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被子植物亚门( Angiospermae) 被子植物属于种子植物,又称为有花植物 flowering plants,它构成了最壮丽的地 球植被景观,表现在体态极其多样性:组织分化最复杂;与传粉方式相联系,生殖 器官高度特化;物种最丰富(1万余属,23.5万种):分布和适应性最广。被子植物 的发展,带动了动物界昆虫纲、鸟纲和哺乳纲的发展 我国的被子植物有3148属,约3万种。在中国保留了许多古老的、在系统发育 上中具有重大意义的种类,是研究被子植物起源和演化的最好地区。 第一节被子植物的特征和分类原则 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同以种子繁殖,但比裸子植物要演化和完善得多,表现在: 1.出现了两性结合的花;围绕性器官出现苞、萼、瓣等保护的结构;雄蕊有花 药和花丝,大孢子叶发育成具有子房、花柱、柱头的雌蕊;由柱头而不是直 接由胚珠受粉 2.雌、雄配子体简化;具有特殊的“双受精”,胚乳是受精产物; 3.传粉方式多样化:风媒、虫媒、鸟媒、水媒、自花、异花. 4.形成了果实,多样化的果实促成了被子植物的传播 5.孢子体高度发达和多样化,适应性广 6.营养方式除自养外尚有其它方式 7.有不经种子而扩大个体的能力,如分蘖、地下走茎、鳞茎、块茎、块根上的 不定芽 被子植物分类原则:和传统的教科书不同的观点有: 风媒花是最早发生的,虫媒花迟于风媒花 2.单性花是最早发生的,两性花是后来发展出来的; 3.单珠被是最早发生的,双珠被迟于单珠被 第二节被子植物的分类 依据花基数、花粉萌发孔数目、子叶数目、根系、维管排列、形成层活动、叶脉、 可把被子植物划分为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2纲。本教材采用1964年恩格勒系统 排列,和中国植物志、中国高等植物图鉴采用的系统是一致的,不过后者采用的是 1936年恩格勒系统 、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 双子叶植物由原始花被亚纲和合瓣花亚纲组成 原始花被亚纲:花无被,单被,同被或双被,雄蕊着生在花托上,珠被2层。 (-)山毛举目F 含2科,仅介绍山毛榉科 Fagaceae。山毛榉科又叫壳斗科,由山毛榉科组成的森 林称为橡树林 oak forest,山毛榉木材称为橡木oak。山毛榉科植物是构成亚热带常 绿阔叶林的上层建筑,在温带以落叶山毛榉科植物与桦木科植物组成主要的阔叶树 1.主要特征 (1)体态:乔木,常绿或落叶,单叶,具锯齿或全缘,有时分裂,托叶早落 侧脉常直通锯齿齿尖 (2)花:单性,雌雄多同株,雄花常排成柔荑花序状,直立或下垂:雌花 多朵排成歧聚伞花序生于总苞一一壳斗,总苞螺旋状排列或轮状排列 果时盘状或杯状半包,或全包着果实。花的结构:花被4-8,雄花:雄蕊 与花被裂片同数或为其倍数(4-20);雌花:子房下位,3-7室,每室有
