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学年虹口区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阅读(80分) (一)(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7题。(17分) 原创缺失的深层原因 ①我国科研原创缺失,在物理、化学,医学等学科,我国现在是且仍将是一个旁观者 尚未进入世界科技进步的先进行列:至今未拿下一块诺贝尔科学奖牌。这是多方面深层原因 综合作用的结果。 ②政府好近功。好人喜功是秦始皇以下历代皇朝的一大政治特色。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 大辱,使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和政府正派官员,把目力和功夫绝对地置于当下现实问题的政 治解决上。新中国建立后百废待兴的情状及同世界发展进程的巨大差距,激发着国家领导者 天等于20年的“大跃进”情怀和必在若干年内赶超欧美的雄心。即便到了上世纪80年代, “大跃进”遗风还依旧难散。强烈的“政绩”观念,又令一些届别和层级的政府.把功夫用 在目下的“数字政绩”上。在依然是政府主导型的科研体制下,政府好近功对科技进步的历 史局限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它不愿意或舍不得在基础研究这个不能立竿见影的事业上下 大本钱;另一方面,它也势必要求科技界在短期内“快出成果,出大成果”。科学技术和学术 事业,是长期累积方有创新和突破的事业,政府如果没有起码的支持强度和足够的支持时间, 原创性、突破性的大成果又从何而来呢? ③国人官瘾重。学而优则仕,猎官摸金,这在俺中国真可谓“刻骨铭心”。陈独秀写道: 充满吾人之神经,填塞吾人之骨髓,虽尸解魂销,焚其骨,扬其灰,用显微镜点点验之, 皆各有‘做官发财’四大字。”这种陈腐观念和现存“官本位”制度之疾的结合,使得科技人 员竞相谋官,能有多少大创造和真学问呢?官有官道,学有学路。爱因斯坦说得好:“企图兼有 智慧和权力,极少能获得成功。” ④梁启超皇皇巨著,是他远离官场潜心著述的结果。梁氏深察旧中国官场“做官实易损 人格,易习懒惰与巧滑”,“很容易堕落”,“现在政界万万不可多与为缘”。劝诫子女们莫做官 只做学问。梁家走出了梁恩成、梁思永、梁思礼三位国家级院士,这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的历史文化事件,发人深省 ⑤体制积弊多。从科学技术体制看,影响科研创新的主要弊端有三方面。在立项选题上, “长官意志”过重偏浓,自由自主选题立项得不到应有的价值重视和有规制依据的经费支持 使得跟踪、追风、低水准重复研究层出不穷。在口口口口上,有限的科技资源在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上的配置极不合理,忽视基础研究的历史倾向长期得不到实质性改进 在口口口口上,我国科研“量化”管理大受青睐并大行其道后,鉴定、评价和奖励标准重数 量轻质量之流弊,鼓励了短平快成果的成批生产,扼制了原创性、独创性成果的孕育和生发。 ⑥社会缺宽容。科学往往是极少数人推翻所有人的观念才能前进。科学的创新过程,就 是一个理性的否定、创造性的破坏和历史性的超越之过程。投有怀疑、批判、解构精神,没 有超常、超凡、超我,超群、超前的卓识和胆略,就不会有原创性、独创性的科研成果。科 学、学术事业的发展,需要政治的、社会的理性宽容。坚决排斥那种蛮不讲理的所谓“大批 判”和政治性的裁决。爱因斯坦认为,追求真理和科学知识,应当被任何政府认为神圣不可 侵犯; 尊重追求真理和科学知识的人的自由,应该作为整个社会的最高利益。学 术活动及其成果应当得到法律认可和保护。应努力创议“我不问意你的观点,但我尊重你坚 持自己思想之权利”这样一个社会宽容环境 1.(2分)综观全文,作者从政府到 从科技体制到 四个 方面对我国科技落后的原因作了全面周到的分析。 2.(1分)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政府好近功的”原因的一项是
