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案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课时安排4 学时氯化钡结晶水的测定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1.掌握分析天平的结构及使用方法;2.掌握间接重量法测定水分的原理和方法。讲授提纲:通过教学录像介绍分析天平的结构和使用方法(40分钟)间接重量法测定氯化钡结晶水的原理和方法(10分钟)重点:①干燥失重法测定水分的原理和方法;②干燥时保证结晶水挥发完全,达到恒重难点:①分析天平的使用基本内容:干燥失重法常用于固体试样中水分、结晶水或其他易挥发组分的含量测定。将试样放入电热干燥箱中进行常压加热,提高了试样内部水的蒸汽压,试样中的水分就向外扩散达到干燥脱水的目的。BaCl2.2H20包藏水很少,在一般情况下二分子结晶水较稳定。于100℃易失去结晶水,无水物不挥发也不变质,故干燥温度可高于100℃。在105-110℃加热可有效地脱除BaCl2·2H20 样品中的结晶水。实验步骤:
《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氯化钡结晶水的测定 课时安排 4 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 掌握分析天平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2. 掌握间接重量法测定水分的原理和方法。 讲授提纲: 通过教学录像介绍分析天平的结构和使用方法(40 分钟) 间接重量法测定氯化钡结晶水的原理和方法(10 分钟) 重点:①干燥失重法测定水分的原理和方法; ②干燥时保证结晶水挥发完全,达到恒重 难点:①分析天平的使用 基本内容: 干燥失重法常用于固体试样中水分、结晶水或其他易挥发组分的含量测定。将试样放 入电热干燥箱中进行常压加热,提高了试样内部水的蒸汽压,试样中的水分就向外扩散, 达到干燥脱水的目的。 BaCl2·2H2O 包藏水很少,在一般情况下二分子结晶水较稳定。于 100℃易失去结晶 水,无水物不挥发也不变质,故干燥温度可高于 100℃。在 105-110℃加热可有效地脱除 BaCl2·2H2O 样品中的结晶水。 实验步骤:
取直径约3cm的扁形称量瓶2-3个,洗净,放电热干燥箱中105℃干燥后,置干燥器中放冷至室温后,称重。至连续二次称量之差不大于0.3mg。以分析试剂BaCl2:2H20为样品,精密称取2份试样,每份约1g,置已恒重的称量瓶中,使平铺于器底。将称量瓶盖斜放于瓶口,以利通气。置电热干燥器中105℃干燥-小时(或150-200℃干燥半小时)盖好称量瓶盖,并移置干燥器中,放置20分钟,冷至室温。称定重量。再重复如上操作,直至连续二次称量差值不超过0.3mg。计算含水量。失重()×100%结品水含量=释品重(理论含水量为14.75%。测得值应在14.75±0.05%范围内教具与设备要求:扁形称量瓶、电热干燥器、电子天平思考题、作业:1.样品称样量为什么选1g左右?2.实验中如何保证准确性?实验报告要求: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实验讨论
取直径约 3cm 的扁形称量瓶 2-3 个,洗净,放电热干燥箱中 105℃干燥后,置干燥器 中放冷至室温后,称重。至连续二次称量之差不大于 0.3mg。 以分析试剂 BaCl2·2H2O 为样品,精密称取 2 份试样,每份约 1g,置已恒重的称量瓶 中,使平铺于器底。将称量瓶盖斜放于瓶口,以利通气。置电热干燥器中 105℃干燥一 小时(或 150-200℃干燥半小时)。盖好称量瓶盖,并移置干燥器中,放置 20 分钟, 冷至室温。称定重量。再重复如上操作,直至连续二次称量差值不超过 0.3mg。计算 含水量。 100% g g = 样品重( ) 失重( ) 结晶水含量 理论含水量为 14.75%。测得值应在 14.75±0.05%范围内 教具与设备要求: 扁形称量瓶、电热干燥器、电子天平 思考题、作业: 1. 样品称样量为什么选 1g 左右? 2. 实验中如何保证准确性? 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实验讨论
《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案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课时安排4 学时HCI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1、掌握盐酸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2、掌握滴定管的洗涤和使用方法;3、掌握滴定操作技术。讲授提纲:HCI 标准溶液的配制(10分钟)HCI标准溶液的标定(15分钟)重点:HCI 标准溶液的标定方法难点:滴定终点的判断,指示剂颜色的观察基本内容:1、HCI标准溶液的配制根据CV=C,V的稀释定律,配制0.1mol-"的盐酸标准液在通风橱内用洁净的小量筒量取市售浓HCl4.2-4.5mL,倒入盛水的烧杯中,搅拌、冷却后移入500mL试剂瓶中,加水稀释至500mL左右,盖上玻璃塞,摇匀。2、HCI 标准溶液的标定实验原理:Na,B,O, +2HCI+5H,O=4H,BO, +2NaCl
