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6日 教学 掌握喷灌系统组成及其特点, 目的 了解喷灌的发展概况和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第二篇喷灌工程技术 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喷灌及特点 举 第二节喷灌系统组成及分类 内容 第三节喷灌的发展概况和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第二章喷洒原理及基本参数 第一节喷头的喷洒原理 重点:1、喷头的喷洒原理 教学重 2、喷灌的优缺点 点、难 3、喷灌系统的几种分类 难点:喷头的工作原理及结构形式 点及教 学方法 1、喷头的分类及工作原理 作业 思考题 2、喷灌系统的分类及其组成 (讨论 题)、阅 读材料 题后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5 2006 年 9 月 6 日 教 学 掌握喷灌系统组成及其特点, 目 的 了解喷灌的发展概况和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第二篇 喷灌工程技术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喷灌及特点 第二节 喷灌系统组成及分类 第三节 喷灌的发展概况和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第二章 喷洒原理及基本参数 第一节 喷头的喷洒原理 教 学 内 容 重点:1、喷头的喷洒原理 2、喷灌的优缺点 3、喷灌系统的几种分类 难点:喷头的工作原理及结构形式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1、喷头的分类及工作原理 2、喷灌系统的分类及其组成 作业、 思考题 (讨论 题)、阅 读材料 题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2006年9月11日 教学 了解喷头喷洒原理及喷头分类 目的 掌握喷头基本参数及风对喷灌的影响及飘移蒸发损失 第二章 喷洒原理及基本参数 第二节喷头基本参数 第三节组合喷灌强度和喷灌均匀度 第四节风对喷灌的影响及飘移蒸发损失 的 重点:喷头基本参数 教学重 组合喷灌强度和喷灌均匀度的计算 风对喷灌的影响在水量及湿润区域上的分布特征 点、难 难点:组合喷灌强度和喷灌均匀度的计算 点及教 学方法 习题:1、组合喷灌强度和喷灌均匀度的计算 作业、 思考题 (讨论 阅读材料:《喷灌工程手册》、《喷灌工程设计规范》 题)阅 读材料 《旋转式喷头规范》、《水力学》 学生上课反应积极。 提醒学生回去看《水力学》、《水泵》,为下节课“喷灌工程水力计算”做好准 备。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6
6 2006 年 9 月 11 日 教 学 了解喷头喷洒原理及喷头分类 目 的 掌握喷头基本参数及风对喷灌的影响及飘移蒸发损失 第二章 喷洒原理及基本参数 第二节 喷头基本参数 第三节 组合喷灌强度和喷灌均匀度 第四节 风对喷灌的影响及飘移蒸发损失 教 学 内 容 重点:喷头基本参数 组合喷灌强度和喷灌均匀度的计算 风对喷灌的影响在水量及湿润区域上的分布特征 难点:组合喷灌强度和喷灌均匀度的计算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习题:1、组合喷灌强度和喷灌均匀度的计算 阅读材料:《喷灌工程手册》、《喷灌工程设计规范》 《旋转式喷头规范》、《水力学》 作业、 思考题 (讨论 题)、阅 读材料 学生上课反应积极。 提醒学生回去看《水力学》、《水泵》,为下节课“喷灌工程水力计算”做好准 备。 题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2006年9月13日 教学 掌握喷灌管道系统水力计算的方法。 目的 第三章水力计算 第一节管道沿程水头损失 第二节多口出流时管道沿程水头损失 第三节管道的局部水头损失 内容 第四节水锤分析 重点:多口出流时管道沿程水头损失及管道的局部水头损失计算 教学重 水锤分析 点、难 难点:多口出流时管道沿程水头损失 掌握喷灌系统的什么部位产生沿程水头损失、局部水头 点及教 学方法 教学方法:多媒体+板书 1、在所给的喷灌图中,指出A、BK各发生哪种类型的水头损失。 作 思考题 2、多口出流时管道沿程水头损失计算 (i讨论 题)、阅 读材料 阅读材料:《喷灌工程手册》 课堂纪律好,教学内容完成。 题后记 但学生课前布置内容准备不充分,未看《水力学》、《水泵》等书,而仅靠 残留记忆,对课堂内容理解不太理想。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7
7 2006 年 9 月 13 日 教 学 掌握喷灌管道系统水力计算的方法。 目 的 第三章 水力计算 第一节 管道沿程水头损失 第二节 多口出流时管道沿程水头损失 第三节 管道的局部水头损失 第四节 水锤分析 教 学 内 容 重点:多口出流时管道沿程水头损失及管道的局部水头损失计算 水锤分析 难点:多口出流时管道沿程水头损失 掌握喷灌系统的什么部位产生沿程水头损失、局部水头 教学方法:多媒体+板书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1、在所给的喷灌图中,指出 A、B .K 各发生哪种类型的水头损失。 2、多口出流时管道沿程水头损失计算 阅读材料:《喷灌工程手册》 作业、 思考题 (讨论 题)、阅 读材料 课堂纪律好,教学内容完成。 但学生课前布置内容准备不充分,未看《水力学》、《水泵》等书,而仅靠 残留记忆,对课堂内容理解不太理想。 题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