2009 学年虹口区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阅 读 (80 分) (一)(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1—7 题。(17 分) 原创缺失的深层原因 ①我国科研原创缺失,在物理、化学,医学等学科,我国现在是且仍将是一个旁观者, 尚未进入世界科技进步的先进行列;至今未拿下一块诺贝尔科学奖牌。这是多方面深层原因 综合作用的结果。 ②政府好近功。好人喜功是秦始皇以下历代皇朝的一大政治特色。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 大辱,使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和政府正派官员,把目力和功夫绝对地置于当下现实问题的政 治解决上。新中国建立后百废待兴的情状及同世界发展进程的巨大差距,激发着国家领导者 一天等于 20 年的“大跃进”情怀和必在若干年内赶超欧美的雄心。即便到了上世纪 80 年代, “大跃进”遗风还依旧难散。强烈的“政绩”观念,又令一些届别和层级的政府.把功夫用 在目下的“数字政绩”上。在依然是政府主导型的科研体制下,政府好近功对科技进步的历 史局限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它不愿意或舍不得在基础研究这个不能立竿见影的事业上下 大本钱;另—方面,它也势必要求科技界在短期内“快出成果,出大成果”。科学技术和学术 事业,是长期累积方有创新和突破的事业,政府如果没有起码的支持强度和足够的支持时间, 原创性、突破性的大成果又从何而来呢? ③国人官瘾重。学而优则仕,猎官摸金,这在俺中国真可谓“刻骨铭心”。陈独秀写道; “充满吾人之神经,填塞吾人之骨髓,虽尸解魂销,焚其骨,扬其灰,用显微镜点点验之, 皆各有‘做官发财’四大字。”这种陈腐观念和现存“官本位”制度之疾的结合,使得科技人 员竞相谋官,能有多少大创造和真学问呢?官有官道,学有学路。爱因斯坦说得好:“企图兼有 智慧和权力,极少能获得成功。” ④梁启超皇皇巨著,是他远离官场潜心著述的结果。梁氏深察旧中国官场“做官实易损 人格,易习懒惰与巧滑”,“很容易堕落”,“现在政界万万不可多与为缘”。劝诫子女们莫做官, 只做学问。梁家走出了梁恩成、梁思永、梁思礼三位国家级院士,这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的历史文化事件,发人深省。 ⑤体制积弊多。从科学技术体制看,影响科研创新的主要弊端有三方面。在立项选题上, “长官意志”过重偏浓,自由自主选题立项得不到应有的价值重视和有规制依据的经费支持, 使得跟踪、追风、低水准重复研究层出不穷。在□□□□上,有限的科技资源在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上的配置极不合理,忽视基础研究的历史倾向长期得不到实质性改进。 在□□□□上,我国科研“量化”管理大受青睐并大行其道后,鉴定、评价和奖励标准重数 量轻质量之流弊,鼓励了短平快成果的成批生产,扼制了原创性、独创性成果的孕育和生发。 ⑥社会缺宽容。科学往往是极少数人推翻所有人的观念才能前进。科学的创新过程,就 是一个理性的否定、创造性的破坏和历史性的超越之过程。投有怀疑、批判、解构精神,没 有超常、超凡、超我,超群、超前的卓识和胆略,就不会有原创性、独创性的科研成果。科 学、学术事业的发展,需要政治的、社会的理性宽容。坚决排斥那种蛮不讲理的所谓“大批 判”和政治性的裁决。爱因斯坦认为,追求真理和科学知识,应当被任何政府认为神圣不可 侵犯;—— ,尊重追求真理和科学知识的人的自由,应该作为整个社会的最高利益。学 术活动及其成果应当得到法律认可和保护。应努力创议“我不问意你的观点,但我尊重你坚 持自己思想之权利”这样一个社会宽容环境。 1.(2 分)综观全文,作者从政府到 ,从科技体制到 四个 方面对我国科技落后的原因作了全面周到的分析。 2.(1 分)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政府好近功的”原因的一项是…………………( )