1 第八章 被子植物亚门(Angiospermae) 被子植物属于种子植物,又称为有花植物 flowering plants,它构成了最壮丽的地 球植被景观,表现在体态极其多样性;组织分化最复杂;与传粉方式相联系,生殖 器官高度特化;物种最丰富(1 万余属,23.5 万种);分布和适应性最广。被子植物 的发展,带动了动物界昆虫纲、鸟纲和哺乳纲的发展。 我国的被子植物有 3148 属,约 3 万种。在中国保留了许多古老的、在系统发育 上中具有重大意义的种类,是研究被子植物起源和演化的最好地区。 第一节被子植物的特征和分类原则 一、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同以种子繁殖,但比裸子植物要演化和完善得多,表现在: 1. 出现了两性结合的花;围绕性器官出现苞、萼、瓣等保护的结构;雄蕊有花 药和花丝,大孢子叶发育成具有子房、花柱、柱头的雌蕊;由柱头而不是直 接由胚珠受粉; 2. 雌、雄配子体简化;具有特殊的“双受精”, 胚乳是受精产物; 3. 传粉方式多样化:风媒、虫媒、鸟媒、水媒、自花、异花…… 4. 形成了果实,多样化的果实促成了被子植物的传播; 5. 孢子体高度发达和多样化,适应性广; 6. 营养方式除自养外尚有其它方式; 7. 有不经种子而扩大个体的能力,如分蘖、地下走茎、鳞茎、块茎、块根上的 不定芽。 二、被子植物分类原则:和传统的教科书不同的观点有: 1. 风媒花是最早发生的,虫媒花迟于风媒花; 2. 单性花是最早发生的,两性花是后来发展出来的; 3. 单珠被是最早发生的,双珠被迟于单珠被。 第二节被子植物的分类 依据花基数、花粉萌发孔数目、子叶数目、根系、维管排列、形成层活动、叶脉、 可把被子植物划分为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 2 纲。本教材采用 1964 年恩格勒系统 排列,和中国植物志、中国高等植物图鉴采用的系统是一致的,不过后者采用的是 1936 年恩格勒系统。 一、 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 双子叶植物由原始花被亚纲和合瓣花亚纲组成: 原始花被亚纲:花无被,单被,同被或双被,雄蕊着生在花托上,珠被 2 层。 (一) 山毛榉目 Fagales。 含 2 科,仅介绍山毛榉科 Fagaceae。山毛榉科又叫壳斗科,由山毛榉科组成的森 林称为橡树林 oak forest,山毛榉木材称为橡木 oak。山毛榉科植物是构成亚热带常 绿阔叶林的上层建筑,在温带以落叶山毛榉科植物与桦木科植物组成主要的阔叶树 种。 1. 主要特征: (1) 体态:乔木,常绿或落叶,单叶,具锯齿或全缘,有时分裂,托叶早落, 侧脉常直通锯齿齿尖; (2) 花:单性,雌雄多同株,雄花常排成柔荑花序状,直立或下垂;雌花 1 —多朵排成歧聚伞花序生于总苞——壳斗,总苞螺旋状排列或轮状排列, 果时盘状或杯状半包,或全包着果实。花的结构:花被 4—8,雄花:雄蕊 与花被裂片同数或为其倍数(4—20);雌花:子房下位,3—7 室,每室有
胚珠2; (3)果:坚果。成熟时有壳斗包托 (4)种子:无胚乳,子叶肥厚,富含淀粉或油脂 2.分类:含8属900种,我国有6属(中国植物志承认7属)320种,其最重 要的分类特征是 (1)总苞外面有附属物——鳞片、软刺、硬刺等; (2)坚果和总苞的关系一一总苞组成壳斗时的排列,壳斗的形状:全包、半 包或浅碟状 (3)雄花序排成球状、头状(仅水青冈属)或柔荑花序,柔荑花序直立或下 垂 (4)壳斗内包含雌花、果的数目。 3.经济价值: (1)木材:材质坚硬,耐腐朽,可作建筑、家具、枪托等; (2)食用坚果:板栗及多种坚果可食; (3)栓皮栎树皮作软木塞; (4)树皮、枝叶、壳斗可提取拷胶,供制革用; (5)木材及锯屑用于养植冬菇。 4.关于壳斗的来源:一为枝性起源,一为叶性起源。 (二)荨麻目 Urticales:木本到草本,叶多互生,常有托叶,花两性到单性,常为 二基数花,雄蕊少数,子房上位,由2心皮组成 仅介绍桑科 Moraceae 主要特征 (1)体态:木本,乔木,灌木,少有藤本或草本的,枝叶折断或树皮损伤常 有白色的乳汁流出 (2)叶:单叶常互生,少对生,具有托叶,有的托叶在幼时包着芽,脱落后 在茎节上留下托叶环 (3)花:单性,组成花序,同株或异株:桑树同株,构树异株:花序为柔荑 花序、短穗状花序、头状花序、隐头花序。 花被4,雄蕊4-6,有时退化为1,花丝在芽时内折,子房上位或下位,由 2心皮构成,花柱常2,1室,1胚珠 (4)果实:聚花果 (5)种子:无胚乳。此外桑科还具有如下的一些热带雨林的特征: (1)“茎花现象” (2)“板根现象” (3)气根现象一一独木成林 (4)“绞杀现象” 2.分布和分类:桑科约53属1400种,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我国有16 属150种。桑科可分为桑亚科和木菠萝蜜亚科,前者雄蕊在芽时内卷,花排 成聚伞花序、穗状花序或头状花序,有时单生,如桑属 Morus、构树属 Broussonetia;木菠萝亚科的雄蕊在芽中直立,花生于密闭的花序托的内壁上 或花序托成棍棒状,花陷于花序托中,如无花果属 Ficus,菠萝蜜属 Artocarpus。 3.经济价值: (1)园林绿化树种 (2)养蚕业;
2 胚珠 2; (3) 果:坚果。成熟时有壳斗包托; (4) 种子:无胚乳,子叶肥厚,富含淀粉或油脂。 2. 分类:含 8 属 900 种,我国有 6 属(中国植物志承认 7 属)320 种,其最重 要的分类特征是: (1) 总苞外面有附属物——鳞片、软刺、硬刺等; (2) 坚果和总苞的关系——总苞组成壳斗时的排列,壳斗的形状:全包、半 包或浅碟状; (3) 雄花序排成球状、头状(仅水青冈属)或柔荑花序,柔荑花序直立或下 垂; (4) 壳斗内包含雌花、果的数目。 3. 经济价值: (1) 木材:材质坚硬,耐腐朽,可作建筑、家具、枪托等; (2) 食用坚果:板栗及多种坚果可食; (3) 栓皮栎树皮作软木塞; (4) 树皮、枝叶、壳斗可提取拷胶,供制革用; (5) 木材及锯屑用于养植冬菇。 4. 关于壳斗的来源:一为枝性起源,一为叶性起源。 (二) 荨麻目 Urticales:木本到草本,叶多互生,常有托叶,花两性到单性,常为 二基数花,雄蕊少数,子房上位,由 2 心皮组成。 仅介绍桑科 Moraceae。 1. 主要特征 (1) 体态:木本,乔木,灌木,少有藤本或草本的,枝叶折断或树皮损伤常 有白色的乳汁流出; (2) 叶:单叶常互生,少对生,具有托叶,有的托叶在幼时包着芽,脱落后 在茎节上留下托叶环; (3) 花:单性,组成花序,同株或异株;桑树同株,构树异株;花序为柔荑 花序、短穗状花序、头状花序、隐头花序。 花被 4,雄蕊 4—6,有时退化为 1,花丝在芽时内折,子房上位或下位,由 2 心皮构成,花柱常 2,1 室,1 胚珠; (4) 果实:聚花果; (5) 种子:无胚乳。此外桑科还具有如下的一些热带雨林的特征: (1)“茎花现象” (2)“板根现象” (3)气根现象——独木成林 (4)“绞杀现象” 2. 分布和分类:桑科约 53 属 1400 种,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我国有 16 属 150 种。桑科可分为桑亚科和木菠萝蜜亚科,前者雄蕊在芽时内卷,花排 成聚伞花序、穗状花序或头状花序,有时单生,如桑属 Morus、构树属 Broussonetia;木菠萝亚科的雄蕊在芽中直立,花生于密闭的花序托的内壁上 或花序托成棍棒状,花陷于花序托中,如无花果属 Ficus,菠萝蜜属 Artocarpus。 3. 经济价值: (1) 园林绿化树种; (2) 养蚕业;
