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5琥珀公开课教学设计 《琥珀》是一篇科学小品文。它主要写了一只琥珀被发现以及科学家推测它的 形成过程。全文语言易懂,描写生动,意在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想象出琥珀的 形成过程,理解科学家推测的过程是合理严谨的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眀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知道琥珀的形成和 发现的过程及在科学上的价值,懂得任何事物的形成和发展都必须具备一定的 条件。 2.体会科学小品的特点,分辨真实的描写和想象的描写。 3.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 培养学生阅读科普读物的兴趣,激发其探索大自然奧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必须具备的条件 【教学难点】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 【教学过程】 揭题导入,体会“珍贵” 《琥珀》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观察这两个字,都是什么旁?再读读这一组带王 旁的词,发现了什么?都是提“王”旁,其实是斜玉旁,大多表示珍贵的宝 石。可见琥珀也是比较珍贵、稀奇的 、检索感知琥珀价值 1.谁来说说什么是琥珀?欣赏图片。这篇课文围绕“琥珀”,都写了哪些内 容?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科普小品) 2.出示图片:这就是文中那块琥珀,大家看看这块琥珀有什么特点?这块琥珀 是什么样子的?(这块琥珀是透明的,一个苍蝇一个蜘蛛好好地躺在里面,可 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根毫毛。 3.这块琥珀有什么科学价值呢? 万年前的详细情形,科学家是亲眼所见吗?(不是)不是亲眼所见,那就只 能是一—(想象)这个故事确实是科学家想象出来的。那为什么作者在这里不 用“想象”而要用“推测”这个词呢?(理解“推测”)你认为作者的证据是 什么?(那块琥珀的样子) 请同学们齐读琥珀的样子。 过渡:琥珀的样子是科学家真实所见,科学家就是根据这块琥珀的样子想象了 万年前的详细情形,一万年前的详细情形,就是琥珀的形成过程。这也是本 节课我们学习的重点内容。 感知琥珀的价值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05 琥珀公开课教学设计 1 《琥珀》是一篇科学小品文。它主要写了一只琥珀被发现以及科学家推测它的 形成过程。全文语言易懂,描写生动,意在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想象出琥珀的 形成过程,理解科学家推测的过程是合理严谨的。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知道琥珀的形成和 发现的过程及在科学上的价值,懂得任何事物的形成和发展都必须具备一定的 条件。 2.体会科学小品的特点,分辨真实的描写和想象的描写。 3.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 4.培养学生阅读科普读物的兴趣,激发其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必须具备的条件。 【教学难点】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体会“珍贵” 《琥珀》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观察这两个字,都是什么旁?再读读这一组带王 旁的词,发现了什么?都是提“王”旁,其实是斜玉旁,大多表示珍贵的宝 石。可见琥珀也是比较珍贵、稀奇的。 