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心跳呼吸骤停的及时诊断新:掌握胸外心脏按压的正确操作:掌握口对口人工呼吸的 正确操作:急性肾损伤的概念、分期及各期临床表现。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心跳呼吸骤停的及时诊断:掌握胸外心脏按压的正确操作:掌握口对口人工呼 吸的正确操作:急性肾损伤的概念、分期及各期临床表现: 2、熟悉简易呼吸器的应用: 3、熟悉心脏按压的原理,熟悉人工呼吸的原理 4、熟悉急性肝衰竭的病因,分类,诊断标准和临床表现: 5、了解循环系统与呼吸系统功能监测的常用指标与意义: 6、了解心肺复苏常用药物。 三、教学内容 1、重症监测治疗的工作内容及病情评估: 2、心肺脑复苏及复苏后治疗: 3、急性肾衰竭与急性肾损伤病因、定义,临床表现及治疗预防: 4、急性肝衰竭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第八章疼痛治疗(自学内容) 一、教学目的 掌握疼痛程度的常用评估方法。熟悉癌性疼痛治疗的三阶梯治疗原则:熟悉术后镇痛的 常用药物和方法。 二、教学要求 1、掌握疼痛程度的常用评估方法。 2、掌握术后镇痛的常用药物和方法 3、熟悉癌性疼痛治疗的三阶梯治疗原则。 4、熟悉慢性疼痛治疗的基本方法和处理原则。 5、了解疼痛的概念与分类。 6、了解疼痛对生理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
掌握心跳呼吸骤停的及时诊断;掌握胸外心脏按压的正确操作;掌握口对口人工呼吸的 正确操作;急性肾损伤的概念、分期及各期临床表现。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心跳呼吸骤停的及时诊断;掌握胸外心脏按压的正确操作;掌握口对口人工呼 吸的正确操作;急性肾损伤的概念、分期及各期临床表现; 2、熟悉简易呼吸器的应用; 3、熟悉心脏按压的原理,熟悉人工呼吸的原理; 4、熟悉急性肝衰竭的病因,分类,诊断标准和临床表现; 5、了解循环系统与呼吸系统功能监测的常用指标与意义; 6、了解心肺复苏常用药物。 三、教学内容 1、重症监测治疗的工作内容及病情评估; 2、心肺脑复苏及复苏后治疗; 3、急性肾衰竭与急性肾损伤病因、定义,临床表现及治疗预防; 4、急性肝衰竭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第八章 疼痛治疗(自学内容) 一、教学目的 掌握疼痛程度的常用评估方法。熟悉癌性疼痛治疗的三阶梯治疗原则;熟悉术后镇痛的 常用药物和方法。 二、教学要求 1、掌握疼痛程度的常用评估方法。 2、掌握术后镇痛的常用药物和方法。 3、熟悉癌性疼痛治疗的三阶梯治疗原则。 4、熟悉慢性疼痛治疗的基本方法和处理原则。 5、了解疼痛的概念与分类。 6、了解疼痛对生理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
1、疼痛的分类及评估方法 2、疼痛对生理的影响 3、慢性疼痛及癌症疼痛治疗原则及方法 4、术后镇痛方法及药物 第九章围术期处理(自学内容) 一、教学目的 掌握手术前准备和手术后的常规处理与观察。熟悉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二、教学要求 1、掌握手术前准备和手术后的常规处理与观察 2、熟悉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三、教学内容 1、手术前准备:外科手术的分类,病人对手术耐受力的分类,一般准备,对耐受力不 良病人的特殊准备。 2、手术后的处理:常规处理、卧位、活动和起床、饮食和输液、缝线的拆除和切口愈 合的记录、引流物的处理、各种不适的处理。 3、手术后并发症的处理。 第十章外科病人的代谢及营养治疗(自学内容) 一、教学目的 掌握肠内、肠外外营养的概念、配制、途径、并发症及防治。 二、教学要求 1、掌握肠内、场外营养的概念: 2、熟悉饥饿、损伤、手术对病人代谢的影响: 3、熟悉外科病人的营养需要和补充营养的方法: 4、了解营养状态的评定方法。 三、教学内容
