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5mfA花hmp5A#下例则与之不同,同是少女形象,在性格的刻画上,德彪西采用宽广、宁静的和声作为背景,衬托着一条柔和、含蓄的连续三度音程构成的五声性旋律线,显得朦胧恬静而温柔:例5德彪西《亚麻色头发的少女》,选自《前奏曲》(Book1.No.8):Trescalme etdoucement expressif(-66sansrigueur通过比较不同的旋律动态,我们可以获得直观的感受并且观察到作曲家丰富细致的内心世界。如意大利作曲家雷斯皮基的《雾》,也是描绘宽广宁静的氛围,但在具体的写法上又各不相同。他运用持续的主和弦背景衬托着的直线上行后又反向下行的音阶,音乐的意境深沉而宽广
6调性音乐的曲式结构例6OTTORINORESPIGHILentoCANTOGSof-fro.Lontan loa.-ta - no Le neb-bie son-no-len-te开2DrescPIANOPP9SalAlgracchian-do,to-Fi-da-tial-l'a.re,Tra-vet-san lebrucorneghleTor-dim
第一章绪论7下例,同样也是安宁的情绪,但它的音程运动与和声、织体却比较细密,体现出作曲家外表安详而内心激动的艺术个性:在被装饰了的F大调主音持续音之上,作者将第1小节出现的、用下行级进、跳进的波状运动音程构成的主题核心结合着由五度、六度、七度音程扩张而造成的连续下行模进:同时,内声部也有细微的音程变化:例7斯克里亚宾《练习曲》Op.42,No.4cantubile-般地说来,向上的进行,通常体现情绪的高涨;向下的进行,则意味着缓冲和渐落。当然,在有经验的作曲家笔下,向上的进行或向下的进行也可以产生另一种与音符的走向相反的情绪。在许多民间音乐和比较浅显的歌曲旋律中,我们可以见到不少“按比例长度”即如中国传统的“对联”式的、成双成对地、方整地陈述乐思的例子,其典型的结构是:1+1、2+2、4+4或8+8(在一些舞蹈音乐中也常常如此);而在职业作曲家的创作中,打破这样的“方整性”,往往可以让我们观察到他们娴熟的技巧和乐句结构内部的动力。无论是声乐作品还是器乐作品,为了表现内心澎湃的激情,作曲家都可以藉连续的短句来构成大段的、密不可分的长句,如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中那条宽广、激荡、被称为“20世纪最完美的旋律"的“乐句链”(第27一55小节),就是这样的范例。当两个外声部作反向扩展时,效果往往十分强烈,其音响也常常伴随着渐强,如巴赫《第十四前奏曲》:例80
8调性音乐的曲式结构局部的反向进行,也可以获得十分清晰的声部线菲耶夫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勇士舞曲》的中部:例9Moderato tranquilloJ-84dolce特佳在作品中,常常可以见到与语言节奏相近似的小音程进行,它通常可用来表达出内心的独白:而剧烈的音程运动则可以谊染、营造激动或激昂的情绪。完整的,或者至少是能够发展到表现出性格特征的乐思,称之为主题。它应当具有便于识别、便于记忆和便于在音乐展开过程中进行变化、发展的特点。2.和声在调性音乐中,和声是重要的音乐语言。除了具有确定调式、调性及曲式的分段作用外,它极为丰富的色彩效果,还被用来表达情感,塑造形象。传统和声的功能性(即和弦的连续四度循环)在曲式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和声由主、下属和属三个功能组组成。除了主和弦,调式中的其他和弦都是不稳定的。由于共同音的关系,每一功能组中包括以下各和弦:(1)主功能组(T)I(V、II);(2)下属功能组(S)IV(IV、VI);(D)(3)属功能组V(II、VI)在这些和弦中,I、IV、V为正三和弦,它可使调式得到巩固和明确;Ⅱ、Ⅲ、V、ИI为副三和
第一章绪论9弦,它可让色彩得以丰富从和弦所带有的共同音的性质来看,有三个和弦同时属于两个功能组,它们是:V一跨越了主、下属功能组;Ⅲ一一跨越了主、属功能组;VI—一跨越了下属、属功能组。其中:V是减三和弦与Ⅱ有两个共同音。因此,它既可当作下属和弦,又可当作省略了根音的属七和弦。基于同上的原因,在许多作品中,Ⅱ和Ⅲ常常被用来作为IV和V的替代和弦,以减弱和声进行的功能性,或造成和声色彩的软化效果。而V和Ⅲ虽然作为主和弦的替代和弦,但它们并不能形成稳定的进行。因此,当段落以不稳定的和弦或以非主和弦的,非终止性的变格进行来结束的时候,这个段落在和声上是非收拢性的。终止式是乐节、乐句或乐段终结的标记。通常,建立在主音上的主和弦处于稳定和安定的状态。建立在属音上的属和弦,因为含有导音而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因此,完全的V-I即主到属(D-T)的进行,具有类似于句号的功能,会使一个片断或音乐的结构段落带有收拢性。此类进行,为正格进行,它常用于正格的完全终止或不完全终止。完全终止是:主和弦的外声部处于根音位置:不完全终止是:在女高音(即冠音)位置出现三度音或五度音,或在男低音(即根音)位置出现转位。IV-I(S-T)为变格进行,除了广泛应用在音乐的陈述、发展过程外,也常常用于变格终止和补充终止。即:在V-I的终止以后,再续以IV(或Ⅱ)-I的变格进行,如德彪西的《游吟诗人》,选自《前奏曲》(Bookl.No.12):例10Tempo1PMouvt(plus allant):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