《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HCl 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课时安排 4 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掌握盐酸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 2、掌握滴定管的洗涤和使用方法; 3、掌握滴定操作技术。 讲授提纲: HCl 标准溶液的配制(10 分钟) HCl 标准溶液的标定(15 分钟) 重点:HCl 标准溶液的标定方法 难点: 滴定终点的判断,指示剂颜色的观察 基本内容: 1、HCl 标准溶液的配制 根据 C1V1 = C2V2 的稀释定律,配制 1 0.1 − mol l 的盐酸标准液在通风橱内用洁净的小量筒量 取市售浓 HCl 4.2-4.5mL,倒入盛水的烧杯中,搅拌、冷却后移入 500mL 试剂瓶中,加 水稀释至 500mL 左右,盖上玻璃塞,摇匀。 2、HCl 标准溶液的标定 实验原理: Na B O 2HCl 5H O 4H BO 2NaCl 2 4 7 + + 2 = 3 3 +
pH = 5.1甲基红指示剂,黄色一微红实验步骤:准确称取硼砂0.4-0.6g于锥形瓶中,用30mL水溶解后,加1-2滴甲基红,用近似 0.1mol-L-1HCI 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即为终点。平行标定三份。数据记录及数据处理2×mx1000CHCI =(VHCI-ml,M硼砂=381.37)Mm砂VHCI教具与设备要求:酸式滴定管、铁架台、电子天平、锥形瓶、量筒思考题、作业:1、配制500mL0.10molL-1HCl溶液,应量取市售浓HCl多少mL?用量筒还是用吸量管量取?为什么?2、分别以硼砂、无水碳酸钠为基准物标定0.10mol-L-1HCI溶液时,实验原理如何?选用何种指示剂?为什么?颜色变化如何?3、分别以硼砂、无水碳酸钠为基准物标定0.10molL-1HCI溶液时,应称取的硼砂、无水碳酸钠的质量如何计算?4、如何计算 HCI浓度?5、能否采用已知准确浓度的 NaOH标准溶液标定HCI 浓度?应选用哪种指示剂?为什么?滴定操作时哪种溶液置于锥形瓶中?NaOH标准溶液应如何移取?实验报告要求: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实验讨论
pH = 5.1 甲基红指示剂,黄色—微红 实验步骤: 准确称取硼砂 0.4-0.6g 于锥形瓶中,用 30mL 水溶解后,加 1-2 滴甲基红, 用近似 0.1mol·L -1HCl 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即为终点。平行标定三份。 数据记录及数据处理 ( , 381.37) 2 1000 − = = 硼砂 硼砂 V ml M M V m C HCl HCl HCl 教具与设备要求: 酸式滴定管、铁架台、电子天平、锥形瓶、量筒 思考题、作业: 1、配制 500mL 0.10mol·L -1HCl 溶液,应量取市售浓 HCl 多少 mL?用量筒还是用吸量管 量取?为什么? 2、分别以硼砂、无水碳酸钠为基准物标定 0.10mol·L -1HCl 溶液时,实验原理如何?选用 何种指示剂?为什么?颜色变化如何? 3、分别以硼砂、无水碳酸钠为基准物标定 0.10mol·L -1 HCl 溶液时,应称取的硼砂、无水 碳酸钠的质量如何计算? 4、如何计算 HCl 浓度? 5、能否采用已知准确浓度的 NaOH 标准溶液标定 HCl 浓度?应选用哪种指示剂?为什 么?滴定操作时哪种溶液置于锥形瓶中?NaOH 标准溶液应如何移取? 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实验讨论
《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案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4 学时氢氧化标准钠溶液的配制与标定及乙酰水杨酸的课时安排含量测定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1.掌握标定碱标准溶液浓度的方法2.掌握碱式滴定管的使用及滴定终点的判断3.掌握乙酰水杨酸的含量测定的原理和操作方法;讲授提纲:标定碱标准溶液浓度(15分钟)乙酰水杨酸的含量测定的原理和操作方法(15分钟)重点:碱式滴定管的调零、体积读数,容量瓶、移液管的正确使用,邻苯二甲酸氢钾及乙酰水杨酸的正确称取(减重法);有效数字的取舍及确定难点:滴定终点的判断及掌握,半滴操作基本内容:实验原理:
《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氢氧化标准钠溶液的配制与标定及乙酰水杨酸的 含量测定 课时安排 4 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掌握标定碱标准溶液浓度的方法 2.掌握碱式滴定管的使用及滴定终点的判断 3.掌握乙酰水杨酸的含量测定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讲授提纲: 标定碱标准溶液浓度(15 分钟) 乙酰水杨酸的含量测定的原理和操作方法(15 分钟) 重点: 碱式滴定管的调零、体积读数,容量瓶、移液管的正确使用; 邻苯二甲酸氢钾及乙酰水杨酸的正确称取(减重法); 有效数字的取舍及确定 难点:滴定终点的判断及掌握,半滴操作 基本内容: 实验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