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1937年12月13日,中华民国首都南京被日军占领。对 日本而言,占领南京是战争中决定性的转折点,是日军在半 年里同蒋介石的军队在长江一带厮杀的胜利的项点。而对中 国军队而言,英勇的上海保卫战最终失败,最优秀的部队色 伤亡修重,而南京的陷落则是一次惨痛的,或许是致命的失 败。 现在看来,我们还可以把南京当做另一种类型的转折点。 南京古老的城墙里发生的一切,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收复 南京,赶走侵哈者的决心。中国政府最逃并重组,最终在这 场于1945年结来的战争中击败了日本。在其间8年中,日本 占领着南京,并建主了一个由中国人中的投降分子组成的政 府;但这个政府从不具可信性和合法性,它也从未能使中国 投降。从更大的范围来说,南京的暴行使公众與论以一种前 所未有的方式反对日本。 今天,在几代人都受到日本所犯罪行及其失败的教育的 中国,日本如何赎罪还是一个问题。60年过去了,南京的冤 魂仍然勒响着中日关亲。 确实如此。日本人对中国首都的洗劫是一次骇人听闻的 恐怖事件。大批处决战俘,以及磨杀、奸淫数十万平民,这 一切违背了所有的战争规则。至今仍令人瞪目结舌的是,这 是公开的活动,是有预谍的戏暴行为。国际人士亲眼目睹了 这次屠杀,但他们试图阻止日本人的努力却是徒劳的。南京 。1▣
的暴行也并不是军队纪律暂时的松懈所致,因为屠杀持续达 七个星期之久。本书所讲述的,就是艾里斯·张(张纯如)对 南京的悲剧首次用英语进行的全面研究,是一个震憾人心的 恐怖故事。 我们也许永远无法准确了解,究竟是什么促使日本的指 挥官和军队作出如此残忍的暴行。但对日军的所作所为,张 小姐此书比以往的任何记录都更为详细。在本书中,地使用 丁大量的原始资料,包括来自当时第三国目击者的无可辩驳 的推证:外图传教士和商人,在日本人进人毫无防御的南京 城时,他们就留在城里。张小姐发现的其中一份这样的资料, 是一份日记一实际上是一份小型档素一·约翰·拉贝的日 记。拉贝是一名德国商人,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人。在 南京大屠杀期间,他领导着一个保护南京民众的国际行动。通 过拉贝的眼睛,我们可以看到南京居民在手无寸铁的情形下 面对日本人屠杀的那种畏惧而又勇救。通过张小龈的叙述,我 们深为软佩在南京城被点燃、百姓被磨杀之际,在医院被关 闭、陈尸所被装满、衰号遍城之时,拉贝和那些试图改变现 状的人们的勇气。我们也读到,那些知道了在南京发生的 切的日本人也为此感到羞愧。 过去,南京的暴行在西方已几乎被人们所忘记,所以,本 书的问世尤显重要。张小姐把它称作“被遗忘的大屠杀”,将 二战期间在欧洲和亚洲发生.的对数百万无率者的屠杀联亲在 一起。事实上,日本和纳粹德国后来成为盟国,却并不是很 好的盟友。但是南京发生的一切一希特勒肯定没有想到 使他们成为精神上的帮凶、残暴的便略者和最终被称作 “对抗人性的罪行”的作恶者。W.H.奥登①曾目睹了中国发 生的这场战争,他把欧洲和亚洲发生的一切更早地联亲在 ·2
起: 地图能真的标明位置 现在,那里的生命已是灾难: 南京;达豪廊。 威廉·C·柯比 哈佛大学历史系主任,中国现代史教授 注: ①W.H.奥登,英国著名诗人,1907-1973年,1948年获美国普 利策诗歌奖。一译注 回选自W.H.奥登《短诗集:1930-1944》中“在战争年代”。第 279-280贞,伦敦,1950。 ③Dachau,德国巴伐利亚州地名,曾建有纳粹集中营。一译注 3·
导 言 人类同胞相残的历史是一个漫长而凄惨的故事。倘若在 这些恐怖的故事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暴行的话,那么,没有 几次劫难能在程度和范围上与二战期问的南京暴行相比。 在美国入眼中,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在1941年12月7日 开始的,这一天日本航空母舰所载的飞机袭击了珍珠港。欧 洲人把二战开始的日子定在1939年9月1日,这一天希特勒 的空军和装甲部队闪电般地袭击了波兰。在非洲人看来,二 战开始得更早些一一1935年,墨索里尼入侵阿比西尼亚(现 称埃塞俄比亚一译注)。对于亚洲入来说,战争的开始则必 须要追溯到日本对东亚军事控制的第一步一1931年侵占 满洲。 正像希特勒德国在5年后所做的一样,日本用高度发达 的军事力量和种族优越感,着手建立其统治邻邦的权力。日 本人很快攻占满洲并建立“满洲国”政府,该政府表面是在 他们使用的“愧儡”一一个早被废黜的皇帝的统治之下,实 际上是在日本军方的控制之中。4年后,也就是1935年,察 哈尔和河北部分被占领;1937年,北京、天津,上海和南京 相继沦陷。对于中国人来说,整个30年代是十分艰雅的。 的确,直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人才最后 从中国的土地上撒走。 毫无疑问,日本军队统治的14年有无数难以描绘的残暴 事件。在许多曾遭受侵略者铁蹄践踏的城市和村庄中究竞发 1·
生过什么,我们永远无法了解清楚。有意味的是,我们知道 发生在南京的故事,是因为一些目睹了这场灾难的外国人在 当时把消息告诉了外界,一些中国人也挠幸生存下来,成为 目击证人。如果说有什么事件可以做为例证,揭露日本狂妄 的军事冒险主义表面下的纯粹邪恶,那就是他们在南京犯下 的暴行。本书讲述的就是这一故事。 除了在日本人之间,南京暴行的大致情况已是无须置辩 的。1937年11月,日本侵占上海后,马上对新建不久的中华 民国首都南京发起了大规模的进攻。1937年12月13日,南 京沦陷,日本士兵在这里开始了一场人类历史上前所鲜见的 残暴屠杀。数万名年轻人被包围着驱赶到城外,然后被日军 用机枪扫射,有的则被当作刺刀练习的活靶子,或是被浇上 汽油活活烧死。一连几个月,南京城的街道上堆满了尸体,到 处弥漫着腐烂的人肉臭味。多年以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 专家们估计,自1937年末至1938年初,南京大约有超过 260,000名非战斗人员死于日军手中,还有专家认为这一数 字超过350,000.心 本书仅对日本人在南京的残暴行径予以最朴素的概述, 因为本书的目的并不是以量化的记录来评价这桩人类历史上 的暴行,而是旨在弄清事实,吸取教训而使警钟长鸣。然而, 程度上的差别常能反映类别的不同,为了帮助读者了解60年 前在一个被称作南京的城市里发生的大磨柔的程度,我必须 要举出一些统计数字。 一位历史学家曾估算,如果把南京死难者的手连接起来 可以从南京一直拉到杭州,足有200英里长。他们的血液总 重可达1200吨,他们的尸体可以装满2500节火车车厢,⑧ 仅从死难者的数字看,南京的暴行超过了历史上许多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