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辽阳县2015-2016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精巧绝伦jue美味佳肴yao相形见绌ch狼籍j B、广袤无垠yin翻来复去fu正襟危坐 pn 宽恕sh C、抑扬顿挫cu深恶痛疾w一视同仁 哂笑shen D、长吁短叹x光大门楣mei众目睽睽 2、请选出填在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2分) (1)我坚信,有付出就会有收获,因此我地学习 (2)一个人要学会 外界的干扰 (3)对别人文章的理解必须全面,很可能会歪曲本意。 (4)这部电影很受同学们的欢迎,大家_地谈论着影片中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 A、锲而不舍解脱望文生义津津乐道B、孜孜不倦解脱断章取义津津乐道 C、孜孜不倦摆脱断章取义津津有味D、锲而不舍摆脱断章取义津津有味 3、选出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2分) A、读书不仅是一种享受知识的生活方式,还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手段 修改:把“享受知识的生活方式”和“获取知识的手段”互换。 B、各地展开多种措施,保证中考顺利进行 修改:将“保证”改为“保障 C、教师的使命,不仅仅是建构学生健全的人格,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知识。 修改:将“建构学生健全的人格”和“传授给学生知识”调换位置。 D、经过三年的努力学习,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修改:去掉“能否 4、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2分) A、《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是一篇为重修岳阳楼所写的记,作者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 B、柳宗元,字子厚,河东(现在山西永济西)人,宋代文学家,唐末八大家之一。 C、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人,宋代文学家 D、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是他的作品。 选出对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赏析有误的一项()(2分)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颔联写离情别意,重在点出相同之处,即同为宦游人。 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嫌弃杜少府在临别之时像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 6、选出下列关于课外名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2分) A、《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英国的凡尔纳,他被誉为“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B、与《海底两万里》合称其三部曲的另两部作品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神秘岛》。 C、阿龙纳斯的仆人叫康塞尔
辽宁省辽阳县 2015-2016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150 分钟 试卷满分 150 分 积累与运用(30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精巧绝.伦 jué 美味佳肴. yáo 相形见绌. chù 狼籍. jí B、广袤无垠. yín 翻来复.去 fù 正襟.危坐 jīn 宽恕. shǜ C、抑扬顿挫. cuò 深恶.痛疾 wù 一视同仁. rén 哂.笑 shěn D、长吁.短叹 xū 光大门楣. méi 众目睽.睽 kuí 睥睨. ní 2、请选出填在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 )(2 分) (1)我坚信,有付出就会有收获,因此我 地学习。 (2)一个人要学会 外界的干扰。 (3)对别人文章的理解必须全面, 很可能会歪曲本意。 (4)这部电影很受同学们的欢迎,大家 地谈论着影片中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 A、锲而不舍 解脱 望文生义 津津乐道 B、孜孜不倦 解脱 断章取义 津津乐道 C、孜孜不倦 摆脱 断章取义 津津有味 D、锲而不舍 摆脱 断章取义 津津有味 3、选出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 )(2 分) A、读书不仅是一种享受知识的生活方式,还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手段。 