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考网上阅卷适应性考试测试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21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 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 合 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指定的 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积累和运用(26分) 1.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三道题目。(6分) 程是洛阳伊川人,同是宋代著名孺学家。二程学说,后来为朱x继承和发展, 世称“程朱学派”。杨时、游酢,向二程求学,非常恭敬。杨游二人,原先以程颢为师, 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四十岁,而且已考上了进土,然而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求学 一日,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凑巧赶上程颐在屋中打dn儿。杨时便劝告 游酢不要惊醒老师,于是两人静立门口,等老师醒来。一会儿下起了鹅毛大雪,越下越 急,杨时和游酢却还立在雪中,游酢实在冻得受不了,几次想叫醒程颐,都被杨时栏住 了。程颐一觉醒来,才发现门外的两个“雪人”。 ①请根据文中的两处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2分) dun( ②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写在横线上,并把正确的写在括号内。(2分) ③这是一则成语故事,请写出这一成语,并用自己的话概括这则故事的含义。(2分) 成语 含义 2.请将下面的文字和标点,准确、规范、美观地写在田字格中。(2分) 攥紧“打狗棍”,抵御“狼外婆
2016 年中考网上阅卷适应性考试测试卷 语 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 21 题,满分 13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 0. 5 毫米黑色墨水 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 合; 3.答选择题须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 0. 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指定的 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 积累和运用(26 分) 1.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三道题目。(6 分) 二程是洛阳伊川人,同是宋代著名孺学家。二程学说,后来为朱 xī继承和发展, 世称“程朱学派”。杨时、游酢,向二程求学,非常恭敬。杨游二人,原先以程颢为师, 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四十岁,而且已考上了进士,然而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求学。 一日,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凑巧赶上程颐在屋中打 dǔn 儿。杨时便劝告 游酢不要惊醒老师,于是两人静立门口,等老师醒来。一会儿下起了鹅毛大雪,越下越 急,杨时和游酢却还立在雪中,游酢实在冻得受不了,几次想叫醒程颐,都被杨时栏住 了。程颐一觉醒来,才发现门外的两个“雪人”。 ①请根据文中的两处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2 分) xī( ) dǔn ( ) ②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写在横线上,并把正确的写在括号内。(2 分) ( ) ( ) ③这是一则成语故事,请写出这一成语,并用自己的话概括这则故事的含义。(2 分) 成语: 含义: 2. 请将下面的文字和标点,准确、规范、美观地写在田字格中。(2 分) 攥紧“打狗棍”,抵御“狼外婆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8分) 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鸡犬相闻。( 《桃花源记》) ③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白《 ⑤范仲淹在《渔家傲啾思》中表达思乡报国之情的名句是 4.名著阅读。(5分) (1)《格列佛游记》是乔纳森·斯威夫特的一部杰出的游记体讽刺小说,作品用荒诞 夸张的手法折射现实,比如“小人国”就曾发生过很多可笑的事情:根据“怎样打破鸡蛋” 而分成了 派与 派,为此引发了多次战争。(2分) (2)鲁提辖回到下处,急急卷了些衣服盘缠,细软银两,但是旧衣粗生都弃了;提了 条齐眉短棒,奔出南门,一道烟走了。 请问,鲁提辖此时为何要“走”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他“走”到的下一个地方是哪里? 并请写出鲁提辖的原名、法名和绰号。(3分) 5.语言运用。(5分) (1)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上,我国“一带一路”与行动规划出台,“一带一路”已成 为国际舆论场上的热词。仔细阅读下图相关信息,用简洁的语言就我国提出的“一带一 路”战略进行解读。(3分) 欧洲 中亚中国 非洲 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 路”战路所涉国家中 高收入国家 低收入国家运中等偏下收入家 人均CDP 人均cDP 在1246美元以上在105美元以 人口约3亿冒人口约29亿圆人口约21.9亿 占69% 占6.7% 占52%