A.好大喜功是秦始皇以下历代皇朝的一大政治特色 B.无数志士、官员为洗雪民族的耻辱,致力于现实问题的解决 C.新中国同世界发展进程的差距,激发着领袖赶超欧美的雄心, D.一些届别和层级的政府,把功夫用在目下的“数字政绩”上 3.(2分)从文章内容看,第⑤段的空格内应填入的内容是口口口、口口口 4.(4分)第③段引用陈独秀与爱因斯坦的话,其用意分别是 (1)引用陈独秀的话用意是 (2)引用爱因斯坦的话用意 5.(3分)联系上下文,为第⑥段画线处选项填空,简述理由。 (1)然而 (2)而且 选项 理由 6.(4分)“科学、学术事业的发展,需要政治的、社会的理性宽容。”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位 分析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霍金布鲁诺巴金蔡元培老舍 )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20分) 旅店 林清玄 ①我常常想,生活里的很多记忆像是一个个小小的旅店,而人像乘着一匹不停向前奔的 驿马,每次回头,过去的事物就永远成为离自己而去的小小的旅店,所有的欢乐与悲痛,所 有的沉淀与激情,甚至所有的成功与失败都在那些旅店里,到当天傍晚我们就要投宿另一个 旅店了。 ②因此,对于古代那些有心思在旅店里题诗的书生,我是敬佩的。然而,他们纵是题了 诗,又能真的印证什么呢? ⑧我们把自己摊平在一条道路上,过去的记忆便成为五颜六色的屋舍绵绵穆穆地层延开 来。堂皇富丽的楼宇固然鲜眀,更教人怀念的是,植在荒山僻地飘着酒香的野店。 ④策马人林,看到残冬的苦芩树,寒叶落尽,结于满枝,想起桃花扇哀江南的一折:“秋 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 ⑤我们的内里不断地酝酿许多感觉,因外在的诱惑而勾引出来。 ⑥有一回马蹄走过一枝枯了的凤凰木下,“最长的一日”的一幕电影便浮现出来:一支倒 竖的步枪上,斜挂着暗草色的钢盔,一曲低沉的挽歌在晴空中翻扬。那样的感觉一旦滋长便 不再淡去,一直到看到另一种美才止息下来:秋天的泥土散放着成熟的禾稻的香气,山风盈 袖,秋阳展颜。 ⑦前人有前人的旅店,在我们的马蹄还没有迈步,那些旅店就存在,且永远地存在下去: ⑧有巢氏削木器而图轮圆 ⑨伏羲氏观星象鸟兽之迹而画八卦; ⑩仓颉仰察星斗回曲之势,俯视山川蜿蜒之形,点画结绳为文字; ①D前人很多美丽的名字被流传下来,写在一本叫做“历史”的书上,愈是最先建立自己 旅店的人,愈是散发古老沉厚的馨香。因此,读书是一种冒险,像骑在马上在充满旅店的路
A.好大喜功是秦始皇以下历代皇朝的一大政治特色。 B.无数志士、官员为洗雪民族的耻辱,致力于现实问题的解决。 C.新中国同世界发展进程的差距,激发着领袖赶超欧美的雄心, D.一些届别和层级的政府,把功夫用在目下的“数字政绩”上。 3.(2 分)从文章内容看,第⑤段的空格内应填入的内容是□□□□、□□□□。 4.(4 分)第③段引用陈独秀与爱因斯坦的话,其用意分别是: (1)引用陈独秀的话用意是 。 (2)引用爱因斯坦的话用意 。 5.(3 分)联系上下文,为第⑥段画线处选项填空,简述理由。 (1)然而 (2)而且 选项 理由 6.(4 分)“科学、学术事业的发展,需要政治的、社会的理性宽容。”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位 分析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霍金 布鲁诺 巴金 蔡元培 老舍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 7—12 题。(20 分) 旅 店 林清玄 ①我常常想,生活里的很多记忆像是—个个小小的旅店,而人像乘着—匹不停向前奔的 驿马,每次回头,过去的事物就永远成为离自己而去的小小的旅店,所有的欢乐与悲痛,所 有的沉淀与激情,甚至所有的成功与失败都在那些旅店里,到当天傍晚我们就要投宿另一个 旅店了。 ②因此,对于古代那些有心思在旅店里题诗的书生,我是敬佩的。然而,他们纵是题了 诗,又能真的印证什么呢? ⑧我们把自己摊平在一条道路上,过去的记忆便成为五颜六色的屋舍绵绵穆穆地层延开 来。堂皇富丽的楼宇固然鲜明,更教人怀念的是,植在荒山僻地飘着酒香的野店。 ④策马人林,看到残冬的苦芩树,寒叶落尽,结于满枝,想起桃花扇哀江南的一折:“秋 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 ⑤我们的内里不断地酝酿许多感觉,因外在的诱惑而勾引出来。 ⑥有一回马蹄走过一枝枯了的凤凰木下,“最长的一日”的一幕电影便浮现出来:一支倒 竖的步枪上,斜挂着暗草色的钢盔,一曲低沉的挽歌在晴空中翻扬。那样的感觉一旦滋长便 不再淡去,一直到看到另一种美才止息下来:秋天的泥土散放着成熟的禾稻的香气,山风盈 袖,秋阳展颜。 ⑦前人有前人的旅店,在我们的马蹄还没有迈步,那些旅店就存在,且永远地存在下去: ⑧有巢氏削木器而图轮圆; ⑨伏羲氏观星象鸟兽之迹而画八卦; ⑩仓颉仰察星斗回曲之势,俯视山川蜿蜒之形,点画结绳为文字; ⑾前人很多美丽的名字被流传下来,写在一本叫做“历史”的书上,愈是最先建立自己 旅店的人,愈是散发古老沉厚的馨香。因此,读书是一种冒险,像骑在马上在充满旅店的路
上找一个落脚的地方,如果走入司马相如的店,别忘了沽一坛酒:万一走入曹操的店,就当 心脑袋! ⑩走入莎士比亚的店,在炉边他会讲很多让人洒泪的故事。哈姆雷特是一个彻彻底底的 悲剧,在肃冷的寒夜,北风呼呼,许多军士站在城堡上守卫,使人一开始就有不祥的预感, 可是由于莎土比亚用低沉的嗓音和充满诗的语言向我们说这个故事,在凄寒中竟被炉火烤出 一种难言的美感。 ③3哈姆雷特有自己的旅店,有自己不可解的道路,策马奔驰,尘土飞扬之处,就注定了 他将投宿在刻骨凄凉的地方,他无可奈何地选择丁荒冢作为黄昏的客庙。 a0哈姆雷特的野店和荆轲的客栈开在一处,我们从那里经过,就感觉到易水的萧萧风冷, 荆轲的白衣飘在天际,那样清楚慑人的白颜色,衣袂动处便扬起让人沸腾的悲壮米。那个颜 色是理智无法预期的,生命是一种赌注,赌天下苍生。 5山脚坠毁,选择高岗:荆轲选择白颜色陪葬自己的死,只因为白色是素净的颜色,阳 光的颜色,最宜于染鲜血的颜色。人的风骨愈在面对危难和死亡愈能显现,我们走在血迹斑 斑的路上,一路上都散放着先人侠骨的香气。 ⑩即使像岳武穆那样铁铮铮的汉子、生活中充满了凄美、悲壮和狂歌,也不禁要感叹:“欲 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马上弄笔之际,感知自己未来的历史命运,他也作 了无可如何的选择—一把金牌一道道纳入怀中,仰首天地,映现出满天满江的红霞。 ω许多记忆写在旅店里,也有许多记忆在路上被遗失,我们往往没有时间或心思静下来 欣赏两旁的风景,“好山好水看不足,马蹄催趁明月归”,再回首便是山水千里、两岸猿声的 路上,我们要用什么样的心态,在马上在风尘迢迢,各形各色的旅店中选择呢?就把住马鞍吧! 碧绿的草原上,我不停地奔向一轮不落的朝阳之下的原始的纯朴和亲情活在每一个山岗的野 店里,鸟呜、花开、鹰扬、大地醒转 08此际,我在马上,回首后顾,三十功名和八千里路的日月风尘,在一刹间都远去了 留下一种不可言说的美 7.(1分)第③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是: 8.(2分)第(11)段画线句的含义是 9.(3分)第09段作者用那些手法来表现人的风骨? (6分)对本文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作者因旅店给人驻足止息和温暖而把人生中温馨的记忆与过往比作旅店。 B.作者“策马入林”,写了自己一次冬末之游的独特回忆 C.第④段引用《桃花扇》中的句子,其寥落凄美的意境为丈聿增添了一份冷韵。 D.作者对前人旅店的观览表现了他对历史上那些留下丈化瑰宝的先人的景仰。 E.“莎士比亚的店”因其悲剧艺术而给我们独特的审美享受 F.文末两段意味深长又苍凉伤感,时空的纵横也给读者以联想、想象的空间 1.(3分)全文以“旅店”贯穿始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4分)有人说“好的散丈并不在乎写了什么,而在于让读者想到了什么,有多少唤醒。”本 文与汪曾祺的《胡同文化》都唤起了我们的一些思绪,请对两文主旨的现实意义加以评析 (三)默写。(6分) (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上找一个落脚的地方,如果走入司马相如的店,别忘了沽一坛酒;万一走入曹操的店,就当 心脑袋! ⑿走入莎士比亚的店,在炉边他会讲很多让人洒泪的故事。