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心理学(人卫成教专科四版) 一、单选题 1、心境是一种() A、迅速性的情绪状态 B、持续存在的情绪状态 C、较短暂的情绪状态 D、弥敢的情绪状态 2、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情绪状态属于( A、心境 B、情绪 C、激情 D、应激 3、知觉的基本特征以下哪项除外( A、知觉的变化性B、知觉的恒常性。C、知觉的理解性 D、知觉的完整性 4、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人脑的遗忘过程是( A、先慢后快B、先快后慢 C、两头快,中间慢 D、两头慢,中间快 5、以心境变化剧烈,热情但易急躁冲动,刚强但易粗暴为心理特征的气质类型是: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6、心理现象主要包括既有区别又有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它们是: A、心理过程和意志过程 B、人格和认识过程 C、心理过程和情绪、情感过程 D、心理过程和人格 7、一支白粉笔,无论把它置于明亮处还是黑暗处,人们都会把它知觉为是白粉笔,这种知觉特性被称之为: A、知觉的整体性B、知觉的理解性。 C、知觉的选择性D、知觉的恒常性 8、记忆过程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识记 B、保持 C、遗忘 D、回忆 9、和注意的稳定性相反的状态是: A、注意的分配 B、注意的分敢 C、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广度 10、思维基本过程最主要的是: A、分析和综合 B、抽象和概括 C、总结和判断 D、概括和总结 11、一个人生而具有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是一个人不依活动目的和内容而转移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是: A、个性 B、性格 C、气质 D、能力 1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描绘的是人的( A、心境 B、情绪 C、激情 D、应激 13、下列属于认知过程的是: A、感觉、记忆、想象、兴趣、思维B、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C、感觉、记忆、想象、意志、思维D、感觉、记忆、思维、注意、需要 14、人在看书时,用红笔画出重点,便于重新阅读,这是利用知觉的()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15、遇见幼时同学,虽叫不出姓名,但确认是认识的,此时的心理活动是() A、回忆 B、再认 C、保持 D、识记 16、信息在头脑中保持时间超过半年属于( A、感觉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运动记忆 17、比较持久的、微弱的、影响人的整个心理活动的情绪状态叫作( A、激情 B、心境 C、应激 D、情感 18、“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种现象是()
护理心理学(人卫成教专科四版) 一、单选题 1、心境是一种( ) A、迅速性的情绪状态 B、持续存在的情绪状态 C、较短暂的情绪状态 D、弥散的情绪状态 2、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情绪状态属于( ) A、心境 B、情绪 C、激情 D、应激 3、知觉的基本特征以下哪项除外( ) A、知觉的变化性 B、知觉的恒常性 C、知觉的理解性 D、知觉的完整性 4、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人脑的遗忘过程是( ) 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 C、两头快,中间慢 D、两头慢,中间快 5、以心境变化剧烈,热情但易急躁冲动,刚强但易粗暴为心理特征的气质类型是: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6、心理现象主要包括既有区别又有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它们是: A、心理过程和意志过程 B、人格和认识过程 C、心理过程和情绪、情感过程 D、心理过程和人格 7、一支白粉笔,无论把它置于明亮处还是黑暗处,人们都会把它知觉为是白粉笔,这种知觉特性被称之为: A、知觉的整体性 B、知觉的理解性 C、知觉的选择性 D、知觉的恒常性 8、记忆过程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识记 B、保持 C、遗忘 D、回忆 9、和注意的稳定性相反的状态是: A、注意的分配 B、注意的分散 C、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广度 10、思维基本过程最主要的是: A、分析和综合 B、抽象和概括 C、总结和判断 D、概括和总结 