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40分钟分值: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触摸汉字(6分) ①生命又像一颗小树,他也许开出满树的繁花,蜂蝶围绕着他飘翔暄闹,小鸟在枝头 欣赏唱歌,他会听见黄莺淸吟,杜鹃啼血,也许还听见枭鸟的怪鸣。②他长到最茂盛的中年, 他伸展出他如盖的农阴,来yin庇树下的幽花芳草,他结出累累的果实,来呈现大地无 尽的甜美与芳馨()。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1分)芳馨(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1分)yin( )庇 3)找出并改正第①句中的两个错别字。(2分) ()改为( ()改为( (3)下边是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一则财富广告,用字巧妙,颇有意味。请你分别说说两 个加点“理”字的不同含义。(2分) 你不理①财,财不理②你。答: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有一项是( )2分 A、我市的教师队伍中,骨干教师逐年増多,呈现出人才济济的好景象 B、突然有人横穿马路,这辆小汽车急忙戛然而止 C、2009年的春晩,小沈阳惟妙惟肖、技惊四座的表演,获得全国观众高声叫好,从而 炮走红,身价百倍 D、光武农贸大市场里,各种水果应有尽有,不胜枚举 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世界上的事总是这样。一个人,如果后来成了人物,则他小时候的优点固然是优点, 即便是缺 点也无妨看作优点。 B、生物学专家给大家讲了许多有关人类起源、人类进化、地球生物环境的演变以及如何 保护和科 学利用地球资源的知识。 C、以基地组织为首的恐怖分子在世界各地制造的一桩桩流血事件,是对人类文明的肆意 践踏
2009/2010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40 分钟 分值:150 分 ) 一、积累与运用(35 分) 1、触摸汉字(6 分) ①生命又像一颗小树,他也许开出满树的繁花,蜂蝶围绕着他飘翔暄闹,小鸟在枝头 欣赏唱歌,他会听见黄莺清吟,杜鹃啼血,也许还听见枭鸟的怪鸣。②他长到最茂盛的中年, 他伸展出他如盖的农阴,来 yìn 庇树下的幽花芳草,他结出累累的果实,来呈现大地无 尽的甜美与芳馨( )。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1 分) 芳馨.( )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1 分) yìn( )庇 (3)找出并改正第①句中的两个错别字。(2 分) ( )改为( ) ( )改为( ) (3)下边是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一则财富广告,用字巧妙,颇有意味。请你分别说说两 个加点“理”字的不同含义。(2 分) 你不理 ① 财,财不理 ② 你。答: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有一项是( )2 分 A、我市的教师队伍中,骨干教师逐年增多,呈现出人才济济 ....的好景象。 B、突然有人横穿马路,这辆小汽车急忙戛然而止 ....。 C、2009 年的春晚,小沈阳惟妙惟肖 ....、技惊四座的表演,获得全国观众高声叫好,从而一 炮走红,身价百倍。 D、光武农贸大市场里,各种水果应有尽有,不胜枚举 ....。 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2 分) A、世界上的事总是这样。一个人,如果后来成了人物,则他小时候的优点固然是优点, 即便是缺 点也无妨看作优点。 B、生物学专家给大家讲了许多有关人类起源、人类进化、地球生物环境的演变以及如何 保护和科 学利用地球资源的知识。 C、以基地组织为首的恐怖分子在世界各地制造的一桩桩流血事件,是对人类文明的肆意 践踏
D、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能否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4、腹有诗书气自华:请根据你的积累完成相关的诗句。(10分) (1)关关睢鸠,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 2)李白的《行路难》中最能表现他面对挫折积极向上,对理想执着追求的诗句是 (3)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被誉为“妙手回春”的名句 是 (4)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被誉为“天然奇偶”的两句是: (5)学校文学社举行成语积累竞赛活动,主持人问:“当我们形容一处人迹罕至不受世俗 沾染的美好环境时,常引用的成语是什么?”酷爱古诗文的小文同学应声答道:“是陶渊明 笔下的 (6)陈水扁要搞“台独”,遭到了海峡两岸人民的强烈反对,这正如《孟子》中所写的那 样 (7)古代送别诗中,有很多情景交融的佳句,虽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之情 思,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请写出中学学过的唐诗中这样的诗句 (8)天下亭台楼阁,因诗文而闻名的很多,如黄鹤楼、岳阳楼、醉翁亭、滕王阁等。请任 选一座,写出与之相关的连续两句 (9)品读古代先贤的诗文,我们能从中读出他们爱国爱民的高尚情操。读《陈涉世家》, 你能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看岀陈胜年青时远大的理想抱负;读《捕蛇者说》,你能从 品出柳宗元对百姓疾苦的人文关怀和对统治政策的不满:读 》,你能从“ ”读出 5、名著导读。(3分) 《骆驼祥子》是 (作家)自己最钟爱的一部作品。小说写了祥子三起三落的经 历,为我们描绘了北平一个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请根据下边的提示,补写出祥子失车的主要 情节。 第一次,他用辛辛苦苦积攒了三年的钱买了一辆车,可
