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丰区语文中考模拟试卷(二) 广丰区教研室 题号 总得分 得分 、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霎时(sha) 独俱慧眼屏息bing)葱笼 花圃(pu) 锋芒毕露嗥鸣(hao 幽寂 C、愧怍(hui) 穷愁潦倒 庇荫(yin)箱箧 D、窥伺(kui) 引颈受戮 蓬蒿(hao)清吟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原创) A、在困难面前,只要坚持不懈、永不放弃,一定会柳暗花明,获得成功。 B、遇到困难不要怕,我定会鼎力相助 C、现在,日月光华,周道如砥,已无人知道有过这么一棵树 D、要是开了这一个恶例,以后谁都可以借口有例可援。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原创) A、紧张的复习迎考阶段,班主任提出了考前复习迎考 B、“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个道理不言而喻就明 白 C、男教师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这青睐之间 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D、几个学校的班主任带领同学参加理化实验操作考试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原创) ①《萧红,我的姐妹》一文的描写在字里行间浸润着作者对萧红的挚爱,这 些描写有力地凸显了萧红的形象。②在写作中对人物进行多方面的立体描 写,对塑造人物形象有着重要的作用。③如“多年前,也是阳春三月,在那个蒲 公英刚刚发芽,河冰消融的地方,曾经留下过一个顽皮、聪颖而又倔强的小女孩 的身影”“萧红正穿着一身素白的旗袍,穿过呼兰河,在空旷的原野上独行
2017 年广丰区语文中考模拟试卷(二) 广丰区教研室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得分 得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 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霎时(shà) 独俱慧眼 屏息(bǐng) 葱笼 B、花圃(pú) 锋芒毕露 嘷鸣(háo) 幽寂 C、愧怍(huì) 穷愁潦倒 庇荫(yīn) 箱箧 D、窥伺(kuī) 引颈受戮 蓬蒿(hāo) 清吟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原创) A、在困难面前,只要坚持不懈、永不放弃,一定会柳暗花明,获得成功。 B、遇到困难不要怕,我定会鼎力相助。 C、现在,日月光华,周道如砥,已无人知道有过这么一棵树。 D、要是开了这一个恶例,以后谁都可以借口有例可援。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原创) A、紧张的复习迎考阶段,班主任提出了考前复习迎考。 B、“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个道理不言而喻就明 白。 C、男教师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这青睐之间, 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D、几个学校的班主任带领同学参加理化实验操作考试。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 分)(原创) ①《萧红,我的姐妹》一文的描写在字里行间浸润着作者对萧红的挚爱,这 些描写有力地凸显了萧红的形象。②在写作中对人物进行多方面的立体描 写,对塑造人物形象有着重要的作用。③如“多年前,也是阳春三月,在那个蒲 公英刚刚发芽,河冰消融的地方,曾经留下过一个顽皮、聪颖而又倔强的小女孩 的身影” “萧红正穿着一身素白的旗袍,穿过呼兰河,在空旷的原野上独行
