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 姓名 八年级语文试题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积累和运用(32分) 1.选择下列词语注音错误的一项()(3分) A.阻遏(e) 仄(ze)歪 寒噤(jin) 瓦砾(1e) B.赃物(zang)制裁(cai) 荒谬(miu) 诘(jie)问 C.惶( huang)急惟妙惟肖(xido)推崇( chong)巧妙绝伦(lun) 渴慕(m) 箱箧(qie) 尖(jian)利 2.下面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残损长虹卧波 荡然无存 颤巍巍 B、雄姿地窖 鞠躬 悠闲 C、拂晓惊骇 瞥见 晨曦 D、央告锐不可挡 转弯抹角 月明风清 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我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B.这对夫妇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从国外归来的儿子 C.臣受此殊誉,诚惶诚恐,感激不尽。 D.这幅画把儿童活泼有趣的神态画得惟妙惟肖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由于他长期住在城市里,再加上父母的溺爱,养成了爱虚荣、怕艰苦 B.认真复习是我们能否在毕业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的保证 C.在老师的教育下,我明白自己错了 D.这朴素的话语多么深刻的蕴含着人生哲理啊! 5选出修辞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2分) A.蟋蟀在这里弹琴。 B.星星在调皮的眨着眼睛 C.花儿笑弯了腰。 D.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6、仿写(2分)
八年级语文试题 (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一、积累和运用(32 分) 1.选择下列词语注音错误的一项 ( )(3 分) A.阻遏.(è) 仄.(zè)歪 寒噤.(jìn) 瓦砾.(lè) B.赃.物(zāng) 制裁. (cái) 荒谬.(miù) 诘.(jié)问 C.惶.(huáng)急 惟妙惟肖.(xiào) 推崇. (chóng) 巧妙绝伦.(lún) D.渴慕.(mù) 箱箧.(qiè) 尖.(jiān)利 阴惨.(cǎn) 2.下面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 分) A、残损 长虹卧波 荡然无存 颤巍巍 B、雄姿 地窖 鞠躬 悠闲 C、拂晓 惊骇 瞥见 晨曦 D、央告 锐不可挡 转弯抹角 月明风清 3.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3 分) A. 我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 B. 这对夫妇在客厅里正襟危坐 ....地等待从国外归来的儿子。 C. 臣受此殊誉,诚惶诚恐 ....,感激不尽。 D. 这幅画把儿童活泼有趣的神态画得惟妙惟肖 ....。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 分 A .由于他长期住在城市里 , 再加上父母的溺爱 , 养成了爱虚荣、怕艰苦 . B .认真复习是我们能否在毕业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的保证 . C .在老师的教育下 , 我明白自己错了 . D .这朴素的话语多么深刻的蕴含着人生哲理啊 ! 5 选出修辞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2 分) A.蟋蟀在这里弹琴。 B.星星在调皮的眨着眼睛。 C.花儿笑弯了腰。 D.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6、仿写 (2 分) 班级 姓名 考号
友情是四季常开的花,它的美丽令人难忘 友情是曲径通幽的路,它的深远令人向往。 7、口语交际。(4分) 今日,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全国总决赛在北京开赛,再次引起了人们对汉字应 用和文化传承的关注。请你参加下面与汉字有关的活动,按要求完成任务,学校食堂的菜 品公示栏上有如下内容: 今日菜品:素菜2元:炒白菜、炖罗卜…… 晕菜2元:青椒肉丝、木耳肉片… ①请将公示栏中的两个错别字:(2分) ()改为();()改为()。 ②就上面的错别字,你准备给食堂师傅提出来,请他们改正。你将怎么说?(2分) 8、名著阅读填空。(2分) 鲁迅的《朝花夕拾》共十篇文章,我们学过其中的哪两篇? 9、古诗文默写(11分) (1)树树皆秋色, (2)乡泪客中尽, (3) 平海夕漫漫。 (4) 猎马带禽归 (5)常恐秋节至 (6)欲济无舟楫 (7)谈笑有鸿儒 (8)出淤泥而不染, (9)芳草鲜美 (10)气蒸云梦泽, (11)少壮不努力
友情是四季常开的花,它的美丽令人难忘; , ;友情是曲径通幽的路,它的深远令人向往。 7、口语交际。(4 分) 今日,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全国总决赛在北京开赛,再次引起了人们对汉字应 用和文化传承的关注。请你参加下面与汉字有关的活动,按要求完成任务, 学校食堂的菜 品公示栏上有如下内容: 今日菜品: 素菜 2 元:炒白菜、炖罗卜…… 晕菜 2 元:青椒肉丝、木耳肉片…… ① 请将公示栏中的两个错别字:(2 分) ( )改为( );( )改为 ( )。 ②就上面的错别字,你准备给食堂师傅提出来,请他们改正。你将怎么说?(2 分) 8、名著阅读填空。(2 分) 鲁迅的《朝花夕拾》共 十 篇文章,我们学过其中的哪两篇? 9、古诗文默写(11 分) (1)树树皆秋色, 。 (2)乡泪客中尽, 。 (3) ,平海夕漫漫。 (4) ,猎马带禽归。 (5)常恐秋节至, 。 (6)欲济无舟楫, 。 (7)谈笑有鸿儒, 。 (8)出淤泥而不染, 。 (9)芳草鲜美, 。 (10)气蒸云梦泽, 。 (11)少壮不努力 ,