二、检索感知 琥珀价值 1.谁来说说什么是琥珀?欣赏图片。这篇课文围绕“琥珀”,都写了哪些内 容?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科普小品) 2.出示图片:这就是文中那块琥珀,大家看看这块琥珀有什么特点?这块琥珀 是什么样子的?(这块琥珀是透明的,一个苍蝇一个蜘蛛好好地躺在里面,可 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根毫毛。) 3.这块琥珀有什么科学价值呢? 一万年前的详细情形,科学家是亲眼所见吗?(不是)不是亲眼所见,那就只 能是——(想象)这个故事确实是科学家想象出来的。那为什么作者在这里不 用“想象”而要用“推测”这个词呢?(理解“推测”)你认为作者的证据是 什么?(那块琥珀的样子) 请同学们齐读琥珀的样子。 过渡:琥珀的样子是科学家真实所见,科学家就是根据这块琥珀的样子想象了 一万年前的详细情形,一万年前的详细情形,就是琥珀的形成过程。这也是本 节课我们学习的重点内容。 感知琥珀的价值
这块琥珀有什么价值?(从这块玻璃,可以推测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 情形;从这块琥珀还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三、解密琥珀之形成 1、读课文想想,在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中还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2、琥珀的形成经历的两个阶段,用自己的话把形成经过说一说。(松脂球的 形成、松脂球变成化石) 分析一下松脂球的形成需要哪几个条件,并说说理由 1炎热的夏天,太阳光很强烈。 2松树林里,老松树伸出厚厚的松脂。 3苍蝇、蜘蛛碰巧在一起,松脂滴落包裹住它们。 4松脂继续滴落,将它们重重包裹 如果没有夏天的烈日,没有松树,没有松脂不断地往下滴,没有蜘蛛扑向苍蝇 的一瞬间,就不会形成奇异的松脂球。 ①第一个条件必须是夏天,只有夏天的天气最炎热。 ②夏季也有阴天、雨天,我认为还得补充有阳光,而且强烈。 ③阳光不强,松脂可能渗出但不可能大滴大滴地掉呀! 板书:阳光强烈 3.请同学们找找看,文中有几处是描写太阳的? (有三处:①太阳暖暖地照着;②太阳照得火热③晌午的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 整个树林。气温的变化通过“暖暖”、“火热”、“热辣辣”可以看出来。) 4.师问:阳光热度的变化点明了当天的炎热,为两只小虫遇不幸作了铺垫。那 就是:高温。那么还需要什么条件呢?(①苍蝇必须飞在松树上,只有松树才有 松脂。②必须发生在松树林,而且必须落在一棵老松树上,因为只有老树才会 掉大滴大滴的松脂。③不凑巧也不行。必须是蜘蛛刚扑到苍蝇身上,“吧嗒” 松脂滴下来了。) 板书:阳光强烈松树林苍蝇和蜘蛛巧遇松脂继续滴 5.师问:那么,请大家想想,假如不是这么巧呢? (①如果不是这么巧,就不会形成这块琥珀。比方说,蜘蛛猛扑过去,把苍蝇吞 了,大摇大摆地走了,松脂才滴下来,就不会有这颗奇异的琥珀了。②要是蜘 蛛刚把苍蝇吃了,还没来得及逃,松脂就滴下来,虽然包住的也是两只小虫, 可人们只能看到蜘蛛了。③假如蜘蛛正要扑过去,掉下来的松脂已经把苍蝇包 住了,那蜘蛛决不会自投罗网。) 由此可见,作者在推测过程中已经把各种可能都考虑到了。还有必需条件吗? (①有。我看“松脂继续滴下来”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②必须有,如果就
