而策家门尽在州下,治乃使人于曲阿迎太妃 及权兄弟,所以供奉辅护,甚有恩纪。治从钱唐欲进到吴,吴郡太守许贡拒之于 由拳,治与战,大破之。贡南就山贼严白虎,治遂入郡,领太守事。策既走刘繇 权年十五,治举为孝廉。后策薨,治与张昭等共尊奉权。建安七年,权表治为吴 郡太守,行扶义将军,割娄、由拳、无锡、毗陵为奉邑,置长吏。征讨夷越,佐 定东南,禽截黄巾余类陈败、万秉等。黄武元年,封毗陵侯,领郡如故。二年 拜安国将军,金印紫绶,徙封故鄣 权历位上将,及为吴王,治每进见,权常亲迎,执版交拜,飨宴赠赐,恩敬特隆, 至从行吏,皆得奉贽②私觌③,其见异如此
7.下列关于“中国如何在世界范围发挥自己的文化影响力”的说法,最恰当的 一项是() A.我们发展文化影响力,寻求的并非中国文化的单边统治,而是世界文化的多 元共生。 B.在纽约时代广场放一部广告。 C.在海外搞一场很精彩的演出或展览。 D.向世界贡献新的思想,能够同他人一起解决人类共同的难题。 8.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我们的文化历来提倡“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意思是:在一个多元的交响 乐里,中国文化作为世界文化很重要的一个声部,参与其中,共同解决世界难题, 开创一种新的精神世界。 B.因为中国没有独立的、足以影响世界的思想,所以中国不会成为世界大国。 C.林语堂基于他对中国文化有相当深刻的了解,把外国读者当朋友看待,以和 平的心态、自由的精神和杰出的文字从容自若地娓娓道来,所写的《吾国与吾民》 和《生活的艺术》深受国外读者欢迎。 D.一些中国的青年学者提出“冲突最小化是利益最大化的必要条件”等“中国 思想”,从中国文化的根底发芽,保有中华民族特色,因而能让全世界受益。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逢迎外国读者,接受西方思想,毕竟外国文化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地方。 B.以思想统一为目的、以覆盖或同化对方思想为手段,广建孔子学院,弘扬中 华文化。 C.强调不同与差异,尊重别人的意见,与多种文化和谐共处,对自己的文化自 觉而且热爱,对他人的文化同情而且了解。 D.各国文化都有自己的国情特色,很多是无法学习与沟通的,况且我泱泱中华, 文明之邦,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和深厚的国学传统,大可不必学习他国文化。 三、(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2 题。 朱治字君理,丹杨故鄣人也。初为县吏,后察孝廉,州辟从事,随孙坚征伐。中 平五年,拜司马,从讨长沙、零、桂等三郡贼周朝、苏马等,有功,坚表治行都 尉。从破董卓于阳人,入洛阳。表治行督军校尉,特将步骑,东助徐州牧陶谦讨 黄巾。 会坚薨,治扶翼①策,依就袁术。后知术政德不立,乃劝策还平江东。时太傅马 日磾在寿春,辟治为掾,迁吴郡都尉。是时吴景已在丹杨,而策为术攻庐江,于 是刘繇恐为袁、孙所并,遂构嫌隙。而策家门尽在州下,治乃使人于曲阿迎太妃 及权兄弟,所以供奉辅护,甚有恩纪。治从钱唐欲进到吴,吴郡太守许贡拒之于 由拳,治与战,大破之。贡南就山贼严白虎,治遂入郡,领太守事。策既走刘繇, 东定会稽。 权年十五,治举为孝廉。后策薨,治与张昭等共尊奉权。建安七年,权表治为吴 郡太守,行扶义将军,割娄、由拳、无锡、毗陵为奉邑,置长吏。征讨夷越,佐 定东南,禽截黄巾余类陈败、万秉等。黄武元年,封毗陵侯,领郡如故。二年, 拜安国将军,金印紫绶,徙封故鄣。 权历位上将,及为吴王,治每进见,权常亲迎,执版交拜,飨宴赠赐,恩敬特隆, 至从行吏,皆得奉贽②私觌③,其见异如此
初,权弟翊,性峭急,喜怒快意,治数责数,谕以道义。权从兄豫章太守贲,女 为曹公子妇,及曹公破荆州,威震南土,贲畏惧,欲遣子入质。治闻之,求往见 贲,为陈安危,贲由此遂止 权常叹治忧勤王事。性俭约,虽在富贵,车服惟供事。权优异之,自令督军御史 典属城文书,治领四县租税而已。然公族子弟及吴四姓多出仕郡,郡吏常以千数 治率数年一遣诣王府,所遣数百人,每岁时献御,权答报过厚。是时丹杨深地, 频有奸叛,亦以年向老,思恋土风,自表屯故鄣,镇抚山越。诸父老故人,莫不 诣门,治皆引进,与共饮宴,乡党以为荣。在故鄣岁余,还吴。黄武三年卒,在 郡三十一年,年六十九。 (选自《三国志·吴书十一》) 【注】①扶翼:辅佐。②贽:礼物。③觌:见。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会坚薨会:适逢 B.遂构嫌隙构:设计陷害 C.贡南就山贼严白虎就:投靠 D.莫不诣门诣:造访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从破董卓于阳人贪于财货,好美姬 B.于是刘繇恐为袁、孙所并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C.亦以年向老,思恋土风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D.治皆引进,与共饮宴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朱治忧勤王事的一组是() ①后知术政德不立,乃劝策还平江东②后策薨,治与张昭等共尊奉权③治每进见, 权常亲迎④征讨夷越,佐定东南,禽截黄巾余类陈败、万秉等⑤治闻之,求往见 贲,为陈安危⑥以年向老,思恋土风,自表屯故鄣 A.①②⑥B.②③⑤C.②④⑥D.①④⑤ 第Ⅱ卷(共114分) 四、(28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吴郡太守许贡拒之于由拳,治与战,大破之。译文: (2)策既走刘繇,东定会稽。译文: (3)治闻之,求往见贲,为陈安危,贲由此遂止。译文: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和李上舍冬日书事① 韩驹 北风吹日昼多阴,日暮拥阶黄叶深。倦鹊绕枝翻冻影,飞鸿摩月堕孤音。 推愁不去如相觅,与老无期稍见侵。