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重点名校2018届高三大联考(入学考试)语文试卷 本试题卷共8页,22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 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合乎要求的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 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 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文学史的本与末 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指出“用近代的文学眼光 来看,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其本意为嘲讽新月派与创 造社“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主张,孰料有人据此提出“魏晋文学自觉说”。中 国古代文学自产生就自觉担负起传承道义的社会教化重任,“魏晋文学自觉说” 乃至“文学的自觉”并不适宜用来描述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文学”的内涵虽然有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新的文体也不断涌 现,但正如曹丕《典论·论文》所说:“文本同而末异。”言志载道的传统是“本 具体文体和文辞的变化是“末”,根本点并没有发生过动摇。近代以前,中国文 人的主要学习及研究对象是经史、诸子、辞赋等著作,但20世纪以来,中国受 西方文学观念尤其是19世纪初法国女作家斯达尔夫人《论文学》的影响,认为 文学的特质为抒情性、形象性与典型性。照此标准,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如六经 诸子就不是文学,至多含有文学因素,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者更侧重符合西洋近代 文学分类的诗歌、小说、戏曲等文学种类的研究,这种现象限制了学者研究的范 围,破坏了中国文学历时三千年的完整性和包容道统价值的深刻性。这种典型的 西方中心主义的文学观是对中国古代文学及其价值的否定。探讨中国文学史,不 能背离与古代文学共生共长的学术传统,更不能失去对传统的敬畏。若将六经、 诸子等以原道载道为价值追求、引导社会向善为终极目标的著作从中国文学史中 剥离,中国文学将失去自身特色,中国文学研究将不具有完整性。 在斯达尔夫人《论文学》之前的欧洲,文学观念也包含了修辞学、诗歌 历史、哲学和宗教等复杂内容,并非仅限于在虚构意义上。斯达尔夫人的文学观 既不适用于中国古代文学,也不能涵盖19世纪以前的西方文学。有学者提出要 兼容并包,汇通中西,但我们的“兼容并包”应有选择性,“汇通中西”应坚持 立足中国文学本位。有责任的当代学人并非一味排斥西方文学观念,而是在披沙 拣金、去粗取精的过程之后,借鉴吸收其中契合中国实际的文学观念 倡“魏晋文学自觉说”者多以曹丕《典论·论文》之“诗赋欲丽”为据 认为魏晋时期文学从政治、教化和社会责任感的束缚中挣脱,重视表现个人情感。 对艺术审美性有了自觉追求。事实上“文学的自觉”这一概念并不适合中国文学 的实际状况,中国文学自产生起就有自身的审美标准与价值追求,体现在两个方 面:一是言说目的很明确,即言志载道;二是先秦文学已对文辞之美有深刻认识
湖南省重点名校 2018 届高三大联考(入学考试)语文试卷 本试题卷共 8 页,22 题。全卷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 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合乎要求的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 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 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 I 卷 阅读题(共 7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国文学史的本与末 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指出“用近代的文学眼光 来看,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其本意为嘲讽新月派与创 造社“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主张,孰料有人据此提出“魏晋文学自觉说”。