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工艺条件及质量控制 1.主要工艺条件 名 称 单位设计指标 参考控制指标 级碱洗罐(V-1)压力 MPa1.0(绝) ≯0.9 二级碱洗罐(V-2)压力 Ma1.0(绝) ≯0.9 3|液态烃沉降罐(V-3/1、2)压力|MPa0.95(绝) ≯0.85 塔顶压力MPa2.01(绝) 1.5~1.8(表) 脱丙烷塔 塔顶温度℃ 49.7 42~50 塔底温度℃ 106.2 98~115 回流比重量比 3 +2.5 塔顶压力MPa0.65(绝)0.4~0.55(表) 碳四塔 塔顶温度|℃ 49 45~55 塔底温度 68~90 回流比重量比 8.4 4 塔顶压力MPa0.43(绝) 0.3~0.4(表) 脱碳五塔 塔顶温度℃ 42~58 塔底温度|℃ 85.2 80~95 回流比重量比 1.6 +1.6 塔顶压力MPa2.8(绝)2.35~2.65(表) 脱乙烷塔 塔顶温度|℃ 50.4 48~62 塔底温度℃ 60~70 回流比重量比 全回流 丙烯塔 塔顶压力MPa2.055(绝)1.7~1.9(表) 8 塔顶温度 59.3 54~62 塔顶压力MPa2.02(绝) 65~1.85(表) 丙烯塔(Ⅱ)塔顶温度|℃ 48.1 (T-6) 回流比|重量比 15.6 12.0 换热水 热水温度℃ 96~110 95~115
2.2 工艺条件及质量控制 1. 主要工艺条件 序号 名 称 单位 设计指标 参考控制指标 1 一级碱洗罐(V-1)压力 MPa 1.0(绝) ≯0.9 2 二级碱洗罐(V-2)压力 MPa 1.0(绝) ≯0.9 3 液态烃沉降罐(V-3/1、2)压力 MPa 0.95(绝) ≯0.85 4 脱丙烷塔 T-1 塔顶压力 MPa 2.01(绝) 1.5~1.8(表) 塔顶温度 ℃ 49.7 42~50 塔底温度 ℃ 106.2 98~115 回流比 重量比 3 ≮2.5 5 碳四塔 T-2 塔顶压力 MPa 0.65(绝) 0.4~0.55(表) 塔顶温度 ℃ 49 45~55 塔底温度 ℃ 85.1 68~90 回流比 重量比 8.4 ≮4 6 脱碳五塔 T-3 塔顶压力 MPa 0.43(绝) 0.3~0.4(表) 塔顶温度 ℃ 49.5 42~58 塔底温度 ℃ 85.2 80~95 回流比 重量比 1.6 ≮1.6 7 脱乙烷塔 T-4 塔顶压力 MPa 2.8(绝) 2.35~2.65(表) 塔顶温度 ℃ 50.4 48~62 塔底温度 ℃ 59.3 60~70 回流比 重量比 52.1 全回流 8 丙烯塔 T-5 塔顶压力 MPa 2.055(绝) 1.7~1.9(表) 塔顶温度 ℃ 59.3 54~62 9 丙烯塔(Ⅱ) (T-6) 塔顶压力 塔顶温度 回流比 MPa ℃ 重量比 2.02(绝) 48.1 15.6 1.65~1.85(表) 45~50 ≮12.0 10 换热水 热水温度 ℃ 96~110 95~115
