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消除掉试件尺寸的影响,将试件拉伸图转变为 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图。 图中: A A一原始横截面面积 名义应力 △Z l—原始标距 E一名义应变
为了消除掉试件尺寸的影响,将试件拉伸图转变为 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图。 A FN l l 图中: A — 原始横截面面积 — 名义应力 l — 原始标距 — 名义应变
2、拉伸过程四个阶段的变形特征及应力特征点: (1)、弹性阶段OB此阶段试件变形完全是弹性的, 且与成线性关系 ea E一线段OA的斜率 比例极限σ—对应点A 弹性极限σ。一对应点B
2、拉伸过程四个阶段的变形特征及应力特征点: (1)、弹性阶段OB 此阶段试件变形完全是弹性的, 且与成线性关系 E E — 线段OA的斜率 比例极限p— 对应点A 弹性极限e — 对应点B
(2)、屈服阶段此阶段应变显著增加,但应力基本 不变一屈服现象。 产生的变形主要是塑性 的。 抛光的试件表面上可见 大约与轴线成45°的滑移 线。 5屈服极限a一对应点 D(屈服低限)
(2)、屈服阶段 此阶段应变显著增加,但应力基本 不变—屈服现象。 产生的变形主要是塑性 的。 抛光的试件表面上可见 大约与轴线成45 的滑移 线。 屈服极限 — 对应点 D(屈服低限) s
(3)、强化阶段此阶段材料抵抗变形的能力有所增强。 此阶段如要增加应 变,必须增大应力 材料的强化 强度极限O一对应 点G(拉伸强度) 最大名义应力
(3)、强化阶段 此阶段材料抵抗变形的能力有所增强。 强度极限b—对应 点G (拉伸强度), 最大名义应力 此阶段如要增加应 变,必须增大应力 材料的强化
强化阶段的卸载及再加载规律 若在强化阶段卸载, 则卸载过程-关 系为直线。 E=8+8. 立即再加载时,GE 关系起初基本上沿 卸载直线(Cb)上升直 D E,,,,, e至当初卸载的荷载, 弹性应变 然后沿卸载前的曲 6一残余应变(塑性 线断裂冷作硬化 现象
强化阶段的卸载及再加载规律 e p 若在强化阶段卸载, 则卸载过程 - 关 系为直线。 立即再加载时,- 关系起初基本上沿 卸载直线(cb)上升直 至当初卸载的荷载, 然后沿卸载前的曲 线断裂—冷作硬化 现象。 e_— 弹性应变 p— 残余应变(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