中 国古代文学自产生就自觉担负起传承道义的社会教化重任,“魏晋文学自觉说” 乃至“文学的自觉”并不适宜用来描述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文学”的内涵虽然有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新的文体也不断涌 现,但正如曹丕《典论•论文》所说:“文本同而末异。”言志载道的传统是“本”, 具体文体和文辞的变化是“末”,根本点并没有发生过动摇。近代以前,中国文 人的主要学习及研究对象是经史、诸子、辞赋等著作,但 20 世纪以来,中国受 西方文学观念尤其是 19 世纪初法国女作家斯达尔夫人《论文学》的影响,认为 文学的特质为抒情性、形象性与典型性。照此标准,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如六经、 诸子就不是文学,至多含有文学因素,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者更侧重符合西洋近代 文学分类的诗歌、小说、戏曲等文学种类的研究,这种现象限制了学者研究的范 围,破坏了中国文学历时三千年的完整性和包容道统价值的深刻性。这种典型的 西方中心主义的文学观是对中国古代文学及其价值的否定。探讨中国文学史,不 能背离与古代文学共生共长的学术传统,更不能失去对传统的敬畏。若将六经、 诸子等以原道载道为价值追求、引导社会向善为终极目标的著作从中国文学史中 剥离,中国文学将失去自身特色,中国文学研究将不具有完整性。 在斯达尔夫人《论文学》之前的欧洲,文学观念也包含了修辞学、诗歌、 历史、哲学和宗教等复杂内容,并非仅限于在虚构意义上。斯达尔夫人的文学观 既不适用于中国古代文学,也不能涵盖 19 世纪以前的西方文学。有学者提出要 兼容并包,汇通中西,但我们的“兼容并包”应有选择性,“汇通中西”应坚持 立足中国文学本位。有责任的当代学人并非一味排斥西方文学观念,而是在披沙 拣金、去粗取精的过程之后,借鉴吸收其中契合中国实际的文学观念。 倡“魏晋文学自觉说”者多以曹丕《典论•论文》之“诗赋欲丽”为据, 认为魏晋时期文学从政治、教化和社会责任感的束缚中挣脱,重视表现个人情感。 对艺术审美性有了自觉追求。事实上“文学的自觉”这一概念并不适合中国文学 的实际状况,中国文学自产生起就有自身的审美标准与价值追求,体现在两个方 面:一是言说目的很明确,即言志载道;二是先秦文学已对文辞之美有深刻认识
并自觉追求。《文心雕龙·宗经》说六经“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的叙述特 点,说的就是六经的审美价值。《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引孔子之言曰:“《志》 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钱 基博《中国文学史》说“孔子以前,有言有文,直言者谓之言,修辞者谓之文” 足见孔子之前中国文学已有建言修辞的良好传统 中国古代文学包括魏晋南北朝文学从未有过“为艺术而艺术”的时代,曹 丕对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评价与《左传》所载的“三不朽”思想 致,都表达了建功立业、名垂后世的终极人生理想。陆机《文赋》最早系统地 探讨文学创作的问题,他将文学的根本目的归结到载道教化一途 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绝大多数时代的绝大部分文人都能始终将明德、载 道与经世致用作为首要目的,这一社会价值被历代作者和读者共同认可。研究中 国文学史,描述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就不能否定中国文学发展演变的这个根本 特征。 (有删改) 1.下列对“中国文学史的本与末”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中国古代文学自产生就自觉担负起传承道义的社会教化重任,用“魏晋文学 自觉说”乃至“文学的自觉”等来描述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就忽视了中国 文学的“本” B.