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湖区2012年春学期九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 语文试题 20124 、积累与运用。(35分) 1.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1)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5))欧阳修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孟子也说过意思相近的一句话 (6)李白《行路难》中,坚信自己报效国家的远大抱负可以实现,对未来充满信心的 诗句是 (7)诗人总能从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规律中得到启发:朱熹面对一池碧水,感悟“问渠哪 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龚自珍凝视一地花瓣,顿悟 2.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答题。(4分) 似水流年,岁月在身后淡去,身边的繁华令我们忘了诗情画意。还有多少人会在落叶飘 零时感伤?又有多少人会在花前月下mo()然回首? 子夜,提一壶清茶,独上月台,点一盏寂寞,盈一季清辉,思绪飘渺,心在徜徉,徜徉 于这夜的沉寂 仰望碧空,丰盈晶润,静美如昔,却已物事人非。一束束伤感的情愫()在这个月夜 里缓缓升腾,空气中弥()漫着丝丝愁绪,月不圆人亦不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3分) 然 情愫 弥漫 (2)文中有一个错别字,找出来并订正:字应为_字。(1分)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有人把那些只读书而不假思索的人称为“书橱”,也有人称这种人为“书虫”、 “书迷”、“书呆子” B.这位先生关于近代欧洲文化的大作,几乎每一页都会有文字让我感到莫名的激 动,以至情不自禁地拍案叫绝。 C.歹徒在向人勒索巨额钱款时猝死于作案现场,他一生恶贯满盈,真是死得其所 D.他的讲演深入浅出、居高临下地阐述了青年的前途与国家现代化事业之间的关系 反响十分热烈
亭湖区 2012 年春学期九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 语 文 试 题 2012.4 一、积累与运用。(35 分) 1.古诗文名句默写。(10 分) (1)采菊东篱下, 。 ( 陶渊明《饮酒》 ) (2)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3)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4)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5))欧阳修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孟子也说过意思相近的一句话: “ , 。” (6)李白《行路难》中,坚信自己报效国家的远大抱负可以实现,对未来充满信心的 诗句是: , 。 (7)诗人总能从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规律中得到启发:朱熹面对一池碧水,感悟“问渠哪 清 如 许 ? 为 有 源 头 活 水 来 ” ; 龚 自 珍 凝 视 一 地 花 瓣 , 顿 悟 “ , ”。 2.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答题。(4 分) 似水流年,岁月在身后淡去,身边的繁华令我们忘了诗情画意。还有多少人会在落叶飘 零时感伤?又有多少人会在花前月下 mò( )然回首? 子夜,提一壶清茶,独上月台,点一盏寂寞,盈一季清辉,思绪飘渺,心在徜徉,徜徉 于这夜的沉寂。 仰望碧空,丰盈晶润,静美如昔,却已物事人非。一束束伤感的情愫.( )在这个月夜 里缓缓升腾,空气中弥.( )漫着丝丝愁绪,月不圆人亦不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3 分) mò 然 情愫._. 弥.漫 (2)文中有一个错别字,找出来并订正: 字应为 字。