④萧红女士坎坷而悲情的形象,在作者细腻的立体描写中凸显在读者眼前。⑤从 文中发现作者用细腻的感情、轻柔的笔法对萧红的形象进行塑造。 A、②⑤①④③B、②①⑤③④C、①②⑤③④D、①⑤③④② 5.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一道又一道菜从小谢厨师的手中送出,就像精美的艺术品。老顾客们安静地 细细地品尝着, A.就像欣赏彩画 B.就像鉴赏珍宝 C.他们就像咀嚼山珍海味D.他们就像品味专家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6-7题。(4分) 踏莎行·候馆梅残 欧阳修 候馆(1)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2)。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 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髙莫近危阑(3)倚。平芜(4)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 山外。 (1)候馆:驿馆舍。②2摇征辔(pei):指策马远行。(3)危阑:高楼上的栏杆。(4)平 芜:绵延不断的草地。 6、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这两句为全词之眼目,把离愁拟人 化,化抽象为具体。 B、上片写游子旅途中的离愁 C、开头之句描绘了一幅早春行旅图。 D、春山本无内外之别,词人将其界定,实际收入出居者念远的迷茫心境 7、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下片写想象中的闺中少妇的离愁,“寸寸”盈盈”写出了思绪的缠绵。 B、“楼髙莫近危阑倚这是行人的劝慰之辞,深情而体贴。 C、最后两句写少妇的凝望和想象,是游子想象闺中人凭高望远而不见所思之 人的情景
④萧红女士坎坷而悲情的形象,在作者细腻的立体描写中凸显在读者眼前。⑤从 文中发现作者用细腻的感情、轻柔的笔法对萧红的形象进行塑造。 A、②⑤①④③ B、②①⑤③④ C、①②⑤③④ D、①⑤③④② 5.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一道又一道菜从小谢厨师的手中送出,就像精美的艺术品。老顾客们安静地、 细细地品尝着, 。 A.就像欣赏彩画 B.就像鉴赏珍宝 C.他们就像咀嚼山珍海味 D.他们就像品味专家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 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 6-7 题。(4 分) 踏莎行·候馆梅残 欧阳修 候馆⑴梅残, 溪桥柳细。 草薰风暖摇征辔⑵。 离愁渐远渐无穷, 迢迢不断如 春水。 寸寸柔肠, 盈盈粉泪。 楼高莫近危阑⑶倚。 平芜⑷尽处是春山, 行人更在春 山外。 ⑴候馆:驿馆舍。⑵摇征辔(pèi):指策马远行。⑶危阑:高楼上的栏杆。⑷平 芜:绵延不断的草地。 6、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离愁渐远渐无穷, 迢迢不断如春水。”这两句为全词之眼目,把离愁拟人 化,化抽象为具体。 B、上片写游子旅途中的离愁。 C、开头之句描绘了一幅早春行旅图。 D、春山本无内外之别,词人将其界定,实际收入出居者念远的迷茫心境。 7、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下片写想象中的闺中少妇的离愁,“寸寸”“盈盈”写出了思绪的缠绵。 B、“楼高莫近危阑倚”这是行人的劝慰之辞,深情而体贴。 C、最后两句写少妇的凝望和想象,是游子想象闺中人凭高望远而不见所思之 人的情景
