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北洋时期(二) 两次府院之争、北洋之虎、和南北战争
中华民国北洋时期(二) 两次府院之争、北洋之虎、和南北战争
袁世凯死后的政治局势 ·4月16日冯国璋再次通电劝袁 世凯及早退位。 ·4月23日袁世凯被迫重新后用 段祺瑞组阁。 ·5月8日,护国军遥尊黎元洪为 大总统 0 ·6月6日因病去世
袁世凯死后的政治局势 • 4月16日冯国璋再次通电劝袁 世凯及早退位。 • 4月23日袁世凯被迫重新启用 段祺瑞组阁。 • 5月8日,护国军遥尊黎元洪为 大总统。 • 6月6日因病去世
第一次府院之争(1916-1917) 黎元洪 北洋 ·黎元洪 ·段祺瑞 ·研究系、宪法研究会、进步党 ·北洋系、督军团。 ·首领:黎元洪、熊希龄、梁后·首领:段祺瑞、张勋、冯国璋 超 ·国务院秘书长徐树铮 ·内务总长孙洪伊 ·对德宣战 ·保持中立
第一次府院之争(1916-1917) 黎元洪 • 黎元洪 • 研究系、宪法研究会、进步党 • 首领:黎元洪、熊希龄、梁启 超 • 内务总长孙洪伊 • 保持中立 北洋 • 段祺瑞 • 北洋系、督军团。 • 首领:段祺瑞、张勋、冯国璋 • 国务院秘书长徐树铮 • 对德宣战
第一次府院之争的恶果(一): 督军团的兴起 1916年6月9日:第一次七省(奉天、吉林、黑龙江、直隶、河南、 山西、安徽)督军团徐州会议。 1916年9月20日:第二次徐州会议 1917年1月7日:第三次徐州会议 结果:一、取缔国会;二、拥护总理;三·淘汰阁员;四、促成 宪法
第一次府院之争的恶果(一): 督军团的兴起 1916年6月9日:第一次七省(奉天、吉林、黑龙江、直隶、河南、 山西、安徽)督军团徐州会议。 1916年9月20日:第二次徐州会议 1917年1月7日:第三次徐州会议 结果:一、取缔国会;二、拥护总理;三、淘汰阁员;四、促成 宪法
徐州会议十条 1.尊重清室优待条件。 2.保全袁大总统家属生命财产及其身后一切荣誉。 3.要求政府依据正当选举手续,速行组织国会,施行完全宪政。 4. 电劝独立八省取消独立,否则准备以武力对待。 5.绝对抵制迭次倡乱一般暴烈份子参预政权。 6.严整兵卫,保全地方。 7. 抱定正当宗旨,维持国家秩序,设有用兵之处’所需军械饷,仍当通力合 寿 8.拟俟国事稍定,联名电请政府罢除苛佃杂捐,以纾民困。 9.嗣后中央设有弊政足为民害者,务当合力电争,以尽忠告之义。 10.中央实行减政,团结团体,遇事筹商,对于国家前途,务取同一态度
徐州会议十条 1. 尊重清室优待条件。 2. 保全袁大总统家属生命财产及其身后一切荣誉。 3. 要求政府依据正当选举手续,速行组织国会,施行完全宪政。 4. 电劝独立八省取消独立,否则准备以武力对待。 5. 绝对抵制迭次倡乱一般暴烈份子参预政权。 6. 严整兵卫,保全地方。 7. 抱定正当宗旨,维持国家秩序,设有用兵之处,所需军械饷,仍当通力合 筹。 8. 拟俟国事稍定,联名电请政府罢除苛佃杂捐,以纾民困。 9. 嗣后中央设有弊政足为民害者,务当合力电争,以尽忠告之义。 10. 中央实行减政,团结团体,遇事筹商,对于国家前途,务取同一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