阅读(60分) (一)古文(12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 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 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 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 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0.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词的的含义(3分)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悉如外人 (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11.下面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仿佛若有光 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13.“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中人们 的特点;他们在送渔人离开时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 14.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理想? (二)传递 (1)夜色凄冷,阵阵江风袭来,她不禁打了个寒颤
二、阅读(60 分) (一)古文(12 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 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 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 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 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0.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词的的含义(3 分)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 (2)悉.如外人 ( ) (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 ) 11.下面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2 分)( ) A.仿佛若.有光 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13.“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中人们 的特点;他们在送渔人离开时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 为 。 14.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理想? (二)传递 ⑴夜色凄冷,阵阵江风袭来,她不禁打了个寒颤
(2)一年前,她禁不住好友的怂恿,拿出所有的积蓄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火锅店。生意本来红 红火火,不料厨师的一次失误,导致两位顾客食物中毒。尽管她们第一时间为对方治疗,火 锅店的声誉还是受到了影响,顾客开始越来越少。关键时刻,好友撤资,一走了之,她内心 十分痛苦。 (3)风更大了,她走到自己的汽车前面,竞发现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趴在车前睡着了,手里 拿着一个脏兮兮的蛇皮口袋,看样子是捡废品的 (4)她轻轻摇醒小男孩:“你怎么趴在这里睡觉?”男孩揉揉眼睛问:“阿姨,您丢东西了吗?” 她下意识地一摸口袋,手机居然不见了!小男孩见状,拿出一部手机,笑着说:“这是您的 吗?”原来,小男孩捡废品时,在汽车旁边发现了这部手机,为了物归原主,他耐心等待, 竟睡着了 (5)真是个好孩子!他要捡多少废品才能换一部手机?她非常感动,问道:“天晚了,你一个 人在这儿不怕吗?”男孩笑着说:“没啥怕的,每天放学后我都来,为了赚学费呀!” (6)原来,男孩的母亲是聋哑人,他还有一个妺妺,一家四口人的生活全靠父亲打零工维持 男孩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就利用放学的时间出来捡废品。她看了看他的蛇皮口袋,里面 放着几个饮料瓶子。她忽然想起来,放在汽车后备箱里的空饮料瓶还在。她赶快从后备箱里 搬出来,又找出车内散落的旧报纸和杂志,全倒在男孩的蛇皮口袋里。男孩开心地笑了 ()风停了,她感到了一阵温暖。不久,重拾希望的她关了原先的店,筹钱开了一家新的火锅 店。从那时开始,不管生意好坏,她都坚持资助小男孩上学,直到他大学毕业。男孩能自食 其力了,他走过很多地方,尝试过很多工作,不管收入如何,他都会拿出一笔钱打到她的账 户中。她把那些钱又重新汇给男孩,并打电话告诉他不必这样做,因为她出资援助他,完全 是因为他的善良,根本不求回报。 (8)又过了几年,因房子要拆迁,曾经红火的火锅店生意再次变得冷清,最艰难的时候她甚至 付不起房租。正在她心急如焚之际,小城电视台的记者忽然跑来采访她。原来当地的小学收 到一笔捐款,捐款人正是她。她沉思了片刻,很快就明白, 这件事的幕后策划者一定是男孩。这条新闻播出后,很多人被她的善良感动了,宁肯绕很远 的路,也要到她的店里来吃饭,火锅店的生意很快又好转起来。 ⑨)重新赚到钱的她,十分感激所有帮助过她的人,继续资助贫困孩子。每次捐款,她总写下 那个男孩的名字。其实,对她和男孩来说,写谁的名字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他们手中