(1 分)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有人把那些只读书而不假思索 ....的人称为“书橱”,也有人称这种人为“书虫”、 “书迷”、“书呆子”。 B.这位先生关于近代欧洲文化的大作,几乎每一页都会有文字让我感到莫名的激 动,以至情不自禁地拍案叫绝 ....。 C.歹徒在向人勒索巨额钱款时猝死于作案现场,他一生恶贯满盈,真是死得其所 ....。 D.他的讲演深入浅出、居高临下 ....地阐述了青年的前途与国家现代化事业之间的关系, 反响十分热烈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在贵重物品展览期间,如何防止贵重展品免遭盗窃或抢劫,是组织者深感头痛的事 B.打开《莎士比亚戏剧集》,如同打开百宝箱,使人眼花缭乱,处处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闪现着艺术的光芒 C.运用仪器来观察世界开阔了人们的视野,由此也改变了我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 D.三年来的“旅游兴市”竞成为今天发展核电的障碍,这是 地方政府当初始料未及的 5、观察下面这幅图,按要求答题。()(4分) 含 成长不能无“输” ①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画面的内容。(30字以内)(2分) 我的表述: ②图画一定触动了你心灵的感悟,请选择某方面,谈谈你的感悟。(20字以内)(2分) 我的感悟 6.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2分) 静坐在一间十分精致的小房子里 独守这精美的小屋和这古老而又新颖的 筒车,我无法不静坐如莲 ①这是被冬日的阳光镀亮的色泽②小房子的侧边安置着一架同样是金色的筒车 ③因此它总是散发着一股阳光的气息和温暖④小房子是金色的 A.④③②①B.④①③②C.④②③①D.②③④① 7、阅读名著,回答问题。(4分) (1)“他装出很有自信能找到搜寻的人或者找到出洞的路的样子,然后,他手拿着风筝线, 手脚并用地在一条通道里往前爬,饥饿使他备受煎熬,而大限将临的预感则使他心如刀割。” 文中的“他”指的是谁?请揣摩一下他此刻的内心世界。(2分) (2)下列对名著中的评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白骨精是《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西天取经途中所遇到的一个妖怪,她曾先后变 成年轻女子、老妇人和老公公来哄騙唐僧师徒,但都未能逃过孙悟空的火眼金睛。 B.《朝花夕拾》是鲁迅所作的回忆性散文集,含《猫·狗·鼠》《二十四孝图》《五 猖会》等,共十篇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刻画了主人公保尔在双目失明以后,通过写作实 现人生价值。 D.《格列佛游记》是乔纳森·斯威夫特的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用丰富的讽刺 手法和虚构幻想的离奇情节,深刻的剖析了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 8.语文综合实践活动(7分) 学校学生会正在筹办一次以“赞美华夏文化”为主题的竞赛活动,筹办过程中你要完成 下列任务: (1)下面是活动主持人准备用的开场词。主持人请你在横线位置帮他写出排比句 的最后一句。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华夏文化博大精深∶我爱那“飞流直下三干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我爱那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的泰山极顶;我爱那“奔流到海不复归″的九曲黄河;我爱那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在贵重物品展览期间,如何防止贵重展品免遭盗窃或抢劫,是组织者深感头痛的事。 B.打开《莎士比亚戏剧集》,如同打开百宝箱,使人眼花缭乱,处处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闪现着艺术的光芒。 