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领导行为与管理 第二节 领导理论 领导性格理论领导行为理论领导作风论 领导情势理论 领导性格理论 主要研究领导者的个性特征,以便预测具备什 么样性格特征的人适合当领导者 1.传统的性格理论 认为天赋是一个人能否当领导者的根本因素.有些人 生来就具备这种天赋,因而天生就是领导人的材料. 研究者试图找出天才领导者应具备的特性或品质
第十章 领导行为与管理 第二节 领导理论 领导性格理论 领导行为理论 领导作风论 领导情势理论 一.领导性格理论 主要研究领导者的个性特征,以便预测具备什 么样性格特征的人适合当领导者. 1.传统的性格理论 认为天赋是一个人能否当领导者的根本因素.有些人 生来就具备这种天赋,因而天生就是领导人的材料. 研究者试图找出天才领导者应具备的特性或品质
如吉普研究认为天才的领导者应具备7种性格特征: 善言辞外貌潇洒智力过人有自信心心理健康支配 欲强外向敏感 斯托格狄尔认为领导者应具备良心,可靠,勇敢,责任 心强等16种先天性格 吉赛利(美)认为有8种个性特征和5种激励特征同能 否成为有效的领导者和管理者有关并将上述特性划 分为3种类型为:很重要因素次重要因素和不太重要 因素 传统性格理论虽然指出了某些领导应具备的性格品 质但也有很大局限性:忽视了下属及环境作用性格 特征太多唯心色彩缺乏质的分析并非领导者的性 格特征
如吉普研究认为天才的领导者应具备7种性格特征: 善言辞.外貌潇洒.智力过人.有自信心.心理健康.支配 欲强.外向敏感. 斯托格狄尔认为领导者应具备良心,可靠,勇敢,责任 心强等16种先天性格. 吉赛利(美)认为有8种个性特征和5种激励特征同能 否成为有效的领导者和管理者有关,并将上述特性划 分为3种类型为:很重要因素,次重要因素和不太重要 因素. 传统性格理论虽然指出了某些领导应具备的性格品 质,但也有很大局限性:忽视了下属及环境作用.性格 特征太多.唯心色彩.缺乏质的分析.并非领导者的性 格特征
2.现代性格理论 现代管理学家没和心理学家认为领导是一个动态的过 程,领导的性格特征是在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可以训练 和培养的 日本企业界要求领导者应具备10项品德和10种能力 如使命感,责任感,信赖性等和决策能力,计划能力和 判断能力,创造能力等. 美国学者认为一个企业家应具备的10个条件是合作精 神决策能力和组织能力等 前苏联学者认为领导人应具备10个条件是政治成熟, 精通业务和道德品质优良等
2.现代性格理论 现代管理学家没和心理学家认为领导是一个动态的过 程,领导的性格特征是在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可以训练 和培养的. 日本企业界要求领导者应具备10项品德和10种能力. 如使命感,责任感,信赖性等和决策能力,计划能力和 判断能力,创造能力等. 美国学者认为一个企业家应具备的10个条件是合作精 神,决策能力和组织能力等. 前苏联学者认为领导人应具备10个条件是政治成熟, 精通业务和道德品质优良等
二.领导行为理论 1.密执安大学领导行为理论 上一世纪40年代,密执安大学调查研究中心,提出了两 种领导行为方式:一为员工导向,二为生产导向.生产 导向强调生产技术管理,把职工看成组织目标的工具 员工导向强调每个职工都重要,要重视职工的个性和 个人需求,鼓励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研究结果如下:在非生产部门,关系导向优于生产导向 在生产部门则相反;若生产导向得分高而关系导向得 分低,则会带来更多的矿工,事故,抱怨和调离情况 得出上述结论后还制定了一个领导行为评价量表 (LBDQ)
二.领导行为理论 1.密执安大学领导行为理论 上一世纪40年代,密执安大学调查研究中心,提出了两 种领导行为方式:一为员工导向,二为生产导向. 生产 导向强调生产技术管理,把职工看成组织目标的工具; 员工导向强调每个职工都重要,要重视职工的个性和 个人需求,鼓励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研究结果如下:在非生产部门,关系导向优于生产导向, 在生产部门则相反;若生产导向得分高而关系导向得 分低,则会带来更多的矿工,事故,抱怨和调离情况. 得出上述结论后,还制定了一个领导行为评价量表 (LBDQ)
2领导行为四分图理论 1949年俄亥俄州立大学在一千多种领导行为因子的 基础上囊括出两大因素:关心人的领导和关心工作 组织的领导.关心组织的领导重视组织设计,明确 职责和关系,确立组织,团体和个人的工作目标; 关心人的领导强调建立相互信任的工作关系,尊重 下级的意见和职工的感情 四高关三高关 心人,低心组织, 关心组织高关心人 低关 高关 心人,低心组织, 关心组织低关心人十
2.领导行为四分图理论 1949年俄亥俄州立大学在一千多种领导行为因子的 基础上囊括出两大因素:关心人的领导和关心工作 组织的领导.关心组织的领导重视组织设计,明确 职责和关系,确立组织,团体和个人的工作目标; 关心人的领导强调建立相互信任的工作关系,尊重 下级的意见和职工的感情. 四 高关 心人,低 关心组织 三 高关 心组织, 高关心人 一 低关 心人,低 关心组织 二 高关 心组织, 低关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