修改:把“享受知识的生活方式”和“获取知识的手段”互换。 B、各地展开多种措施,保证中考顺利进行。 修改:将“保证”改为“保障”。 C、教师的使命,不仅仅是建构学生健全的人格,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知识。 修改:将“ 建构学生健全的人格”和“传授给学生知识”调换位置。 D、经过三年的努力学习,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修改:去掉“能否”。 4、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2 分) A、《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是一篇为重修岳阳楼所写的记,作者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 B、柳宗元,字子厚,河东(现在山西永济西)人,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C、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人,宋代文学家。 D、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是他的作品。 选出对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赏析有误的一项( )(2 分)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颔联写离情别意,重在点出相同之处,即同为宦游人。 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嫌弃杜少府在临别之时像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 6、选出下列关于课外名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2 分) A、《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英国的凡尔纳,他被誉为“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B、与《海底两万里》合称其三部曲的另两部作品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神秘岛》。 C、阿龙纳斯的仆人叫康塞尔
D、潜艇的主人是尼摩船长。 7、经国务院批准,自2016年起,将每年的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2016年4月23日 杨利伟等9名航天员在北京举行重温入队誓言仪式,庆祝首个“中国航天日”。我国航天事业发展 60年来,已经先后将10艘神舟飞船和10位航天员送入太空。作为一名中学生,为庆祝首个航天日, 请你为航天人写一段贺词。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60字左右。(5分) 8、诗文填空。(13分) 松柏有本性 (2)念天地之悠悠, ,坐看云起时。 ,对此可以酣高楼。 (5) ,欲上青天览明月 (6)抽刀断水水更流, (7) 草色遥看近却无。 (8)春蚕到死丝方尽, (9)蓬山此去无多路 (10)青树翠蔓, (11) 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 文言文阅读(10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 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那?其必曰“先天 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 碎玉声。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被鹤( chang),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 之外,第见凤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滴居之 胜概也 (选自(王禹偁的《黄冈新建小竹楼记》,有删节,) 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②居庙堂之高则优其民 ③不可具状 ④公退之暇,被鹤氅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后天下之乐而乐 烟云竹树而己 以其价廉而工省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处江湖之远 竹工破之然则何时耶 D.然则何时而乐耶 子声丁丁然 11.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2分) ②焚香默坐,消遣世虑。(2分)