C.运用仪器来观察世界开阔了人们的视野,由此也改变了我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 D.三年来的“旅游兴市”竟成为今天发展核电的障碍,这是地方政府当初始料未及的。 5、观察下面这幅图,按要求答题。( )(4分) ①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画面的内容。(30 字以内)(2 分) 我的表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②图画一定触动了你心灵的感悟,请选择某方面,谈谈你的感悟。(20 字以内)( 2 分 ) 我的感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静坐在一间十分精致的小房子里。 。独守这精美的小屋和这古老而又新颖的 筒车,我无法不静坐如莲。 ①这是被冬日的阳光镀亮的色泽 ②小房子的侧边安置着一架同样是金色的筒车 ③因此它总是散发着一股阳光的气息和温暖 ④小房子是金色的 A.④③②① B.④①③② C.④②③① D.②③④① 7、阅读名著,回答问题。(4 分) (1)“他装出很有自信能找到搜寻的人或者找到出洞的路的样子,然后,他手拿着风筝线, 手脚并用地在一条通道里往前爬,饥饿使他备受煎熬,而大限将临的预感则使他心如刀割。” 文中的“他”指的是谁?请揣摩一下他此刻的内心世界。(2 分) (2)下列对名著中的评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白骨精是《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西天取经途中所遇到的一个妖怪,她曾先后变 成年轻女子、老妇人和老公公来哄骗唐僧师徒,但都未能逃过孙悟空的火眼金睛。 B.《朝花夕拾》是鲁迅所作的回忆性散文集,含《猫·狗·鼠》《二十四孝图》《五 猖会》等,共十篇。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刻画了主人公保尔在双目失明以后,通过写作实 现人生价值。 D.《格列佛游记》是乔纳森·斯威夫特的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用丰富的讽刺 手法和虚构幻想的离奇情节,深刻的剖析了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 8.语文综合实践活动(7 分) 学校学生会正在筹办一次以“赞美华夏文化”为主题的竞赛活动,筹办过程中你要完成 下列任务: (1) 下面是活动主持人准备用的开场词。主持人请你在横线位置帮他写出排比句 的最后一句。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华夏文化博大精深:我爱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我爱那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的泰山极顶;我爱那“奔流到海不复归”的九曲黄河;我爱那
“两岸猿声啼不住”的长江三峡;我爱那“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古朴塞北;我爱那“日出江 花红胜火”的秀丽江南……我爱这些被诗文歌咏的景致,但我更爱诗文所表达的情怀。我从 诗文中学到了“安得广厦干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献身精神;学到了“谁道人生无 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超脱与豁达;学到了 朋友:就让我们一起 启程,踏上欣赏华夏文化的快乐之旅吧。 (2分) (2)下面文字是老师准备向学生讲的一段话,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3分) 学习古诗文的目的是恰当自如地运用它,但前提是要积累一定的数量。分类整理是积累 的有效方法。分类整理标准多样,比如把关于表现忧国忧民、怀才不遇、归隐田园、思乡念 亲等主题的诗句分别归为一类,把关于表达哀怨忧愁、欣喜欢快、离愁别恨等情感的诗句分 别归纳为一类,把关于描写舂夏秋冬四季的诗句分别归为一类,把关于描绘流水、落花、杨 柳、荷花等的诗句分别归为一类。通过这样的积累,在一定的写作情境中就会意到滗笔随,左 右逢源。 (3)下面是主持人要用的结束语,开头选哪一句领起下文众说纷纭,请你为他选择一个 合适的句子填入文段横线处。(2分)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深邃如江海,有孔孟老庄滋育华夏;唐朝宋代, 诗人词家,浩繁如星辰,有李杜苏辛光耀神州;明清之时,小说大成,精彩似锦绣,有罗 施吴曹扮靓文坛。美哉,中华文化!壮哉,华夏文明! A.古往今来,骚人墨客留其名 历史匆匆,帝王将相今何在 C.回溯历史长河,我们为人类奔涌的诗情而赞叹 D.追寻中国文化史的足迹,我们为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而自豪 二、阅读理解。(55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两题。(7分) [甲]送社少府之任蜀川[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乙]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9.这是两首送别诗。其中“五津”和“五溪”在这两首诗中具有怎样相同的作用?(3 分) 10.比较这两首诗在表现作者情感方面的不同之处。(4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1-15题。(15分)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 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 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l微斯人,吾谁 与归? 【乙】初,范文正公,贬饶州。朝延方治朋党②,士大夫莫敢往别,王质独扶病饯于 国门。大臣责之日君乃长者也何自陷朋党?王质日:“范公天下贤者,质 何敢望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矣!”闻者为之缩颈。 选自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两岸猿声啼不住”的长江三峡;我爱那“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古朴塞北;我爱那“日出江 花红胜火”的秀丽江南……我爱这些被诗文歌咏的景致,但我更爱诗文所表达的情怀。我从 诗文中学到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献身精神;学到了“谁道人生无 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超脱与豁达;学到了 。朋友:就让我们一起 启程,踏上欣赏华夏文化的快乐之旅吧。 (2 分) (2)下面文字是老师准备向学生讲的一段话,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3 分) 学习古诗文的目的是恰当自如地运用它,但前提是要积累一定的数量。分类整理是积累 的有效方法。分类整理标准多样,比如把关于表现忧国忧民、怀才不遇、归隐田园、思乡念 亲等主题的诗句分别归为一类,把关于表达哀怨忧愁、欣喜欢快、离愁别恨等情感的诗句分 别归纳为一类,把关于描写春夏秋冬四季的诗句分别归为一类,把关于描绘流水、落花、杨 柳、荷花等的诗句分别归为一类。通过这样的积累,在一定的写作情境中就会意到笔随,左 右逢源。 (3)下面是主持人要用的结束语,开头选哪一句领起下文众说纷纭,请你为他选择一个 合适的句子填入文段横线处。(2 分)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深邃如江海,有孔孟老庄滋育华夏;唐朝宋代, 诗人词家,浩繁如星 辰,有李杜苏辛光 耀神州;明清之时,小说大成,精彩似锦绣,有罗 施吴曹扮靓文坛。美哉,中华文化!壮哉,华夏文明! A.古往今来,骚人墨客留其名 B.历史匆匆,帝王将相今何在 C.回溯历史长河,我们为人类奔涌的诗情而赞叹 D.追寻中国文化史的足迹,我们为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而自豪 二、阅读理解。(55 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 8—9 两题。