中国古代文学的内涵虽然有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新的文体也不断涌现,但 根本点并没以发生过动摇:言志载道的传统是“本”,具体文体和文辞的变化是 C.研究中国文学史,不能将六经、诸子等以原道载道为价值追求、引导社会向 善为终极目标的著作排除在外,否则中国文学将失去自身特色,中国文学研究将 不具有完整性 D.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除了魏晋时期文学从政治、教化和社会责任感的束缚 中挣脱出来,绝大多数时代的绝大部分文人都能始终将明德、载道与经世致用作 为首要目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描述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要坚持自己的标准,不能用西方中心主义的 文学观来否定中国古代文学及其价值。 B.20世纪以来,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者受西方文学观念影响,更侧重于研究具有 抒情性、形象性与典型性的诗歌、小说、戏曲等文学种类。 C.在学习、借鉴西方的文学观念时,只要坚持“兼容并包,汇通中西”的原则, 就能保持中国文学的自身特色和完整性 D.研究中国文学史,不能背离古代文学生长的学术传统,不能失去对传统的敬 畏,不能否定中国文学发展演变的根本特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新月派与创造社受西方文学观念的影响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主张, 没有立足中国文学本位,破坏了中国文学历时三千年的完整性和包容道统价值的 深刻性
并自觉追求。《文心雕龙•宗经》说六经“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的叙述特 点,说的就是六经的审美价值。《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引孔子之言曰:“《志》 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钱 基博《中国文学史》说“孔子以前,有言有文,直言者谓之言,修辞者谓之文”, 足见孔子之前中国文学已有建言修辞的良好传统。 中国古代文学包括魏晋南北朝文学从未有过“为艺术而艺术”的时代,曹 丕对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评价与《左传》所载的“三不朽”思想 一致,都表达了建功立业、名垂后世的终极人生理想。陆机《文赋》最早系统地 探讨文学创作的问题,他将文学的根本目的归结到载道教化一途。 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绝大多数时代的绝大部分文人都能始终将明德、载 道与经世致用作为首要目的,这一社会价值被历代作者和读者共同认可。研究中 国文学史,描述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就不能否定中国文学发展演变的这个根本 特征。 (有删改) 1.下列对“中国文学史的本与末”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中国古代文学自产生就自觉担负起传承道义的社会教化重任,用“魏晋文学 自觉说”乃至“文学的自觉”等来描述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就忽视了中国 文学的“本”。 B.中国古代文学的内涵虽然有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新的文体也不断涌现,但 根本点并没以发生过动摇:言志载道的传统是“本”,具体文体和文辞的变化是 “末”。 C.研究中国文学史,不能将六经、诸子等以原道载道为价值追求、引导社会向 善为终极目标的著作排除在外,否则中国文学将失去自身特色,中国文学研究将 不具有完整性。 D.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除了魏晋时期文学从政治、教化和社会责任感的束缚 中挣脱出来,绝大多数时代的绝大部分文人都能始终将明德、载道与经世致用作 为首要目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描述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要坚持自己的标准,不能用西方中心主义的 文学观来否定中国古代文学及其价值。 