哈姆雷特是一个彻彻底底的 悲剧,在肃冷的寒夜,北风呼呼,许多军士站在城堡上守卫,使人一开始就有不祥的预感, 可是由于莎土比亚用低沉的嗓音和充满诗的语言向我们说这个故事,在凄寒中竟被炉火烤出 一种难言的美感。 ⒀哈姆雷特有自己的旅店,有自己不可解的道路,策马奔驰,尘土飞扬之处,就注定了 他将投宿在刻骨凄凉的地方,他无可奈何地选择丁荒冢作为黄昏的客庙。 ⒁哈姆雷特的野店和荆轲的客栈开在一处,我们从那里经过,就感觉到易水的萧萧风冷, 荆轲的白衣飘在天际,那样清楚慑人的白颜色,衣袂动处便扬起让人沸腾的悲壮米。那个颜 色是理智无法预期的,生命是一种赌注,赌天下苍生。 ⒂山脚坠毁,选择高岗;荆轲选择白颜色陪葬自己的死,只因为白色是素净的颜色,阳 光的颜色,最宜于染鲜血的颜色。人的风骨愈在面对危难和死亡愈能显现,我们走在血迹斑 斑的路上,一路上都散放着先人侠骨的香气。 ⒃即使像岳武穆那样铁铮铮的汉子、生活中充满了凄美、悲壮和狂歌,也不禁要感叹:“欲 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马上弄笔之际,感知自己未来的历史命运,他也作 了无可如何的选择——把金牌一道道纳入怀中,仰首天地,映现出满天满江的红霞。 ⒄许多记忆写在旅店里,也有许多记忆在路上被遗失,我们往往没有时间或心思静下来 欣赏两旁的风景,“好山好水看不足,马蹄催趁明月归”,再回首便是山水千里、两岸猿声的 路上,我们要用什么样的心态,在马上在风尘迢迢,各形各色的旅店中选择呢?就把住马鞍吧! 碧绿的草原上,我不停地奔向一轮不落的朝阳之下的原始的纯朴和亲情活在每一个山岗的野 店里,鸟呜、花开、鹰扬、大地醒转。 ⒅此际,我在马上,回首后顾,三十功名和八千里路的日月风尘,在一刹间都远去了, 留下一种不可言说的美。 7.(1 分)第③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是: 。 8.(2 分)第(11)段画线句的含义是 。 9.(3 分)第 09 段作者用那些手法来表现人的风骨? 。 10.(6 分)对本文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 A 作者因旅店给人驻足止息和温暖而把人生中温馨的记忆与过往比作旅店。 B.作者“策马入林”,写了自己一次冬末之游的独特回忆。 C.第④段引用《桃花扇》中的句子,其寥落凄美的意境为丈聿增添了一份冷韵。 D.作者对前人旅店的观览表现了他对历史上那些留下丈化瑰宝的先人的景仰。 E.“莎士比亚的店”因其悲剧艺术而给我们独特的审美享受。 F.文末两段意味深长又苍凉伤感,时空的纵横也给读者以联想、想象的空间。 11.(3 分)全文以“旅店”贯穿始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12.(4 分)有人说“好的散丈并不在乎写了什么,而在于让读者想到了什么,有多少唤醒。”本 文与汪曾祺的《胡同文化》都唤起了我们的一些思绪,请对两文主旨的现实意义加以评析。 。 (三)默写。(6 分) (任选 6 空。超过 6 空,按前 6 空评分)
13.(1) 必先利其器。(《论语·魏灵公》)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韩愈《师说》 5)熊咆龙吟殷岩泉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6)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苏轼《水调歌头》)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4-16题。侣分) 送友人入蜀① 李白 见说蚕从路②,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③。 注①此诗作于天宝二年(公元743年),诗人当时在长安受到权贵的排挤。②蚕丛.古蜀 王名。蚕丛路:指入蜀的道路。③君平:西汉时人,曾在成都以算卦占卜为生。 14.(1分)李白,字太白,号 15.(3分)对本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写入蜀的道路艰险,表达了诗人临别时对友人的关切和提醒 B.领联就“崎岖不易行”的蜀道进行具体描画,有主观想象的色彩。 