3.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8 分) ① ,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② ,鸡犬相闻。( 《桃花源记》) ③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④ ,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白《 》) ⑤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表达思乡报国之情的名句是:“ , 。” 4. 名著阅读。(5 分) (1)《格列佛游记》是乔纳森·斯威夫特的一部杰出的游记体讽刺小说,作品用荒诞、 夸张的手法折射现实,比如“小人国”就曾发生过很多可笑的事情:根据“怎样打破鸡蛋” 而分成了 派与 派,为此引发了多次战争。(2 分) (2)鲁提辖回到下处,急急卷了些衣服盘缠,细软银两,但是旧衣粗生都弃了;提了一 条齐眉短棒,奔出南门,一道烟走了。 请问,鲁提辖此时为何要“走”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他“走”到的下一个地方是哪里? 并请写出鲁提辖的原名、法名和绰号。(3 分) 5. 语言运用。(5 分) (1)2015 年博鳌亚洲论坛上,我国“一带一路”与行动规划出台,“一带一路”已成 为国际舆论场上的热词。仔细阅读下图相关信息,用简洁的语言就 我国提出的“一带一 路”战略进行解读。(3 分)
(2)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我市一中开展了“用行走换书籍”读书节活动。活动结 束后,某同学作为班级文学社成员,为此次活动撰写了一则新闻稿。下面是新闻稿的一部 分,其中存在两处语病,请你帮助找出来,并加以修改。(2分) 我班文学社参加了学校举行的读书节活动。下午3点,河滨公园聚集着前来参加的人 群,到场的文学社团大约有10个左右。开幕式上,徐校长和老师们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 话。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于读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44分) 阅读《饮酒》,完成6~7题。(5分) 饮酒〔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6.请用非常通俗地语言,把“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的准确意思和作者情感表达出来 (2分) 7.诗的末句“欲辩已忘言”一直被人称道。你能说一说作者所以“忘言”的妙处何在吗?(3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8~12题。(13分)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基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冷冷作
(2)4 月 23 日是世界读书日。我市一中开展了“用行走换书籍”读书节活动。活动结 束后,某同学作为班级文学社成员,为此次活动撰写了一则新闻稿。下面是新闻稿的一部 分,其中存在两处语病,请你帮助找出来,并加以修改。(2 分) 我班文学社参加了学校举行的读书节活动。下午 3 点,河滨公园聚集着前来参加的人 群,到场的文学社团大约有 10 个左右。开幕式上,徐校长和老师们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 话。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于读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① ②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44 分) 阅读《饮酒》,完成 6~7 题。(5 分) 饮酒〔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6. 请用非常通俗地语言,把“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的准确意思和作者情感表达出来。 (2 分) 7. 诗的末句“欲辩已忘言”一直被人称道。你能说一说作者所以“忘言”的妙处何在吗?(3 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 8~12 题。(13 分) 与朱元思书 吴 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冷冷作
好鸟相鸣,嚶嚶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 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答谢中书书 〔南朝〕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 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 能与其奇者。 8.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一百许里 许:左右,大约 B.好鸟相鸣 好:爱好 C.四时俱备 俱:都 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没有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c蝉则千转不穷 B.c鸢飞戾天者 然则何时而乐耶 后遂无问津者 C.c山川之美 D.c自康乐以来 学而时习之 皆以美于徐公 10.将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11.两文都写到了“猿叫(鸣)”,渲染的气氛是否相同?请简要分析。(3分) 12.《与朱元思书》中“莺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什 么样的思想感情;《答谢中书书》中的“实是欲界之仙都”这句感慨,赞叹了山水之美, 传达出作者什么样的志趣呢?请分别用最简洁的语言来回答。(2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5题。(9分) 非凡皆自“愚处”起