(3)果品:无花果、木菠萝、白桂木、面包树、薜荔等 (4)药用:桑叶、皮、枝、桑椹;兽用的箭毒木 应记学名:无花果属 Ficus (三)目Pok 仅含1科蓼科 Polygonaceae 1.主要特征 (1)体态:草本为主,也有灌木或藤本,茎节常膨大,皮层常具醋酸钙结晶 (2)叶:单叶互生,有干膜质鞘状托叶 (3)花:两性,稀单性,三基数,花被同型,3-6,花瓣状,有色彩,雄蕊 3-9枚,基部常具由蜜腺联合而成的花盘,子房由2-3心皮联合成1室 胚珠1枚,直生 (4)雄蕊数目的增减,雌雄蕊异长; (5)果:瘦果或小坚果,三棱形 (6)种子:具有胚乳,是内胚乳 2.分类和分布:32属1200种,全世界分布,主产北温带,我国8属200余种。 3.经济价值 (1)药用:何首乌、扁蓄、大黄、虎杖、火炭母、扛板归等; (2)粮食:荞麦 (3)观赏:竹节蓼、珊瑚藤 应记学名:何首乌 Polygonum multiflorum (四)中央子目 Centrospermae:仅介绍1科 1.主要特征 (1)体态:草本,一年生或多年生,茎节常膨大 (2)叶:单叶,对生,常在基部连以横线。有时可见干膜质状托叶; (3)花:两性,单生或排成二歧聚伞花序;花为五轮4-5基数,K(45), 联合成筒状,C4-5,花瓣有长爪,顶端撕裂状,A5-10,花粉粒具散孔, G(2一5:1:∞-1),具特立中央胎座或基底胎座,花柱4-5: (4)果:蒴果,瓣裂或顶齿裂 (5)种子:细小,胚弯曲,包围着外胚乳 2.经济价值: (1)观赏:多种石竹,康乃馨等 (2)药用:太子参、王不留行、瞿麦等; 3.和藜科 Chenopodiaceae,苋科 Amaranthaceae同具散孔花粉,弯曲的胚包着外 胚乳,但它们之间具有如下不同 茎、叶 花被 胎座 果实 石竹科 茎节膨大,叶对「花双被 特立中央胎座,蒴果瓣裂或顶 胚珠多数 齿裂 藜科 叶互生 单被,绿色基底胎座,胚珠不裂的胞果,或 有时盖裂 苋科 叶互生或对生干膜质有色彩「基底胎座,胚珠|蒴果横裂 3.中央子目的系统学意义:中央子目在演化中具有特殊的意义,花被从单被到
3 (3) 果品:无花果、木菠萝、白桂木、面包树、薜荔等; (4) 药用:桑叶、皮、枝、桑椹;兽用的箭毒木。 应记学名:无花果属 Ficus (三) 蓼目 Polygonales,仅含 1 科蓼科 Polygonaceae 1. 主要特征 (1) 体态:草本为主,也有灌木或藤本,茎节常膨大,皮层常具醋酸钙结晶; (2) 叶:单叶互生,有干膜质鞘状托叶; (3) 花:两性,稀单性,三基数,花被同型,3—6,花瓣状,有色彩,雄蕊 3—9 枚,基部常具由蜜腺联合而成的花盘,子房由 2—3 心皮联合成 1 室, 胚珠 1 枚,直生; (4) 雄蕊数目的增减,雌雄蕊异长; (5) 果;瘦果或小坚果,三棱形; (6) 种子:具有胚乳,是内胚乳。 2. 分类和分布:32 属 1200 种,全世界分布,主产北温带,我国 8 属 200 余种。 3. 经济价值 (1) 药用:何首乌、扁蓄、大黄、虎杖、火炭母、扛板归等; (2) 粮食:荞麦 (3) 观赏:竹节蓼、珊瑚藤 应记学名:何首乌 Polygonum multiflorum (四) 中央子目 Centrospermae:仅介绍 1 科。 石竹科 Caryophyllaceae 1. 主要特征 (1) 体态:草本,一年生或多年生,茎节常膨大; (2) 叶:单叶,对生,常在基部连以横线。