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感染 2.血栓、栓塞并发症(高凝状态和静脉血栓形成) 3.急性肾损伤 4.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 5.肾小管功能减退 6.骨和钙代谢异常
(一)感染 1.特点 (1)常发生于呼吸道、泌尿系、皮肤、腹腔 (2)大多起病隐袭,临床表现不典型 (3)可影响疗效或导致复发,甚至引起死亡 2. 机制 (1) 免疫功能紊乱 血清IgG、B因子I 细胞免疫功能缺陷:T细胞活性↓ (2)营养不良 (3) 体腔及皮下积液 (4) 应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
(1)常发生于呼吸道、泌尿系、皮肤、腹腔 (2) (3)可影响疗效或导致复发,甚至引起死亡 (1)免疫功能紊乱 血清IgG、B因子↓ 细胞免疫功能缺陷:T细胞活性↓ (2)营养不良 (3)体腔及皮下积液 (4)应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
(二)血栓及栓塞并发症 1.特点 (1)肾静脉血栓形成 最常见,发生率约10~50% 急性型:突发腰痛、发热、血尿、白细胞尿、尿蛋白↑ 慢性型:占75%,临床症状不明显,NS加重 确诊:肾静脉造影 (2)其它血栓或栓塞 肺血管血栓、栓塞 下肢静脉血栓 下腔静脉血栓 冠状血管血栓 脑血管血栓
(1) 最常见,发生率约10~50% 急性型:突发腰痛、发热、血尿、白细胞尿、尿蛋白↑ 慢性型:占75%,临床症状不明显,NS加重 确诊:肾静脉造影 (2)其它血栓或栓塞 肺血管血栓、栓塞 下肢静脉血栓 下腔静脉血栓 冠状血管血栓 脑血管血栓
2.机制 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 大量蛋白尿 尿中丢失↑ 肝脏合成 低蛋白血症 抗凝因子↓ 凝血因子↑ 血小板聚集 血容量↓ 纤溶酶原↓ 纤溶酶抑制因子↑ 脂蛋白 肾血流量↓ 血液浓缩 高凝状丸 糖皮质激素治疗 免疫损伤 应用利尿剂
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 大量蛋白尿 尿中丢失↑ 肝脏合成↑ 低蛋白血症 抗凝因子↓ 凝血因子↑ 血小板聚集 血容量↓ 纤溶酶原↓ 纤溶酶抑制因子↑ 脂蛋白↑ 肾血流量↓ 血液浓缩 糖皮质激素治疗 免疫损伤 应用利尿剂
病人活动少 高脂血症 静脉血栓 高凝状态 形成 激素的应用 利尿剂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