响;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 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答谢中书书 〔南朝〕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 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 能与其奇者。 8. 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一百许.里 许:左右,大约 B.好.鸟相鸣 好:爱好 C.四时俱.备 俱:都 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未:没有 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 分) A. 蝉则.千转不穷 B. 鸢飞戾天者. 然则.何时而乐耶 后遂无问津者. C. 山川之.美 D. 自康乐以.来 学而时习之. 皆以.美于徐公 10. 将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11. 两文都写到了“猿叫(鸣)”,渲染的气氛是否相同?请简要分析。(3 分) 12.《与朱元思书》中“莺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什 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谢中书书》中的“实是欲界之仙都”这句感慨,赞叹了山水之美, 传达出作者什么样的志趣呢?请分别用最简洁的语言来回答。(2 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3~15 题。(9 分) 非凡皆自“愚处”起
尉承栋 有位画家用4年工夫画出一幅作品,引起轰动。一位青年人向他请教:“我能一天画一 幅画,可卖出它却要一年的时间,”画家对青年说:“你可以试着换一下,用一年时间去画 幅画,看能不能在一天内卖出去。” 好作品出自反复打磨,凡事亦需拼一番笨功夫。习武之人常说“入门先站三年桩”,如 果不能打牢站桩的功底,到头来学到的不过是花拳绣腿。做人做事莫不如此,稳扎稳打、耐 心付出,成功才会有可能。如果急于求成,偷懒耍滑,到头来只会一无所成。 “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非凡皆从“愚处”起。 不少古人“尚拙”,更在“拙”处建功。清人曾国藩学习上讲求“读书立志,须以困勉之功 其行事风格被同僚讥笑为“迁拙”。然而在他看来,“凡奇谋至计,总在平实处”。客观说来, “笨拙”的好处在于,不投机取巧,虚心以待事,耐心以经事,遇到困难和矛盾只知扛过去, 而决不会绕着走、躲着跑。如此“笨拙”,反而更能打牢基础,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走 下去 想起一位大学老师的话:“今天的问题,不是知识不够多,而是知识太多;不是不够聪明 而是过于聪明,缺少从愚处做起的踏实精神。”细细想来,但凡各个领域的名家大师,哪个 不是靠着守愚尚拙的精神成功的?于敏院士为研究氢弹,甘愿隐姓埋名28年;一代代航天人 创造中国载人航天的奇迹,秘诀在于“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诺贝尔奖 得主屠呦呦,为研制防治疟疾的药方,从包括各种植物、动物、矿物在内的2000多个方药 中整理出640个,再从中进行100多个样本的筛选,最终获得青蒿素样品 不可否认,时代瞬息万变,机遇稍纵即逝,我们确实需要创新求变、弯道超越。也不是 说我们凡事只能使“笨劲”,不能用“巧力”。但必须懂得,走捷径并不等于投机取巧。捷径 的获取,靠的是日积月累的能力,而不是挖空心思的妄想;捷径的完成,靠的是持续不断的 拼搏奋斗,而不是一劳永逸、一步登天。很多人“一举成名”的背后,是“十年寒窗”的苦 功。天底下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也没有天上掉馅饼的机会,真正的终南捷径,其实只有苦 干这一条 华罗庚在诗中写道:“妙算还从拙中来,愚公智叟两分开。积久方显愚公智,发白才知 智叟呆。理头苦干是第一,熟练生出百巧来。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硬要把 “伪聪明”当做真聪明,不过是真愚夫的做法。做事情,总还是要拿出那么一点“愚劲” 那么几分“拙气”。 (选自《人民日报》)2015年12月22
尉承栋 有位画家用 4 年工夫画出一幅作品,引起轰动。一位青年人向他请教:“我能一天画一 幅画,可卖出它却要一年的时间,”画家对青年说:“你可以试着换一下,用一年时间去画 一幅画,看能不能在一天内卖出去。” 好作品出自反复打磨,凡事亦需拼一番笨功夫。习武之人常说“入门先站三年桩”,如 果不能打牢站桩的功底,到头来学到的不过是花拳绣腿。做人做事莫不如此,稳扎稳打、耐 心付出,成功才会有可能。如果急于求成,偷懒耍滑,到头来只会一无所成。 “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非凡皆从“愚处”起。 不少古人“尚拙”,更在“拙”处建功。清人曾国藩学习上讲求“读书立志,须以困勉之功”, 其行事风格被同僚讥笑为“迁拙”。然而在他看来,“凡奇谋至计,总在平实处”。客观说来, “笨拙”的好处在于,不投机取巧,虚心以待事,耐心以经事,遇到困难和矛盾只知扛过去, 而决不会绕着走、躲着跑。如此“笨拙”,反而更能打牢基础,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走 下去。 想起一位大学老师的话:“今天的问题,不是知识不够多,而是知识太多;不是不够聪明, 而是过于聪明,缺少从愚处做起的踏实精神。”细细想来,但凡各个领域的名家大师,哪个 不是靠着守愚尚拙的精神成功的?于敏院士为研究氢弹,甘愿隐姓埋名 28 年;一代代航天人 创造中国载人航天的奇迹,秘诀在于“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诺贝尔奖 得主屠呦呦,为研制防治疟疾的药方,从包括各种植物、动物、矿物在内的 2000 多个方药 中整理出 640 个,再从中进行 100 多个样本的筛选,最终获得青蒿素样品。 不可否认,时代瞬息万变,机遇稍纵即逝,我们确实需要创新求变、弯道超越。也不是 说我们凡事只能使“笨劲”,不能用“巧力”。但必须懂得,走捷径并不等于投机取巧。捷径 的获取,靠的是日积月累的能力,而不是挖空心思的妄想;捷径的完成,靠的是持续不断的 拼搏奋斗,而不是一劳永逸、一步登天。很多人“一举成名”的背后,是“十年寒窗”的苦 功。天底下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也没有天上掉馅饼的机会,真正的终南捷径,其实只有苦 干这一条。 华罗庚在诗中写道:“妙算还从拙中来,愚公智叟两分开。积久方显愚公智,发白才知 智叟呆。理头苦干是第一,熟练生出百巧来。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硬要把 “伪聪明”当做真聪明,不过是真愚夫的做法。做事情,总还是要拿出那么一点“愚劲”、 那么几分“拙气”。 (选自《人民日报》)2015 年 12 月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