2.分析控制一览表 分析项目 分析方法分析次数 采样位置 液态烃 色谱法8hour/次 P-1/1出口 组成:C2C3C3iC4nCC4iCtC+2cC+2C5S 混合碳 色谱法|4hou/次 P-3出口 组成:C2C3C3 脱丙烷油 色谱法$hour/次 E-1/1入口 组成:C2C3iC9nC4C+iCtC=2C:2C5S 轻碳四组成 色谱法|4hour/次异丁烯出装置阀 组成:C2C3iC4nC9C1iC4tC42cC+2C5S 5 T-2底油组成 色谱法|8hour/次T-2至T-3进料 组成:C2C3iCnC4C+iC4tC2cC2Cs5S 6 重碳四组成 色谱法|$hour/次 P-5出口 组成:C2C3iC4nC4C+iC4tC2cC2C5S 碳五组成 色谱法|8hour/次 碳-5出装置 组成:C2C3iC4nC4C4iCtC+2cC+CsS 干气组成 色谱法8hour/次 P-6出口 组成:C2C3iC9nC04C+iC=4tC+2C+2C5S 脱乙烷油组成 色谱法|8hour/次T-4至T-5进料 组成:C2C3iC4nCC41iC4tC=42CC+2C5S 丙烯组成 色谱法|4hour/次丙烯出装置控制阀 组成:C2C3iCo4nC4C4iCtC42cC+C5S 丙烷组成 色谱法|4hour/次丙烷出装置控制阀 组成:C2C3iC4nC04C+iC4tC2cC2CsS 12 碱液浓度 化学法 每罐一次 新鲜碱、循环碱液 每天一次
2.分析控制一览表 序 号 分析项目 分析方法 分析次数 采样位置 1 液态烃 色谱法 8hour/次 P-1/1 出口 组成:C 0 2 C 0 3 C = 3 iC0 4 nC0 4 C = 4-1 iC= 4tC= 4-2 cC= 4-2C5 S 2 混合碳三 色谱法 4hour/次 P-3 出口 组成:C 0 2 C 0 3 C = 3 3 脱丙烷油 色谱法 8hour/次 E-1/1 入口 组成:C 0 2 C 0 3 iC0 4 nC0 4 C = 4-1 iC= 4tC= 4-2 cC= 4-2C5 S 4 轻碳四组成 色谱法 4hour/次 异丁烯出装置阀 组成:C 0 2 C 0 3 iC0 4 nC0 4 C = 4-1 iC= 4tC= 4-2 cC= 4-2C5 S 5 T-2 底油组成 色谱法 8hour/次 T-2 至 T-3 进料 组成:C 0 2 C 0 3 iC0 4 nC0 4 C = 4-1 iC= 4tC= 4-2 cC= 4-2C5 S 6 重碳四组成 色谱法 8hour/次 P-5 出口 组成:C 0 2 C 0 3 iC0 4 nC0 4 C = 4-1 iC= 4tC= 4-2 cC= 4-2C5 S 7 碳五组成 色谱法 8hour/次 碳-5 出装置 组成:C 0 2 C 0 3 iC0 4 nC0 4 C = 4-1 iC= 4tC= 4-2 cC= 4-2C5 S 8 干气组成 色谱法 8hour/次 P-6 出口 组成:C 0 2 C 0 3 iC0 4 nC0 4 C = 4-1 iC= 4tC= 4-2 cC= 4-2C5 S 9 脱乙烷油组成 色谱法 8hour/次 T-4 至 T-5 进料 组成:C 0 2 C 0 3 iC0 4 nC0 4 C = 4-1 iC= 4tC= 4-2 cC= 4-2C5 S 10 丙烯组成 色谱法 4hour/次 丙烯出装置控制阀 组成:C 0 2 C 0 3 iC0 4 nC0 4 C = 4-1 iC= 4tC= 4-2 cC= 4-2C5 S 11 丙烷组成 色谱法 4hour/次 丙烷出装置控制阀 组成:C 0 2 C 0 3 iC0 4 nC0 4 C = 4-1 iC= 4tC= 4-2 cC= 4-2C5 S 12 碱液浓度 化学法 新鲜碱、循环碱液 每罐一次 每天一次
