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1.21929一1980年除北美、西欧、日本以外的世界 汽车市场的汽车出口 年份 出口来自/万辆 北美 西欧 日本 1929 40.00 5.59 1938 14.92 9.63 1950 11.67 37.57 1960 10.73 121.26 0.70 1970 7.60 188.91 72.56 1980 17.06 127.64 394.72
表11.2 1929-1980年除北美、西欧、日本以外的世界 汽车市场的汽车出口 年 份 出 口 来 自 /万辆 北美 西欧 日本 1929 40.00 5.59 - 1938 14.92 9.63 - 1950 11.67 37.57 - 1960 10.73 121.26 0.70 1970 7.60 188.91 72.56 1980 17.06 127.64 394.72
表11.320世纪80年代几个主要发达国家的汽车工业保护政策 国家 正式关税/% 其它限制 美国 3 以反倾销法限制汽车进口; 对日本汽车进口政府予以非正式限额; 能源消耗、废气排放、安全、技术标准等方面的限制 德国 11 能源消耗、废气排放、安全、技术标准等方面的限制; 以反倾销法限制汽车进口 法国 11 对日本汽车进口非正式限额为市场的3%; 能源消耗、废气排放、安全、技术标准等方面的限制: 以反倾销法限制汽车进口 英国 11 对日本汽车进口非正式限额为市场的10%~11%; 能源消耗、废气排放、安全、技术标准等方面的限制; 以反倾销法限制汽车进口
表11.3 20世纪80年代几个主要发达国家的汽车工业保护政策 国家 正式关税∕% 其 它 限 制 美国 3 以反倾销法限制汽车进口; 对日本汽车进口政府予以非正式限额; 能源消耗、废气排放、安全、技术标准等方面的限制 德国 11 能源消耗、废气排放、安全、技术标准等方面的限制; 以反倾销法限制汽车进口 法国 11 对日本汽车进口非正式限额为市场的3%; 能源消耗、废气排放、安全、技术标准等方面的限制; 以反倾销法限制汽车进口 英国 11 对日本汽车进口非正式限额为市场的10%~11%; 能源消耗、废气排放、安全、技术标准等方面的限制; 以反倾销法限制汽车进口
表11.420世纪80年代5个发展中国家汽车工业保护政策 国家 关税 其它限制措施 泰国 2.3L以上轿车300%; 禁止进口2.3L以下轿车; 商用车120%: 对合资厂规定国有化时间表 2.3L以上轿车散装件42%; 其它商用车散装件 10%-30% 马来西亚 个人自用整车关税: 原则禁止进口整车; 轿车140%-300%; 国民个人允许进口自用车; 商用车35%; 对合资厂规定国有化时间表 轿车散装件40%; 商用车散装件5% 菲律宾 散装件进口关税: 原则禁止进口整车; 轿车30%: 组装轿车,车型、数量均受限制 商用车20%。 整车进口关税一律0% 印度尼西亚 散装件进口关税: 原则禁止进口整车; 轿车100%; 对合资厂规定国有化时间表 商用车20% 埃及 轿车85%300%: 原则禁止进口整车; 商用车33.5%100%; 必须进口的整车实行许可证管理 散装件进口关税为整车的 25%
表11.4 20世纪80年代5个发展中国家汽车工业保护政策 国 家 关 税 其它限制措施 泰国 2.3L以上轿车300%; 商用车120%; 2.3L以上轿车散装件42%; 其 它 商 用 车 散 装 件 10%~30% 禁止进口2.3L以下轿车; 对合资厂规定国有化时间表 马来西亚 个人自用整车关税: 轿车140%~300%; 商用车35%; 轿车散装件40%; 商用车散装件5% 原则禁止进口整车; 国民个人允许进口自用车; 对合资厂规定国有化时间表 菲律宾 散装件进口关税: 轿车30%; 商用车20%。 整车进口关税一律50% 原则禁止进口整车; 组装轿车,车型、数量均受限制 印度尼西亚 散装件进口关税: 轿车100%; 商用车20% 原则禁止进口整车; 对合资厂规定国有化时间表 埃及 轿车85%~300%; 商用车33.5%~100%; 散装件进口关税为整车的 25% 原则禁止进口整车; 必须进口的整车实行许可证管理
090011090 其它日本 北美 欧洲 10 0 900 19101920 19301940 1950 196019701980 图11.21900一1980年世界汽车生产份额的地域变动
图11.2 1900-1980年世界汽车生产份额的地域变动
(五)汽车生产进一步集中、新汽 车产品开发分散化并存 世界经济全球化使国家之间的贸易壁垒逐渐减 少,汽车附件的标准化进一步发展,交通工具的改 进,运输成本降低,拥有汽车工业发展优势的汽车 生产大国将拥有更多的生产区位优势,使得汽车生 产进一步向这些国家集中。 另一方面,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道路状 况、自然条件、文化背景、能源税收政策等各不相 同,各国消费者对汽车要求也不一样,因而发展适 合各地情况的各式各样的汽车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五)汽车生产进一步集中、新汽 车产品开发分散化并存 世界经济全球化使国家之间的贸易壁垒逐渐减 少,汽车附件的标准化进一步发展,交通工具的改 进,运输成本降低,拥有汽车工业发展优势的汽车 生产大国将拥有更多的生产区位优势,使得汽车生 产进一步向这些国家集中。 另一方面,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道路状 况、自然条件、文化背景、能源税收政策等各不相 同,各国消费者对汽车要求也不一样,因而发展适 合各地情况的各式各样的汽车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