D、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能否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4、腹有诗书气自华:请根据你的积累完成相关的诗句。(10 分) (1)关关睢鸠,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 (2)李白的《行路难》中最能表现他面对挫折积极向上,对理想执着追求的诗句是: , 。 (3)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被誉为“妙手回春”的名句 是: , 。 (4)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被誉为“天然奇偶”的两句是: , 。 (5)学校文学社举行成语积累竞赛活动,主持人问:“当我们形容一处人迹罕至不受世俗 沾染的美好环境时,常引用的成语是什么?”酷爱古诗文的小文同学应声答道:“是陶渊明 笔下的 。” (6)陈水扁要搞“台独”,遭到了海峡两岸人民的强烈反对,这正如《孟子》中所写的那 样,“ , ”。 (7)古代送别诗中,有很多情景交融的佳句,虽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之情 思,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请写出中学学过的唐诗中这样的诗句: “ , 。” (8)天下亭台楼阁,因诗文而闻名的很多,如黄鹤楼、岳阳楼、醉翁亭、滕王阁等。请任 选一座,写出与之相关的连续两句。 , (9)品读古代先贤的诗文,我们能从中读出他们爱国爱民的高尚情操。读《陈涉世家》, 你能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看出陈胜年青时远大的理想抱负;读《捕蛇者说》,你能从 “ ”品出柳宗元对百姓疾苦的人文关怀和对统治政策的不满;读 《 》,你能从“ ”读出 。 5、名著导读。(3 分) 《骆驼祥子》是_________(作家)自己最钟爱的一部作品。小说写了祥子三起三落的经 历,为我们描绘了北平一个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请根据下边的提示,补写出祥子失车的主要 情节。 第一次,他用辛辛苦苦积攒了三年的钱买了一辆车,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他没有灰心,从头再来,拼命攒钱,可车还没买上,钱就被孙侦探敲诈去了; 第三次,他与虎妞结婚后用虎妞的钱买了车,可好景不长, 综合性学习(10分) 近年来,全市掀起“四城同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和国家园林城市)热潮,目的是想全面提升城市功能,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抓住新的经济发 展机遇。阅读下列题目并作答 (1)某中学为了配合文明城市建设,争做文明小市民,想组织一系列的活动,请你为学校 出谋划策。(2分) 活动一:“文明小市民从我做起”主题演讲赛 活动二: 活动三: (2)文明行为深入于细节中,但有些同学很不注意一些细节场地的文明行为,请你为下列 场地各写一句宣传标语,倡导同学们的文明行为。(6分) 餐厅里 楼道里 垃圾箱旁」 (3)作为中学生的你能想象出达标后的盐城是怎样的吗?请用优美的语言加以描述(必须 用修辞并不少于40字) 、阅读感悟(55分) (一)诗歌天地(5分)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 7、诗歌讲究炼字,字字传神,句句精炼。请从诗歌中找出一例并加以赏析。(2分) 8、“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是流传千古的名句,说说它好在哪里。(3分) (二)文言经典(1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醉翁亭记
第二次,他没有灰心,从头再来,拼命攒钱,可车还没买上,钱就被孙侦探敲诈去了; 第三次,他与虎妞结婚后用虎妞的钱买了车,可好景不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综合性学习(10 分) 近年来,全市掀起“四城同创”( 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和国家园林城市)热潮,目的是想全面提升城市功能,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抓住新的经济发 展机遇。阅读下列题目并作答。 (1)某中学为了配合文明城市建设,争做文明小市民,想组织一系列的活动,请你为学校 出谋划策。(2 分) 活动一:“文明小市民从我做起”主题演讲赛。 活动二: 活动三: (2)文明行为深入于细节中,但有些同学很不注意一些细节场地的文明行为,请你为下列 场地各写一句宣传标语,倡导同学们的文明行为。(6 分) 餐厅里 楼道里 垃圾箱旁 (3)作为中学生的你能想象出达标后的盐城是怎样的吗?请用优美的语言加以描述(必须 用修辞并不少于 40 字) 二、阅读感悟(55 分) (一)诗歌天地(5 分)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7、诗歌讲究炼字,字字传神,句句精炼。请从诗歌中找出一例并加以赏析。(2 分) 8、“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是流传千古的名句,说说它好在哪里。(3 分) (二)文言经典(15 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 分)醉翁亭记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 水声潺潺而泻岀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 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輒醉,而年又最 高,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 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 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 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 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 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9.