这块琥珀有什么价值?(从这块玻璃,可以推测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 情形;从这块琥珀还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三、解密琥珀之形成 1、读课文想想,在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中还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2、琥珀的形成经历的两个阶段,用自己的话把形成经过说一说。 (松脂球的 形成、松脂球变成化石) 分析一下松脂球的形成需要哪几个条件,并说说理由。 1 炎热的夏天,太阳光很强烈。 2 松树林里,老松树伸出厚厚的松脂。 3 苍蝇、蜘蛛碰巧在一起,松脂滴落包裹住它们。 4 松脂继续滴落,将它们重重包裹。 如果没有夏天的烈日,没有松树,没有松脂不断地往下滴,没有蜘蛛扑向苍蝇 的一瞬间,就不会形成奇异的松脂球。 ① 第一个条件必须是夏天,只有夏天的天气最炎热。 ② 夏季也有阴天、雨天,我认为还得补充有阳光,而且强烈。 ③ 阳光不强,松脂可能渗出但不可能大滴大滴地掉呀! 板书:阳光强烈 3. 请同学们找找看,文中有几处是描写太阳的? (有三处:①太阳暖暖地照着;②太阳照得火热③晌午的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 整个树林。气温的变化通过“暖暖”、“火热”、“热辣辣”可以看出来。) 4.师问:阳光热度的变化点明了当天的炎热,为两只小虫遇不幸作了铺垫。那 就是:高温。那么还需要什么条件呢?(① 苍蝇必须飞在松树上,只有松树才有 松脂。②必须发生在松树林,而且必须落在一棵老松树上,因为只有老树才会 掉大滴大滴的松脂。③不凑巧也不行。必须是蜘蛛刚扑到苍蝇身上,“吧嗒” 松脂滴下来了。) 板书:阳光强烈 松树林 苍蝇和蜘蛛巧遇 松脂继续滴 5.师问:那么,请大家想想,假如不是这么巧呢? (①如果不是这么巧,就不会形成这块琥珀。比方说,蜘蛛猛扑过去,把苍蝇吞 了,大摇大摆地走了,松脂才滴下来,就不会有这颗奇异的琥珀了。②要是蜘 蛛刚把苍蝇吃了,还没来得及逃,松脂就滴下来,虽然包住的也是两只小虫, 可人们只能看到蜘蛛了。③假如蜘蛛正要扑过去,掉下来的松脂已经把苍蝇包 住了,那蜘蛛决不会自投罗网。) 由此可见,作者在推测过程中已经把各种可能都考虑到了。还有必需条件吗? (①有。我看“松脂继续滴下来”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②必须有,如果就
那么一滴,俩家伙目标一致,没准儿还能挣扎出来。③如果不重重包裹也许形 不成球,球太小了,也许经不起几千年几万年时间的腐化、风化。) 板书:松脂继续滴 大家把形成松脂球的四个必需条件都找到了。作者对它们的交叉描述,使得故 事情节不但合情合理,而且生动有趣。现在请大家再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层,找 找看,哪些地方写得好,好在哪里。 (①“展开”、“飞舞”、“穿过”、“飞进”这几个词,把小苍蝇的快乐劲儿 写出来了。②暖暖的天儿,香香的味儿,这么好一个环境,难怪它出来到处 飞。③苍蝇歇的时候,用了几个动词:伸、掉、拂拭,一看就知道它丧失警惕 了。④“飞累了”这句很重要,只有累了,睡得才香,哪还会防备有蜘蛛要吃 它。⑤“身上粘满了灰尘”是作者根据琥珀里“两只小虫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 黑色的圆环”推测出来的。⑥作者把蜘蛛写活了,“慢慢地”、“小心地”简 直是鬼鬼祟祟,偷偷摸摸。⑦前三个小节衔接得非常紧,太阳暖,苍蝇才会出 来飞,闻到香,才会飞进松树林,飞累了,想歇会儿,它歇了,蜘蛛乘机想吃 掉它。⑧“乐极生悲”也许有点道理,这两个家伙,一个美得想歇,一个馋得 想吃,哪能想到大祸就要临头呀!⑨“刚好”这个词用得好,说明事情发生得太 巧了。⑩“小苍蝇不能掸翅膀了,蜘蛛也不想美餐了”这句话很幽默,这两家 伙太可怜了。 五、松脂球形成化石 师:根据化石形成的必要条件用下面的关联词语写一个句子。 如果没有……就 只有……才 1、很长时间2、地壳变动3、陆沉海漫4、泥沙掩埋 、研读贯通,交流感悟。 1.科学家就是根据看见的真实的事物,想象一万年前的详细情形,作者是如何 根据那块琥珀的样子推测出琥珀的形成过程?请同学们研读。 研读要求: (1)把“真实”的部分(琥珀的样子)和前边“想象”的部分联系起来读,在 “想象”部分找出与“真实”对应的句子批画下来。 (2)用“根据 推测 ”或者用上“因为……所以……”“只 有……才……”等关联词语在小组内说一说,作者如何推测琥珀的形成过程 的 2.通过练习,我们知道了这个故事不是凭空的想象,作者写的都是有根据的, 是科学的推测。这是科学小品文的一大特点。(科学性) 2、从发现的这块琥珀里,作者想象了它形成的过程