B.20 世纪以来,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者受西方文学观念影响,更侧重于研究具有 抒情性、形象性与典型性的诗歌、小说、戏曲等文学种类。 C.在学习、借鉴西方的文学观念时,只要坚持“兼容并包,汇通中西”的原则, 就能保持中国文学的自身特色和完整性。 D.研究中国文学史,不能背离古代文学生长的学术传统,不能失去对传统的敬 畏,不能否定中国文学发展演变的根本特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新月派与创造社受西方文学观念的影响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主张, 没有立足中国文学本位,破坏了中国文学历时三千年的完整性和包容道统价值的 深刻性
B.近代以前,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包含经史、诸子、辞赋等著作,这和19世纪之 前的欧洲的文学也包含了修辞学、诗歌、历史、哲学和宗教等复杂内容,有相似 之处。 C.“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体现了中国文学对文辞之美有深刻认识和自觉追求 “‘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体现了中国文学“言志载道” 的价值追求。 D.曹丕对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评价与《左传》所载的“三不朽” 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学包括魏晋南北朝文学从未有过“为艺术而艺术”时代的 个明证。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冲击世界尖端,必须舍弃必须付出 我干任何事情,我要作哪些牺牲,事先我都要想通了。我总觉得,搞我们这一行, 就是世界尖端,搞世界尖端的东西,就必须得舍掉些什么。如果我认为亲情、友 情、金钱对于我很重要,我就不干排球。我选择干,必须把这些全放下。我回来 接手女排,放弃家庭,放弃女儿,一定要放掉,我想好了才回来干。我知道一旦 回来,又回到从前,就是排球,一点一线:体育馆一一食堂一一宿舍,哪儿也别 想去,等于没有生活。 这种“等于没有生活”的生活,在郎平十七八岁、二十来岁的时候要去经历,要 去承受,似乎还不是太困难,因为,在那个年代,大的环境是这样,大部分人的 生活也这样单调和艰苦。但是,郎平回国执教是1995年,她在美国,已经有 幢三百多平方米、带两个院子的房子,而回到国家训练局,她这个主教练的宿舍 和女排队员一样,一间十平方米的小屋,小屋里一张单人的、矮矮的小铁床,国 家训练局运动员的洗澡房,竟然比一般工厂的浴室还简陋:外间有一排放衣服、 放鞋子的铁架,而里间的淋浴设备,就是一圈水管上装着一个个水龙头。 郎平早有思想准备,回来就是“回到最初当运动员的生活”。她最初拿到的一套 两室的房子,就是她当运动员时北京市委奖励她的,那房子被一片自由市场包围 着,从早到晚闹哄哄,她的一扇防盗铁门也防不住强盗,先后被撬了两次。女儿 从美国回来探亲,母亲来帮郎平带小孩,一老一小经常睡地铺。196年,郎平 的美国挚友劳尔来北京,去郎平家做客,看到她住这样的房子,一连问了好几声 “詹妮,你就住在这里?就住这里?你回来工作,国家没给你房子? 1998年,郎平才搬进新房子,房子大了许多,是广东丽珠药业集团解决了郎平 的住房问题,也聊表这个企业对中国体育事业的支持。 我刚回来,早有人提醒我,劝告我:“你已经是‘五连冠’功臣,你那么辉煌了, 再回来干什么,女排是这个状况,你还是保住你自己那点名气算了,别把那点荣 誉路毁了。”这次世界锦标赛,打成现在这局面,似乎要被这些“提醒”和“劝 告”说中了。 因为我有海外八年的生活经历,我已经把自己这个“世界冠军”一脚一脚地踩到 地上了,踩得很踏实,身上早就没有了“五连冠”的包袱,倒是大家还在把“五 连冠”当一回事。我可以想象,如果我没有经历过出国后“一文不名、一无所有” 的生活,一直留在中国,我的心态肯定也降不下来。但我拥有起起落落、沉沉浮 浮的感受,使我的心理承受能力又成熟了许多,我不会再受外界干扰,去计较别 人会怎么看我。这次冲世界锦标赛就算不能如愿,我们可以从失败中学到东西