D、全词笔调平实质朴,清新雅致,寓情于景,含蓄深沉。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8-11题。(12分) 褚裒,字季野,康献皇后父也。“裒虽不言,而四时之气亦备矣。在官清约, 虽居方伯,恒使私童樵采。顷之,征为卫将军,领中书令。裒以中书铨管诏命, 不宜以姻戚居之,固让,诏以为左将卦、兖州刺史、都督兖州徐州之琅邪诸军事、 假节,镇金城,又领琅邪内史。季野初渡江,尝入东,至金昌亭,吴中豪右燕集 亭中。褚公虽素有重名,于时造次不相识别,敕左右多与茗汁,少著粽,汁尽辄 益,使终不得食。褚公饮讫,徐举手共语云:“褚季野。”于是四坐惊散,无不狼 狈。永和初,复征裒,将以为扬州、录尚书事。吏部尚书刘遐说裒曰:“会稽王 令德,国之周公也,足下宜以大政付之。”长史王胡之亦劝焉,于是固辞归藩, 季野南下,孙长乐于船中视之。言次,及刘真长死,孙流涕,因讽咏曰:“人 之云亡,邦国殄瘁。”褚大怒曰:“真长平生何尝相比数,而卿今日作此面向人!” 孙回泣向褚曰:“卿当念我!”时咸笑其才而性鄙。永和五年卒,年四十七,远近 嗟悼,吏士哀慕之。赠侍中、太傅,本官如故,谥曰元穆。 8、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敕/左右多与茗汁 B、吴中豪右燕/集亭中 C、时咸笑其才而性鄙D、于是/四坐惊散 9、解释文中加点词。(3分) (1)敕( )(2)辄( 10、翻译文中句子(4分) (1)、褚公虽素有重名,于时造次不相识别。(2分) (2)、会稽王令德,国之周公也,足下宜以大政付之。(2分) 11、结合文章内容,评价选文中的褚太傅?(3分) (三)古诗文积累(8分) 12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每空1分) (1)学而不思则罔, 悠然见南山。 (3)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4) 学诗谩有惊人句
D、全词笔调平实质朴,清新雅致,寓情于景,含蓄深沉。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 8-11 题。(12 分) 褚裒,字季野,康献皇后父也。“裒虽不言,而四时之气亦备矣。在官清约, 虽居方伯,恒使私童樵采。顷之,征为卫将军,领中书令。裒以中书铨管诏命, 不宜以姻戚居之,固让,诏以为左将卦、兖州刺史、都督兖州徐州之琅邪诸军事、 假节,镇金城,又领琅邪内史。季野初渡江,尝入东,至金昌亭,吴中豪右燕集 亭中。褚公虽素有重名,于时造次不相识别,敕左右多与茗汁,少著粽,汁尽辄 益,使终不得食。褚公饮讫,徐举手共语云:“褚季野。”于是四坐惊散,无不狼 狈。永和初,复征裒,将以为扬州、录尚书事。吏部尚书刘遐说裒曰:“会稽王 令德,国之周公也,足下宜以大政付之。”长史王胡之亦劝焉,于是固辞归藩, 季野南下,孙长乐于船中视之。言次,及刘真长死,孙流涕,因讽咏曰:“人 之云亡,邦国殄瘁。”褚大怒曰:“真长平生何尝相比数,而卿今日作此面向人!” 孙回泣向褚曰:“卿当念我!”时咸笑其才而性鄙。永和五年卒,年四十七,远近 嗟悼,吏士哀慕之。赠侍中、太傅,本官如故,谥曰元穆。 8、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敕/左右多与茗汁 B、吴中豪右燕/集亭中 C、时/咸笑其才而性鄙 D、于是/四坐惊散 9、解释文中加点词。(3 分) (1)敕( ) (2)辄( ) (3)咸( ) 10、翻译文中句子(4 分) (1)、褚公虽素有重名,于时造次不相识别。(2 分) (2)、会稽王令德,国之周公也,足下宜以大政付之。(2 分) 11、结合文章内容,评价选文中的褚太傅?(3 分) (三)古诗文积累(8 分) 12.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每空 1 分) (1)学而不思则罔 , . (2) ,悠然见南山。 (3)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4) ,学诗谩有惊人句
