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届联考题——文言文段阅读 史传类 、(2009年安庆市高三模拟考试〈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方以智,字密之,桐城人。父孔炤,明湖广巡抚,为杨嗣昌劾下狱,以智怀血疏讼冤,得释。以智,崇祯 庚辰进士,授检讨。会李自成破潼关,范景文疏荐以智,召对德政殿,语中机要,上抚几称善。京师陷,以智哭 临殡宫,至东华门,被执,加刑毒,两髁骨见,不屈。 贼败,南奔,值马、阮乱政,修怨欲杀之,遂流离岭表。自作序篇,上述祖德,下表隐志。变姓名,卖药市 中。桂王称号肇庆,以与推戴功,擢右中允。扈王幸梧州,擢侍讲学士,拜礼部侍郎、东阁大学士,旋罢相。固 称疾,屡诏不起。尝日:“吾归则负君,出则负亲,吾其缁乎? 行至平乐,被絷。其帅欲降之,左置官服,右白刃,惟所择,以智趋右,帅更加礼敬,始听为僧。更名弘智 字无可,别号药地。 其闭关金陵高座寺也。友人钱澄之,亦客金陵,遇故中宫为僧者,问以智,澄之曰:“君岂曾识耶?″日 “非也。昔侍先皇,一日朝罢,上忽叹曰:‘求忠臣必于孝子!如是者再。某跪请故,上曰:‘早御经筵,有讲 官父巡抚河南,坐失机问大辟,某薰衣,饰容止如常时。不孝若此,能为忠乎?闻新进士方以智,父亦系狱,日 号泣,持疏求救,此亦人子也。言讫复叹,俄释孔炤,而辟河南巡抚,外廷亦知其故乎?″澄之述其语告以智, 以智伏地哭失声。 以智生有异禀,年十五,群经、孑、史,略能背诵。博涉多通,自天文、舆地、礼乐、律数、声音、文字、 书画、医药、技勇之属,皆能考其源流,析其旨趣。著书数十万言,惟通雅、物理小识二书盛行於世。 选自《清史稿》,有删节)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与推戴功 以致天下之士 吾其缁乎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C.求忠臣必于孝子 亦将有感于斯文 D.而辟河南巡抚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谷案B
1 2009 届联考题——文言文段阅读 史传类 一、(2009 年安庆市高三模拟考试〈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 方以智,字密之,桐城人。父孔炤,明湖广巡抚,为杨嗣昌劾下狱,以智怀血疏讼冤,得释。以智,崇祯 庚辰进士,授检讨。会李自成破潼关,范景文疏荐以智,召对德政殿,语中机要,上抚几称善。京师陷,以智哭 临殡宫,至东华门,被执,加刑毒,两髁骨见,不屈。 贼败,南奔,值马、阮乱政,修怨欲杀之,遂流离岭表。自作序篇,上述祖德,下表隐志。变姓名,卖药市 中。桂王称号肇庆,以.与推戴功,擢右中允。扈王幸梧州,擢侍讲学士,拜礼部侍郎、东阁大学士,旋罢相。固 称疾,屡诏不起。尝曰:“吾归则负君,出则负亲,吾其.缁乎?” 行至平乐,被絷。其帅欲降之,左置官服,右白刃,惟所择,以智趋右,帅更加礼敬,始听为僧。更名弘智, 字无可,别号药地。 其闭关金陵高座寺也。友人钱澄之,亦客金陵,遇故中宫为僧者,问以智,澄之曰:“君岂曾识耶?”曰: “非也。昔侍先皇,一日朝罢,上忽叹曰:‘求忠臣必于.孝子!’ 如是者再。某跪请故,上曰:‘早御经筵,有讲 官父巡抚河南,坐失机问大辟,某薰衣,饰容止如常时。不孝若此,能为忠乎?闻新进士方以智,父亦系狱,日 号泣,持疏求救,此亦人子也。’言讫复叹,俄释孔炤,而.辟河南巡抚,外廷亦知其故乎?”澄之述其语告以智, 以智伏地哭失声。 以智生有异禀,年十五,群经、子、史,略能背诵。博涉多通,自天文、舆地、礼乐、律数、声音、文字、 书画、医药、技勇之属,皆能考其源流,析其旨趣。