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沽协定 ·长城抗战进行中,1933年4月中旬滦东失陷,蒋介石和时任行政院长的汪精卫即委黄 郛主持华北政务,任行政院驻北平政务整理委员会委员长。 5月初,日军参谋本部提出《华北方面紧急处理方案》,强迫中国政府接受停战条件。 在日军新的进犯下,北平军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密电汪精卫,要求黄乳与日方谈 判,「寻求和平途径」。 5月中旬,日军进逼平津,国民政府令黄郛北上与日方谈判。 22日,汪精卫指示黄「除签字、承认伪满洲国割让四省之条目外,其它条件皆可答 应」。当晚,黄郓与日本驻北平武官永津中佐进行密谈,达成协议,写成停战案概 要备忘录,随后迅速得到何应钦的承认,并派专人赴密云,向日军请求进行停战谈 判。 30日,北平军分会总参议熊斌同关东军参谋长冈村宁次在塘沽开始谈判。 ·31日,双方签定《塘沽协定》: 一、中国军即撤退在延庆、昌平、高丽营、顺义、通州、香河、宝坻、林亭口、宁河、 芦台所连之线以西以南之地位,尔后不越该线前进,亦不行一切挑战扰乱之行为。 二、日本军为确悉第一项实行之情形,可用飞机或其他方法以行视察,中国方面应予以 保护及便利。 三、日军确认中国已撤至第一项规定之线时,不再超越该线追击,且自动归还于长城之 线。 、长城线以南及第一项所规定之线以北及以东地域内治安之维持,由中国警察机关任 之
塘沽协定 • 长城抗战进行中,1933年4月中旬滦东失陷,蒋介石和时任行政院长的汪精卫即委黄 郛主持华北政务,任行政院驻北平政务整理委员会委员长。 • 5月初,日军参谋本部提出《华北方面紧急处理方案》,强迫中国政府接受停战条件。 在日军新的进犯下,北平军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密电汪精卫,要求黄郛与日方谈 判,「寻求和平途径」。 • 5月中旬,日军进逼平津,国民政府令黄郛北上与日方谈判。 • 22日,汪精卫指示黄「除签字、承认伪满洲国割让四省之条目外,其它条件皆可答 应」。当晚,黄郛与日本驻北平武官永津中佐进行密谈,达成协议,写成停战案概 要备忘录,随后迅速得到何应钦的承认,并派专人赴密云,向日军请求进行停战谈 判。 • 30日,北平军分会总参议熊斌同关东军参谋长冈村宁次在塘沽开始谈判。 • 31日,双方签定《塘沽协定》: 一、中国军即撤退在延庆、昌平、高丽营、顺义、通州、香河、宝坻、林亭口、宁河、 芦台所连之线以西以南之地位,尔后不越该线前进,亦不行一切挑战扰乱之行为。 二、日本军为确悉第一项实行之情形,可用飞机或其他方法以行视察,中国方面应予以 保护及便利。 三、日军确认中国已撤至第一项规定之线时,不再超越该线追击,且自动归还于长城之 线。 四、长城线以南及第一项所规定之线以北及以东地域内治安之维持,由中国警察机关任 之
塘沽协定 塘沽协定非军事区 燕云十六州 MANCHOUKUO 燕雲十六州分佈圖 契 丹 ●十六州州名(今地名) 武州 口其馀州名 儒州 ● 朔州 PEIPING TN 品NYUAN HWANGTSUN ANG TANGKU TAKU Ba的e击
塘沽协定 塘沽协定非军事区 燕云十六州
《秦土协定》 ·1935年6月27日,秦德纯与日方代表土肥原贤二在北平签订了: ·1.驻于昌平和延庆一线的宋哲元部邓队,调至其西南地区; ·2解散排日机构; ·3.处罚张北事件负责人; ·4.制止山东移民通过察哈尔省 ·5.从日本招聘军事及政治顾问; ·6.创援助日本特务机矢的活动及军事设备的建立等
《秦土协定》 • 1935年6月27日,秦德纯与日方代表土肥原贤二在北平签订了: • 1.驻于昌平和延庆一线的宋哲元部队,调至其西南地区; • 2.解散排日机构; • 3.处罚张北事件负责人; • 4.制止山东移民通过察哈尔省; • 5.从日本招聘军事及政治顾问; • 6.创援助日本特务机关的活动及军事设备的建立等
何梅协定 ·(一)于学忠及张廷谔一派之罢免; 。 (二)蒋孝先、丁昌、曾扩情、何一飞等之罢免; 。 (三)宪兵第三团之撤去; ·(四)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政治训练处及北平军事杂志社之解散; ·(五)日本方面所谓蓝衣社、复兴社等有害于中日两国邦交之秘密机矣之取缔,并不容许 其存在; ·(六)河北省内一切党部之撤退,励志社北平支部之撤废; (七)第五十一军撤退河北省外; ·(八)第二师、第二十五师撤退河北省外,第二十五师学生训练班之解散; ·(九)中国内全般排外排日之禁止
何梅协定 • (一)于学忠及张廷谔一派之罢免; • (二)蒋孝先、丁昌、曾扩情、何一飞等之罢免; • (三)宪兵第三团之撤去; • (四)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政治训练处及北平军事杂志社之解散; • (五)日本方面所谓蓝衣社、复兴社等有害于中日两国邦交之秘密机关之取缔,并不容许 其存在; • (六)河北省内一切党部之撤退,励志社北平支部之撤废; • (七)第五十一军撤退河北省外; • (八)第二师、第二十五师撤退河北省外,第二十五师学生训练班之解散; • (九)中国内全般排外排日之禁止
华北局势的恶化 ·1901年八国联军攻人北京后,依《辛丑条约》约定,日本开始在华北驻军。 ·清廷被推翻后,驻华日军由「清国驻屯军」改名「中国驻屯军」,驻地就在芦沟桥 所在宛平城外。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满洲国。日军占领东 北后,继续向南渗透,企图策动「华北自治」。 ·1935年7月国民政府与日本达成何梅协定后,中国在河北省和察哈尔省的主权大部 丧失,并禁止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活动。1935年12月南京国民政府在河北和察哈尔地 区建立了冀察政务委员会,作为与日本侵占的东北三省地带的缓冲区,并赋予了其 一定的自治力。 ·从1936年5月起,日本陆续增兵华北,并于6月和9月制造了两次「丰台事件」逼迫 国军第二十九军撤离丰台。日本华北驻屯军占领丰台后,已经控制了北平的北、东、 南三面,卢沟桥成为北平对外的唯一通道
华北局势的恶化 • 1901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依《辛丑条约》约定,日本开始在华北驻军。 • 清廷被推翻后,驻华日军由「清国驻屯军」改名「中国驻屯军」,驻地就在芦沟桥 所在宛平城外。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满洲国。日军占领东 北后,继续向南渗透,企图策动「华北自治」。 • 1935年7月国民政府与日本达成何梅协定后,中国在河北省和察哈尔省的主权大部 丧失,并禁止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活动。1935年12月南京国民政府在河北和察哈尔地 区建立了冀察政务委员会,作为与日本侵占的东北三省地带的缓冲区,并赋予了其 一定的自治力。 • 从1936年5月起,日本陆续增兵华北,并于6月和9月制造了两次「丰台事件」逼迫 国军第二十九军撤离丰台。日本华北驻屯军占领丰台后,已经控制了北平的北、东、 南三面,卢沟桥成为北平对外的唯一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