顾藉微官少年事,病来那复一分心。 【注】①据吴曾《能改斋漫录》记载,这首诗是作者因获罪被贬分宁县令时所作。 (1)试分析“倦”“堕”两字的炼字效果。(4分) (2)分析本诗所使用的两种突出的艺术手法并概括抒情主人公的形象。(4分) 15.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8分) (1)帝子降兮北渚,。袅袅兮秋风,。(屈原《湘夫人》) (2)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涉江采芙蓉》) (3)山寺钟鸣昼已昏,。人随沙岸向江村,。(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初,权弟翊,性峭急,喜怒快意,治数责数,谕以道义。权从兄豫章太守贲,女 为曹公子妇,及曹公破荆州,威震南土,贲畏惧,欲遣子入质。治闻之,求往见 贲,为陈安危,贲由此遂止。 权常叹治忧勤王事。性俭约,虽在富贵,车服惟供事。权优异之,自令督军御史 典属城文书,治领四县租税而已。然公族子弟及吴四姓多出仕郡,郡吏常以千数, 治率数年一遣诣王府,所遣数百人,每岁时献御,权答报过厚。是时丹杨深地, 频有奸叛,亦以年向老,思恋土风,自表屯故鄣,镇抚山越。诸父老故人,莫不 诣门,治皆引进,与共饮宴,乡党以为荣。在故鄣岁余,还吴。黄武三年卒,在 郡三十一年,年六十九。 (选自《三国志·吴书十一》) 【注】①扶翼:辅佐。②贽:礼物。③觌:见。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会坚薨 会:适逢 B.遂构嫌隙 构:设计陷害 C.贡南就山贼严白虎 就:投靠 D.莫不诣门 诣:造访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从破董卓于阳人贪于财货,好美姬 B.于是刘繇恐为袁、孙所并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C.亦以年向老,思恋土风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D.治皆引进,与共饮宴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朱治忧勤王事的一组是() ①后知术政德不立,乃劝策还平江东②后策薨,治与张昭等共尊奉权③治每进见, 权常亲迎④征讨夷越,佐定东南,禽截黄巾余类陈败、万秉等⑤治闻之,求往见 贲,为陈安危⑥以年向老,思恋土风,自表屯故鄣 A.①②⑥B.②③⑤C.②④⑥D.①④⑤ 第Ⅱ卷(共 114 分) 四、(28 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 分) (1)吴郡太守许贡拒之于由拳,治与战,大破之。译文: (2)策既走刘繇,东定会稽。译文: (3)治闻之,求往见贲,为陈安危,贲由此遂止。译文: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 分) 和李上舍冬日书事① 韩驹 北风吹日昼多阴,日暮拥阶黄叶深。倦鹊绕枝翻冻影,飞鸿摩月堕孤音。 推愁不去如相觅,与老无期稍见侵。顾藉微官少年事,病来那复一分心。 【注】①据吴曾《能改斋漫录》记载,这首诗是作者因获罪被贬分宁县令时所作。 (1)试分析“倦”“堕”两字的炼字效果。(4 分) (2)分析本诗所使用的两种突出的艺术手法并概括抒情主人公的形象。(4 分) 15.古诗文填空。(5 题限选 4 题)(8 分) (1)帝子降兮北渚,。袅袅兮秋风,。(屈原《湘夫人》) (2)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涉江采芙蓉》) (3)山寺钟鸣昼已昏,。人随沙岸向江村,。(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4)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黄鹤之飞尚不得过,。(李白《蜀道难》 (2)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杜甫《登岳阳楼》) 五、(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丰碑 李本深 支长长的红军队伍,在云中山的冰天雪地里,顶着混沌迷蒙的飞雪前进。严寒 把云中山冻成了一块大冰坨,犴风狼似的暤叫着,要征服这支裝备很差的队伍 将军的马,早已让给了伤员骑。他和战士们一道踏着冰雪行军,不时被寒风呛得 咳嗽着。他要率领这支队伍向前挺进,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道。等待着他们的 将是十分恶劣的环境和十分残酷的战斗,可能三天两头吃不上饭,可能要睡雪窝, 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哦,可能太多了,这支队伍的素质怎么样 呢?能不能经受住严峻的考验? 将军思索着…… 前面的队伍忽然放慢了行军的速度,有许多人围在一起,不知干什么。将军边走 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 将军的警卫员回来告诉他 前面……前面……冻死了一个人 将军愣了一愣,什么话也没说,朝那边走去。风雪太大了,他步履有些踉跄,眼 睛有点迷离。 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一棵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一动也不动,好似一尊塑像。 他浑身都落满了雪,可以看出镇定、自然的神情,却一时无法辨认面目,半截带 卷儿的旱烟还夹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烟火已被飞雪打熄。他微微向前伸出手 来,好像要向战友们借火……怎么?他的衣服这么单薄、破旧?像树叶,像箔片 样薄薄地贴在身上……他的御寒衣物呢?为什么没有发下来? 将军脸上顿时阴云密布,嘴角边的肌肉明显地抽动了一下,蓦然转过头向身边的 人吼道:“叫军需处长来!