(7 分) [甲]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唐]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乙]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9. 这是两首送别诗。其中“五津”和 “五溪”在这两首诗中具有怎样相同的作用?(3 分) 10.比较这两首诗在表现作者情感方面的不同之处。(4 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1-15题。(15分)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 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 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 与归? 【乙】 初,范文正公①,贬饶州。朝延方治朋党②,士大夫莫敢往别,王质独扶病饯于 国门。大臣责之曰君乃长者也何自陷朋 党 ?王 质 曰 :“ 范 公 天 下 贤 者 , 质 何 敢 望 之 ; 若 得 为 范 公 党 人 , 公 之 赐 质 厚 矣 !” 闻 者 为 之 缩 颈 。 (选自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注释】①范文正公:范仲淹谥号文正 ②朋党:专有名词,古代特指为争权夺利、排斥异己而结合起来的集团。 1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 或异二者之为 (2)微斯人,吾谁与归 3)若得为范公党人 1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安求其能千里也 B.不以物喜 以光先帝遗德 C.质何敢望之 先达德隆望尊 D.闻者为之缩颈 鸡犬相闻 13.请用现代汉语翻泽下面句子。(4分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王质独扶病饯于国门 14.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大臣责之日君乃长者也何自陷朋党? 15.细读选文,回答问题。(4分) (1)甲文表现了范仲淹怎样的志向?(1分 (2)范仲淹感叹“微斯人,吾谁与归”,乙文中的王质是否称得上与范仲淹志同道合的 人?并请说明理由。(3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19题。(13分) 用善良做底色 松韵 天气冷得岀奇,寒风咆哮着卷起雪花,升腾起呛人的白烟。 温暖的红砖房里,母亲在厨房里忙碌着,柴火在灶坑里噼啪作响,锅上冒着润白的蒸气 我和弟弟早就饿了,正眼巴巴地等待着第一锅酸菜肉蒸饺出笼 这时,有人叫门。父亲出去片刻,带回一个衣着单薄的外乡人来。看上去是个20多岁 的农民,但是很年轻,嘴唇都发青了,显然在风雪中冻了很久 这丝棉很好的,你看看。”他说着,卸下肩上的旧麻袋,就要往外掏丝棉。 别拿了,我不买丝棉。”父亲止住了他,“外面太冷,请你进屋暖和暖和『“哦,不买? 不买啊?这丝棉好,真的很好。”他有些失望,坐在暖和的火墙旁,一时却也并不想挪动 这时,母亲端上了两大盘热腾腾的酸菜肉蒸饺。“你一定饿了,吃几个饺子挡挡寒吧 母亲看着仍有些哆嗦的他,把筷子递过去。 那人的确是饿了,推辞了一下,便接过筷子狼吞虎咽起来。当他意识到我们一家人还没 吃饭时两盘蒸饺只剩下了小半盘他尴尬地抬起来窘迫不安地嗫嗝道:这…….我….我 你们,你们还没吃吧? 母亲笑道:“还有呢,你要吃饱了啊 蒸饺的确还有,可那一笼是纯素馅儿的,一丁点儿肉都没放。 弟弟捏了捏我的衣角,嘟起嘴来。 盘半的蒸饺,对他来说可能也就六分饱,但无论如何他也不肯再吃了, 接下来的聊天中,我们知道他是安徽的农民,跟父亲弟弟一起到北方贩丝棉,没想到折 了本,近年关了,打算把剩下的丝棉低价处理了,好歹挣回返乡的路费 我兄弟的脚 冻坏了,他跟我父亲在车站蹲着呢。今儿天太冷,没让他们出来,我寻思把最后一包丝棉
