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岩体工程中的反分析方法主要内容:绪论有限元法正分析简要线弹性位移反分析粘弹性位移反分析工程应用
⚫ 绪 论 ⚫ 有限元法正分析简要 ⚫ 线弹性位移反分析 ⚫ 粘弹性位移反分析 ⚫ 工程应用 主要内容: 5 岩体工程中的反分析方法
5.1绪论5.1.1问题产生及发展历史随看上世纪六十年代,电子计算机的问世和快速发展,数值方法成为岩体工程问题分析的主要手段,如何确定本构模型和输入参数就成为这种手段能否成功应用的关键,在通过试验手段获得参数比较困难的背景下,通过现场测定位移反求地应力和岩体力学参数的“反分析方法”被提出,经过多年的研究,目前已成为岩石力学一个独立分支
5.1 绪 论 随着上世纪六十年代,电子计算机的问世和快速 发展,数值方法成为岩体工程问题分析的主要手段, 如何确定本构模型和输入参数就成为这种手段能否成 功应用的关键,在通过试验手段获得参数比较困难的 背景下,通过现场测定位移反求地应力和岩体力学参 数的“反分析方法”被提出,经过多年的研究,目前 已成为岩石力学一个独立分支。 5.1.1 问题产生及发展历史
岩石力学中的反分析最早由Kavangh(1973)、Gioda和Maier(1980)等人提出,Sakurai(1983)完成了岩体弹性模量和初始地应力的线弹性有限元位移反分析,此后又发展了弹塑性粘弹性、粘塑性等非线性位移反分析,并引入了误差分析、优化技术等一些手段,以求获得非线性反分析中的最佳值
岩石力学中的反分析最早由Kavangh (1973)、Gioda和Maier(1980)等人提出, Sakurai(1983)完成了岩体弹性模量和初始地应力 的线弹性有限元位移反分析,此后又发展了弹塑性、 粘弹性、粘塑性等非线性位移反分析,并引入了误差 分析、优化技术等一些手段,以求获得非线性反分析 中的最佳值
5.1.2正分析与反分析1正分析q(t)n(t)已知系统的模型已知输入求输出2反分析q(t)n(t)+(t)已知系统的模型求输入已知输出量测值q(t)已知系统的模型结构n(t)+ (t)2求模型未知参数已知输入已知输出量测值
5.1.2 正分析与反分析 已知系统的模型 已知输入 求输出 q(t) (t) 1 正分析 2 反分析 已知系统的模型 q(t) 求输入 已知输出量测值 (t) + (t) ① q(t) 已知输入 已知输出量测值 已知系统的模型结构 求模型未知参数 ② (t) + (t)
岩石力学中的反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0已知岩体的本构模型、初始地应力和位移量测值,求岩体物理力学参数:已知岩体的本构模型、物理力学参数和位移量测值,求初始地应力:③已知岩体的本构模型、物理力学参数、初始地应力和位移量测值,求开挖空间最佳几何形状:已知初始地应力和位移量测值,求岩体的本构模型及模型参数,即系统辨识。3反分析问题的特点多解性、无解性、不稳定性
岩石力学中的反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 已知岩体的本构模型、初始地应力和位移量测值, 求岩体物理力学参数; ② 已知岩体的本构模型、物理力学参数和位移量测 值,求初始地应力; ③ 已知岩体的本构模型、物理力学参数、初始地应 力和位移量测值,求开挖空间最佳几何形状; ④ 已知初始地应力和位移量测值,求岩体的本构模 型及模型参数,即系统辨识。 3 反分析问题的特点 多解性、无解性、不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