第三节正常开停工 正常开工步骤 1.1开工步骤: (1)通知调度及精制车间,装置开液态烃进装置阀收液态烃,进装置液态烃量 控制在10-15t/h,防止因进料过大,造成原料罐V3/1、2超压 (2)打开脱丙烷塔E-3热源控制上下游阀,关闭放空阀,脱丙烷塔缓慢升温升 压,控制升温速度15-20℃/h,开启P-1,P-1运转正常后,启用进料流量控制 FI℃-105,控制脱丙烷塔进料l0t/h。当脱丙烷塔进料后,启用进料温度控制 TIC-102,控制进料温度62-63℃左右 3)在进料前启用塔顶压力控制PICA-108和塔底液位控制LICA-106,控制塔 顶压力1.70-1.78MPa。 (4)当回流罐液面达30%以上时,启用P2,并投用液位控制LIC-107。加强 V-4脱水,视V-4液位,回流量逐步提大,FIC-106控制在25-32t/h (5)塔顶产品合格后,回流罐液位在40-70%之间,打开脱乙烷塔进料,同时启 用LIC-107和FIC-19串级调解,控制V-4液位在40-60%之间。 (6)当脱丙烷塔液位在60%左右,底温≮100℃。且脱丙烷塔底部产品分析合格 后,打开碳四塔进料阀向碳四塔进料,同时启用碳四塔进料流量串级调节 LICA-106与FIC-107,控制塔底液位20-75%。 ⑦)全面调整脱丙烷塔操作,待脱丙烷塔流量、温度、压力、液位、全部正常 后,可将仪表投入自动调节。 (⑧)Ⅴ-4顶部排不凝气控制阀HIC-102,视液态烃碳二含量排放不凝气,防止 超压。 (9)当碳四塔进料后,控制进料温度在55-58℃之间,打开塔底重沸器E-5/1
第三节 正常开停工 1.正常开工步骤 1.1 开工步骤: (1)通知调度及精制车间,装置开液态烃进装置阀收液态烃,进装置液态烃量 控制在 10-15t/h,防止因进料过大,造成原料罐 V-3/1、2 超压。 (2)打开脱丙烷塔 E-3 热源控制上下游阀,关闭放空阀,脱丙烷塔缓慢升温升 压,控制升温速度 15-20℃/h,开启 P-1,P-1 运转正常后,启用进料流量控制 FIC-105,控制脱丙烷塔进料 10t/h。当脱丙烷塔进料后,启用进料温度控制 TIC-102,控制进料温度 62-63℃左右。 (3)在进料前启用塔顶压力控制 PICA-108 和塔底液位控制 LICA-106,控制塔 顶压力 1.70-1.78MPa。 (4)当回流罐液面达 30%以上时,启用 P-2,并投用液位控制 LIC-107。加强 V-4 脱水,视 V-4 液位,回流量逐步提大,FIC-106 控制在 25-32t/h。 (5)塔顶产品合格后,回流罐液位在 40-70%之间,打开脱乙烷塔进料,同时启 用 LIC-107 和 FIC-119 串级调解,控制 V-4 液位在 40-60%之间。 (6)当脱丙烷塔液位在 60%左右,底温≮100℃。且脱丙烷塔底部产品分析合格 后,打开碳四塔进料阀向碳四塔进料,同时启用碳四塔进料流量串级调节 LICA-106 与 FIC-107,控制塔底液位 20-75%。 (7)全面调整脱丙烷塔操作,待脱丙烷塔流量、温度、压力、液位、全部正常 后,可将仪表投入自动调节。 (8)V-4 顶部排不凝气控制阀 HIC-102,视液态烃碳二含量排放不凝气,防止 超压。 (9)当碳四塔进料后,控制进料温度在 55-58℃之间,打开塔底重沸器 E-5/1