【注释】①范文正公:范仲淹谥号文正。 ②朋党:专有名词,古代特指为争权夺利、排斥异己而结合起来的集团。 1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 分) (1)或.异二者之为: (2)微斯人,吾谁与归.: (3)若.得为范公党人: 1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予尝 求.古仁人之心 安 求.其能千里也 B.不以.物喜 以.光先帝遗德 C.质何敢望.之 先达德隆望.尊 D.闻.者为之缩颈 鸡犬相闻. 1 3 . 请 用 现 代 汉 语 翻 泽 下 面 句 子 。 ( 4 分 )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王质独扶病饯于国门。 14.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大臣责之日君乃长者也何自陷朋党? 15.细读选文,回答问题。(4分) (1)甲 文 表 现 了 范 仲 淹 怎 样 的 志 向 ?( 1分 ) (2)范仲淹感叹“微斯人,吾谁与归”,乙文中的王质是否称得上与范仲淹志同道合的 人?并请说明理由。(3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6—19 题。(13 分) 用善良做底色 松 韵 天气冷得出奇,寒风咆哮着卷起雪花,升腾起呛人的白烟。 温暖的红砖房里,母亲在厨房里忙碌着,柴火在灶坑里噼啪作响,锅上冒着润白的蒸气。 我和弟弟早就饿了,正眼巴巴地等待着第一锅酸菜肉蒸饺出笼。 这时,有人叫门。父亲出去片刻,带回一个衣着单薄的外乡人来。看上去是个 20 多岁 的农民,但是很年轻,嘴唇都发青了,显然在风雪中冻了很久。 “这丝棉很好的,你看看。”他说着,卸下肩上的旧麻袋,就要往外掏丝棉。 “别拿了,我不买丝棉。”父亲止住了他,“外面太冷,请你进屋暖和暖和!”“哦,不买? 不买啊?这丝棉好,真的很好。”他有些失望,坐在暖和的火墙旁,一时却也并不想挪动。 这时,母亲端上了两大盘热腾腾的酸菜肉蒸饺。“你一定饿了,吃几个饺子挡挡寒吧!” 母亲看着仍有些哆嗦的他,把筷子递过去。 那人的确是饿了,推辞了一下,便接过筷子狼吞虎咽起来。当他意识到我们一家人还没 吃饭时,两盘蒸饺只剩下了小半盘。他尴尬地抬起来,窘迫不安地嗫嚅道:“这 ……我……我…… 你们,你们还没吃吧?” 母亲笑道:“还有呢,你要吃饱了啊!” 蒸饺的确还有,可那一笼是纯素馅儿的,一丁点儿肉都没放。 弟弟捏了捏我的衣角,嘟起嘴来。 一盘半的蒸饺,对他来说可能也就六分饱,但无论如何他也不肯再吃了。 接下来的聊天中,我们知道他是安徽的农民,跟父亲弟弟一起到北方贩丝棉,没想到折 了本,近年关了,打算把剩下的丝棉低价处理了,好歹挣回返乡的路费。 “我兄弟的脚 冻坏了,他跟我父亲在车站蹲着呢。今儿天太冷,没让他们出来,我寻思把最后一包丝棉
卖了,今晚就跟他们坐火车回去。”他说。 母亲听了,感叹道:“唉,你们做点小生意,也挺不容易啊 父亲跟母亲轻声说了点什么,母亲便去仓房找了三双半新的棉鞋,还有半面袋的冻豆包 回来,递给这个年轻人说:“我们也不是有钱人家,要不然,就把你这丝棉买下了。这双棉 鞋你换上,另两双拿去给你父亲和弟弟穿,北方不比南方,脚冻伤了可了不得!冻豆包我们 今年蒸得多,你带几个让你的父亲和弟弟尝尝吧 年轻人站了起来,拘谨地搓着手,一遍遍地说:“这可咋好呢?这可咋好呢?我这是遇 上好人家了 我们把他送出门时,年轻人一眼瞥见院子里一堆锯好的圆木。他突然放下肩上的包,三 步两步抢过去,“我干点儿活再走『说着便抡起大斧,劈起柴来。母亲正要劝阻,父亲说 让他干吧 寒风中,雪花飘飞,年轻人已经走了,我家院子里,整整齐齐地码着一垛劈得粗细均匀 的柴火 弟弟吃了剩下的半盘有肉的蒸饺,玩去了。我跟父母吃着第二笼纯素馅儿的蒸饺,觉得 温暖而香甜 我一直认为,在这个世界上,最赏心悦目的,是纤尘未染的青山绿水;最温暖人心的, 是人与人之间纯洁真挚的感凊。暮年回首时,最有价值的财富,应是一颗恬淡宁静的心, 和一份丰富无悔的回忆。而所有这一切的拥有,都需要用一颗善良单纯的心做底色 16.文章开头第一段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3分) 17、“我”和父母吃着纯素馅蒸饺时,为什么会觉得“温暖而香甜”?(3分) 18、年轻人在作出为“我”家劈柴的决定时,心理活动是怎样的?请联系上下文, 用文字写出来。(2分) 年轻人在为“我”家劈柴时,母亲要阻止,而父亲却说“让他干吧”,父亲这样做 的原因是什么呢?(2分) 19、读下面的材料,然后结合本文,说说你的感受。(3分)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卸仼后,在得克萨斯州的一个庄园里举行了一场慈善晩宴,旨在为非 洲贫困儿童募捐,应邀参加晩宴的都是富商和社会名流。