著书数十万言,惟通雅、物理小识二书盛行於世。 (选自《清史稿》,有删节)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以.与推戴功 以.致天下之士 B.吾其.缁乎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C.求忠臣必于.孝子 亦将有感于.斯文 D.而.辟河南巡抚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答案 B
解析两个“其”,都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还是”。A项两个以”,第一个介词,因为;第二个顺接连词。 C项两个“于”,第一个介词,从;第二个介词,对。D项两个“而”,第一个表承接;第二个表递进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方以智“不屈”的一组是 ①以智怀血疏讼冤 ②京师陷,以智哭临殡宫 ③变姓名,卖药市中 ④固称疾,屡诏不起 ⑤吾归则负君,出则负亲⑥惟所择,以智趋右 A①③⑥B.②③⑤ C.③④⑥ D.④⑤⑥ 答案C 解析①只是为父申冤的举动;②方以智为崇祯帝尽忠的表现;⑤只能说明方以智作抉择时两难的心理。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以智的父亲曾任湖广巡抚,被杨嗣昌弹劾而获罪,因为方以智血疏申冤才获释 B.阮大铖当权,由于原先结下仇怨,想找借口杀方以智,使他在南都不能久留。 C.桂王在肇庆即位,任方以智为右中允。罢相之后扈王多次征召,他均称病不就。 D.方以智在平乐被清兵搜出。清帅反复逼降无效,最后方以智逃出来当了和尚。 谷案D 解析是清帅最后听任方以智做和尚。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李自成破潼关,范景文疏荐以智,召对德政殿,语中机要,上抚几称善。 (2)闻新进士方以智,父亦系狱,日号泣,持疏求救,此亦人子也。 译文 答案(1)适逢李自成攻破潼关,范景文上疏推荐方以智,(皇上)在德政殿召见方以智应对,他的回答 切中要害,皇帝抚着几案说好。 2)(我)听说新科进士方以智,他的父亲也被囚禁到牢里,他每天哭号、流泪,拿着奏疏求人解救(他父 亲),这(同样)也是做人的儿子啊! 【参考译文】 方以智,字密之,桐城人。父亲方孔炤,明朝时仼湖广巡抚,被杨嗣昌弹劾下狱,方以智带着血写的奏疏上 诉申冤,(他的父亲)才得以释放。方以智,崇祯庚辰进士,被授予检讨之职。适逢李自成攻破潼关,范景文上 2
2 解析 两个“其”,都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还是”。A 项两个“以”,第一个介词,因为;第二个顺接连词。 C 项两个“于”,第一个介词,从;第二个介词,对。D 项两个“而”,第一个表承接;第二个表递进。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方以智“不屈”的一组是 ( ) ①以智怀血疏讼冤 ②京师陷,以智哭临殡宫 ③变姓名,卖药市中 ④固称疾,屡诏不起 ⑤吾归则负君,出则负亲 ⑥惟所择,以智趋右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③④⑥ D.④⑤⑥ 答案 C 解析 ①只是为父申冤的举动;②方以智为崇祯帝尽忠的表现;⑤只能说明方以智作抉择时两难的心理。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方以智的父亲曾任湖广巡抚,被杨嗣昌弹劾而获罪,因为方以智血疏申冤才获释。 