C.颈联写客栈芳树笼罩,春城江流环绕,展现了蜀道上瑰丽的风光。 D.尾联既表达了对朋友的劝慰,也寄寓了诗人自己仕途失意的感慨。 16.(4分)领联中的“起”和“生”两个宇均用得巧妙,请简要赏析其表达效果。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2题。(17分) 刘羽冲,佚其名,沧州人。先高祖厚斋公多与唱和。性孤僻,好讲古制,实迂阔不可行。 尝倩①董天士作画,倩厚斋公题。内《秋林读书》一幅云:“兀坐秋树根,块然无与伍。不知 读何书,但见须眉古。只愁手所持,或是井田谱②。”盖规之也 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 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绘图列说于州官。州官亦好事,使 试于一村。沟洫③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 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 字。不久,发病死。后风清月白之夕,每见其魂在墓前松柏下,摇首独步。侧耳听之,所诵 仍此六字也。或笑之,则欻④隐。次日伺之,复然。泥古者愚,何愚乃至是欤! 阿文勤公尝教昀曰:“满腹皆书能害事,腹中竟无一卷书,亦能害事。国弈不废旧谱,而 不执旧谱:国医不泥古方,而不离古方。故曰:‘神而明之,存乎其人⑤。’又曰:‘能与人规 矩,不能使人巧⑥。”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①倩:请。②井田谱:据说西周时曾实行过井田制。后世有些士大夫为了解决现实土 地问题,企图恢复井田制,画出图谱,这是复古的愚蠢行为。③洫:田间的水道。④数(xu) 忽然。⑤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语出《周易》。意思是,具有最高的智慧而能洞察事物,这样 的修养和才能只能存在于某些人的身上。⑥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语出(孟子》。意思是说
13.(1) ,必先利其器。(《论语·魏灵公》)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3) ,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 (韩愈《师说》) (5)熊咆龙吟殷岩泉,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6)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 (苏轼《水调歌头》) (7)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8) ,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 14—16 题。侣分) 送友人入蜀① 李白 见说蚕从路②,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③。 [注]①此诗作于天宝二年(公元 743 年),诗人当时在长安受到权贵的排挤。②蚕丛.古蜀 王名。蚕丛路:指入蜀的道路。③君平:西汉时人,曾在成都以算卦占卜为生。 14.(1 分)李白,字太白,号 。 15.(3 分)对本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写入蜀的道路艰险,表达了诗人临别时对友人的关切和提醒。 B.领联就“崎岖不易行”的蜀道进行具体描画,有主观想象的色彩。 C.颈联写客栈芳树笼罩,春城江流环绕,展现了蜀道上瑰丽的风光。 D.尾联既表达了对朋友的劝慰,也寄寓了诗人自己仕途失意的感慨。 16.(4 分)领联中的“起”和“生”两个宇均用得巧妙,请简要赏析其表达效果。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 17—22 题。(17 分) 刘羽冲,佚其名,沧州人。先高祖厚斋公多与唱和。性孤僻,好讲古制,实迂阔不可行。 