11、一个人生而具有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是一个人不依活动目的和内容而转移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是: A、个性 B、性格 C、气质 D、能力 1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描绘的是人的( ) A、心境 B、情绪 C、激情 D、应激 13、下列属于认知过程的是: A、感觉、记忆、想象、兴趣、思维 B、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C、感觉、记忆、想象、意志、思维 D、感觉、记忆、思维、注意、需要 14、人在看书时,用红笔画出重点,便于重新阅读,这是利用知觉的( )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15、遇见幼时同学,虽叫不出姓名,但确认是认识的,此时的心理活动是( ) A、回忆 B、再认 C、保持 D、识记 16、信息在头脑中保持时间超过半年属于( ) A、感觉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运动记忆 17、比较持久的、微弱的、影响人的整个心理活动的情绪状态叫作( ) A、激情 B、心境 C、应激 D、情感 18、“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种现象是( )
A、嗅觉适应 B、味觉适应 C、联觉适应 D、皮肤觉适应 19、构成记忆过程的三个环节是( ) A、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B、识记、保持、再认或遗忘 C、识记、保持、遗忘或再现 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20、产生动机的必要条件是( A、兴趣 B、需要 C、理想 D、世界观 21、对需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需要是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B、动机产生需要C、需要有一定对象 D、需要是对维持和发展其生命所必须的客观条件的反应 22、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说明() A、遗忘的进程先快后慢 B、遗忘的进程先慢后快 C、遗忘的进程时快时慢 D、遗忘的进程快慢一样 23、构成人格的成分有( A、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B、情感和意志 C、情感、意志、需要和动机 D、情感、意志、能力和气质 24、与意志的自觉性品质相反的是() A、盲目性和独断性B、依从性和受暗示性C、优柔寡断和鲁莽D、冲动和任性 25、有的人通事总是举棋不定、优柔寡断,这说明他们的意志缺乏( ) A、自觉性 B、自制性 C、果断性 D、坚韧性 26、个性特征中最为稳定的特征是: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情绪 27、对于同一事物人们的知觉体验可由于知识背景、阅历的不同而表现不同,这种知觉特性被称之为( A、知觉的整体性 B、知觉的理解性 C、知觉的选择性D、知觉的恒常性 28、注意的特性不包括( ) 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的分散 C、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广度 29、“一气之下”,这种情绪状态是:(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悲哀 30、通过( )可以将短时记忆的信息转入长时记忆。 A、思维 B、想像 C、注意 D、复述 31、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是: A、诱因 B、需要 C、兴趣 D、爱好 32、保持时间为0.25一2秒钟即消失的记忆为: A、瞬时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无意识记忆 33、人为实现预定目的向自觉努力的一种心理过程是:( A、动机 B、需要 C、性格 D、意志 34、关于思维的叙述,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A、成人只有抽象思维 B、是对事物直接的反映 C、认识事物的表面现象 D、借助于词来标志 35、在感觉适应现象中,哪种感觉最难适应() A、祝觉的暗适应 B、噢觉的适应C、痛觉的适应 D、温度觉的适应 36、心理过程包括() A、认识、情感和能力B、认识、情感和意志C、能力、气质和性格D、能力和意志