热源控制阀,启用LICA-118,碳四塔缓慢升温升压,升温速度15-18℃/h,将碳 四塔底温逐步升至60-63℃。同时启用塔顶压控阀PICA-124,并根据压力及冷 后温度情况。开启E-4/1、2风机。塔顶压力控制在0.50-0.5MPa。 (10)当回流罐V5液位达30%时,加强脱水,同时启动P4投用回流控制FIC-108 控制塔顶温度40-50℃。根据V-5液位回流量由小到大,逐步控制在30-50t/h。 (11)联系化验做塔顶分析,当分析合格V-5液位在60%时打开异丁烯岀装置阀。 (12)联系分析碳四塔底部产品,当分析合格塔底液位在60%时,打开重碳四出 装置阀 (13)全面调整碳四塔操作,流量、温度、压力、液位正常后,将仪表改为自 动控制。 (14)当脱乙烷塔进料后,启用脱乙烷塔进料流量和V4液位串级控制,同时 启用脱乙烷塔进料温度控制TC-151,控制进料温度在60℃左右。打开塔底重 沸器E-12热源控制阀,启用塔灵敏板温度控制TIC-150,脱乙烷塔缓慢升温升压, 升温速度10-15℃/h,将脱乙烷塔底温逐步升至60-63℃。同时启用塔顶压控阀 PICA-150,塔顶压力控制在0.500.55MP (15)当回流罐V-7液位达30%时,加强脱水,同时启动P-6投用回流控制FIC-120 与Ⅴ-7液位LIC-129串级控制,控制塔顶温度42-55℃。根据V7液位回流量由 小到大,逐步控制在5-20t/h,回流比全回流。 (16)当脱乙烷塔液位在6σ%左右,底温≮60℃。且脱乙烷塔底部碳三馏分分析 合格后,打开丙烯塔进料阀向丙烯塔进料,控制塔底液位20-75%。 (17)当丙烯塔进料后,启用丙烯塔进料流量和脱乙烷塔液位串级控制。打开 塔底重沸器E-14/1、2热源控制阀,启用丙烯塔Ⅰ灵敏板温度控制TIC-165,丙 烯塔缓慢升温升压,升温速度10-15℃/h,将丙烯塔底温逐步升至51-53℃
热源控制阀,启用 LICA-118,碳四塔缓慢升温升压,升温速度 15-18℃/h,将碳 四塔底温逐步升至 60-63℃。同时启用塔顶压控阀 PICA-124,并根据压力及冷 后温度情况。开启 E-4/1、2 风机。塔顶压力控制在 0.50-0.55MPa。 (10)当回流罐V-5 液位达30%时,加强脱水,同时启动P-4投用回流控制FIC-108 控制塔顶温度 40-50℃。根据 V-5 液位回流量由小到大,逐步控制在 30-50t/h。 (11)联系化验做塔顶分析,当分析合格 V-5 液位在 60%时打开异丁烯出装置阀。 (12)联系分析碳四塔底部产品,当分析合格塔底液位在 60%时,打开重碳四出 装置阀。 (13)全面调整碳四塔操作,流量、温度、压力、液位正常后,将仪表改为自 动控制。 (14)当脱乙烷塔进料后,启用脱乙烷塔进料流量和 V-4 液位串级控制,同时 启用脱乙烷塔进料温度控制 TIC-151,控制进料温度在 60℃左右。打开塔底重 沸器E-12 热源控制阀,启用塔灵敏板温度控制TIC-150,脱乙烷塔缓慢升温升压, 升温速度 10-15℃/h,将脱乙烷塔底温逐步升至 60-63℃。同时启用塔顶压控阀 PICA-150,塔顶压力控制在 0.50-0.55MPa。 (15)当回流罐V-7 液位达30%时,加强脱水,同时启动P-6投用回流控制FIC-120 与 V-7 液位 LIC-129 串级控制,控制塔顶温度 42-55℃。根据 V-7 液位回流量由 小到大,逐步控制在 5-20t/h,回流比全回流。 (16)当脱乙烷塔液位在 60%左右,底温≮60℃。且脱乙烷塔底部碳三馏分分析 合格后,打开丙烯塔进料阀向丙烯塔进料,控制塔底液位 20-75%。 (17)当丙烯塔进料后,启用丙烯塔进料流量和脱乙烷塔液位串级控制。打开 塔底重沸器 E-14/1、2 热源控制阀,启用丙烯塔Ⅰ灵敏板温度控制 TIC-165, 丙 烯塔缓慢升温升压,升温速度 10-15℃/h,将丙烯塔底温逐步升至 51-53℃