B.阮大铖当权,由于原先结下仇怨,想找借口杀方以智,使他在南都不能久留。 C.桂王在肇庆即位,任方以智为右中允。罢相之后扈王多次征召,他均称病不就。 D.方以智在平乐被清兵搜出。清帅反复逼降无效,最后方以智逃出来当了和尚。 答案 D 解析 是清帅最后听任方以智做和尚。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李自成破潼关,范景文疏荐以智,召对德政殿,语中机要,上抚几称善。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闻新进士方以智,父亦系狱,日号泣,持疏求救,此亦人子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适逢李自成攻破潼关,范景文上疏推荐方以智,(皇上)在德政殿召见方以智应对,他的回答 切中要害,皇帝抚着几案说好。 (2)(我)听说新科进士方以智,他的父亲也被囚禁到牢里,他每天哭号、流泪,拿着奏疏求人解救(他父 亲),这(同样)也是做人的儿子啊! 【参考译文】 方以智,字密之,桐城人。父亲方孔炤,明朝时任湖广巡抚,被杨嗣昌弹劾下狱,方以智带着血写的奏疏上 诉申冤,(他的父亲)才得以释放。方以智,崇祯庚辰进士,被授予检讨之职。适逢李自成攻破潼关,范景文上
疏推荐方以智,〔皇上)在德政殿召见方以智应对,他的回答切中要害,皇帝抚着几案说好。京师(被李自成军 队)攻陷,方以智到殡宫痛哭,到东华门,被抓捕施加酷刑,两根髁骨骨头都露岀来了,他始终不屈。 李自成军队溃败,方以智向南逃亡,正赶上马、阮乱政,(马士英、阮大铖)报复旧怨想杀他,方以智于是 流落岭外。他曾写过一篇文章,上陈述祖上之德,下表白自己隐居之志。更改姓名,在集市上卖药。桂王在肇庆 登基,(方以智)因为参与拥戴(桂王)有功,被提拔为右中允。扈王驾临梧州,(方以智)被提拔为侍讲学士, 官拜礼部侍郎、东阁大学士,很快被罢免宰相之职。后来多次被征召,他坚决借病推托,不出来为官。他曾经说 “我若回朝廷任职,就辜负了国君;若岀游又辜负了父母,我还是披缁为僧吧?″ 后来到了平乐,他被(清兵)抓住。清帅想劝降他,左手拿着官服,右手拿着白晃晃的刀子,要他选择是(为 官还是就刑),以智走向右边(选择死,清帅对他更加礼敬,听任他做和尚。(方以智)改名为弘智,字无可,别 号药地 (先前)方以智还在金陵高座寺闭门打坐时,友人钱澄之也客居金陵,遇到位原先在中宫为官、现出家为 僧的熟人,(那僧人向钱澄之)问起以智,澄之反问:“你难道早先认识他吗?”(那人)说:不是。(我)过去 陪侍先皇,有一次朝罢,皇上忽然叹息道:求忠臣一定要从孝子当中找『像这样说了两次。我跪着问什么缘故 皇上说:‘早上听讲经,有个讲官的父亲在河南做巡抚,因为失职获罪被判杀头,那讲官(照样)薰衣,衣着、 举止如同平常。像这样不孝,能成为忠臣吗?(我)听说新科进土方以智,他的父亲也被囚禁到牢里,他每天哭 号、流泪,拿着奏疏求人解救(他父亲),这(同样)也是做人的儿子啊!说完后再次叹息,(后来)很快释放 了方孔炤,征召他做河南巡抚,外廷也知道这个缘故吗?”钱澄之把这些话转述给方以智,方以智匍匐在地痛哭 失声。 方以智天资禀赋卓异聪颖,十五岁时,经、子、史书上的文章大体上都能背诵。他涉猎广泛,通晓天文、地 理、礼乐、律数、音乐、文字、书画、医药、技勇之类(的学问),考查它们的来龙去脉,分析其目的意图。著 述有几十万字,(如今)只有《通雅》《物理小识》二书盛行于世。 安徽省江南十校2009届高三素质测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左思,字太冲,齐国临淄人也。家世儒学。父雍,起小吏,以能擢授殿中侍御史。思少学钟、胡书及鼓 琴,并不成。雍谓友人曰:“思所晓解,不及我少时。”思遂感激勤学,兼善阴阳之术。貌寝,口讷,而辞藻壮丽