A、嗅觉适应 B、味觉适应 C、联觉适应 D、皮肤觉适应 19、构成记忆过程的三个环节是( ) A、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B、识记、保持、再认或遗忘 C、识记、保持、遗忘或再现 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20、产生动机的必要条件是( ) A、兴趣 B、需要 C、理想 D、世界观 21、对需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需要是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 B、动机产生需要 C、需要有一定对象 D、需要是对维持和发展其生命所必须的客观条件的反应 22、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说明( ) A、遗忘的进程先快后慢 B、遗忘的进程先慢后快 C、遗忘的进程时快时慢 D、遗忘的进程快慢一样 23、构成人格的成分有( ) A、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 B、情感和意志 C、情感、意志、需要和动机 D、情感、意志、能力和气质 24、与意志的自觉性品质相反的是( ) A、盲目性和独断性 B、依从性和受暗示性 C、优柔寡断和鲁莽 D、冲动和任性 25、有的人遇事总是举棋不定、优柔寡断,这说明他们的意志缺乏( ) A、自觉性 B、自制性 C、果断性 D、坚韧性 26、个性特征中最为稳定的特征是: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情绪 27、对于同一事物人们的知觉体验可由于知识背景、阅历的不同而表现不同,这种知觉特性被称之为( ) A、知觉的整体性 B、知觉的理解性 C、知觉的选择性 D、知觉的恒常性 28、注意的特性不包括( ) 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的分散 C、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广度 29、“一气之下”,这种情绪状态是:( )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悲哀 30、通过( )可以将短时记忆的信息转入长时记忆。 A、思维 B、想像 C、注意 D、复述 31、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是: A、诱因 B、需要 C、兴趣 D、爱好 32、保持时间为0.25~2秒钟即消失的记忆为: A、瞬时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无意识记忆 33、人为实现预定目的向自觉努力的一种心理过程是:( ) A、动机 B、需要 C、性格 D、意志 34、关于思维的叙述,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 A、成人只有抽象思维 B、是对事物直接的反映 C、认识事物的表面现象 D、借助于词来标志 35、在感觉适应现象中,哪种感觉最难适应( ) A、视觉的暗适应 B、嗅觉的适应 C、痛觉的适应 D、温度觉的适应 36、心理过程包括( ) A、认识、情感和能力B、认识、情感和意志C、能力、气质和性格D、能力和意志
37、人们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对艺术作品的鉴赏以及对一切丑恶现象的厌恶、邵视等,这是() A、情绪 B、道德感 C、理智感 D、美感 38、对识记过的材料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的现象叫()。 A、无意识 B、遗忘 C、幻想 D、幻觉 39、表情包括( )。 A、面部表情、动作表情和言语表情 B、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言语表情 C、外部表情和内部表情 D、音调表情、节奏表情和速度表情 40、短时记忆的容量是( A、无限的 B、9个以上的项目 C、5~9个组块 D、无法测量的 41、同一时间内所注意对象的数量是( )。 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的广度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 42、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成一个整体加以反映的知觉特性叫知觉的( )。 A、完整性 B、整体性 C、选择性 D、理解性 43、气质类型在社会评价中( A、都是好的 B、都是坏的 C、有好有坏 D、无好坏之分 44、情绪区别于情感在于( A、情绪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 B、情绪往往与生理需要相联系 C、情绪较为稳定,不易随环境而变化 D、情绪较为内含,深沉 45、情感和行为发生迅速、强烈有力而持久,这种特点突出地表现为:(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46、关于情绪,错误的说法是( ) A、其产生与生理需要有关 B、只有人类才能产生 C、具有情境性和冲动性 D、多伴有生理、行为上的变化 47、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速度是( )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先后均慢 D、先后均快 48、心境是一种() A、迅速性的情绪状态 B、爆发的情绪状态 C、较短暂的情绪状态 D、弥散的情绪状态 49、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有选择性的指向和集中叫做( A、感觉 B、知觉 C、注意 D、观察 50、作为护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患者,以下哪个特点不具备( A、人际结构庞大、松散、成分复杂 B、个体研究周期短暂、限于某阶段 C、研究目标清晰、具体 D、研究途径卫多渠道、全方位 51、有关心理学基本研究方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A、观察法均在自然情境下观察 B、访谈法属于调查法 C、问卷调查包括心理测试法 D、实验法又称实验室实脸法 52、心理学是研究( )的科学。 