有时可见干膜质状托叶; (3) 花:两性,单生或排成二歧聚伞花序;花为五轮 4—5 基数,K(4—5), 联合成筒状,C4—5,花瓣有长爪,顶端撕裂状,A5—10, 花粉粒具散孔, G(2—5:1:∞—1),具特立中央胎座或基底胎座,花柱 4—5; (4) 果:蒴果,瓣裂或顶齿裂; (5) 种子:细小,胚弯曲,包围着外胚乳。 2. 经济价值: (1) 观赏:多种石竹,康乃馨等; (2) 药用:太子参、王不留行、瞿麦等; 3.和藜科 Chenopodiaceae,苋科 Amaranthaceae 同具散孔花粉,弯曲的胚包着外 胚乳,但它们之间具有如下不同: 茎、叶 花被 胎座 果实 石竹科 茎节膨大,叶对 生 花双被 特立中央胎座, 胚珠多数 蒴果瓣裂 或顶 齿裂 藜科 叶互生 单被,绿色 基底胎座,胚珠 1 不裂的胞果,或 有时盖裂 苋科 叶互生或对生 干膜质有色彩 基底胎座,胚珠 1 蒴果横裂 3. 中央子目的系统学意义:中央子目在演化中具有特殊的意义,花被从单被到
双被,在商陆科中有具有离生心皮的种类,从中轴胎座发展到石竹科的特立 中央胎座,进一步可发展到藜科和苋科的基底胎座。 应记学名:石竹 Dianthus chinensis 木本,少数木质部仅具管胞,兼具梯状穿孔导管,花以单生为主,具有显著花托, 两性,花各部从螺旋状排列到轮状排列,花被同型,雄蕊多数,心皮离生,胚小 胚乳丰富,嚼烂状。含22科,着重介绍2科: 木兰科 Magnoliaceae 1.主要特征 (1)体态:常绿乔木或灌木,植物体含油细胞,枝、叶、树皮、花有香气 导管端壁倾斜或截平,梯状穿孔板到单穿孔 (2)叶:互生,全缘,但鹅掌楸属叶3-5裂。具有笔帽状的托叶:托叶包裹 整个叶芽,托叶与叶柄腹面贴合处留下或长或短的压痕,托叶脱落后在节 上留下托叶环。托叶单枚,但鹅掌楸属等托叶为2枚 (3)花:两性,少单性异株,单生,辐射对称,花被同型,花被3-11,雄 蕊多数,心皮多数,离生,花各部螺旋状排列于伸长的花托上:雄蕊和雌 蕊均未特化:雄蕊未完全分化出花丝,药隔常伸出花药之外。花粉单沟, 舟状:雌蕊无明显的花柱与柱头之分,心皮腹缝线的上部为柱头面。 雌蕊群柄,雌雄蕊柄。 (4)果实:瞢菼或聚合瞢荧果,罕具翅坚果 (5)种子:胚小,胚乳丰富,嚼烂状一一褶叠呈不规则的表面。 2.分类和分布:15属250种,分布北半球,我国有11属130种,是木兰科种 类最丰富的地区。根据花顶生还是腋生,每一心皮含胚珠数目,是否具有雌 雄蕊柄,叶柄腹面的托叶痕长短,瞢熒果还是不裂的翅果,花单性还是 两性划分属 (1)木兰属 Magnolia:花顶生,胚珠2枚; (2)木莲属 Manglietia:花顶生,胚珠4枚 (3)含笑属 Michelia:花腋生,胚珠多于4枚 (4)鹅掌楸属 Liriodendron:叶每侧有2-4个裂片;具翅小坚果 3.木兰科的系统发育讨论 (1)花从顶生到腋生;两性到单性 (2)花被由不分化向萼、瓣分化发展,如鹅掌楸属 (3)雄蕊花粉囊由位于小孢子叶的中脉两侧向边缘转移,花药由内向开裂转 向外向开裂(鹅掌楸属),雄蕊由花药小、药隔大、花丝短发展到分化出明 显的花丝; (4)雌蕊群由无柄到有柄,心皮数目减少,从螺旋状排列到轮生(马来西亚 Pachylanx心皮3,轮生); (5)果实由瞢菼果到侧面连合的聚合瞢荧果。 4.经济意义 (1)木材 (2)园林绿化:白兰、黄兰、荷花玉兰、夜合、含笑等 (3)药用:厚朴、辛夷; (4)提取芳香油用于化妆品。 应记学名 荷花玉兰 Magnolia grand flora