D、潜艇的主人是尼摩船长。 7、经国务院批准,自 2016 年起,将每年的 4 月 24 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2016 年 4 月 23 日, 杨利伟等 9 名航天员在北京举行重温入队誓言仪式,庆祝首个“中国航天日”。我国航天事业发展 60 年来,已经先后将 10 艘神舟飞船和 10 位航天员送入太空。作为一名中学生,为庆祝首个航天日, 请你为航天人写一段贺词。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60 字左右。(5 分) 8、诗文填空。(13 分) (1) ,松柏有本性。 (2)念天地之悠悠, 。 (3) ,坐看云起时。 (4) ,对此可以酣高楼。 (5) ,欲上青天览明月。 (6)抽刀断水水更流, 。 (7) ,草色遥看近却无。 (8)春蚕到死丝方尽, 。 (9)蓬山此去无多路, 。 (10)青树翠蔓, , 。 (11) ,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 。 文言文阅读(10 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 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那?其必曰“先天 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 碎玉声。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被鹤( chǎng ),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 之外,第见 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滴居之 胜概也。 (选自(王禹偁的《黄冈新建小竹楼记》,有删节 ) 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 分) ( )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②居庙堂..之高则优其民 ③不可具.状 ④公退之暇,被.鹤氅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 后天下之乐而.乐 烟云竹树而.已 B. 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 处江湖之.远 竹工破之.然则何时耶 D.然.则何时而乐耶 子声丁丁然. 11.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2 分) ②焚香默坐,消遣世虑。(2 分)
12.两文都是作者被贬官之后所作,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态度?(2分) 三、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20分) 好好活着就是爱 ①20年前的3月26日凌晨,一个年轻男人躺在了山海关的铁轨上,一辆呼啸的火车碾压过一个中 国田园诗人的身体。那天,正好是他25岁的生日。 ②这个男人,就是写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海子。这个一生都在用饱含汁液和水分的声音, 呼唤生长粮食和蔬菜的诗人,用这种残酷的方式,了结了自己短短的一生。 ③然而,这个原名叫做查海生的孩子,他在另一个世界不会知道,在他生日的那天早晨,母亲已经 在乡下的炊烟中熬好了一锅红米粥,以这样一种传统的方式,为在异乡的儿子默默祝福 ④当冰凉的铁轨上躺着一个血腥的生命,一个母亲的心,再也经不起碾轧。在生日那天结束自己的 生命,也许,这是世界上最让一个母亲心碎的事情 ⑤在那个雨水滴答的乡村三月,这个叫做查海生的男人的骨灰,被送到了母亲居住的查湾村,就在 房门前三百多米的树林下,垒起一座土坟 ⑥从此,母亲的视线一天也没有离开过儿子的土坟。陪同儿子入眠的,是母亲的灵魂。在20年乡下 的风雨声里,母亲哭她的儿子海生,哭坏了眼睛。海生,是一个母亲在经久的岁月里,一直在她的 唇间不停地呼唤的乳名。 ⑦海生15岁时考进了北京大学,一个村子沸腾了,一个县城也轰动了,母亲挨家挨户发送她深夜蒸 好的白糕。这个儿子毕业以后,在北京成了一个诗人。第一次去北京看见儿子留那么长的头发,母 亲只是笑眯眯地说:“海生,去剪了吧!”母亲走的那一天,这个贫穷的诗人找人借了三百元钱,执 意揣进了母亲的包里。母亲的那个包,装了家里的五十个鸡蛋,母亲在乡下为儿子养着一群小鸡 经过几天几夜的颠簸,到了北京,居然一个也没有破。母亲一直把装满鸡蛋的布包搂在怀里,因为 她相信,儿子每吃下一个鸡蛋,那个叫做诗人的儿子,他苍白的脸色就会多一丝红润 ⑧儿子塞给她的那三百元钱,听说,至今还在80岁的母亲的怀里掖着。母亲说,等她去世以后,用 儿子的这三百元钱送她上路就够了 ⑨海子自杀后,很多人惊呼,这是一颗彗星的陨落:更有人叹息,他的诗歌是惊雷。然而,在母亲 的眼里根本没有彗星,只有连着她心房的一个生命,更没有惊雷的声音在母亲的耳畔响起,在耳畔 响起的,只有一个孩子在梦呓 里的啼哭。一个国家,可以没有诗人,而一个母亲,根本不能失去孩子。海子,他把最疼痛的一首 诗,没有写进他歌颂的土地里,而嵌进了一个母亲疼痛的血脉里、心房中。 ⑩所以,我总觉得,在春天来怀念这样一个诗人,其实对母亲来说,更是一种剜肉剔骨的残酷 瀚无际的天空,它对广袤无垠的大地,如何表达深沉的爱意与温柔的呢喃?我认为,那是密集的、 轻盈的雨水和雨丝。那么,一个孩子对于母亲,如何表达最深的爱呢? (11)我想,答案只有一个,好好活着,就是对母亲的爱。再没有一个比健康美好的生命,让孕育 了生命的母亲更幸福的了。 13、从全文看,第①段运用了什么记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结合语境,谈谈你对“海子,他把最悲痛的一首诗,没有写进他歌颂的土地里,而是嵌进了 个母亲疼痛的血脉里、心房中”一句中加粗词“嵌进”的理解。3分