B.近代以前,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包含经史、诸子、辞赋等著作,这和 19 世纪之 前的欧洲的文学也包含了修辞学、诗歌、历史、哲学和宗教等复杂内容,有相似 之处。 C.“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体现了中国文学对文辞之美有深刻认识和自觉追求; “‘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体现了中国文学“言志载道” 的价值追求。 D.曹丕对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评价与《左传》所载的“三不朽” 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学包括魏晋南北朝文学从未有过“为艺术而艺术”时代的一 个明证。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冲击世界尖端,必须舍弃必须付出 我干任何事情,我要作哪些牺牲,事先我都要想通了。我总觉得,搞我们这一行, 就是世界尖端,搞世界尖端的东西,就必须得舍掉些什么。如果我认为亲情、友 情、金钱对于我很重要,我就不干排球。我选择干,必须把这些全放下。我回来 接手女排,放弃家庭,放弃女儿,一定要放掉,我想好了才回来干。我知道一旦 回来,又回到从前,就是排球,一点一线:体育馆——食堂——宿舍,哪儿也别 想去,等于没有生活。 这种“等于没有生活”的生活,在郎平十七八岁、二十来岁的时候要去经历,要 去承受,似乎还不是太困难,因为,在那个年代,大的环境是这样,大部分人的 生活也这样单调和艰苦。但是,郎平回国执教是 1995 年,她在美国,已经有一 幢三百多平方米、带两个院子的房子,而回到国家训练局,她这个主教练的宿舍 和女排队员一样,一间十平方米的小屋,小屋里一张单人的、矮矮的小铁床,国 家训练局运动员的洗澡房,竟然比一般工厂的浴室还简陋:外间有一排放衣服、 放鞋子的铁架,而里间的淋浴设备,就是一圈水管上装着一个个水龙头。 郎平早有思想准备,回来就是“回到最初当运动员的生活”。她最初拿到的一套 两室的房子,就是她当运动员时北京市委奖励她的,那房子被一片自由市场包围 着,从早到晚闹哄哄,她的一扇防盗铁门也防不住强盗,先后被撬了两次。女儿 从美国回来探亲,母亲来帮郎平带小孩,一老一小经常睡地铺。1996 年,郎平 的美国挚友劳尔来北京,去郎平家做客,看到她住这样的房子,一连问了好几声: “詹妮,你就住在这里?就住这里?你回来工作,国家没给你房子?” 1998 年,郎平才搬进新房子,房子大了许多,是广东丽珠药业集团解决了郎平 的住房问题,也聊表这个企业对中国体育事业的支持。 我刚回来,早有人提醒我,劝告我:“你已经是‘五连冠’功臣,你那么辉煌了, 再回来干什么,女排是这个状况,你还是保住你自己那点名气算了,别把那点荣 誉路毁了。”这次世界锦标赛,打成现在这局面,似乎要被这些“提醒”和“劝 告”说中了。 因为我有海外八年的生活经历,我已经把自己这个“世界冠军”一脚一脚地踩到 地上了,踩得很踏实,身上早就没有了“五连冠”的包袱,倒是大家还在把“五 连冠”当一回事。我可以想象,如果我没有经历过出国后“一文不名、一无所有” 的生活,一直留在中国,我的心态肯定也降不下来。但我拥有起起落落、沉沉浮 浮的感受,使我的心理承受能力又成熟了许多,我不会再受外界干扰,去计较别 人会怎么看我。这次冲世界锦标赛就算不能如愿,我们可以从失败中学到东西
不能把我四年的工作一笔勾销,我竭尽全力,也敢于向自我挑战,这不也是一种 成功? 输给了古巴队,我还是要求队员们去认真观看韩国队与保加利亚队的比赛,要准 备下一场我们和保加利亚队的对阵。我还是重申这句话:进不了前四,也要争 取第五! (摘自郎平、陆星儿《郎平传》等) 相关链接 排球协会一个电传一个电传的发到郎平工作的新墨西哥大学,郎平犹豫着。直到 球类司司长给她发来电传:郎平,祖国真的需要你 “作为一个人,我们其实都很渺小.但是,当有人代表国家对你说一一国家需要 你!你还能无动于衷吗?”郎平说道 和签约球队解约,赔偿了违约金,房子、院子、汽车都留给了丈夫和女儿,郎平 发现自己忙了十年,忙得两手空空,只有两个装行李的箱子。在回国的飞机上, 郎平把脸埋在美国好友送的玫瑰花束里,泪落如雨。 (选自《郎平的眼泪》) 4.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郎平做事认真严谨,她在干一件事情之前,都要想通了,即使有所牺牲,只 要想通了,就会果断做出决定,并全力以赴。 B.郎平回到国家女排队任主教练,又回到了最初运动员三点一线的生活,仍然 居住在北京市委奖励给她的房子里。 C.受大环境的影响,郎平在年轻的时候可以承受那种“等于没有生活”的生活, 但是她1995年回国执教就难以忍受这种生活了 D.郎平得到朋友和企业的关心。美国朋友劳尔对她的住宿条件表示惊讶,因此, 广东丽珠药业集团决定解决她的住房问题。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在郎平平舍弃了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她在美国住在大房子里,回到国内和 运动员一起住在十平米的宿舍里,生活上也很不方使 B.