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毛泽东思想】 4 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第一节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节毛泽泰的内和活的灵魂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 的依 第三节新 民主主义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37 的转变 第三节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诚果 67 第一共打 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 、科学发展观 第五章邓小平理论 69 第一节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69 节邓小理 的琴本问 和主要内容 3a 第六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93 三个代表”重要思 的 代囊重要思想的史地 点和主要内容 110 第七章科学发展观 .11 11 第二节科 第三节科学发展现的历史地位 和主要内容 13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34 第八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135 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135 141 14 第九章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151 书中鉴星技德大兴的的安排 151 .15 第十章“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161 代化经济体系 16 主义文化 第四节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18 第五节建设美丽中国“ 187 第十一章“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193 第一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03 第二节全面深化改革」 1g6 第三节全面依法治国 .202
目录 毛泽东思想....................................................................................................................... 4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4 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4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 .........................................................................................6 第三节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13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7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17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21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29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37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37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42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49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52 第一节 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 .........................................................................................................52 第二节 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62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68 第五章 邓小平理论..........................................................................................................69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69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 .......................................................................................74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90 第六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93 第一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93 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 .................................................................98 第三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 110 第七章 科学发展观........................................................................................................113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113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 .................................................................................... 118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13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34 第八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135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135 第二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141 第三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147 第九章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151 第一节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51 第二节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 157 第十章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161 第一节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 161 第二节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68 第三节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176 第四节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 182 第五节 建设美丽中国............................................................................................................................. 187 第十一章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192 第一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93 第二节 全面深化改革............................................................................................................................. 196 第三节 全面依法治国............................................................................................................................. 202
第四节全面从严治党 206 第十二章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211 第一节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212 第二节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219 第十三章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222 第一节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3 第二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29 第十四章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235 第一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 第二节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240 结束语坚定“四个自信”放飞青春梦想 245
第四节 全面从严治党............................................................................................................................. 206 第十二章 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211 第一节 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 212 第二节 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219 第十三章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222 第一节 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223 第二节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229 第十四章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235 第一节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 235 第二节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 240 结束语 坚定“四个自信”放飞青春梦想..........................................................................245
毛泽东思想 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思想理论是社会变革的先导。面对中国近代以来山河破碎、内忧外患的深 重突难,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胸怀远大理想,脚踏中国大地 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先河,创立毛泽东思想,在黑暗的中国高高擎起熊熊燃 烧的火炬,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江河奔涌之势一路向前,让沉睡百年的"东 方睡狮”站起来。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至今依然闪耀着真理光芒。要读懂中华民族近代的苦难辉煌史,读懂中国共产 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史,离不开毛泽东思想这把金钥匙。 第一节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一、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条件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1917年俄 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它使中国反帝 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部分,转变为新的世界无 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帮助 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中国革命 从此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在革命取得胜利后,又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后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西方国家不仅对我国实行持续的封锁禁运,还极力 推行和平演变战略。毛泽东思想正是在这样的时代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经历了千 辛万苦的奋斗历程,有成功的宝贵经验,也有失败的惨痛教训。这些经验教训
毛泽东思想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思想理论是社会变革的先导。面对中国近代以来山河破碎、内忧外患的深 重灾难,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胸怀远大理想,脚踏中国大地, 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先河,创立毛泽东思想,在黑暗的中国高高擎起熊熊燃 烧的火炬,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江河奔涌之势一路向前,让沉睡百年的"东 方睡狮”站起来。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至今依然闪耀着真理光芒。要读懂中华民族近代的苦难辉煌史,读懂中国共产 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史,离不开毛泽东思想这把金钥匙。 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一、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条件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1917 年俄 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它使中国反帝 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部分,转变为新的世界无 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帮助 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中国革命 从此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在革命取得胜利后,又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后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西方国家不仅对我国实行持续的封锁禁运,还极力 推行和平演变战略。毛泽东思想正是在这样的时代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经历了千 辛万苦的奋斗历程,有成功的宝贵经验,也有失败的惨痛教训。这些经验教训
促使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更深入地思考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毛泽东思想正是对这些经验教训进行深刻总结形成的理论成果。没有中国革命 和建设的丰富实践,没有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就不可能有毛泽 东思想。正是经过长期实践的反复比较,党和人民选择了毛泽东作为自己的领 袖,选择了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 建设的成功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 二、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过程 毛泽东思想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 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 发展起来的。 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深入实际调 查研究,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著作中, 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在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 思想。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列 宁主义必须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在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具体实践中,在同党内一度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 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的斗争中,逐步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的革命道路。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等著作中,提出并阐述了农村包围 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2.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遵义会议以后,毛泽东系统地总结了党领导中国革命特别是全民族抗日战 争以来的历史经验,深入分析中国革命具体实际,在《实践论》和《矛盾论》 两篇著作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系统分析了党内“左”的和 右的错误的思想根源。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促使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更深入地思考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毛泽东思想正是对这些经验教训进行深刻总结形成的理论成果。没有中国革命 和建设的丰富实践,没有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就不可能有毛泽 东思想。正是经过长期实践的反复比较,党和人民选择了毛泽东作为自己的领 袖,选择了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 建设的成功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 二、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过程 毛泽东思想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 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 发展起来的。 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深入实际调 查研究,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著作中, 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在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 思想。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列 宁主义必须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在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具体实践中,在同党内一度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 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的斗争中,逐步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的革命道路。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等著作中,提出并阐述了农村包围 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2.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遵义会议以后,毛泽东系统地总结了党领导中国革命特别是全民族抗日战 争以来的历史经验,深入分析中国革命具体实际,在《实践论》和《矛盾论》 两篇著作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系统分析了党内“左”的和 右的错误的思想根源。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理论著作中,科学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性质和前途等基本问题,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总路线,并制定了相应的经济、政治、文化纲领,指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具 体目标。毛泽东还详细论述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的基本规律和内 在联系,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找到了正确方法。这一时期,新民主主义苹 命理论的系统阐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 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而趋于成熟。1945年党的七大将毛泽东思想 写入党章,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3.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 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先 后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关于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 矛盾的学说特别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毛泽东明确提出了把马克思 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 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的任务,并为开辟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 设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这一时期形成的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 重要思想,集中体现于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 议上的报告》《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 盾的问题》等著作中,是毛泽东思想的丰言和发展。 第二节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 一、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毛泽东思想紧紧围绕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重 要理论观点,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毛泽东思想在以下几个方面, 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理论著作中,科学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性质和前途等基本问题,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总路线,并制定了相应的经济、政治、文化纲领,指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具 体目标。毛泽东还详细论述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的基本规律和内 在联系,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找到了正确方法。这一时期,新民主主义革 命理论的系统阐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 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而趋于成熟。1945 年党的七大将毛泽东思想 写入党章,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3.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 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先 后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关于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 矛盾的学说特别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毛泽东明确提出了把马克思 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 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的任务,并为开辟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 设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这一时期形成的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 重要思想,集中体现于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 议上的报告》《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 盾的问题》等著作中,是毛泽东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毛泽东思想紧紧围绕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重 要理论观点,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毛泽东思想在以下几个方面, 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