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放线测量 任务:将线路中线直线部分的控制桩(JD, ZD 测设到地面上。 穿线放线法 常用方法 拨角放线法 极坐标法 1、穿线法放线(支距法) 穿线法放线就是先根据初测导线测设出线路直线 上必要的转点,然后用经纬仪检查这些标定点是否在 一条直线上,并延长相邻两直线得到直线的交点,从 而达到定线的目的
二、放线测量 任务:将线路中线直线部分的控制桩(JD, ZD) 测设到地面上。 穿线放线法 常用方法 拨角放线法 极坐标法 1、穿线法放线(支距法) 穿线法放线就是先根据初测导线测设出线路直线 上必要的转点,然后用经纬仪检查这些标定点是否在 一条直线上,并延长相邻两直线得到直线的交点,从 而达到定线的目的
放线的步骤: (1)室内选点。(2)计算标定要素。(3)现场放 线。(4)穿线。(5)确定交点。 JD5 C16 ZD4-4 C15 ZD5-1 27.3 C14 66.5 C17 29.1 ZD4-3 136.3 ZD5-2 33.9 C18 ZD4-2 H8.7 ZD5-3 ZD4-1 放线 c19 C20 JD5 ZD5-1 ZD4-3 ZD5-2 ZD4-2 ZD5-3 2D4- 定交点
C20 ZD4- C15 33.9 ZD4-1 C14 29.1 ZD4-3 27.3 66.5 C16 ZD4-4 ZD5-1 C17 C18 36.3 JD5 ZD5-3 ZD5-2 C19 48.7 放 线 50.2 放线的步骤: (1) 室内选点。(2) 计算标定要素。(3) 现场放 线。(4) 穿线。(5) 确定交点。 ZD4-1 穿 线 ZD4- ZD4-1 ZD4-3 ZD5-1 JD5 ZD5-3 ZD5-2 定交点
穿线法放线的特点 (1)每一条直线是根据初测的导线独立放出的,一 条直线的误差不会影响到下一条直线,测量误差不会 积累,精度比较均匀。 (2)适用于地形起伏较大、直线端点通视不良的地 段。 (3)要求设计路线与初测导线相距较近,如很远, 将影响放线精度和效率。 (4)步骤多,工序较复杂,工效较低
穿线法放线的特点 (1) 每一条直线是根据初测的导线独立放出的,一 条直线的误差不会影响到下一条直线,测量误差不会 积累,精度比较均匀。 (2) 适用于地形起伏较大、直线端点通视不良的地 段。 (3) 要求设计路线与初测导线相距较近,如很远, 将影响放线精度和效率。 (4) 步骤多,工序较复杂,工效较低
2、拨角法放线 拨角法放线是根据纸上定线先计算出各交点的转 向角和相邻交点间的距离,然后在野外按照标定要素 依次测设各交点。图中C1、C2、为初测导线点,JD1、 JD2JD3.为纸上定线的各直线交点。 C4 C2 JD4 C3 B4 ci C6 B0 B2 B3 C5 S3 。 S4 S1 JD2 S2 JD3 JDS JD1 拨角法放线示意图
2、拨角法放线 拨角法放线是根据纸上定线先计算出各交点的转 向角和相邻交点间的距离,然后在野外按照标定要素 依次测设各交点。图中C1、C2、.为初测导线点,JD1、 JD2、JD3 ······为纸上定线的各直线交点。 JD1 C1 JD5 拨角法放线示意图 C2 JD2 C3 JD3 C4 C5 JD4 C6 β0 β β β β S1 S 2 S 3 S 4 S 0 1 2 3 4
其测设的步骤为: (1)计算标定要素Bo、S、B1、S1、.等。 (2)现场放线。首先根据标定要素定出线路交点 JD1;然后在JD1点设站,根据标定要素得到交点JD2, 同时测设直线上的中线桩、转点桩等;接下来将仪器 搬到JD2点,根据标定要素得到交点JD3点,如此继续 下去。 C4 JD4 C3 B4 9 C6 B0 B2 B3 C5 S3 B1 JD1 S1 JD2 S2 JD3 拨角法放线示意图
JD1 C1 JD5 拨角法放线示意图 C2 JD2 C3 JD3 C4 C5 JD4 C6 β0 β β β β S1 S 2 S 3 S 4 S 0 1 2 3 4 其测设的步骤为: (1) 计算标定要素β0、S0、β1、S1、···等。 (2) 现场放线。首先根据标定要素定出线路交点 JD1;然后在JD1点设站,根据标定要素得到交点JD2, 同时测设直线上的中线桩、转点桩等;接下来将仪器 搬到JD2点,根据标定要素得到交点JD3点,如此继续 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