A、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活动规律 B、除精神病人心理以外的心理现象 C、除动物心理以外的心理现象 D、正常成人心理现象 53、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弗洛伊德 B、奥尔波特 C、冯特 D、艾宾浩斯 54、心理科学诞生的标志是:(
37、人们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对艺术作品的鉴赏以及对一切丑恶现象的厌恶、鄙视等,这是( ) A、情绪 B、道德感 C、理智感 D、美感 38、对识记过的材料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的现象叫( )。 A、无意识 B、遗忘 C、幻想 D、幻觉 39、表情包括( )。 A、面部表情、动作表情和言语表情 B、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言语表情 C、外部表情和内部表情 D、音调表情、节奏表情和速度表情 40、短时记忆的容量是( )。 A、无限的 B、9个以上的项目 C、5~9个组块 D、无法测量的 41、同一时间内所注意对象的数量是( )。 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的广度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 42、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成一个整体加以反映的知觉特性叫知觉的( )。 A、完整性 B、整体性 C、选择性 D、理解性 43、气质类型在社会评价中( ) A、都是好的 B、都是坏的 C、有好有坏 D、无好坏之分 44、情绪区别于情感在于( ) A、情绪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 B、情绪往往与生理需要相联系 C、情绪较为稳定,不易随环境而变化 D、情绪较为内含,深沉 45、情感和行为发生迅速、强烈有力而持久,这种特点突出地表现为:(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46、关于情绪,错误的说法是( ) A、其产生与生理需要有关 B、只有人类才能产生 C、具有情境性和冲动性 D、多伴有生理、行为上的变化 47、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速度是( )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先后均慢 D、先后均快 48、心境是一种( ) A、迅速性的情绪状态 B、爆发的情绪状态 C、较短暂的情绪状态 D、弥散的情绪状态 49、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有选择性的指向和集中叫做( ) A、感觉 B、知觉 C、注意 D、观察 50、作为护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患者,以下哪个特点不具备( ) A、人际结构庞大、松散、成分复杂 B、个体研究周期短暂、限于某阶段 C、研究目标清晰、具体 D、研究途径卫多渠道、全方位 51、有关心理学基本研究方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观察法均在自然情境下观察 B、访谈法属于调查法 C、问卷调查包括心理测试法 D、实验法又称实验室实验法 52、心理学是研究( )的科学。 A、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活动规律 B、除精神病人心理以外的心理现象 C、除动物心理以外的心理现象 D、正常成人心理现象 53、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 A、弗洛伊德 B、奥尔波特 C、冯特 D、艾宾浩斯 54、心理科学诞生的标志是:( )
A、希波克拉底提出气质体液说 B、弗洛伊德提出精神分析理论 C、冯特在莱比锡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D、巴甫洛父提出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 55、一位护士与病人发生争吵,为此受到批评,出现情绪的不开心以及怕与此病人接触,你认为她有() A、神经宜能症 B、应激反应 C、强迫症 D、抑郁症 56、下列的应对方式中不属于情绪集中性应对的是( A、防御机制 B、重新评价情境 C、减轻紧张 D、事先应对 57、最富有建设性的防卫方式的是( A、升华 B、投射 C、反向 D、否认 58、关于应激的概念说法错误的是( A、应激是个体对环境刺激所引起的 B、只要危险的环境刺激存在个体一定会产生应激反应 C、应激与溃荡病、高血压等疾病有联系 D、应激是一种环境事件 