中国女排输给了古巴队后,郎平要求队员观看韩国队与保加利亚队的比赛, 准备下一场对阵,从而保证了中国队进入前五名。 C.有人劝告郎平,认为郎平已经是中国排球的大功臣,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再 回来执教状态不佳的女排,会毁掉郎平的声誉。 D.排球协会给在新墨西哥大学工作的郎平不断发来电传,郎平有些犹豫,但是, 她想到中国女排正处于低谷时期,毅然回国 E.郎平认为,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应该有所行动。她回国时,舍弃了很 多东西,在飞机上情不自禁地掉泪 6.面对人们的“提醒”和“劝告”,郎平为什么能够放下“五连冠’’的包袱? 结合材料简要分析。(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青花瓷 作者左世海 当麻大急匆匆赶回村里时,他的弟弟麻二和妺妹麻花也早到家了。昏暗的屋子里, 除了盘腿坐在铺着破芦席的土炕上的娘,还有位陌生的秃顶老头, “这是吴叔叔,你爹生前的好友。”娘向麻大他们介绍道:今天让你们回来,是 有件事要和你们商量
不能把我四年的工作一笔勾销,我竭尽全力,也敢于向自我挑战,这不也是一种 成功? 输给了古巴队,我还是要求队员们去认真观看韩国队与保加利亚队的比赛,要准 备下一场我们和保加利亚队的对阵。我还是重申这句话:进不了 前四,也要争 取第五! (摘自郎平、陆星儿《郎平传》等) 相关链接 排球协会一个电传一个电传的发到郎平工作的新墨西哥大学,郎平犹豫着。直到 球类司司长给她发来电传:郎平,祖国真的需要你! “作为一个人,我们其实都很渺小.但是,当有人代表国家对你说——国家需要 你!你还能无动于衷吗?”郎平说道。 和签约球队解约,赔偿了违约金,房子、院子、汽车都留给了丈夫和女儿,郎平 发现自己忙了十年,忙得两手空空,只有两个装行李的箱子。在回国的飞机上, 郎平把脸埋在美国好友送的玫瑰花束里,泪落如雨。 (选自《郎平的眼泪》) 4.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郎平做事认真严谨,她在干一件事情之前,都要想通了,即使有所牺牲,只 要想通了,就会果断做出决定,并全力以赴。 B.郎平回到国家女排队任主教练,又回到了最初运动员三点一线的生活,仍然 居住在北京市委奖励给她的房子里。 C.受大环境的影响,郎平在年轻的时候可以承受那种“等于没有生活”的生活, 但是她 1995 年回国执教就难以忍受这种生活了。 D.郎平得到朋友和企业的关心。美国朋友劳尔对她的住宿条件表示惊讶,因此, 广东丽珠药业集团决定解决她的住房问题。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 分) A.在郎平平舍弃了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她在美国住在大房子里,回到国内和 运动员一起住在十平米的宿舍里,生活上也很不方使。 B.中国女排输给了古巴队后,郎平要求队员观看韩国队与保加利亚队的比赛, 准备下一场对阵,从而保证了中国队进入前五名。 C.有人劝告郎平,认为郎平已经是中国排球的大功臣,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再 回来执教状态不佳的女排,会毁掉郎平的声誉。 D.排球协会给在新墨西哥大学工作的郎平不断发来电传,郎平有些犹豫,但是, 她想到中国女排正处于低谷时期,毅然回国。 E.郎平认为,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应该有所行动。她回国时,舍弃了很 多东西,在飞机上情不自禁地掉泪。 6.面对人们的“提醒”和“劝告”,郎平为什么能够放下“五连冠’’的包袱? 结合材料简要分析。(5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青花瓷 作者左世海 当麻大急匆匆赶回村里时,他的弟弟麻二和妹妹麻花也早到家了。昏暗的屋子里, 除了盘腿坐在铺着破芦席的土炕上的娘,还有位陌生的秃顶老头。 “这是吴叔叔,你爹生前的好友。”娘向麻大他们介绍道:今天让你们回来,是 有件事要和你们商量