(5)念天地之悠悠, 中/华-资*源%库 (6) 英雄末路当磨折。 (7)白居易《观刈麦》中的“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写出了劳动人民 的矛盾心理,同样在《卖炭翁》中也有一句异曲同工的句 子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3-16题。(16分) 酒的怀念 酒,给我的记忆,始于那诱人的糖 每次家里来了客人,去合作社打酒的差使总由祖母交给我。灌满一瓶酒,多 余的零钱总被我大胆地换成花花绿绿的糖。口含着糖将酒交给祖母,祖母总要问 我口里含着什么,每当此时,我赶紧逃开,身后传来佯装的骂声 吃饭的时候,客人举起杯用嘴抿出悦耳的声响,响声还没停止,客人便迫不 及待问是什么酒。坐在桌旁的父亲虽不善饮,但对酒似乎知道得颇多,连声说: “饶州酒,饶州酿的酒。”客人大都是邻县的都昌县人,不甚了解饶州,于是父 亲主人般地说开来。客人有味地听着,当然不忘眯着眼抿干杯中的酒,当饶州轶 事讲完,满满的一瓶饶州酒也喝干了 于是,我很小就知道了饶州,那里除了有酒,还有响着机器的铁船,有很长 很长的石桥,有好高好高的楼房,还有许许多多买不完东西的商店。北京遥远得 没给我任何想象,它仅是一个课本上响亮的词语,它的全部意义被饶州代替,走 了一回饶州的人,似周游了世界般被孩子们盘问和尊敬。 我向往着饶州,甚于那甜死人的糖,这一切都缘于那酒。在大人的怂恿下, 我也试着喝酒,酒的滋味远没有想象中的饶州美好,直至一次微醉在如血的残阳 里,梦见画般的饶州,才似乎明白酒的妙处了。 学会喝酒,便开始替代不善饮的父亲陪客,慈祥的祖母满心欢喜地在旁看着。 她对我们管教甚严,来了客人小孩是不能上桌的,然而因为酒,我是一个例外 并得到赞赏。我也学着大人抿酒,说些应酬的话,忽然间发觉自己已长大,似乎 也该给客人讲些饶州的事
(5)念天地之悠悠, 。 中/华-资*源%库 (6) ,英雄末路当磨折。 (7)白居易《观刈麦》中的“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写出了劳动人民 的矛盾心理,同样在《卖炭翁》中也有一句异曲同工的句 子: , 三、现代文阅读。(30 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 13-16 题。(16 分) 酒的怀念 酒,给我的记忆,始于那诱人的糖。 每次家里来了客人,去合作社打酒的差使总由祖母交给我。灌满一瓶酒,多 余的零钱总被我大胆地换成花花绿绿的糖。口含着糖将酒交给祖母,祖母总要问 我口里含着什么,每当此时,我赶紧逃开,身后传来佯装的骂声。 吃饭的时候,客人举起杯用嘴抿出悦耳的声响,响声还没停止,客人便迫不 及待问是什么酒。坐在桌旁的父亲虽不善饮,但对酒似乎知道得颇多,连声说: “饶州酒,饶州酿的酒。”客人大都是邻县的都昌县人,不甚了解饶州,于是父 亲主人般地说开来。客人有味地听着,当然不忘眯着眼抿干杯中的酒,当饶州轶 事讲完,满满的一瓶饶州酒也喝干了。 于是,我很小就知道了饶州,那里除了有酒,还有响着机器的铁船,有很长 很长的石桥,有好高好高的楼房,还有许许多多买不完东西的商店。北京遥远得 没给我任何想象,它仅是一个课本上响亮的词语,它的全部意义被饶州代替,走 了一回饶州的人,似周游了世界般被孩子们盘问和尊敬。 我向往着饶州,甚于那甜死人的糖,这一切都缘于那酒。在大人的怂恿下, 我也试着喝酒,酒的滋味远没有想象中的饶州美好,直至一次微醉在如血的残阳 里,梦见画般的饶州,才似乎明白酒的妙处了。 学会喝酒,便开始替代不善饮的父亲陪客,慈祥的祖母满心欢喜地在旁看着。 她对我们管教甚严,来了客人小孩是不能上桌的,然而因为酒,我是一个例外, 并得到赞赏。我也学着大人抿酒,说些应酬的话,忽然间发觉自己已长大,似乎 也该给客人讲些饶州的事