3 疏推荐方以智,(皇上)在德政殿召见方以智应对,他的回答切中要害,皇帝抚着几案说好。京师(被李自成军 队)攻陷,方以智到殡宫痛哭,到东华门,被抓捕施加酷刑,两根髁骨骨头都露出来了,他始终不屈。 李自成军队溃败,方以智向南逃亡,正赶上马、阮乱政,(马士英、阮大铖)报复旧怨想杀他,方以智于是 流落岭外。他曾写过一篇文章,上陈述祖上之德,下表白自己隐居之志。更改姓名,在集市上卖药。桂王在肇庆 登基,(方以智)因为参与拥戴(桂王)有功,被提拔为右中允。扈王驾临梧州,(方以智)被提拔为侍讲学士, 官拜礼部侍郎、东阁大学士,很快被罢免宰相之职。后来多次被征召,他坚决借病推托,不出来为官。他曾经说: “我若回朝廷任职,就辜负了国君;若出游又辜负了父母,我还是披缁为僧吧?” 后来到了平乐,他被(清兵)抓住。清帅想劝降他,左手拿着官服,右手拿着白晃晃的刀子,要他选择是(为 官还是就刑),以智走向右边(选择死),清帅对他更加礼敬,听任他做和尚。(方以智)改名为弘智,字无可,别 号药地。 (先前)方以智还在金陵高座寺闭门打坐时,友人钱澄之也客居金陵,遇到一位原先在中宫为官、现出家为 僧的熟人,(那僧人向钱澄之)问起以智,澄之反问:“你难道早先认识他吗?”(那人)说:“不是。(我)过去 陪侍先皇,有一次朝罢,皇上忽然叹息道:‘求忠臣一定要从孝子当中找!’像这样说了两次。我跪着问什么缘故, 皇上说:‘早上听讲经,有个讲官的父亲在河南做巡抚,因为失职获罪被判杀头,那讲官(照样)薰衣,衣着、 举止如同平常。像这样不孝,能成为忠臣吗?(我)听说新科进士方以智,他的父亲也被囚禁到牢里,他每天哭 号、流泪,拿着奏疏求人解救(他父亲),这(同样)也是做人的儿子啊!’说完后再次叹息,(后来)很快释放 了方孔炤,征召他做河南巡抚,外廷也知道这个缘故吗?”钱澄之把这些话转述给方以智,方以智匍匐在地痛哭 失声。 方以智天资禀赋卓异聪颖,十五岁时,经、子、史书上的文章大体上都能背诵。他涉猎广泛,通晓天文、地 理、礼乐、律数、音乐、文字、书画、医药、技勇之类(的学问),考查它们的来龙去脉,分析其目的意图。著 述有几十万字,(如今)只有《通雅》《物理小识》二书盛行于世。 二、(安徽省江南十校 2009 届高三素质测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 左思,字太冲,齐国临淄人也。家世儒学。父雍,起小吏,以能擢授殿中侍御史。思少学钟、胡①书及鼓 琴,并不成。雍谓友人曰:“思所晓解,不及我少时。”思遂感激勤学,兼善阴阳之术。貌寝,口讷,而辞藻壮丽
不好交游,惟以闲居为事。 造《齐都赋》,一年乃成。复欲赋三都,会妹芬入宫,移家京师,乃诣著作郎张载,访岷邛之事。遂构思十 年,门庭藩溷皆著笔纸,遇得一句,即便疏之。自以所见不博,求为秘书郎。及赋成,时人未之重。思自以其 作不谢班、张,恐以人废言。安定皇甫谧有高誉,思造而示之。谧称善,为其赋序。张载为注《魏都》,刘逵注 《吴》《蜀》而序之曰:“观中古以来为赋者多矣,相如《子虚》擅名于前,班固《两都》理胜其辞,张衡《二京》 文过其意。至若此赋,拟议数家,傅辞会义,抑多精致,非夫硏核者不能练其旨,非夫博物者不能统其异。世咸 贵远而贱近,莫肯用心于明物。”陈留卫权又为思赋作《略解》…….自是之后,盛重于时,文多不载。司空张华 见而叹曰:“班、张之流也。使读之者尽而有余,久而更新。”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初,陆机 入洛,欲为此赋,闻思作之,抚掌而笑,与弟云书曰:“此间有伧父③,欲作《三都赋》,须其成,当以覆酒瓮耳。 及思赋出,机绝叹伏,以为不能加也,遂辍笔焉。秘书监贾谧请讲《汉书》,谧诛,退居宜舂里,专意典籍。及 张方纵暴都邑,举家适冀州。