1、疼痛的分类及评估方法 2、疼痛对生理的影响 3、慢性疼痛及癌症疼痛治疗原则及方法 4、术后镇痛方法及药物 第九章 围术期处理(自学内容) 一、教学目的 掌握手术前准备和手术后的常规处理与观察。熟悉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二、教学要求 1、掌握手术前准备和手术后的常规处理与观察。 2、熟悉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三、教学内容 1、手术前准备:外科手术的分类,病人对手术耐受力的分类,一般准备,对耐受力不 良病人的特殊准备。 2、手术后的处理:常规处理、卧位、活动和起床、饮食和输液、缝线的拆除和切口愈 合的记录、引流物的处理、各种不适的处理。 3、手术后并发症的处理。 第十章 外科病人的代谢及营养治疗(自学内容) 一、教学目的 掌握肠内、肠外外营养的概念、配制、途径、并发症及防治。 二、教学要求 1、掌握肠内、场外营养的概念; 2、熟悉饥饿、损伤、手术对病人代谢的影响; 3、熟悉外科病人的营养需要和补充营养的方法; 4、了解营养状态的评定方法。 三、教学内容
1、外科病人的代谢改变: 2、营养状态的评定方法 3、肠外营养的概念、配制、途径、并发症及防治: 4、肠内营养的概念、配制、途径、并发症及防治。 第十一章外科感染 一、教学目的 通过对外科感染的学习,掌握各种外科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并熟悉抗菌药物 的使用。 二、教学要求 1、掌握浅部常见的急性化张性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2、熟悉外科感染的发生、发展和防治原则:抗菌药物在外科感染中应用的适应症及使 用原则:破伤风的临床表现、预防和治疗:全身性感染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3、了解气性坏疽的诊断和治疗;甲沟炎和化脓性指头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讲课时数】(4学时) 三、教学内容 1、外科感染的定义、发生、发展规律及其分类。外科感染临床表现的特点及治疗原则。 2、疖、痈、蜂窝组织炎、丹毒、急性淋巴结炎、甲沟炎、化脓性指头炎等急性软组织 感染各自的临床表现特点及治疗原则。 3、脓毒症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4、破伤风的临床表现特征、诊断、预防和治疗原则。 5、抗菌药物在治疗外科感染中的适应症、选择原则及给药方法。 第十二章创伤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创伤的诊断、分类、急救和治疗原则
1、外科病人的代谢改变; 2、营养状态的评定方法; 3、肠外营养的概念、配制、途径、并发症及防治; 4、肠内营养的概念、配制、途径、并发症及防治。 第十一章 外科感染 一、教学目的 通过对外科感染的学习,掌握各种外科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并熟悉抗菌药物 的使用。 二、教学要求 1、掌握浅部常见的急性化脓性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2、熟悉外科感染的发生、发展和防治原则;抗菌药物在外科感染中应用的适应症及使 用原则;破伤风的临床表现、预防和治疗;全身性感染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3、了解气性坏疽的诊断和治疗;甲沟炎和化脓性指头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讲课时数】(4 学时) 三、教学内容 1、外科感染的定义、发生、发展规律及其分类。外科感染临床表现的特点及治疗原则。 2、疖、痈、蜂窝组织炎、丹毒、急性淋巴结炎、甲沟炎、化脓性指头炎等急性软组织 感染各自的临床表现特点及治疗原则。 3、脓毒症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4、 破伤风的临床表现特征、诊断、预防和治疗原则。 5、抗菌药物在治疗外科感染中的适应症、选择原则及给药方法。 第十二章 创伤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创伤的诊断、分类、急救和治疗原则