尝倩①董天士作画,倩厚斋公题。内《秋林读书》一幅云:“兀坐秋树根,块然无与伍。不知 读何书,但见须眉古。只愁手所持,或是井田谱②。”盖规之也。 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 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绘图列说于州官。州官亦好事,使 试于一村。沟洫③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 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 字。不久,发病死。后风清月白之夕,每见其魂在墓前松柏下,摇首独步。侧耳听之,所诵 仍此六字也。或笑之,则欻④隐。次日伺之,复然。泥古者愚,何愚乃至是欤! 阿文勤公尝教昀曰:“满腹皆书能害事,腹中竟无一卷书,亦能害事。国弈不废旧谱,而 不执旧谱;国医不泥古方,而不离古方。故曰:‘神而明之,存乎其人⑤。’又曰:‘能与人规 矩,不能使人巧⑥。’”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①倩:请。②井田谱:据说西周时曾实行过井田制。后世有些士大夫为了解决现实土 地问题,企图恢复井田制,画出图谱,这是复古的愚蠢行为。③洫:田间的水道。④欻(xu): 忽然。⑤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语出《周易》。意思是,具有最高的智慧而能洞察事物,这样 的修养和才能只能存在于某些人的身上。⑥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语出(孟子》。意思是说
木工能把制作的准则传授给别人,但不一定能使别人技巧高超,那是需要自己寻求的。 17.(4分)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盖规之也( (3)会有土寇 (2)自谓可将十万( (4)沟洫甫成( 18.(2分)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1)块然无与伍 (2)次日伺之,复然 (3)几为所擒 (4)人几为鱼 A.(1)(2)相同,(3)(4)相同B.(1)(2)不同,(3)(4)不同 C.(1)(2)不同,(3)(4)相同D.(1)(2)相同,(3)(4)不同 19.(6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泥古者愚,何愚乃至是欤? 译文 (2)国弈不废旧谱,而不执旧谱。 译文 20.(1分)从厚斋公的《秋林读书》题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刘羽冲的性格特征是 (用文中词句回答) 21.(1分)请用一个成语概括刘羽冲治兵和治水最终均告失败的原因:□口口口 22.(3分)“国弈不废旧谱,而不执旧谱:国医不泥古方,而不离古方”,在如何对待古人留下 的文化遗产问题上,这句话能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请谈谈你的认识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3-27题。(12分) 叙陈正甫《会心集》① 袁宏道 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 一语,唯会心者知之。今之人慕趣之名,求趣之似,于是有辨说书画,涉猎古董以为清:寄 意玄虚,脱迹尘纷以为远;又其下则有如苏州②之烧香煮茶者。此等皆趣之皮毛,何关神情? 夫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学问者浅。当其为童子也,不知有趣,然无往而非趣也。面无 端容,目无定睛:;口喃喃而欲语,足跳跃而不定:人生之至乐,真无逾于此时者。孟子所谓 不失赤子,老子所谓能婴儿,盖指此也,趣之正等正觉③最上乘也。山林之人,无拘无缚 得自在度日,放虽不求趣而趣近之。愚不肖之近趣也,以无品也。品愈卑故所求愈下,或为 酒肉,或为声伎,率心而行.无所忌惮.自以为绝望于世,故举世非笑之不顾也,此又一趣 也。