数岁,以疾终。 (选自《晋书左思传》,有删改) 【注】①钟、胡即钟繇、胡昭魏晋书法家。②藩溷( fan hun):篱笆边厕所旁。③伧父(fu):粗野鄙贱的人。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门庭藩溷皆著笔纸著:放置,安放 B.思造而示之造:拜访,探访 C.世咸贵远而贱近贵:显贵,地位高 D.专意典籍意:放在心上 答案C 解析贵:崇尚,重视,以为宝贵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说明左思《三都赋》创作成功,形成“洛阳纸贵”原因的一项是 ①思所晓解,不及我少时②不好交游,惟以闲居为事 ③门庭藩溷皆著笔纸,遇得一句,即便疏之④谧称善,为其赋序 ⑤至若此赋,拟议数家,傅辞会义,抑多精致⑥退居宜春里,专意典籍 A.①③ B.③④⑤ C.②④⑤ D.①⑤⑥ 谷案B 解析①父亲对左思少时的评价;②属于创作《齐都赋》之事,与创作《三都赋》无关;⑥左思对其他典籍的 研究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4 不好交游,惟以闲居为事。 造《齐都赋》,一年乃成。复欲赋三都,会妹芬入宫,移家京师,乃诣著作郎张载,访岷邛之事。遂构思十 年,门庭籓溷②皆著笔纸,遇得一句,即便疏之。自以所见不博,求为秘书郎。及赋成,时人未之重。思自以其 作不谢班、张,恐以人废言。安定皇甫谧有高誉,思造.而示之。谧称善,为其赋序。张载为注《魏都》,刘逵注 《吴》《蜀》而序之曰:“观中古以来为赋者多矣,相如《子虚》擅名于前,班固《两都》理胜其辞,张衡《二京》 文过其意。至若此赋,拟议数家,傅辞会义,抑多精致,非夫研核者不能练其旨,非夫博物者不能统其异。世咸 贵.远而贱近,莫肯用心于明物。”陈留卫权又为思赋作《略解》…… 自是之后,盛重于时,文多不载。司空张华 见而叹曰:“班、张之流也。使读之者尽而有余,久而更新。”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初,陆机 入洛,欲为此赋,闻思作之,抚掌而笑,与弟云书曰:“此间有伧父③,欲作《三都赋》,须其成,当以覆酒瓮耳。” 及思赋出,机绝叹伏,以为不能加也,遂辍笔焉。秘书监贾谧请讲《汉书》,谧诛,退居宜春里,专意.典籍。及 张方纵暴都邑,举家适冀州。数岁,以疾终。 (选自《晋书·左思传》,有删改) 【注】 ①钟、胡:即钟繇、胡昭,魏晋书法家。②籓溷(fān hùn):篱笆边,厕所旁。③伧父(fǔ):粗野鄙贱的人。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门庭籓溷皆著.笔纸 著:放置,安放 B.思造.而示之 造:拜访,探访 C.世咸贵.远而贱近 贵:显贵,地位高 D.专意.典籍 意:放在心上 答案 C 解析 贵:崇尚,重视,以为宝贵。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说明左思《三都赋》创作成功,形成“洛阳纸贵”原因的一项是 ( ) ①思所晓解,不及我少时 ②不好交游,惟以闲居为事 ③门庭籓溷皆著笔纸,遇得一句,即便疏之 ④谧称善,为其赋序 ⑤至若此赋,拟议数家,傅辞会义,抑多精致 ⑥退居宜春里,专意典籍 A.①③⑤ B.③④⑤ C.②④⑤ D.①⑤⑥ 答案 B 解析 ①父亲对左思少时的评价;②属于创作《齐都赋》之事,与创作《三都赋》无关;⑥左思对其他典籍的 研究。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左思出身寒微,相貌丑陋,不善言辞,小时候习书法、学鼓琴都没有学成,经他后天不断勤奋向学,所写书 信重修饰,文采壮美华丽。 B.