那么一滴,俩家伙目标一致,没准儿还能挣扎出来。③如果不重重包裹也许形 不成球,球太小了,也许经不起几千年几万年时间的腐化、风化。) 板书:松脂继续滴 大家把形成松脂球的四个必需条件都找到了。作者对它们的交叉描述,使得故 事情节不但合情合理,而且生动有趣。现在请大家再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层,找 找看,哪些地方写得好,好在哪里。 (①“展开”、“飞舞”、“穿过”、“飞进”这几个词,把小苍蝇的快乐劲儿 写出来了。②暖暖的天儿,香香的味儿,这么好一个环境,难怪它出来到处 飞。③苍蝇歇的时候,用了几个动词:伸、掉、拂拭,一看就知道它丧失警惕 了。④“飞累了”这句很重要,只有累了,睡得才香,哪还会防备有蜘蛛要吃 它。⑤“身上粘满了灰尘”是作者根据琥珀里“两只小虫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 黑色的圆环”推测出来的。⑥作者把蜘蛛写活了,“慢慢地”、“小心地”简 直是鬼鬼祟祟,偷偷摸摸。⑦前三个小节衔接得非常紧,太阳暖,苍蝇才会出 来飞,闻到香,才会飞进松树林,飞累了,想歇会儿,它歇了,蜘蛛乘机想吃 掉它。⑧“乐极生悲”也许有点道理,这两个家伙,一个美得想歇,一个馋得 想吃,哪能想到大祸就要临头呀!⑨“刚好”这个词用得好,说明事情发生得太 巧了。⑩“小苍蝇不能掸翅膀了,蜘蛛也不想美餐了”这句话很幽默,这两家 伙太可怜了。) 五、松脂球形成化石 师:根据化石形成的必要条件用下面的关联词语写一个句子。 如果没有……就…… 只有……才…… 1、很长时间 2、地壳变动 3、陆沉海漫 4、泥沙掩埋 三、研读贯通,交流感悟。 1.科学家就是根据看见的真实的事物,想象一万年前的详细情形,作者是如何 根据那块琥珀的样子推测出琥珀的形成过程?请同学们研读。 研读要求: (1)把“真实”的部分(琥珀的样子)和前边“想象”的部分联系起来读,在 “想象”部分找出与“真实”对应的句子批画下来。 (2)用“根据____,推测____”或者用上“因为……所以……”“只 有……才……”等关联词语在小组内说一说,作者如何推测琥珀的形成过程 的。 2.通过练习,我们知道了这个故事不是凭空的想象,作者写的都是有根据的, 是科学的推测。这是科学小品文的一大特点。(科学性) 2、从发现的这块琥珀里,作者想象了它形成的过程
作者的想象中包含下面这些内容,你能说说这样想象的依据吗? 根据 想象 形成化石 约摸算来,总有一万年了 包裹住两只小动物 太阳热辣辣地照着整个树林 渔民的儿子在海边发现琥珀 海在很远的地方翻腾怒吼 琥珀石松柏树脂的化石 树林里长着许多高大的松树 它里面有一只苍蝇和一只蜘蛛 蜘蛛刚扑过去,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 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 蛛一齐包在里头 苍蝇的翅膀 只小苍蝇展开柔嫩的绿翅膀飞舞 「蜘蛛的长腿 蜘蛛划着长长的腿慢慢地爬过来 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在老松树的黄色泪珠里,前俯后仰的 挣扎了一番。 3.现代科普作家、文学翻译家顾均正先生说:科学小品文是科学与艺术化合成 的结晶体。 请同学们再默读故事,找出文中描写生动形象的语句与大家分享,并说明原 因。这样描写使文章生动,形象,更具趣味性,富有文学色彩。(文学性) 六、情感迁移课外延伸 1.有人认为小苍蝇和小蜘蛛被松脂淹没而惋惜,有人却说“它们被封在琥珀 里,生命获得了永恒。”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请同学们阅读“我的视 角”中丁丁的话:“快乐的……,获得了永恒” 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第12自然段,比较一下,在时间的长河里,成千上万绿翅 膀的苍蝇和八只脚的蜘蛛来了又去了,都成了过眼烟云,而这两只小虫却留了 下来,你有什么感受? 