59、个体自已不能接受的欲望、想法、态度等转移到他人身上或外部世界,以避免意识到那些自己不能接受的欲望、想法、态度是是() A、升华 B、投射 C、反向 D、否认 60、影响应激反应的最重要因素是() A、应激原 B、社会支持 C、以往的经历 D、认知因素 61、心理应激最常见的反应是( A、焦虑 B、愤怒 C、恐惧 D、抑郁 62、以下关于应对的说法,错误的是() A、应对是一种心理现象 B、应对是一种心理行为策略 C、应对都是有益的 D、应对有时可以消除自己的紧张 63、人遇到挫折后的第一反应通常是( A、坚持行为 B、攻击行为 C、退缩行为 D、固若行为 64、一些人将亲人死了叫“升天”、“归西”,其采取的是哪种心理防御机制() A、隔离 B、合理化 C、补偿 D、抵消 65、以下积极的心理防卫机制为:( A、投射 B、压抑 C、升华 D、文饰作用 66、下列属于文化性应激因素的是() A、职业变动 B、风俗习惯、生活方式C、事业成功 D、冤屈 67、“酸葡萄心理”是属于哪一种心理防卫机制?() A、升华作用 B、合理化作用 C、幽默作用 D、反向作用 68、患者,男性,25岁,确诊乙肝。患者由于害怕疾病影响工作和婚恋,不愿意承担病人角色,该病人属于哪种角色适应不良? A、角色行为缺损B、角色冲突C、角色行为减退D、角色行为强化 69、由于工作需要,患者坚持在工作第一线,这是() A、角色行为缺损B、角色冲突C、角色行为减退D、角色行为强化 70、某患者疾病痊愈后,因担心疾病复发得不到及时的治疗而不原意出院,该患者出现了那种角色行为适应不良() A、角色行为冲突B、患者角色缺如C、患者角色强化D、角色行为异常 71、有的人患病后,表现出对疾病状态过分认同,甚至对疾病痊愈后要承担的社会角色感到惶恐不安,称为( A、病人角色行为缺如 B、病人角色行为强化 C、病人角色行为减退 D、病人角色行为冲突 72、某病人,男性,50岁,在一次心肌梗塞发作后已缓解,仍卧床不起,病情稳定后仍要家人帮助喂饭、穿衣,拒绝活动,他的行为属于:( )
A、希波克拉底提出气质体液说 B、弗洛伊德提出精神分析理论 C、冯特在莱比锡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D、巴甫洛父提出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 55、一位护士与病人发生争吵,为此受到批评,出现情绪的不开心以及怕与此病人接触,你认为她有( ) A、神经官能症 B、应激反应 C、强迫症 D、抑郁症 56、下列的应对方式中不属于情绪集中性应对的是( ) A、防御机制 B、重新评价情境 C、减轻紧张 D、事先应对 57、最富有建设性的防卫方式的是( ) A、升华 B、投射 C、反向 D、否认 58、关于应激的概念说法错误的是( ) A、应激是个体对环境刺激所引起的 B、只要危险的环境刺激存在个体一定会产生应激反应 C、应激与溃疡病、高血压等疾病有联系 D、应激是一种环境事件 59、个体自己不能接受的欲望、想法、态度等转移到他人身上或外部世界,以避免意识到那些自己不能接受的欲望、想法、态度是是( ) A、升华 B、投射 C、反向 D、否认 60、影响应激反应的最重要因素是( ) A、应激原 B、社会支持 C、以往的经历 D、认知因素 61、心理应激最常见的反应是( ) A、焦虑 B、愤怒 C、恐惧 D、抑郁 62、以下关于应对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应对是一种心理现象 B、应对是一种心理行为策略 C、应对都是有益的 D、应对有时可以消除自己的紧张 63、人遇到挫折后的第一反应通常是( ) A、坚持行为 B、攻击行为 C、退缩行为 D、固着行为 64、一些人将亲人死了叫“升天”、“归西”,其采取的是哪种心理防御机制( ) A、隔离 B、合理化 C、补偿 D、抵消 65、以下积极的心理防卫机制为:( ) A、投射 B、压抑 C、升华 D、文饰作用 66、下列属于文化性应激因素的是( ) A、职业变动 B、风俗习惯、生活方式 C、事业成功 D、冤屈 67、“酸葡萄心理”是属于哪一种心理防卫机制?( ) A、升华作用 B、合理化作用 C、幽默作用 D、反向作用 68、患者,男性,25岁,确诊乙肝。患者由于害怕疾病影响工作和婚恋,不愿意承担病人角色,该病人属于哪种角色适应不良? A、角色行为缺损 B、角色冲突 C、角色行为减退 D、角色行为强化 69、由于工作需要,患者坚持在工作第一线,这是( ) A、角色行为缺损 B、角色冲突 C、角色行为减退 D、角色行为强化 70、某患者疾病痊愈后,因担心疾病复发得不到及时的治疗而不原意出院,该患者出现了那种角色行为适应不良( ) A、角色行为冲突 B、患者角色缺如 C、患者角色强化 D、角色行为异常 71、有的人患病后,表现出对疾病状态过分认同,甚至对疾病痊愈后要承担的社会角色感到惶恐不安,称为( ) A、病人角色行为缺如 B、病人角色行为强化 C、病人角色行为减退 D、病人角色行为冲突 72、某病人,男性,50岁,在一次心肌梗塞发作后已缓解,仍卧床不起,病情稳定后仍要家人帮助喂饭、穿衣,拒绝活动,他的行为属于:( )