左思面壁十年、呕心沥血写成《三都赋》后,名重一时,当时众多知名学者张载、刘逵、卫权等交口称赞, 并相继为之作注作序 C.文章记述天资不算聪慧的左思成功的事例,意在告诉人们家庭儒学熏陶、后天不懈努力以及名流赏誉鼓吹等 主客观因素都是不可缺少的。 D.文章叙写了陆机初入洛阳,怀抱志愿,先鄙视嘲笑左思,后又为其所折服等事件,旨在从侧面写出《三都赋》 的名重当世 谷案D 解析A项“出身寒微”牵强,文中无根据,“书信重修饰”表述错误。B项赋写成,当时人并未重视。C项 都是不可缺少的”说法过于绝对。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思自以其作不谢班、张,恐以人废言 (2)自是之后,盛重于时,文多不载 译文: (3)及思赋出,机绝叹伏,以为不能加也,遂辍笔焉 译文 答案(1)左思自认为他的赋作比之班固、张衡之作毫不逊色,担心人们因为看不起他这个人而废弃他的作品 (2)从此以后,《三都赋》被时人称誉推崇,文章太多,不一一记载 (3)等到左思的赋作传出,陆机赞叹佩服至极,认为不能超越(他),于是停笔不写了。 【参考译文】 左思,字太冲,齐国临淄人。他家世代传承儒学。父亲左雍起于小吏,凭借才能被提拔为殿中侍御史。左思 小时候学习钟繇、胡昭的书法,并学鼓琴,都没学成。左雍对朋友说:“左思通晓、理解的东西,比不上我小时 候。”左思于是受到感发和激励,勤奋向学,并且擅长阴阳之术。他相貌丑陋,口齿笨拙,诗文辞采却壮美华丽。 不喜欢与人交游,只以闲居为事。 作《齐都赋》,用了一年时间才完成。又想作《三都赋》,赶上妺妹左芬(被晋武帝征召)入宫,把家搬到京师, 于是拜访著作郎张载,访求四川成都一带的事情。于是用十年时间构思,门旁庭前,篱边厕所,都放着笔和纸
5 A.左思出身寒微,相貌丑陋,不善言辞,小时候习书法、学鼓琴都没有学成,经他后天不断勤奋向学,所写书 信重修饰,文采壮美华丽。 B.左思面壁十年、呕心沥血写成《三都赋》后,名重一时,当时众多知名学者张载、刘逵、卫权等交口称赞, 并相继为之作注作序。 C.文章记述天资不算聪慧的左思成功的事例,意在告诉人们家庭儒学熏陶、后天不懈努力以及名流赏誉鼓吹等 主客观因素都是不可缺少的。 D.文章叙写了陆机初入洛阳,怀抱志愿,先鄙视嘲笑左思,后又为其所折服等事件,旨在从侧面写出《三都赋》 的名重当世。 答案 D 解析 A 项“出身寒微”牵强,文中无根据,“书信重修饰”表述错误。B 项赋写成,当时人并未重视。C 项 “都是不可缺少的”说法过于绝对。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思自以其作不谢班、张,恐以人废言。 译文: (2)自是之后,盛重于时,文多不载。 译文: (3)及思赋出,机绝叹伏,以为不能加也,遂辍笔焉。 译文: 答案 (1)左思自认为他的赋作比之班固、张衡之作毫不逊色,担心人们因为看不起他这个人而废弃他的作品。 (2)从此以后,《三都赋》被时人称誉推崇,文章太多,不一一记载。 (3)等到左思的赋作传出,陆机赞叹佩服至极,认为不能超越(他),于是停笔不写了。 【参考译文】 左思,字太冲,齐国临淄人。他家世代传承儒学。父亲左雍起于小吏,凭借才能被提拔为殿中侍御史。左思 小时候学习钟繇、胡昭的书法,并学鼓琴,都没学成。左雍对朋友说:“左思通晓、理解的东西,比不上我小时 候。”左思于是受到感发和激励,勤奋向学,并且擅长阴阳之术。他相貌丑陋,口齿笨拙,诗文辞采却壮美华丽。 不喜欢与人交游,只以闲居为事。 作《齐都赋》,用了一年时间才完成。又想作《三都赋》,赶上妹妹左芬(被晋武帝征召)入宫,把家搬到京师, 于是拜访著作郎张载,访求四川成都一带的事情。于是用十年时间构思,门旁庭前,篱边厕所,都放着笔和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