过渡:所以这块琥珀很珍贵,很有价值一一科学硏究价值、艺术鉴赏价值、经 济效益……是的,它们的生命虽然在那一瞬间终止了,但生命的价值却获得了 永恒。 2.那么由这块琥珀你获得了哪些生命的启示?(名言或是事例) 这说明,死和生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生命的价值也不是靠寿命的长短能衡量 的。比如说:那些为了今天幸福生活而壮烈牺牲的革命烈士;在有限的生命 里,诠释了他生命的意义的雷锋;5.12地震中舍己救人的谭千秋老师等等,虽 然他们的生命在那一刻定格,,但他们生命的价值却在那一瞬间获得了永恒。 3.老师这里有几句名言想送给大家
作者的想象中包含下面这些内容,你能说说这样想象的依据吗? 根 据 想 象 形成化石 约摸算来,总有一万年了 包裹住两只小动物 太阳热辣辣地照着整个树林 渔民的儿子在海边发现琥珀 海在很远的地方翻腾怒吼 琥珀石松柏树脂的化石 树林里长着许多高大的松树 它里面有一只苍蝇和一只蜘蛛 蜘蛛刚扑过去,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 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 蛛一齐包在里头。 苍蝇的翅膀 一只小苍蝇展开柔嫩的绿翅膀飞舞 蜘蛛的长腿 蜘蛛划着长长的腿慢慢地爬过来 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在老松树的黄色泪珠里,前俯后仰的 挣扎了一番。 3.现代科普作家、文学翻译家顾均正先生说:科学小品文是科学与艺术化合成 的结晶体。 请同学们再默读故事,找出文中描写生动形象的语句与大家分享,并说明原 因。这样描写使文章生动,形象,更具趣味性,富有文学色彩。(文学性) 六、情感迁移 课外延伸 1.有人认为小苍蝇和小蜘蛛被松脂淹没而惋惜,有人却说“它们被封在琥珀 里,生命获得了永恒。”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请同学们阅读“我的视 角”中丁丁的话:“快乐的……,获得了永恒”。 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第 12 自然段,比较一下,在时间的长河里,成千上万绿翅 膀的苍蝇和八只脚的蜘蛛来了又去了,都成了过眼烟云,而这两只小虫却留了 下来,你有什么感受? 过渡:所以这块琥珀很珍贵,很有价值——科学研究价值、艺术鉴赏价值、经 济效益……是的,它们的生命虽然在那一瞬间终止了,但生命的价值却获得了 永恒。 2. 那么由这块琥珀你获得了哪些生命的启示?(名言或是事例) 这说明,死和生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生命的价值也不是靠寿命的长短能衡量 的。比如说:那些为了今天幸福生活而壮烈牺牲的革命烈士;在有限的生命 里,诠释了他生命的意义的雷锋;5.12 地震中舍己救人的谭千秋老师等等,虽 然他们的生命在那一刻定格,,但他们生命的价值却在那一瞬间获得了永恒。 3. 老师这里有几句名言想送给大家
生命的价值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你如何利用它。一一蒙田 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列夫·托尔斯泰 生命苦短,只是美德能将它传到遥远的后世。 莎士比亚 4.本文是根据德国科学家、科普作家柏吉尔的《乌拉·波拉故事集》改写的 《乌拉·波拉故事集》是集科学知识与想象情节于一体的一本可读性非常强的 科普读物,一共有十五个有趣的故事,包含的范围相当广泛,是一本内容通俗 易懂、文字生动活泼的科普著作集 课文中描写的琥珀还有可能是怎样形成的?假想这块琥珀可能的其他的形成过 程 约摸一万年前的一个炎热夏日的晌午,一片古老的森林里的一棵老松树上,已 经渗出了厚厚的一大坨金黄的黏稠的松脂,一只绿翅膀的小苍蝇飞来了,四处 乱窜的它一不留神撞在了松脂上而被粘住了,它只能无助地扇动翅膀试图逃 离,这情景恰被一只饥饿的蜘蛛看见了,心中窃喜:送到嘴边的美食不吃白不 吃。它不知道那是一个温柔的陷阱,老松树黄色的泪滴会要了它的小命。它吐 出一根丝并顺着降落到苍蝇身边从而也被松脂粘住,一步踏入了鬼门关。