迨夫年渐长,官渐高,品渐大,有身如梏,有心如棘,毛孔骨节俱为闻见知识所缚,入 理愈深,然其去趣愈远矣。 余友陈正甫,深于趣者也,故所述《会心集》若干卷,趣居其多。不然虽介若伯夷,高 若严光,不录也。噫,孰谓有品如君,官如君,年之壮如君,而能知趣如此者哉! 注①陈正甫:时任徽州知府,善谈性理之学。《会心集》.选编一些古人言行录或诗文的 集子。叙,通“序”,为……作序。②苏州.唐代诗人韦应物任官终于苏州刺史,史称“韦苏 州”。①正等正觉:正等,即上等。正觉,佛教以洞明真谛追到大彻大悟的境界, 23.(2分)第一自然段中的“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尤,女中之态”一句运用了比 喻的修辞手法,其表达效果是
木工能把制作的准则传授给别人,但不一定能使别人技巧高超,那是需要自己寻求的。 17.(4 分)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盖.规之也 ( ) (3)会.有土寇( ) (2)自谓可将.十万( ) (4)沟洫甫.成( ) 18.(2 分)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1)块然.无与伍 (2)次日伺之,复然. (3)几为.所擒 (4)人几为.鱼 A. (1)(2)相同, (3)(4)相同 B. (1)(2)不同,(3)(4)不同 C. (1)(2)不同, (3)(4)相同 D. (1)(2)相同,(3)(4)不同 19.(6 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泥古者愚,何愚乃至是欤? 译文: (2)国弈不废旧谱,而不执旧谱。 译文: 20.(1 分)从厚斋公的《秋林读书》题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刘羽冲的性格特征是 (用文中词句回答) 21.(1 分)请用一个成语概括刘羽冲治兵和治水最终均告失败的原因:□□□□。 22.(3 分)“国弈不废旧谱,而不执旧谱;国医不泥古方,而不离古方”,在如何对待古人留下 的文化遗产问题上,这句话能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请谈谈你的认识。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 23-27 题。(12 分) 叙陈正甫《会心集》① 袁宏道 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 一语,唯会心者知之。今之人慕趣之名,求趣之似,于是有辨说书画,涉猎古董以为清;寄 意玄虚,脱迹尘纷以为远;又其下则有如苏州②之烧香煮茶者。此等皆趣之皮毛,何关神情? 夫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学问者浅。当其为童子也,不知有趣,然无往而非趣也。面无 端容,目无定睛;口喃喃而欲语,足跳跃而不定;人生之至乐,真无逾于此时者。孟子所谓 不失赤子,老子所谓能婴儿,盖指此也,趣之正等正觉③最上乘也。山林之人,无拘无缚, 得自在度日,放虽不求趣而趣近之。愚不肖之近趣也,以无品也。品愈卑故所求愈下,或为 酒肉,或为声伎,率心而行.无所忌惮.自以为绝望于世,故举世非笑之不顾也,此又一趣 也。迨夫年渐长,官渐高,品渐大,有身如梏,有心如棘,毛孔骨节俱为闻见知识所缚,入 理愈深,然其去趣愈远矣。 余友陈正甫,深于趣者也,故所述《会心集》若干卷,趣居其多。不然虽介若伯夷,高 若严光,不录也。噫,孰谓有品如君,官如君,年之壮如君,而能知趣如此者哉! [注]①陈正甫:时任徽州知府,善谈性理之学。《会心集》.选编一些古人言行录或诗文的 集子。叙,通“序”,为……作序。②苏州.唐代诗人韦应物任官终于苏州刺史,史称“韦苏 州”。①正等正觉:正等,即上等。正觉,佛教以洞明真谛追到大彻大悟的境界, 23.(2 分)第一自然段中的“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尤,女中之态”一句运用了比 喻的修辞手法,其表达效果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