(18)当丙烯塔Ⅱ液位达3%时,开P7向丙烯塔Ⅰ顶打回流,并投用丙烯塔Ⅱ 液位控制LICA-134,回流量由小到大120-150t/h,同时启用丙烯塔Ⅱ顶压力控 制,控制压力1.72-1.78MPa (19)当回流罐Ⅴ-8液位达50%时,启动P-8投用回流控制FIC-123控制塔顶温 度46-49℃。根据Ⅴ-8液位回流量由小到大,逐步控制在90-120t/h (②0)联系化验做丙烯分析,当分析合格V-8液位在60%时打开丙烯出装置阀。 (21)联系化验做丙烷分析,当分析合格塔底液位在60%时,打开丙烷出装置阀。 (22)全面调整丙烯塔操作,流量、温度、压力、液位正常后,将仪表改为自 动控制。 1.2开工注意事项: (1)·重沸器引热源时,入口阀应根据塔的温度、压力情况逐步打开到一定程 度,再启用温控,防止因突然开大热源引起泄漏或超温超压。 (2)V-4、V-7、V-3/1、2注意脱水。 (3)升温升压时,控制升温速度,回流罐注意排放不凝气,防止系统超压。 (4)升温过程中,注意检査设备、管线、阀门有无跑漏、冻结现象。 (5)经常检査仪表的准确性。 (6)开工过程严格遵守工艺纪律。 2.正常停工步骤 2.1停工步骤 (1)接调度通知后,联系产品精制,停抽液态烃,关闭液态烃进装置阀门。 (2)降低进料量,维持正常操作,合格产品送往成品罐 (3)根据V-3液面,逐步降低进料量,当P-1抽空后,关闭P1出口阀,同 时停E-1/2进料加热蒸汽
(18)当丙烯塔Ⅱ液位达 30%时,开 P-7 向丙烯塔Ⅰ顶打回流,并投用丙烯塔Ⅱ 液位控制 LICA-134,回流量由小到大 120-150t/h, 同时启用丙烯塔Ⅱ顶压力控 制,控制压力 1.72-1.78MPa。 (19)当回流罐 V-8 液位达 50%时,启动 P-8 投用回流控制 FIC-123 控制塔顶温 度 46-49℃。根据 V-8 液位回流量由小到大,逐步控制在 90-120t/h。 (20)联系化验做丙烯分析,当分析合格 V-8 液位在 60%时打开丙烯出装置阀。 (21)联系化验做丙烷分析,当分析合格塔底液位在 60%时,打开丙烷出装置阀。 (22)全面调整丙烯塔操作,流量、温度、压力、液位正常后,将仪表改为自 动控制。 1.2 开工注意事项: (1) .重沸器引热源时,入口阀应根据塔的温度、压力情况逐步打开到一定程 度,再启用温控,防止因突然开大热源引起泄漏或超温超压。 (2) V-4、V-7、V-3/1、2 注意脱水。 (3) 升温升压时,控制升温速度,回流罐注意排放不凝气,防止系统超压。 (4) 升温过程中,注意检查设备、管线、阀门有无跑漏、冻结现象。 (5) 经常检查仪表的准确性。 (6) 开工过程严格遵守工艺纪律。 2.正常停工步骤 2.1 停工步骤 (1) 接调度通知后,联系产品精制,停抽液态烃,关闭液态烃进装置阀门。 (2) 降低进料量,维持正常操作,合格产品送往成品罐。 (3) 根据 V-3 液面,逐步降低进料量,当 P-1 抽空后,关闭 P-1 出口阀,同 时停 E-1/2 进料加热蒸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