12.两文都是作者被贬官之后所作,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态度?(2 分) 三、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20 分) 好好活着就是爱 ①20 年前的 3 月 26 日凌晨,一个年轻男人躺在了山海关的铁轨上,一辆呼啸的火车碾压过一个中 国田园诗人的身体。那天,正好是他 25 岁的生日。 ②这个男人,就是写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海子。这个一生都在用饱含汁液和水分的声音, 呼唤生长粮食和蔬菜的诗人,用这种残酷的方式,了结了自己短短的一生。 ③然而,这个原名叫做査海生的孩子,他在另一个世界不会知道 ,在他生日的那天早晨,母亲已经 在乡下的炊烟中熬好了一锅红米粥,以这样一种传统的方式,为在异乡的儿子默默祝福。 ④当冰凉的铁轨上躺着一个血腥的生命,一个母亲的心,再也经不起碾轧。在生日那天结束自己的 生命,也许,这是世界上最让一个母亲心碎的事情。 ⑤在那个雨水滴答的乡村三月,这个叫做査海生的男人的骨灰,被送到了母亲居住的查湾村,就在 房门前三百多米的树林下,垒起一座土坟。 ⑥从此,母亲的视线一天也没有离开过儿子的土坟。陪同儿子入眠的,是母亲的灵魂。在 20 年乡下 的风雨声里,母亲哭她的儿子海生,哭坏了眼睛。海生,是一个母亲在经久的岁月里,一直在她的 唇间不停地呼唤的乳名。 ⑦海生 15 岁时考进了北京大学,一个村子沸腾了,一个县城也轰动了,母亲挨家挨户发送她深夜蒸 好的白糕。这个儿子毕业以后,在北京成了一个诗人。第一次去北京看见儿子留那么长的头发,母 亲只是笑眯眯地说:“海生,去剪了吧!”母亲走的那一天,这个贫穷的诗人找人借了三百元钱,执 意揣进了母亲的包里。母亲的那个包,装了家里的五十个鸡蛋,母亲在乡下为儿子养着一群小鸡。 经过几天几夜的颠簸,到了北京,居然一个也没有破。母亲一直把装满鸡蛋的布包搂在怀里,因为 她相信,儿子每吃下一个鸡蛋,那个叫做诗人的儿子,他苍白的脸色就会多一丝红润。 ⑧儿子塞给她的那三百元钱,听说,至今还在 80 岁的母亲的怀里掖着。母亲说,等她去世以后,用 儿子的这三百元钱送她上路就够了。 ⑨海子自杀后,很多人惊呼,这是一颗彗星的陨落;更有人叹息,他的诗歌是惊雷。然而,在母亲 的眼里根本没有彗星,只有连着她心房的一个生命,更没有惊雷的声音在母亲的耳畔响起,在耳畔 响起的,只有一个孩子在梦呓 里的啼哭。一个国家,可以没有诗人,而一个母亲,根本不能失去孩子。海子,他把最疼痛的一首 诗,没有写进他歌颂的土地里,而嵌进了一个母亲疼痛的血脉里、心房中。 ⑩所以,我总觉得,在春天来怀念这样一个诗人,其实对母亲来说,更是一种剜肉剔骨的残酷。浩 瀚无际的天空,它对广袤无垠的大地,如何表达深沉的爱意与温柔的呢喃?我认为,那是密集的、 轻盈的雨水和雨丝。那么,一个孩子对于母亲,如何表达最深的爱呢? (11)我想,答案只有一个,好好活着,就是对母亲的爱。再没有一个比健康美好的生命,让孕育 了生命的母亲更幸福的了。 13、从全文看,第①段运用了什么记叙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 14、结合语境,谈谈你对“海子,他把最悲痛的一首诗,没有写进他歌颂的土地里,而是嵌进了一 个母亲疼痛的血脉里、心房中”一句中加粗词“嵌进”的理解。3 分
15、从“从此,母亲的视线一天也没有离开过儿子的土坟。陪同儿子入眠的,是母亲的灵魂。”这个 句子中你读出来什么?3分 16、文中第⑨段中画线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觉得写得好吗?请说说理由。4分 17、文中哪一个细节最让你感动?为什么?4分 18、《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留给人们的一首脍炙人口的抒情诗,下面是诗中节选的部分内容, 你能从中读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从明天开始 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节选自《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二)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15分) 低碳经济说活性炭 (1)甘蔗榨出来的糖汁呈黑赭色:天然矿泉水含有杂质:被污染的空气混有有害气体。可是它们通 过活性炭以后,就会变得洁白、甘甜、清新。活性炭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吸附剂,目前,主要用于废 水处理和环境保护 (2)无法计算我一一孔道数不清 活性炭是一种优良的吸附剂,主要由80%~90%的碳组成的多孔性物质 组成活性炭的碳属于结晶形。这些碳结晶在活性炭中无规则地排列着,堆积得非常疏松,但是相互 连接又十分牢固,因此便形成数不清的孔隙。 据统计,每一克活性炭,微孔竟达1020个,如果把这些孔隙一个一个地切开、展平,并一块接一块 地铺起来,一克活性炭孔隙的表面,足可以覆盖800~900平方米的面积。