“啥事呀?大老远的催人回来,我单位还忙着呢!”麻大瞄了眼坐在炕上的老头, 疑惑地问。 “可不是,有话快点说,我公司还有事要办。”麻二有些不耐烦了。 “你们都吃公家饭,哪有我忙,早上走得急,家里猪还没喂哩。”一旁的麻花也 嘟哝道。 他叔,还是你来说?”母亲望了望众人,示意秃顶老头先说 “是这样!”老头拧灭手中的烟头,望着麻大笑笑,说,“十年前,你爹老麻和 我在一个施工队干活,两人相处得亲如兄弟。有一天下班后,老麻见一个衣衫破 烂的老婆婆,蹲在路旁冻得浑身发抖,她的面前放着个挺好看的青花瓷瓶,说啥 也要卖给他。老婆婆说这是她祖辈留下的东西,为了吃饭活命,只好拿了出来。 当时,老麻看她确实可怜,一咬牙花了100元买下了那只青花瓷瓶。” “那,后来呢?”麻大禁不住问道。 后来,老麻又跟着施工队去了河南,我没去,临走时他把花瓶存放到了我家, 说等返回时来取。不料这一走竟然杳无音信。直到上个月,我遇到一个和他一起 打过工的老乡,才知道那年他在河南工地出了事。唉,好人命苦啊。” 老头说着,从提包里小心地拿出一个布包,捧到母亲面前,一层层打开后,果然 露出一只尺余高的很好看的青花瓷瓶 麻大、麻二和麻花见了,立即凑过脑袋来。 “这可是宝贝呀!”老头又说,“前些日子我专门找专家看了,说这是地道的宋 代官窑真品,按现今的价,少说也在50万元以上。”老头边说边将花瓶递给了 麻大娘 麻大娘盯着花瓶,抚摸着,半晌,两行浊泪从满是沟壑的面颊淌下 麻大等人听后呆了。 “我和你们爹是兄弟,他虽然走了,但我不能做出见利忘义的事情。这不,我经 过多方打听,才找到你们这个村子,这次物归原主,我也放心了。” “这……这花瓶真值那么多钱?”麻大瞪大眼睛,紧盯着娘手里的花瓶,有些不 敢相信 “这还有假?”老头笑笑说,“专家亲自鉴定过的。本来,我想出50万,把花 瓶留下来,可你娘非要把你们一个个都叫回来,商量后再定。” “娘,我看卖了吧!50万,值了!”麻大说 娘,大哥说得对,卖了吧!”麻二和麻花在一旁帮腔 麻大娘看看儿女们,又望望对面坐着的老头,迟疑着,最后摇了摇头。 “这……您老糊涂了咋的?”兄妹几个急了。 我不卖,自有不卖的理由!”娘抹着泪,思虑了片刻说,“你爹死了,这是他 的东西,我想留个念想,有它在身边,就像有你爹陪着我一样,我不孤单。 再说,我不愿看到你们为分几个钱弄得六亲不认,家事不和,要卖也要等我死了 后,你们咋分、咋闹,我不想看到。” 麻大兄妹听了,面面相觑。 “你娘说得也对!”老头插话道,“这古董嘛,越放越值钱,到你娘百年之后, 就不止这个数了。” 麻大兄妹听了低头不语。 老头走后麻大抢先发话了:“娘,我看您跟我到市里去吧,这老屋走风漏气的, 哪像人住的地方
“啥事呀?大老远的催人回来,我单位还忙着呢!”麻大瞄了眼坐在炕上的老头, 疑惑地问。 “可不是,有话快点说,我公司还有事要办。”麻二有些不耐烦了。 “你们都吃公家饭,哪有我忙,早上走得急,家里猪还没喂哩。”一旁的麻花也 嘟哝道。 “他叔,还是你来说?”母亲望了望众人,示意秃顶老头先说。 “是这样!”老头拧灭手中的烟头,望着麻大笑笑,说,“十年前,你爹老麻和 我在一个施工队干活,两人相处得亲如兄弟。有一天下班后,老麻见一个衣衫破 烂的老婆婆,蹲在路旁冻得浑身发抖,她的面前放着个挺好看的青花瓷瓶,说啥 也要卖给他。老婆婆说这是她祖辈留下的东西,为了吃饭活命,只好拿了出来。 当时,老麻看她确实可怜,一咬牙花了 100 元买下了那只青花瓷瓶。” “那,后来呢?”麻大禁不住问道。 “后来,老麻又跟着施工队去了河南,我没去,临走时他把花瓶存放到了我家, 说等返回时来取。不料这一走竟然杳无音信。直到上个月,我遇到一个和他一起 打过工的老乡,才知道那年他在河南工地出了事。唉,好人命苦啊。” 老头说着,从提包里小心地拿出一个布包,捧到母亲面前,一层层打开后,果然 露出一只尺余高的很好看的青花瓷瓶。 麻大、麻二和麻花见了,立即凑过脑袋来。 “这可是宝贝呀!”老头又说,“前些日子我专门找专家看了,说这是地道的宋 代官窑真品,按现今的价,少说也在 50 万元以上。”老头边说边将花瓶递给了 麻大娘。 麻大娘盯着花瓶,抚摸着,半晌,两行浊泪从满是沟壑的面颊淌下。 麻大等人听后呆了。 “我和你们爹是兄弟,他虽然走了,但我不能做出见利忘义的事情。这不,我经 过多方打听,才找到你们这个村子,这次物归原主,我也放心了。” “这……这花瓶真值那么多钱?”麻大瞪大眼睛,紧盯着娘手里的花瓶,有些不 敢相信。 “这还有假?”老头笑笑说,“专家亲自鉴定过的。本来,我想出 50 万,把花 瓶留下来,可你娘非要把你们一个个都叫回来,商量后再定。” “娘,我看卖了吧!50 万,值了!”麻大说。 “娘,大哥说得对,卖了吧!”麻二和麻花在一旁帮腔。 麻大娘看看儿女们,又望望对面坐着的老头,迟疑着,最后摇了摇头。 “这……您老糊涂了咋的?”兄妹几个急了。 “我不卖,自有不卖的理由!”娘抹着泪,思虑了片刻说,“你爹死了,这是他 的东西,我想留个念想,有它在身边, 就像有你爹陪着我一样,我不孤单。 再说,我不愿看到你们为分几个钱弄得六亲不认,家事不和,要卖也要等我死了 后,你们咋分、咋闹,我不想看到。” 麻大兄妹听了,面面相觑。 “你娘说得也对!”老头插话道,“这古董嘛,越放越值钱,到你娘百年之后, 就不止这个数了。” 麻大兄妹听了低头不语。 老头走后麻大抢先发话了:“娘,我看您跟我到市里去吧,这老屋走风漏气的, 哪像人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