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大学教案 2006至2007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节水灌溉技术 班级: 农水03-1、2 教师:李玉芳 日期: 2006年8月
石 河 子 大 学 教 案 2006 至 2007 学年第一学期 课 程: 节水灌溉技术 班 级: 农水 03-1、2 教 师: 李玉芳 日 期: 2006 年 8 月
姓名李玉芳 职称 讲师 总学时46 使用 教材 节水灌溉理论与工程技术 通过讲授目前我国节水技术现状、发展、相关的基本概念、原理、规划 设计知识和规范,使学生了解目前在节水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现有的技术、 课程教学目的 解决问题的途径或模式,掌握规划设计的步,学会使用规范解决具体生产 问题,理解发展节水技术的重要意义和今后节水农业的发展方向。 篇次 篇名 学时 1 第一章绪论 2 2 第二章节水灌溉技术的理论基础 4 3 第三章作物水分生产函数 2 4 第四章节水灌溉水量优化分配 4 5 第五章节水灌溉地面灌溉技术 6 第六章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 2 7 第七章滴灌系统规划设计与管理 10 8 第八章喷灌工程技术 12 盆 9 第九章节水灌溉自动化技术 10 第十章土壤蓄水补灌工程技术 2 11 12 13 合计 46学时
1 姓名 李玉芳 职称 讲师 总学时 46 使用 教材 节水灌溉理论与工程技术 通过讲授目前我国节水技术现状、发展、相关的基本概念、原理、规划 设计知识和规范,使学生了解目前在节水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现有的技术、 解决问题的途径或模式,掌握规划设计的步骤,学会使用规范解决具体生产 问题,理解发展节水技术的重要意义和今后节水农业的发展方向。 课 程 教 学 目 的 篇次 篇 名 学时 1 第一章 绪论 2 2 第二章 节水灌溉技术的理论基础 4 3 第三章 作物水分生产函数 2 4 第四章 节水灌溉水量优化分配 4 5 第五章 节水灌溉地面灌溉技术 4 6 第六章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 2 7 第七章滴灌系统规划设计与管理 10 8 第八章喷灌工程技术 12 9 第九章节水灌溉自动化技术 4 10 第十章土壤蓄水补灌工程技术 2 11 12 13 合计 46 学时 学 时 分 配
2006年8月28日 教学 掌握节水灌溉的概念,了解节水灌溉在我国发展的情况。 目的 第一篇节水灌溉理论 第一章节水灌溉概论 第一节节水灌溉的概念 第二节发展节水灌溉的重要意义 第三节节水灌溉的主要技术措施 第四节节水灌溉理论体系及主要内容 重点:节水灌溉的三个环节,节水灌溉的主要技术措施 教学重 教学方法:多媒体、讲授、讨论 点、难 思考题:1、查阅资料,总结新疆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前景。 2、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对新疆的技术经济有什么意义。 点及教 3、试对比你见过的几种灌溉方法的优缺点。 学方法 阅读材料:《节水灌溉与技术》罗金耀主编,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出版社.2003 作业、 思考题 (讨论 读材料 后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2
2 2006 年 8 月 28 日 教 学 掌握节水灌溉的概念,了解节水灌溉在我国发展的情况。 目 的 第一篇 节水灌溉理论 第一章 节水灌溉概论 第一节 节水灌溉的概念 第二节 发展节水灌溉的重要意义 第三节 节水灌溉的主要技术措施 第四节 节水灌溉理论体系及主要内容 教 学 内 容 重点:节水灌溉的三个环节,节水灌溉的主要技术措施 教学方法:多媒体、讲授、讨论 思考题:1、查阅资料,总结新疆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前景。 2、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对新疆的技术经济有什么意义。 3、试对比你见过的几种灌溉方法的优缺点。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阅读材料:《节水灌溉与技术》罗金耀主编,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出版社.2003 作业、 思考题 (讨论 题)、阅 读材料 题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2006年8月30日 教学 理解作物水分生理,并掌握相关诊断指标。 目的 第二章作物与水分 第一节作物水分生理 第二节作物与水的生态关系 教 第三节土壤一植物一大气水分传输系统 内容 重点及难点:植物细胞吸水的主要方式: 教学重 细胞间水分的移动: 点、难 根系吸水的动力及途径: 影响根系吸水的外界因素: 点及教 学方法 教学方法:多媒体、讲授与自学相结合 作业:一、名词解释 作业 思考题 水势渗透势压力势质壁分离质壁(分离)复合 (i讨论 主根侧根不定根根压 题)、阅 读材料 二、 问答屡 水势的组成及形成机理 学生全部到齐, 题后记 课堂纪律好,教学内容完成。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3 2006 年 8 月 30 日 教 学 理解作物水分生理,并掌握相关诊断指标。 目 的 第二章 作物与水分 第一节 作物水分生理 第二节 作物与水的生态关系 第三节 土壤—植物—大气水分传输系统 教 学 内 容 重点及难点:植物细胞吸水的主要方式; 细胞间水分的移动; 根系吸水的动力及途径; 影响根系吸水的外界因素;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教学方法:多媒体、讲授与自学相结合 作业:一、名词解释 水势 渗透势 压力势 质壁分离 质壁(分离)复合 主根 侧根 不定根 根压 二、问答题 作业、 思考题 (讨论 题)、阅 读材料 水势的组成及形成机理 学生全部到齐, 题 课堂纪律好,教学内容完成。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2006年9月4日 教学 掌握作物蒸发蒸腾量的变化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作物蒸发蒸腾量的计算基本模型及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计算 第三章 作物蒸发蒸腾 第一节作物蒸发蒸腾量的变化规律 第二节作物蒸发蒸腾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学 第三节作物蒸发蒸腾量的计算基本模型 第四节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计算 第五节水分不足条件下作物蒸发蒸腾量计算 重点: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 教学重 蒸腾作用的方式及表示方法: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 点、难 水分胁迫及其对作物的生理过程产生的影响。 难点:水分胁迫及其对作物的生理过程产生的影响。 点及教 学方法 1、反映蒸腾作用的指标有哪些? 作业、 思考题 2、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植物蒸腾的。 (讨论 读材料 课堂纪律好,教学内容完成。 季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4
4 2006 年 9 月 4 日 教 学 掌握作物蒸发蒸腾量的变化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 目 的 了解作物蒸发蒸腾量的计算基本模型及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计算 第三章 作物蒸发蒸腾 第一节 作物蒸发蒸腾量的变化规律 第二节 作物蒸发蒸腾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第三节 作物蒸发蒸腾量的计算基本模型 第四节 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计算 第五节 水分不足条件下作物蒸发蒸腾量计算 教 学 内 容 重点: 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 蒸腾作用的方式及表示方法;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 水分胁迫及其对作物的生理过程产生的影响。 难点: 水分胁迫及其对作物的生理过程产生的影响。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1、反映蒸腾作用的指标有哪些? 2、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植物蒸腾的。 作业、 思考题 (讨论 题)、阅 读材料 课堂纪律好,教学内容完成。 题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