A、病人角色行为缺如 B、病人角色行为强化 C、病人角色行为减退 D、病人角色行为冲突 73、患者希望医护人员称他为王局长,这体现的是患者的( A、感情需要 B、尊重需要 C、交往需要 D、安全需要 74、临床评定量表按功能分类可分为( A、诊断量表和症状量表 B、自评量表和他评量表 C、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 D、儿童用量表和老年用量表 75、EPQ是指( A、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 B、艾森克人格问卷 C、症状自评量表 D、抑郁自评量表 76、使自已适应和摆脱某种应激事件,并普遍激发机体的反应系统,称为( A、激励 B、解脱 C、应对 D、回避 77、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1879年创建于() A、美因 B、俄国 C、日本 D、德国 78、下列关于患者需要的描述,哪一个是错误的?( A、患者需要具有不可预料性 B、患者需要具有错综复杂性 C、忠者需要具有不稳定性 D、患者需要内容与健康人一样 79、对于没有自知力的精神病人、不愿就医的艾滋病人,应采取哪种求医行为( A、主动求医行为B、被动求医行为C、强制求医行为D、三种都可以 8、患者,李某,确诊肺癌。但患者觉得自己不可能也不应该得癌,肯定是误诊,于是四处求医,找偏方以求生存。该癌症患者心理状态处于下列哪一期? A、休克一恐棋期B、否认一怀疑期C、愤怒一沮丧期 D、接受一适应期 81、由于孩子发烧了,这时病人提出回家,退出病人角色,这是( A、角色行为缺损B、角色冲突C、角色行为减退 D、角色行为强化 82、病人的权利不包括( A、享受足够的医疗与护理 B、享受保守个人秘密 C、知道处方上的内容 D、协助医院随访工作 83、患者,男性,25岁,确诊乙肝。患者由于害怕疾病影响工作和婚恋,不愿意承担病人角色,该病人属于哪种角色适应不良() A、角色行为缺损B、角色冲突 C、角色行为减退D、角色行为强化 84、关于恐惧说法错误的是() A、恐惧时危险尚未出现 B、往往与经历有关 C、病人往往将注意力集中于威胁上 D、病人都有内疚感 85、某患者患肝癌仍忍痛坚持在工作岗位,今因昏迷被送往医院就医,他属何种求医行为( A、主动求医行为B、被动求医行为C、强制求医行为D、被迫求医行为 86、由于工作需要,患者坚持在工作第一线,这是() A、角色行为缺损B、角色冲突 C、角色行为减退 D、角色行为强化 87、PI是指( A、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B、艾森克人格问卷C、症状自评量表D、抑郁自评量表 88、“有目的、有计划地审祝被试者的行为表现,来推论其心理活动”是临床心理评估中( A、个案法 B、心理测验 C、会谈法 D、观察法 89、EPQ中N量表是测量() A、性格内外向的 B、情绪是否稳定的 C、心理状态是否正常 D、测验时的掩饰程度的
A、病人角色行为缺如 B、病人角色行为强化 C、病人角色行为减退 D、病人角色行为冲突 73、患者希望医护人员称他为王局长,这体现的是患者的( ) A、感情需要 B、尊重需要 C、交往需要 D、安全需要 74、临床评定量表按功能分类可分为( ) A、诊断量表和症状量表 B、自评量表和他评量表 C、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 D、儿童用量表和老年用量表 75、EPQ是指( ) A、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 B、艾森克人格问卷 C、症状自评量表 D、抑郁自评量表 76、使自己适应和摆脱某种应激事件,并普遍激发机体的反应系统,称为( ) A、激励 B、解脱 C、应对 D、回避 77、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1879年创建于( ) A、美国 B、俄国 C、日本 D、德国 78、下列关于患者需要的描述,哪一个是错误的?( ) A、患者需要具有不可预料性 B、患者需要具有错综复杂性 C、患者需要具有不稳定性 D、患者需要内容与健康人一样 79、对于没有自知力的精神病人、不愿就医的艾滋病人,应采取哪种求医行为( ) A、主动求医行为 B、被动求医行为 C、强制求医行为 D、三种都可以 80、患者,李某,确诊肺癌。但患者觉得自己不可能也不应该得癌,肯定是误诊,于是四处求医,找偏方以求生存。该癌症患者心理状态处于下列哪一期? A、休克-恐惧期 B、否认-怀疑期 C、愤怒-沮丧期 D、接受-适应期 81、由于孩子发烧了,这时病人提出回家,退出病人角色,这是( ) A、角色行为缺损 B、角色冲突 C、角色行为减退 D、角色行为强化 82、病人的权利不包括( ) A、享受足够的医疗与护理 B、享受保守个人秘密 C、知道处方上的内容 D、协助医院随访工作 83、患者,男性,25岁,确诊乙肝。患者由于害怕疾病影响工作和婚恋,不愿意承担病人角色,该病人属于哪种角色适应不良( ) A、角色行为缺损 B、角色冲突 C、角色行为减退 D、角色行为强化 84、关于恐惧说法错误的是( ) A、恐惧时危险尚未出现 B、往往与经历有关 C、病人往往将注意力集中于威胁上 D、病人都有内疚感 85、某患者患肝癌仍忍痛坚持在工作岗位,今因昏迷被送往医院就医,他属何种求医行为( ) A、主动求医行为 B、被动求医行为 C、强制求医行为 D、被迫求医行为 86、由于工作需要,患者坚持在工作第一线,这是( ) A、角色行为缺损 B、角色冲突 C、角色行为减退 D、角色行为强化 87、MMPI是指( ) A、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 B、艾森克人格问卷 C、症状自评量表 D、抑郁自评量表 88、“有目的、有计划地审视被试者的行为表现,来推论其心理活动”是临床心理评估中( ) A、个案法 B、心理测验 C、会谈法 D、观察法 89、EPQ中N量表是测量( ) A、性格内外向的 B、情绪是否稳定的 C、心理状态是否正常 D、测验时的掩饰程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