4 双被,在商陆科中有具有离生心皮的种类,从中轴胎座发展到石竹科的特立 中央胎座,进一步可发展到藜科和苋科的基底胎座。 应记学名:石竹 Dianthus chinensis (五) 木兰目 Magnoliales 木本,少数木质部仅具管胞,兼具梯状穿孔导管,花以单生为主,具有显著花托, 两性,花各部从螺旋状排列到轮状排列,花被同型,雄蕊多数,心皮离生,胚小, 胚乳丰富,嚼烂状。含 22 科,着重介绍 2 科: 木兰科 Magnoliaceae 1. 主要特征 (1) 体态:常绿乔木或灌木,植物体含油细胞,枝、叶、树皮、花有香气; 导管端壁倾斜或截平,梯状穿孔板到单穿孔。 (2) 叶:互生,全缘,但鹅掌楸属叶 3—5 裂。具有笔帽状的托叶;托叶包裹 整个叶芽,托叶与叶柄腹面贴合处留下或长或短的压痕,托叶脱落后在节 上留下托叶环。托叶单枚,但鹅掌楸属等托叶为 2 枚; (3) 花:两性,少单性异株,单生,辐射对称,花被同型,花被 3—11,雄 蕊多数,心皮多数,离生,花各部螺旋状排列于伸长的花托上;雄蕊和雌 蕊均未特化:雄蕊未完全分化出花丝,药隔常伸出花药之外。花粉单沟, 舟状;雌蕊无明显的花柱与柱头之分,心皮腹缝线的上部为柱头面。 雌蕊群柄,雌雄蕊柄。 (4) 果实:蓇葖或聚合蓇葖果,罕具翅坚果; (5) 种子:胚小,胚乳丰富,嚼烂状——褶叠呈不规则的表面。 2. 分类和分布:15 属 250 种,分布北半球,我国有 11 属 130 种,是木兰科种 类最丰富的地区。根据花顶生还是腋生,每一心皮含胚珠数目,是否具有雌 雄蕊柄,叶柄腹面的托叶痕长短,蓇 葖果还是不裂 的翅果,花单性 还是 两性划分属。 (1) 木兰属 Magnolia:花顶生,胚珠 2 枚; (2) 木莲属 Manglietia:花顶生,胚珠 4 枚; (3) 含笑属 Michelia:花腋生,胚珠多于 4 枚; (4) 鹅掌楸属 Liriodendron:叶每侧有 2-4 个裂片;具翅小坚果; 3. 木兰科的系统发育讨论 (1) 花从顶生到腋生;两性到单性; (2) 花被由不分化向萼、瓣分化发展,如鹅掌楸属; (3) 雄蕊花粉囊由位于小孢子叶的中脉两侧向边缘转移,花药由内向开裂转 向外向开裂(鹅掌楸属),雄蕊由花药小、药隔大、花丝短发展到分化出明 显的花丝; (4) 雌蕊群由无柄到有柄,心皮数目减少,从螺旋状排列到轮生(马来西亚 Pachylanx 心皮 3,轮生); (5) 果实由蓇葖果到侧面连合的聚合蓇葖果。 4. 经济意义 (1) 木材; (2) 园林绿化:白兰、黄兰、荷花玉兰、夜合、含笑等; (3) 药用:厚朴、辛夷; (4) 提取芳香油用于化妆品。 应记学名: 荷花玉兰 Magnolia grandiflora
含笑 Michelia figo 科名来源于是月桂属 Laurus,樟科唯一在欧洲分布的属,产地中海,枝叶常作花 环等喜庆用,叶晒干作香料加入汤。 1.主要特征 (1)体态:常绿或落叶的乔灌木,仅无根藤( Cassytha)是寄生藤本。枝叶 树皮含有油细胞,揉之有樟脑油香气,叶、树皮、木材有时存在粘液囊 鳞芽有多数芽鳞苞;导管单穿孔 (2)叶:互生,全缘,三出脉、离基三出脉、羽状脉。叶常因枝条节间缩短 而成枝顶聚生,假轮生,如新木姜子属,个别种类近对生。无根藤茎无叶。 少有分裂的叶(如檫木); 3)花:两性,单性异株,辐射对称,花小,组成花序或丛生,花被不分化 2轮,每轮3枚;雄蕊片状,4轮,每轮3枚,第1、2轮雄蕊内向,3轮雄 蕊外向,基部有2腺体,第4轮雄蕊退化成箭头状:花药4室,排成2排 或排成一排,瓣裂,花粉粒无沟孔:花丝基部与花被基部联合成极短的被 丝托,果时或者增大;子房1室,顶生1胚珠,花柱单一,柱头3裂 (4)果实:核果或成浆果状; (5)种子:无胚乳 4.