本文作者是欧阳修,自号醉翁,晚年又号 他是 (朝代)著名文学家。 (1分)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1)翼然临于泉上者( (2)佳木秀而繁阴( (3)山肴野蔌( (4)觥筹交错( 1.文章第二自然段不仅写出了朝暮之景,还描绘了四时的景物变化。作者抓住了甲时的哪 些景物来表现山水之美?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2分) 12.作者为我们展示了风光绮丽的自然美景之后,又在第三自然段描绘了“滁人游”“太守 宴”“众宾欢”“太守醉”四幅图画。请体会作者为什么首先描绘“滁人游”这幅画面。(2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 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 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 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 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 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 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 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 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9.本文作者是欧阳修,自号醉翁,晚年又号 ,他是 (朝代)著名文学家。 (1 分)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 分) (1)翼然..临于泉上者( ) (2)佳木秀.而繁阴( ) (3)山肴野蔌.( ) (4)觥.筹交错( ) 11.文章第二自然段不仅写出了朝暮之景,还描绘了四时的景物变化。作者抓住了甲时的哪 些景物来表现山水之美?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2 分) 答: 12.作者为我们展示了风光绮丽的自然美景之后,又在第三自然段描绘了“滁人游”“太守 宴”“众宾欢”“太守醉”四幅图画。请体会作者为什么首先描绘“滁人游”这幅画面。(2
13.“言在笔先,意在笔后”,作者放情林木,纵意山水,让我们通过这美丽的风景体会到 了太守独特的游乐情怀。你认为作者在此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分) 答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予少家汉东①,汉东僻陋无学者,吾家又贫无藏书。州南有大姓李氏者,其子尧辅②颇 好学。予为儿童时,多游其家。见有弊筐贮故书在壁间,发而视之,得唐《昌黎先生文集》 六卷,脱落颠倒,无次序;因乞李氏以归。读之,见其言深厚而雄博,然予犹少,未能悉究 其义,徒见其浩然无涯,若可爱。(节选自欧阳修《记旧本韩文后》) 【注】①汉东:汉水以东,指随州(今湖北随州)。欧阳修四岁丧父,往随州依靠叔父生活 ②尧辅:是大姓李氏的儿子。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 (1)贮故书在壁间() (2)徒见其浩然无涯() 15.短文叙述了欧阳修得到《昌黎先生文集》六卷的经过,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橛括出来。(2 分) 16.欧阳修儿时,在李家见到“脱落颠倒,无次序”的书籍,竟然“因乞李氏以归”。对此 你有怎样的感受?(2分 (二)含英咀华: 小说粘住你我他(15分) ①为什么名著能够经受时间和文化的洗礼而流传下来?有人说是因为它们文字优美,有 人说是因为它们故事情节动人,还有人说它们深刻地剖析了人性。最近一项对英国维多利亚 文学的读者调査发现,最后一种说法可能是小说具有持久魅力的重要原因,因为小说反映了
分) 答: 13.“言在笔先,意在笔后”,作者放情林木,纵意山水,让我们通过这美丽的风景体会到 了太守独特的游乐情怀。你认为作者在此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 分) 答: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 分) 予少家汉东①,汉东僻陋无学者,吾家又贫无藏书。州南有大姓李氏者,其子尧辅②颇 好学。予为儿童时,多游其家。见有弊筐贮故书在壁间,发而视之,得唐《昌黎先生文集》 六卷,脱落颠倒,无次序;因乞李氏以归。读之,见其言深厚而雄博,然予犹少,未能悉究 其义,徒见其浩然无涯,若可爱。 (节选自欧阳修《记旧本韩文后》) 【注】①汉东:汉水以东,指随州(今湖北随州)。欧阳修四岁丧父,往随州依靠叔父生活。 ②尧辅:是大姓李氏的儿子。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 分) (1)贮故.书在壁间( ) (2)徒见其浩然无涯.( ) 15.短文叙述了欧阳修得到《昌黎先生文集》六卷的经过,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2 分) 答: 16.欧阳修儿时,在李家见到“脱落颠倒,无次序”的书籍,竟然“因乞李氏以归”。对此 你有怎样的感受?(2 分) 答: (二)含英咀华: 小说粘住你我他(15 分) ①为什么名著能够经受时间和文化的洗礼而流传下来?有人说是因为它们文字优美,有 人说是因为它们故事情节动人,还有人说它们深刻地剖析了人性。最近一项对英国维多利亚 文学的读者调查发现,最后一种说法可能是小说具有持久魅力的重要原因,因为小说反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