松脂 继续滴落,积成了一个松脂球,从而将两个小家伙重重包裹在了里面。 松脂球又经历了漫长的岁月、陆沉水淹、泥沙掩埋的变迁,从而成为了一块松 脂化石,也就是琥珀。 (五)学习重点内容,教师点拨 科学家是怎样想象这块琥珀的形成经过的?按照提纲说说科学家这样想象的根 1.约摸算来,总有一万年了。 (“约摸”大概估计。因为这个时间是推测、估算的。总有一万年了的意思是 至少有一万年了,不会少于一万年。这个推算、估计是有根据的,因为松脂球 变成化石,需地壳变动,松树腐烂,松脂球淹没在泥沙下变成化石至少也得 万年之久。) 2.夏天,晌午的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琥珀是古代松柏树脂的化石。要形成琥珀必须具备的第一个条件是要有松树、 柏树,所以科学家想象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松树林里。光有松树还不够,还要 松树渗出树脂来。所以科学家想象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炎热的夏天。松树渗出 的一滴松脂能同时包住一只苍蝇和一只蜘蛛,这滴树脂一定是很大的,只有在 非常热的时候松树才能渗出这样一大滴树脂,所以科学家想象这是在“太阳光 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森林”的晌午。)
生命的价值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你如何利用它。——蒙田 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列夫·托尔斯泰 生命苦短,只是美德能将它传到遥远的后世。—— 莎士比亚 4.本文是根据德国科学家、科普作家柏吉尔的《乌拉·波拉故事集》改写的。 《乌拉·波拉故事集》是集科学知识与想象情节于一体的一本可读性非常强的 科普读物,一共有十五个有趣的故事,包含的范围相当广泛,是一本内容通俗 易懂、文字生动活泼的科普著作集。 课文中描写的琥珀还有可能是怎样形成的?假想这块琥珀可能的其他的形成过 程: 约摸一万年前的一个炎热夏日的晌午,一片古老的森林里的一棵老松树上,已 经渗出了厚厚的一大坨金黄的黏稠的松脂,一只绿翅膀的小苍蝇飞来了,四处 乱窜的它一不留神撞在了松脂上而被粘住了,它只能无助地扇动翅膀试图逃 离,这情景恰被一只饥饿的蜘蛛看见了,心中窃喜:送到嘴边的美食不吃白不 吃。它不知道那是一个温柔的陷阱,老松树黄色的泪滴会要了它的小命。它吐 出一根丝并顺着降落到苍蝇身边从而也被松脂粘住,一步踏入了鬼门关。松脂 继续滴落,积成了一个松脂球,从而将两个小家伙重重包裹在了里面。 松脂球又经历了漫长的岁月、陆沉水淹、泥沙掩埋的变迁,从而成为了一块松 脂化石,也就是琥珀。 (五)学习重点内容,教师点拨 科学家是怎样想象这块琥珀的形成经过的?按照提纲说说科学家这样想象的根 据。 1.约摸算来,总有一万年了。 (“约摸”大概估计。因为这个时间是推测、估算的。总有一万年了的意思是: 至少有一万年了,不会少于一万年。这个推算、估计是有根据的,因为松脂球 变成化石,需地壳变动,松树腐烂,松脂球淹没在泥沙下变成化石至少也得一 万年之久。) 2.夏天,晌午的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琥珀是古代松柏树脂的化石。要形成琥珀必须具备的第一个条件是要有松树、 柏树,所以科学家想象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松树林里。光有松树还不够,还要 松树渗出树脂来。所以科学家想象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炎热的夏天。松树渗出 的一滴松脂能同时包住一只苍蝇和一只蜘蛛,这滴树脂一定是很大的,只有在 非常热的时候松树才能渗出这样一大滴树脂,所以科学家想象这是在“太阳光 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森林”的晌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