老子要……”一阵风雪吞没了他的话。他红着眼睛, 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 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上来!”将军两腮的肌肉大幅度地抖 动着,不知是由于冷,还是由于愤怒。 终于,有什么人对将军小声地说了一声:“这就是军需处长……” 将军正要发火的手势突然停住了。他怔怔地伫立了足有一分钟。雪花无声地落在 他的眼睑上,融化成闪烁的泪珠……他深深地呼出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 举至齐眉处,向那位与云中山化为一体的牺牲者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 雪更大了,风更狂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变成了一座晶莹的 丰碑… 将军什么话也没说,大步地钻进了弥天的雪雾之中,他听见了无数沉重而又坚定 的脚步声在说:“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选自2012年第6期《微型小说选刊》) 16.请指出小说开头画线部分景物描写的主要作用。(4分) 17.简要概括将军发现死者后经历的心理变化过程。(6分) 18.小说最后“他听见了无数沉重而又坚定的脚步声在说:‘如果胜利不属于这 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这句话可否改为“他听见了无数沉重而又坚 定的脚步声”?为什么?请结合全文说明理由。(7分) 19.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4)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黄鹤之飞尚不得过,。(李白《蜀道难》) (2)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杜甫《登岳阳楼》) 五、(21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9 题。 丰碑 李本深 一支长长的红军队伍,在云中山的冰天雪地里,顶着混沌迷蒙的飞雪前进。严寒 把云中山冻成了一块大冰坨,狂风狼似的嗥叫着,要征服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将军的马,早已让给了伤员骑。他和战士们一道踏着冰雪行军,不时被寒风呛得 咳嗽着。他要率领这支队伍向前挺进,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道。等待着他们的 将是十分恶劣的环境和十分残酷的战斗,可能三天两头吃不上饭,可能要睡雪窝, 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哦,可能太多了,这支队伍的素质怎么样 呢?能不能经受住严峻的考验? 将军思索着…… 前面的队伍忽然放慢了行军的速度,有许多人围在一起,不知干什么。将军边走 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 将军的警卫员回来告诉他:“……前面……前面……冻死了一个人……” 将军愣了一愣,什么话也没说,朝那边走去。风雪太大了,他步履有些踉跄,眼 睛有点迷离。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一棵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一动也不动,好似一尊塑像。 他浑身都落满了雪,可以看出镇定、自然的神情,却一时无法辨认面目,半截带 卷儿的旱烟还夹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烟火已被飞雪打熄。他微微向前伸出手 来,好像要向战友们借火……怎么?他的衣服这么单薄、破旧?像树叶,像箔片 一样薄薄地贴在身上……他的御寒衣物呢?为什么没有发下来? 将军脸上顿时阴云密布,嘴角边的肌肉明显地抽动了一下,蓦然转过头向身边的 人吼道:“叫军需处长来!老子要……”一阵风雪吞没了他的话。他红着眼睛, 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 “——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上来!”将军两腮的肌肉大幅度地抖 动着,不知是由于冷,还是由于愤怒。 终于,有什么人对将军小声地说了一声:“这就是军需处长……” 将军正要发火的手势突然停住了。他怔怔地伫立了足有一分钟。雪花无声地落在 他的眼睑上,融化成闪烁的泪珠……他深深地呼出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 举至齐眉处,向那位与云中山化为一体的牺牲者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 雪更大了,风更狂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变成了一座晶莹的 丰碑…… 将军什么话也没说,大步地钻进了弥天的雪雾之中,他听见了无数沉重而又坚定 的脚步声在说:“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选自 2012 年第 6 期《微型小说选刊》) 16.请指出小说开头画线部分景物描写的主要作用。(4 分) 17.简要概括将军发现死者后经历的心理变化过程。(6 分) 18.小说最后“他听见了无数沉重而又坚定的脚步声在说:‘如果胜利不属于这 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这句话可否改为“他听见了无数沉重而又坚 定的脚步声”?为什么?请结合全文说明理由。(7 分) 19.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