当天慈善晩宴的主角不是倡议者的 安南,不是捐出300万美元的巴菲特,而是仅仅捐出30美元零25美分的小露西。她说了 这样一句话:“慈善的不是钱,是心。”让全场的人感动不已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0—24题。(20分) 阅读就是阅世 ①1978年我16岁正当少年。在人生的这个阶段读过的书是可以跟人一辈子的。所 以类如浮士德的永恒冲动曼弗雷德的孤高厌世还有哈姆雷特的不断怀疑与反省,成为我日 后一再提及的永恒记忆。当然那样年代中的成长并不轻松。物质的匮乏与精神的贫瘠都使 人脆弱而易感。读书无疑加重了这种感触的分量。但当时的感觉生命本来就需要伤感的滋 养。有时对一个情节乃至细节可以乐至沉酣,又转生悲凉有时对一个人物及其结局,可以忧 郁入深又反为旷达。这种情绪转换带岀的刺激与快感难以言说。 ②今天的孩子二十多岁了通常还幼稚率薄。听说狄更斯们可以为一个街区的拐角写去 几千字就问写一些这样的文字有什么意思?还有像罗曼·罗兰这样让克利斯朵夫与安多纳 德错失在两列相向而开的火车上一如自己玩剩下的小把戏怎么看都不像是有创意的安排
卖了,今晚就跟他们坐火车回去。”他说。 母亲听了,感叹道:“唉,你们做点小生意,也挺不容易啊!” 父亲跟母亲轻声说了点什么,母亲便去仓房找了三双半新的棉鞋,还有半面袋的冻豆包 回来,递给这个年轻人说:“我们也不是有钱人家,要不然,就把你这丝棉买下了。这双棉 鞋你换上,另两双拿去给你父亲和弟弟穿,北方不比南方,脚冻伤了可了不得!冻豆包我们 今年蒸得多,你带几个让你的父亲和弟弟尝尝吧!” 年轻人站了起来,拘谨地搓着手,一遍遍地说:“这可咋好呢?这可咋好呢?我这是遇 上好人家了!” 我们把他送出门时,年轻人一眼瞥见院子里一堆锯好的圆木。他突然放下肩上的包,三 步两步抢过去,“我干点儿活再走!”说着便抡起大斧,劈起柴来。母亲正要劝阻,父亲说: “让他干吧!” 寒风中,雪花飘飞,年轻人已经走了,我家院子里,整整齐齐地码着一垛劈得粗细均匀 的柴火。 弟弟吃了剩下的半盘有肉的蒸饺,玩去了。我跟父母吃着第二笼纯素馅儿的蒸饺,觉得 温暖而香甜。 我一直认为,在这个世界上,最赏心悦目的,是纤尘未染的青山绿水;最温暖人心的, 是人与人之间纯洁真挚的感情。 暮年回首时,最有价值的财富,应是一颗恬淡宁静的心, 和一份丰富无悔的回忆。而所有这一切的拥有,都需要用一颗善良单纯的心做底色。 16.文章开头第一段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3 分) 17、 “我”和父母吃着纯素馅蒸饺时,为什么会觉得“温暖而香甜”?(3 分) 18、 年轻人在作出为“我”家劈柴的决定时,心理活动是怎样的?请联系上下文, 用文字写出来。(2 分) 年轻人在为“我”家劈柴时,母亲要阻止,而父亲却说“让他干吧”, 父亲这样做 的原因是什么呢?(2 分) 19、 读下面的材料,然后结合本文,说说你的感受。(3 分)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卸任后,在得克萨斯州的一个庄园里举行了一场慈善晚宴,旨在为非 洲贫困儿童募捐,应邀参加晚宴的都是富商和社会名流。当天慈善晚宴的主角不是倡议者的 安南,不是捐出 300 万美元的巴菲特,而是仅仅捐出 30 美元零 25 美分的小露西。她说了 这样一句话:“慈善的不是钱,是心。”让全场的人感动不已。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0—24题。(20分) 阅读就是阅世 ①1978 年,我 16 岁,正当少年。在人生的这个阶段,读过的书是可以跟人一辈子的 。所 以, 类如浮士德的永恒冲动,曼弗雷德的孤高厌世,还有哈姆雷特的不断怀疑与反省,成为我日 后一再提及的永恒记忆。当然,那样年代中的成长并不轻松。物质的匮乏与精神的贫瘠,都使 人脆弱而易感。读书无疑加重了这种感触的分量。但当时的感觉,生命本来就需要伤感的滋 养。有时对一个情节乃至细节,可以乐至沉酣,又转生悲凉;有时对一个人物及其结局, 可以忧 郁入深,又反为旷达。这种情绪转换带出的刺激与快感,难以言说。 ②今天的孩子,二十多岁了,通常还幼稚率薄。听说狄更斯们可以为一个街区的拐角写去 几千字,就问:写一些这样的文字,有什么意思?还有,像罗曼•罗兰这样,让克利斯朵夫与安多纳 德错失在两列相向而开的火车上,一如自己玩剩下的小把戏,怎么看都不像是有创意 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