分类和分布:45属2500种,大部产热带、亚热带,我国20属480种,主产 长江以南各省区。樟科可分为樟亚科和无根藤亚科(仅1种)。 樟科分类依据: (1)花序有无总苞 (2)花两性还是单性 (3)发育雄蕊的轮数 (4)药室数目及排列 (5)花被宿存与否 (6)被丝管花后是否增大。 5.经济用途: (1)木材;樟、楠木、檫木; (2)香料:樟:樟脑、樟脑油,肉桂:香料、桂皮油,山苍子:枝、叶、树 皮、花蕾、果实提取山苍子油;樟属多种树皮用于卫生香、迷信香、烛制 造香味添加剂; (3)药用:桂皮、乌药等; (4)果树:鳄梨 6.系统学意义:樟科花被尚未完全分化为花萼和花瓣,花药4室,排成一排或 上下两排,瓣裂,花粉粒无萌发孔,叶具单隙节,无疑都是原始的特征,但 在如下几方面表现得比较进化 (1)导管端壁具单穿孔; (2)具有花序 花各部定数,并为轮生排列 (4)雄蕊已分化出花丝和花药两部分 (5)心皮减退为1枚(亦有观点认为子房1室是由3心皮形成的,因花柱具 3枚柱头); (6)核果,种子无胚乳
5 含笑 Michelia figo 樟科 Lauraceae 科名来源于是月桂属 Laurus,樟科唯一在欧洲分布的属,产地中海,枝叶常作花 环等喜庆用,叶晒干作香料加入汤。 1.主要特征 (1) 体态:常绿或落叶的乔灌木,仅无根藤(Cassytha)是寄生藤本。枝叶 树皮含有油细胞,揉之有樟脑油香气,叶、树皮、木材有时存在粘液囊。 鳞芽有多数芽鳞苞;导管单穿孔; (2) 叶:互生,全缘,三出脉、离基三出脉、羽状脉。叶常因枝条节间缩短 而成枝顶聚生,假轮生,如新木姜子属,个别种类近对生。无根藤茎无叶。 少有分裂的叶(如檫木); (3) 花:两性,单性异株,辐射对称,花小,组成花序或丛生,花被不分化, 2 轮,每轮 3 枚;雄蕊片状,4 轮,每轮 3 枚,第 1、2 轮雄蕊内向,3 轮雄 蕊外向,基部有 2 腺体,第 4 轮雄蕊退化成箭头状;花药 4 室,排成 2 排 或排成一排,瓣裂,花粉粒无沟孔;花丝基部与花被基部联合成极短的被 丝托,果时或者增大;子房 1 室,顶生 1 胚珠,花柱单一,柱头 3 裂; (4) 果实:核果或成浆果状; (5) 种子:无胚乳。 4. 分类和分布:45 属 2500 种,大部产热带、亚热带,我国 20 属 480 种,主产 长江以南各省区。樟科可分为樟亚科和无根藤亚科(仅 1 种)。 樟科分类依据: (1) 花序有无总苞; (2) 花两性还是单性; (3) 发育雄蕊的轮数; (4) 药室数目及排列; (5) 花被宿存与否; (6) 被丝管花后是否增大。 5. 经济用途: (1) 木材;樟、楠木、檫木; (2) 香料:樟:樟脑、樟脑油,肉桂:香料、桂皮油,山苍子:枝、叶、树 皮、花蕾、果实提取山苍子油;樟属多种树皮用于卫生香、迷信香、烛制 造香味添加剂; (3) 药用:桂皮、乌药等; (4) 果树:鳄梨; 6. 系统学意义:樟科花被尚未完全分化为花萼和花瓣,花药 4 室,排成一排或 上下两排,瓣裂,花粉粒无萌发孔,叶具单隙节,无疑都是原始的特征,但 在如下几方面表现得比较进化: (1) 导管端壁具单穿孔; (2) 具有花序; (3) 花各部定数,并为轮生排列; (4) 雄蕊已分化出花丝和花药两部分; (5) 心皮减退为 1 枚(亦有观点认为子房 1 室是由 3 心皮形成 的,因花柱具 3 枚柱头); (6) 核果,种子无胚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