其中,微孔的表面积约占 全部的90%。通常把单位质量下的表面积叫做比表面 (3)要你靠近我一一极强的吸附作用 几乎所有固体、液体都有吸附作用。在它们内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平衡的。而处在表面 的分子,所受的力却失去了平衡。处在这种状态的分子为了维持平衡,就要吸引其他分子,这种分 子间相互的吸引就是物理吸附作用。 般固体表面吸附作用较弱,然而,发生在活性炭微孔中的物理吸附作用,由于微孔的孔径大小与 被吸附物质的分子大小相近,这样,处在表面的活性炭分子,对一个被吸附的分子,就可以从不同 的角度同时进行吸附,这种吸附是很牢固的。而活性炭的比表面这么大,就使它有可能截获住许多 这种分子。所以,活性炭被称为万能吸附剂。 但是,对于一些沸点低、分子小而又活泼的物质,采用物理吸附就难以奏效了。我们可以把活 性炭经化学药品浸渍,化学药品就附着在了活性炭的孔隙表面。当这些小分子通过活性炭时,就被
15、从“从此,母亲的视线一天也没有离开过儿子的土坟。陪同儿子入眠的,是母亲的灵魂。”这个 句子中你读出来什么?3 分 16、文中第⑨段中画线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觉得写得好吗?请说说理由。4 分 17、文中哪一个细节最让你感动?为什么?4 分 18、《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留给人们的一首脍炙人口的抒情诗,下面是诗中节选的部分内容, 你能从中读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 分 从明天开始, 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节选自《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二)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15 分) 低碳经济说活性炭 (1)甘蔗榨出来的糖汁呈黑赭色;天然矿泉水含有杂质;被污染的空气混有有害气体。可是它们通 过活性炭以后,就会变得洁白、甘甜、清新。活性炭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吸附剂,目前,主要用于废 水处理和环境保护。 (2)无法计算我——孔道数不清 活性炭是一种优良的吸附剂,主要由 80%~90%的碳组成的多孔性物质。 组成活性炭的碳属于结晶形。这些碳结晶在活性炭中无规则地排列着,堆积得非常疏松,但是相互 连接又十分牢固,因此便形成数不清的孔隙。 据统计,每一克活性炭,微孔竟达 1020 个,如果把这些孔隙一个一个地切开、展平,并一块接一块 地铺起来,一克活性炭孔隙的表面,足可以覆盖 800~900 平方米的面积。其中,微孔的表面积约占 全部的 90%。通常把单位质量下的表面积叫做比表面。 (3)要你靠近我——极强的吸附作用 几乎所有固体、液体都有吸附作用。在它们内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平衡的。而处在表面 的分子,所受的力却失去了平衡。处在这种状态的分子为了维持平衡,就要吸引其他分子,这种分 子间相互的吸引就是物理吸附作用。 一般固体表面吸附作用较弱,然而,发生在活性炭微孔中的物理吸附作用,由于微孔的孔径大小与 被吸附物质的分子大小相近,这样,处在表面的活性炭分子,对一个被吸附的分子,就可以从不同 的角度同时进行吸附,这种吸附是很牢固的。而活性炭的比表面这么大,就使它有可能截获住许多 这种分子。所以,活性炭被称为万能吸附剂。 但是,对于一些沸点低、分子小而又活泼的物质,采用物理吸附就难以奏效了。我们可以把活 性炭经化学药品浸渍,化学药品就附着在了活性炭的孔隙表面。当这些 小分子通过活性炭时,就被
预先埋伏在大、中孔里的化学药剂所俘获,并立即起化学反应。例如,氢氰酸是一种剧毒物质,当 它通过浸渍有铜的氧化物的活性炭时,便发生化学变化,生成有毒固态物质,并沉积在活性炭的孔 壁上。我们把活性炭的这个本领叫做化学吸着作用 (4)不要抛弃我一一活性炭的再生 活性炭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使用量日益增加。如果用过一次就扔掉,那就太可惜了。人们 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将用过的失效的活性炭经过处理后,使其重新具有活性,恢复它原来的吸附能 力,终于取得了一些成果 活性炭的传统再生主要有三种方法。 加热再生法就是将吸附了有机物的活性炭放入再生炉中加热,使一部分被吸附物质挥发或热分 解而分离,另一部分再与水蒸气反应而被氧化,使活性炭得到再生。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是最广泛 使用的一种方法。 化学再生法就是用无机化学药品进行再生,这种方法常用在被吸附物质有回收价值的情况下。 生物再生法是在炭层内,让某种细菌繁殖,而使吸附的有机物分解。 可以预料,活性炭的再生还会研究出更好的方法,为环境保护造福。 选自《青少年科技博览(中学版),有删改》 19、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30个字内)(3分) 20、例举第(3)部分中运用的一种说明方法,分析这种方法在文中的作用。