二、教学要求 1、学会损伤的诊断、急救和处理原则。 2、掌握各种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 【讲课时数】(2学时) 三、教学内容 1、损伤的原因、分类、病理生理变化及修复过程。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创伤愈合的 类型 2、损伤的诊惭、急救和处理原则。污染伤口的处理方法。 第十三章烧伤、冻伤、蛇咬伤、犬咬伤、虫螫伤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烧伤面积的计算、深度的识别、休克的防治及创面的处理。 二、教学要求 1、掌握烧伤面积计算和深度估计方法。 2、了解烧伤病理变化及大面积烧伤的临床过程。 3、学会小面积烧伤的治疗。熟悉大面积烧伤的急救和治疗原则 【讲课时数】(2学时) 三、教学内容 1、烧伤的病理和临床过程 2、烧伤的面积计算和深度估计方法。 3、小面积烧伤的伤面处理。大面积烧伤的补液方法、伤面处理及抗感染治疗。 第十四章肿瘤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肿瘤的发病机理和治疗原则
二、教学要求 1、学会损伤的诊断、急救和处理原则。 2、掌握各种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 【讲课时数】(2 学时) 三、教学内容 1、损伤的原因、分类、病理生理变化及修复过程。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创伤愈合的 类型。 2、损伤的诊断、急救和处理原则。污染伤口的处理方法。 第十三章 烧伤、冻伤、蛇咬伤、犬咬伤、虫螫伤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烧伤面积的计算、深度的识别、休克的防治及创面的处理。 二、教学要求 1、掌握烧伤面积计算和深度估计方法。 2、了解烧伤病理变化及大面积烧伤的临床过程。 3、学会小面积烧伤的治疗。熟悉大面积烧伤的急救和治疗原则。 【讲课时数】(2 学时) 三、教学内容 1、烧伤的病理和临床过程。 2、烧伤的面积计算和深度估计方法。 3、小面积烧伤的伤面处理。大面积烧伤的补液方法、伤面处理及抗感染治疗。 第十四章 肿瘤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肿瘤的发病机理和治疗原则
二、教学要求 1、熟悉肿箱分类,良、恶性肿瘤的病理和临床特点。 2、熟悉恶性肿瘤的检查方法、诊断步骤和治疗原则, 【讲课时数】(2学时) 三、教学内容 1、良性与恶性肿瘤各自的临床特点及鉴别 2、恶性肿痴的分类、国际分期、转移方式及其规律。 3、恶性肿痴的主要检查方法、诊断步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意义。 4、恶性肿瘤的治疗原则。常用的各种治疗方法(如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 生物治疗等)。 第十五章移植(自学内容) 一、教学目的 掌握移植,供体,受体的概念。 二、教学要求 1、掌握移植,供体,受体的概念。 2、了解排斥反应的分类,病理表现及免疫抑制药物。 3、了解肝,肾,肺等常见同种异体器官移植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内容 1、移植、供体、受体的基本概念 2、移植免疫的基本知识 3、移植器官的获得及保存 4、常见器官移植 第十六章外科微创技术(自学内容) 一、教学目的 掌握微创的基本概念
二、教学要求 1、熟悉肿瘤分类,良、恶性肿瘤的病理和临床特点。 2、熟悉恶性肿瘤的检查方法、诊断步骤和治疗原则。 【讲课时数】(2 学时) 三、教学内容 1、良性与恶性肿瘤各自的临床特点及鉴别。 2、恶性肿瘤的分类、国际分期、转移方式及其规律。 3、恶性肿瘤的主要检查方法、诊断步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意义。 4、恶性肿瘤的治疗原则。常用的各种治疗方法(如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 生物治疗等)。 第十五章 移植(自学内容) 一、教学目的 掌握移植,供体,受体的概念。 二、教学要求 1、掌握移植,供体,受体的概念。 2、了解排斥反应的分类,病理表现及免疫抑制药物。 3、了解肝,肾,肺等常见同种异体器官移植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内容 1、移植、供体、受体的基本概念 2、移植免疫的基本知识 3、移植器官的获得及保存 4、常见器官移植 第十六章 外科微创技术(自学内容) 一、教学目的 掌握微创的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