⑵一年前,她禁不住好友的怂恿,拿出所有的积蓄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火锅店。生意本来红 红火火,不料厨师的一次失误,导致两位顾客食物中毒。尽管她们第一时间为对方治疗,火 锅店的声誉还是受到了影响,顾客开始越来越少。关键时刻,好友撤资,一走了之,她内心 十分痛苦。 ⑶风更大了,她走到自己的汽车前面,竟发现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趴在车前睡着了,手里 拿着一个脏兮兮的蛇皮口袋,看样子是捡废品的。 ⑷她轻轻摇醒小男孩:“你怎么趴在这里睡觉?”男孩揉揉眼睛问:“阿姨,您丢东西了吗?” 她下意识地一摸口袋,手 机居然不见了!小男孩见状,拿出一部手机,笑着说:“这是您的 吗?”原来,小男孩捡废品时,在汽车旁边发现了这部手机,为了物归原主,他耐心等待, 竟睡着了。 ⑸真是个好孩子!他要捡多少废品才能换一部手机?她非常感动,问道:“天晚了,你一个 人在这儿不怕吗?”男孩笑着说:“没啥怕的,每天放学后我都来,为了赚学费呀!” ⑹原来,男孩的母亲是聋哑人,他还有一个妹妹,一家四口人的生活全靠父亲打零工维持。 男孩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就利用 放学的时间出来捡废品。她看了看他的蛇皮口袋,里面 放着几个饮料瓶子。她忽然想起来,放在汽车后备箱里的空饮料瓶还在。她赶快从后备箱里 搬出来,又找出车内散落的旧报纸和杂志,全倒在男孩的蛇皮口袋里。男孩开心地笑了。 ⑺风停了,她感到了一阵温暖..。不久,重拾希望的她关了原先的店,筹钱开了一家新的火锅 店。从那时开始,不管生意好坏,她都坚持资助小男孩上学,直到他大学毕业。男孩能自食 其力了,他走过很多地方,尝试过很多工作,不管收入如何,他都会拿出一笔钱打到她的账 户中。她把那些钱又重新汇给男孩,并打电话告诉他不必这样做,因为她出资援助他,完全 是因为他的善良,根本不求回报。 ⑻又过了几年,因房子要拆迁,曾经红火的火锅店生意再次变得冷清,最艰难的时候她甚至 付不起房租。正在她心急如焚之际,小城电视台的记者忽然跑来采访她。原来当地的小学收 到一笔捐款,捐款人正是她。她沉思了片刻,很快就明白, 这件事的幕后策划者一定是男孩。这条新闻播出后,很多人被她的善良感动了,宁肯绕很远 的路,也要到她的店里来吃饭,火锅店的生意很快又好转起来。 ⑼重新赚到钱的她,十分感激所有帮助过她的人,继续资助贫困孩子。每次捐款,她总写下 那个男孩的名字。其实,对她和男孩来说,写谁的名字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他们手中
善心如一簇小小的火苗,正在悄悄传递,它无法照亮整个世界,却温暖了很多人的心。 15.读全文根据下面提示找出表现“她”情感变化过程的词语。(2分) 十分痛苦 重拾希望-( 分感激 16、文中的小男孩是一个怎样的孩子?(2分) 17.第6段划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3分 18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⑦)段“风停了,她感到了一阵温暖。”一句中加点词语“温暖”的含义。 (3分) 19结尾划线句在选文的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3分) 20结合选文的内容,谈一谈你读了本文之后的感受。(3分) (三)看自行车的女人 ①想为那个看自行车的女人写点什么的念头,已萌生在我心里很久了。 ②第一次见到她,是在北京一家医院前的人行道上。一个胖女人企图夺她装钱的书包,书包 的带子已从她肩头滑落,搭垂在手臂上。身材瘦小的她双手将书包紧紧搂在怀里,以带着哭 腔的声音叫嚷:“你不能这样啊,我每天挣点儿钱多不容易呀!” ③她40余岁,穿着一套旧迷彩服,戴着一顶旧迷彩单帽。那身衣服一看就是地摊货。脚下 是一双老式旧布鞋,没穿袜子,脚面晒得很黑。帽舌下,她的两只眼睛,呈现着莫大而又 无助的惊恐
善心如一簇小小的火苗,正在悄悄传递,它无法照亮整个世界,却温暖了很多人的心。 15.读全文根据下面提示找出表现“她”情感变化过程的词语。(2 分) 十分痛苦 ------( )--------重拾希望-------( )-------十 分感激 16、文中的小男孩是一个怎样的孩子?(2 分) 17.第 6 段划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3 分) 18 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⑺段“风停了,她感到了一阵温暖。”一句中加点词语“温暖”的含义。 (3 分) 19 结尾划线句在选文的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3 分) 20 结合选文的内容,谈一谈你读了本文之后的感受。(3 分) (三)看自行车的女人 ①想为那个看自行车的女人写点什么的念头,已萌生在我心里很久了。 ②第一次见到她,是在北京一家医院前的人行道上。一个胖女人企图夺她装钱的书包,书包 的带子已从她肩头滑落,搭垂在手臂上。身材瘦小的她双手将书包紧紧搂在怀里,以带着哭 腔的声音叫嚷:“你不能这样啊,我每天挣点儿钱多不容易呀!” ③她 40 余岁,穿着一套旧迷彩服,戴着一顶旧迷彩单帽。那身衣服一看就是地摊货。脚下 是一双老式旧布鞋,没穿袜 子,脚面晒得很黑。帽舌下,她的两只眼睛,呈现着莫大而又 无助的惊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