(3分) 21、“几乎所有固体、液体都有吸附作用”一句的“几乎”二字可以删去吗?为什么?(2分) 22、根据选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明“活性炭”特点和用途。(3分) 23、分析说明选文在结构形式和说明顺序方面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三)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15)分 读书莫忘做笔记 (1)做笔记是读书的重要方法,是读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读书时,左边是书,右边是笔记本。遇到 好词佳句则随手摘抄,心有所感便顺写下,既能加深印象,积累知识,亦方便日后检索,为作文治 学打下基础。 (2)前人读书治学,多有做笔记的习惯,学问也常常从笔记本中得来。顾颉刚先生一生治学,勤于做 读书笔记,从1914年至1980年逝世,做笔记的习惯从未间断,60余年积累笔记近百册,共四五百 万言。他所从事的古史研究需大量考据,做笔记是他治学研究、著书立说的基础,“为笔记既多, 以之汇入论文,则论文充实矣;作文既多,以之灌于著作,则著作不朽矣。”此外,在他看来,相 对于长篇大论的学术文章而言,笔记可长可短,有简洁之美,做笔记“可以自抒心得,亦可以记录 人言:其态度可以严肃,亦可以诙谐,随意挥洒,有如行云流水,一任天机”,笔记实乃学术界的 小品文。 (3)钱锺书读书也爱做笔记,从上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一直坚持,单是外文笔记就达200多本、3.5 万多页。据杨绛所言,他的笔记本“从国外到 国内,从上海到北京,从一个宿舍到另一个宿舍,从铁箱、木箱、纸箱,以至麻袋、枕套里出出进 进。”其笔记不仅数量惊人,内容也广袤博杂,从精深博雅的经史子集,到通俗的小说院本、村谣
预先埋伏在大、中孔里的化学药剂所俘获,并立即起化学反应。例如,氢氰酸是一种剧毒物质,当 它通过浸渍有铜的氧化物的活性炭时,便发生化学变化,生成有毒固态物质,并沉积在活 性炭的孔 壁上。我们把活性炭的这个本领叫做化学吸着作用。 (4)不要抛弃我——活性炭的再生 活性炭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使用量日益增加。如果用过一次就扔掉,那就太可惜了。人们 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将用过的失效的活性炭经过处理后,使其重新具有活性,恢复它原来的吸附能 力,终于取得了一些成果。 活性炭的传统再生主要有三种方法。 加热再生法就是将吸附了有机物的活性炭放入再生炉中加热,使一部分被吸附物质挥发或热分 解而分离,另一部分再与水蒸气反应而被氧化,使活性炭得到再生。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是最广泛 使用的一种方法。 化学再生法就是用无机化学药品进行再生,这种方法常用在被吸附物质有回收价值的情况下。 生物再生法是在炭层内,让某种细菌繁殖,而使吸附的有机物分解。 可以预料,活性炭的再生还会研究出更好的方法,为环境保护造福。 选自《青少年科技博览(中学版),有删改》 19、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30 个字内)(3 分) 20、例举第(3)部分中运用的一种说明方法,分析这种方法在文中的作用。(3 分) 21、“几乎所有固体、液体都有吸附作用”一句的“几乎”二字可以删去吗?为什么?(2 分) 22、根据选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明“活性炭”特点和用途。(3 分) 23、分析说明选文在结构形式和说明顺序方面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 分) (三)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15)分 读书莫忘做笔记 ⑴做笔记是读书的重要方法,是读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读书时,左边是书,右边是笔记本。遇到 好词佳句则随手摘抄,心有所感便顺写下,既能加深印象,积累知识,亦方便日后检索,为作文治 学打下基础。 ⑵前人读书治学,多有做笔记的习惯,学问也常常从笔记本中得来。顾颉刚先生一生治学,勤于做 读书笔记,从 1914 年至 1980 年逝世,做笔记的习惯从未间断,60 余年积累笔记近百册,共四五百 万言。他所从事的古史研究需大量考据,做笔记是他治学研究、著书立说的基础,“为笔记既多, 以之汇入论文,则论文充实矣;作文既多,以之灌于著作,则著作不朽矣。”此外,在他看来,相 对于长篇大论的学术文章而言,笔记可长可短,有简洁之美,做笔记“可以自抒心得,亦可以记录 人言;其态度可以严肃,亦可以诙谐,随意挥洒,有如行云流水,一任天机”,笔记实乃学术界的 小品文。 ⑶钱锺书读书也爱做笔记,从上世纪 30 年代到 90 年代一直坚持,单是外文笔记就达 200 多本、3.5 万多页。据杨绛所言,他的笔记本“从国外到 国内,从上海到北京,从一个宿舍到另一个宿舍,从铁箱、木箱、纸箱,以至麻袋、枕套里出出进 进。”其笔记不仅数量惊人,内容也广袤博杂,从精深博雅的经史子集,到通俗的小说院本、村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