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学实验教材》 前言 为了适应贵阳医学院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专业(妇幼卫生方向)教学的 实际需求、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在全血理解和掌握环境卫生学的基本理论、基 本知识的前提下,努力提高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特编写本教材供《环境卫生学》实习指导用。 本教材主要是根据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结合当前环境卫生工作实 际而选定的代表性内容,包括物理因素检测、化学分析、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分析、 环境质量评价和预防性卫生监督等。这些内容仅为环境卫生学领域的部分内容, 但希望同学们通过有代表性的实习项目,掌握环境卫生实际工作中的基本要点, 举一反三,从不同角度加强学生的实验操作基本技能培训及提高发现问题、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尽快适应毕业后的实际工作
录 第一部分 基础验证型实验 实验一 空气采样方法… 实验二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 实验三饮水硬度的测定… 实验四水中“三氮”的测定… 实验五五日生化需氧量(B0D,)测定… 实验六饮水消毒… 第二部分综合设计型实验 实验一地方病教学录像… 实验二酸雨教学录像… 实验三大气污染录像 第三部分 研究创新型实验 实验一土壤与城市生活环境卫生调查… 第四部分应急能力培养实验 实验一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理…
第一部分基础验证型实验 实验一空气采样方法 一、实验目的: 通过学习空气采样方法,进一步掌握理论课中所学理论知识。 二、实验重点、难点 重点:1.大气中有害物质的存在状态: 2.大气中有害物质的表示方法: 3.大气样品的采集。 难点:几种采样仪器的使用 三、实验方式 讲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结果计算、讨论、学生操作、课堂总结 四、实验仪器、设备 1.吸收管:气泡吸收管、多孔波板吸收管2KC一8301B可吸入颗粒采样器 3.三级飘尘采样仪 4.皂膜流量计 5.便携式大气采样仪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 ●实验前讲解 (一)大气中有害物质的存在状态 1.气态和蒸汽态 (1)概念:以分子形式分散在大气中的有害物质称气态或蒸汽态物质。 常温下呈气体的有:CO、SO2、NOx、CL2,常温下呈液体(汞、苯)和常温下 是固体(碘)易挥发、蒸发到大气中。 (2)特点:1)以单分子存在,与空气分子随意混合,随大气流动而流动: 2)在大气中的扩散情沉况,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比重。比重小的向上漂浮,反之 则向下沉降
2.气溶胶 (1)概念:有害物质以固体微粒或液体微滴分散于空气中的分散系称气溶 胶。 (2)分类:1)雾:液态。由气体蒸发至空气后遇冷凝结而成。2)烟: 固态。由固态物质受热蒸发到空气后遇冷凝聚而成。3)尘:固态。固态物质机 械粉碎或爆破时产生的微粒,能长期悬浮于空气中。 (二)大气中有害物质浓度的表示方法 1.重量浓度(适用于各种状态的物质,常用):mgm3或ug/m 2.体积浓度(只适用于气态和蒸汽态的物质):mlm'(ppm) 当有害物质为气态或蒸汽态时,重浓度和体积浓度可以互相换算。 mg/m3- Mxppm M:分子量 22.4 22.4:任何一种气态物质,在标准状态下时,1摩尔的 体积为22.4升 3.颗粒物: 颗粒数/cm (三)大气样品的采集 1.采样方法 (1)直接采样法 适用条件:1)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较高:2)测定该物质的方法灵敏度较高 常用的有:1)塑料袋采集样品;2)注射器采集样品 (2)浓集采样方法:大气中有害物质浓度通常较低,故常用。 1)溶液吸收法:适用于气态或蒸汽态有害物质。 原理:空气通过吸收液时,形成气、液界面,有害物分子溶解或经化学反应很快 进入吸收液 中,位于气泡中间的气体分子,能迅速运动、扩散到气液界面上而被吸收。 吸收液:选择对被测物质溶解度大、有足够稳定时间、价廉易得、有利于后续分 析测定。 2)滤纸和滤膜阻留法:适用于尘粒壮气溶胶。 原理:当空气通过滤纸或滤膜时,尘粒即被阻留。 常用滤纸和滤膜:定量滤纸、玻璃纤维滤膜、有机化学纤维滤膜等。 选择原则:不含待测物质,或含量低而分布均匀:阻留率高:采样阻力小,不致产
生堵塞现象。 3)固体吸附剂法:适用于气体和尘粒共存时。 原理:空气通过固体吸附剂的采样管时,有害物质被固体吸附剂吸附而被浓集。 采样完毕,用适当溶剂洗脱。 吸附剂:颗粒壮吸附剂、纤维状吸附剂 2.采样仪器 空气·收集器→流量计→抽气动力·排气 (1)收集器:气泡吸收管、多孔玻板吸收管,可吸入颗粒采样器 (2)流量计:转子流量计(流量计的校准:皂膜流量计) (3)抽气动力:几种常用采样仪器简介 3.采样效率(自学) 4.采气量(自学) ●现场空气采样:示教及学生操作 六、实验总结 1.注意掌握空气中污染物的存在状态 2.掌握空气污染物的表示方法 3.掌握气泡吸收管的使用,下次实验会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