中考那年第一次走进饶州,然而来不及去与想象中的饶州印证便被老师带进 考场,考完后又陶醉在答对试卷的喜悦之中,饶州给我留下的大概只有那美丽的 设考点的一中校园了。第二次走进饶州,带着一份激动与一位女笔友走在东湖的 夕阳里,耳边响着妇人捣衣的回响。离开饶州,竟想不起饶州的街道,只是清楚 地记得那轮美丽的夕阳和夕阳里那位女孩醉酒般的笑靥 与那位女孩的故事演绎至今,我们相聚在异地的一座小城,小城刚办一家酒 厂,酒的美丽的灯箱广告把小城的夜晚点缀得同样美丽,我们陶醉在酒般的爱情 河里,忘却饶州,忘却饶州的酒 一天傍晚,我们像往常一样在那人工筑起的亭园里漫步、聊天 亭园中央有座高耸的灯塔,园中的一切都蒙在它撒下的轻纱下。 那是什么?”她突然大叫起来,掩不住兴奋 我顺指望去,看见塔身上有则酒广告一一饶州酒。它孤儿般蜷缩在这寂静的 角落! 我的心一震,继而泪水浸淹上来。饶州已被洪水冲刷掉了她往日的辉 煌,饶州酒也在洪水般的商场中苦苦挣扎。看着那幅不起眼的广告,我似乎遥望 到家中的母亲正一日日老去,心如刀绞。忽而,我觉得对不起饶州了。 我默默离开那亭园,穿越异乡酒的广告灯箱投下的柔暗浮华,心中一直固执 地认为:最纯最美的酒在饶州 13、联系全文内容,简要列出作者喜爱酒的原因。(3分) 14、文中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2分) 15、这篇散文语言清新自然,试赏析下面语句,体会其特色。(4分) (1)北京遥远得没给我任何想象,它仅是一个课本上响亮的词语,它的全 部意义被饶州代替,走了一回饶州的人,似周游了世界般被孩子们盘问和尊敬。 (②)饶州已被洪水冲刷掉了她往日的辉煌,饶州酒也在洪水般的商场中苦 苦挣扎。 16、文章按照什么顺序行文的?找出相关词或短句加以佐证。(4分 17、这篇文章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1题。(14分)
中考那年第一次走进饶州,然而来不及去与想象中的饶州印证便被老师带进 考场,考完后又陶醉在答对试卷的喜悦之中,饶州给我留下的大概只有那美丽的 设考点的一中校园了。第二次走进饶州,带着一份激动与一位女笔友走在东湖的 夕阳里,耳边响着妇人捣衣的回响。离开饶州,竟想不起饶州的街道,只是清楚 地记得那轮美丽的夕阳和夕阳里那位女孩醉酒般的笑靥。 与那位女孩的故事演绎至今,我们相聚在异地的一座小城,小城刚办一家酒 厂,酒的美丽的灯箱广告把小城的夜晚点缀得同样美丽,我们陶醉在酒般的爱情 河里,忘却饶州,忘却饶州的酒。 一天傍晚,我们像往常一样在那人工筑起的亭园里漫步、聊天…… 亭园中央有座高耸的灯塔,园中的一切都蒙在它撒下的轻纱下。 “那是什么?”她突然大叫起来,掩不住兴奋。 我顺指望去,看见塔身上有则酒广告——饶州酒。它孤儿般蜷缩在这寂静的 角落! 我的心一震,继而泪水浸淹上来。饶州已被洪水冲刷掉了她往日的辉 煌,饶州酒也在洪水般的商场中苦苦挣扎。看着那幅不起眼的广告,我似乎遥望 到家中的母亲正一日日老去,心如刀绞。忽而,我觉得对不起饶州了。 我默默离开那亭园,穿越异乡酒的广告灯箱投下的柔暗浮华,心中一直固执 地认为:最纯最美的酒在饶州。 13、联系全文内容,简要列出作者喜爱酒的原因。(3 分) 14、文中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2 分) 15、这篇散文语言清新自然,试赏析下面语句,体会其特色。(4 分) (1) 北京遥远得没给我任何想象,它仅是一个课本上响亮的词语,它的全 部意义被饶州代替,走了一回饶州的人,似周游了世界般被孩子们盘问和尊敬。 (2) 饶州已被洪水冲刷掉了她往日的辉煌,饶州酒也在洪水般的商场中苦 苦挣扎。 16、文章按照什么顺序行文的?找出相关词或短句加以佐证。(4 分) 17、这篇文章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8—21 题。(1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