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前言…! 一、轻与重 二、灵与肉 …33 三、误解的词…… …69 四、灵与肉… …113 五、轻与重 …5] 六、伟大的进军 …215 七、卡列宁的微笑 …247 附录:人」一思索,上帝就发笑 ……282 “一只价值论的牛虻” 一美国评论界看昆德拉的小说创作……… 289
轻与重 曾
尼采常常与哲学家们纠缠一个神秘的“永劫回 归”观:想想我们经历过的事情吧,想想它们重演如 昨,甚至重演本身无休尤止地重演下去!这癫狂的 幻念意味着什么? 从反面说:“永劫回归”的幻念表明,曾经一一次 性消失了的生活,像影子一样没有分量,也就永远 消失不复问归了。无论它是否恐怖,是否美丽,是否 全 崇高,它的恐怖、崇高以及美丽都预先已经死去,没 有任何意义。它像十四世纪非洲部落之间的某次战 珍 争,某次未能改变世界命运的战争,哪怕有十万黑 藏 版 人在残酷的磨准中灭绝,我们也无须对此过分在 意。 d 米一 然而,划果十四世纪的两个非洲部落的战争 次又一次重演,战争本身会有所改变吗? 德 会的,它将变成一个永远隆起的硬块,再也无 法归复自己原有的虚空。 如果法国大革命永远无休无止地重演,法国历 史学家们就不会对罗伯斯庇尔感到那么自寮了。正 生命中不 因为他]涉及的那些事不复回归,革命那血的年代 只不过变成了文字、理论和研讨而已,变得比鸿毛 还轻,吓不了谁。:这个在历史上只出现一次的罗伯 承受之轻 斯庇尔与那个永劫回归的罗伯斯庇尔绝不相同,后 者还会砍下法兰西万颗头颅。 于是,让我们承认吧,这种求劫回归观隐含有 一种视角,它使我们所知的事物看起来是另一回 事,看起来失去了事物瞬时性所带来的缓解环境, 而这种缓解环境能使我!难于定论。我们怎么能去 谴责那些转瞬即逝的事物呢?昭示洞察它们的太阳 3
沉落了,人们只能凭借回想的依稀微光来辩释一 切,包括断头台 不久前,我察觉自己体验了~·种极其难以置信 的感觉,我翻阅一本关于希特勒的书,被他的一些 照片所触动,从而想起了自已的童年。我成长在战 争中,好儿位亲人死于希特勒的集中营;我生命中 这一~段失落的时光已不复回归了。但比较于我对这 一段失落时光的回亿,他们的死又算什么呢? 对希特勒的仇恨终于淡薄消解,这暴露了一个 全 世界道德上深刻的堕落。这个世界赖以立足的基本 译 珍 点,是回归的不存在。因为在这个世界里,一切都预 藏 先被原谅了,一切皆可笑地被允诈了。 版 2 米兰·昆德拉 如果我们生命的每一秒钟都有无数次的重复, 我]就会像耶穌钉于十字架,被钉死在永恒上。这 个前景是可怕的。在那永劫回归的世界里,无法承 生命 受的责任重荷,沉沉压着我们的每一个行动,这就 中不 是尼采说永劫回归是最沉重的负担的原因吧。 知如果永劫回归是最沉重的负担,那么我们的生 活就能以其全部辉煌的轻松,米与之抗衡。 受之轻 可是,沉重便真的悲惨,而轻松便真的辉煌 吗? 最沉重的负担压得我崩塌了,沉没了,将我 们钉在地上:。可是在每一个时代的爱情诗篇里,女 人总渴望被压在男人的身躯之下。也许最沉重的负 担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最为充实的像征,负担越沉, 1 我们的生活也就越贴近大地,越趋近真切和实在。 1 相反,完全没有负担,人变得比大气还轻,会高 1 高地飞起,离别大地亦即离别现实的存在、他将变 4
得似真非真,运动和自由都毫尤意义。 那么我们将选择什么呢?沉重还是轮松? 巴门尼德心于公元前六世纪正是提出了这一问 题。他看到世界分成对立的两半:光明/黑暗,优 雅/粗俗,温暖/寒冷,存在/非存在。他把其中一半 称为积极的(光明,优雅,温暖,存在),另一半自然 是消极的。我们可以发现这种积极与消极的两极区 分实在幼稚简单,只有一点雅以确定:哪一方是积 极?沉重呢?还是轻松? 巴]尼德回答:轻为积极,重为消极 他对?这是个疑问。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轻/ 重的对立最神秘,也最模棱两难。 全译珍藏 3 多少年来,我一直想着托马斯,似乎只冇凭借 回想的折光,我小能看清他这个人。我看见他站在 MASTERPIECE 米兰、 拉 公寓的窗台前不知所措,越过庭院的且光,落在对 面的墙上。 他与特丽莎初识于三个星期前捷克的一个小 镇上,两人呆在一起还不到一个钟头,她就陪他去 生命中不 了车站,一直等到他上火车。十天后她去看他,而山 两人当天便做爱。不料夜里她发起烧来,是感冒,她 能承 在他的公寓待呆了一个星期。 之轻 他不可思议地爱上了这个完全陌生的人,却很 不习惯。对他来说,她像个孩子,被人放在树脂涂覆 的草筐里顺水漂来,而他在床榻之岸顺手捞起了 ①巴门尼德(约前六世纪木-·约前九世纪巾叶以后):古希腊 埃及利亚学派唯心主义哲学家,著作有诗篇《论白然》,现仅存若干 片断、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