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学科实验教程 在这些部位取血均需麻醉后固定动物,然后作动、静脉分离手术,使其暴露清楚后 用注射器沿大血管平行刺入(或直接用剪刀剪断大血管),抽取所需血量。切断动脉 时,要防止血液喷溅。 二、家兔的取血法 1.耳缘静脉取血如要采集少量血液,可采用此 法。将家兔放在固定盒内,拔去拟采血部位的毛,用电 灯照射加热或用电吹风吹热或用二甲苯棉球擦耳廓,使 耳部血管扩张。用粗针头刺破耳缘静脉或以刀片在血管 上切一小口,让血液自然流出即可。取血后用棉球压迫 止血。亦可用针头插入耳缘静脉取血,其操作步骤基本 与耳缘静脉注射相似。最好有一助手帮助压紧耳根部, 这样抽血时比较容易。(图3-6-3) 2.兔耳中央动脉取血在兔耳的中央有一条较粗、 颜色较鲜红的中央动脉,用左手固定兔耳,右手持注射 器,在中央动脉末端,沿着动脉向心方向平行刺入动脉 此法一次可取血10-15m1。取血完毕后注意止血。抽血 时要注意:由于兔耳中央动脉易发生痉挛性收缩,因此图3-6-3耳缘静脉取血法 抽血前,必须先让兔耳充分充血,当动脉扩张,末发生痉挛性收缩前立即抽血。不要 在近耳根处取血,因耳根部软组织厚,血管位置较深,易刺透血管造成皮下出血 3.心脏取血兔心脏取血法和大、小鼠心脏取血法类似,且比较容易掌握。将 兔仰卧固定在手术台上,将心脏部位被毛剪去,用碘酒酒精消毒皮肤,选择心搏最明 显处穿刺,针头刺入心脏后即有血液涌入注射器。取得所需血量后,迅速将针头拔出, 这样心肌上的穿孔易于闭合。经6~7天后,可以重复进行心脏采血 此外,还可以从颈动脉、颈静脉、股动脉、股静脉、眼底取血,但一般不常采用。 三、豚鼠的取血法 耳缘剪口采血消毒耳缘后,用刀片割破或剪刀剪破耳缘,在切口边缘涂上 20%的柠檬酸钠溶液,防止血液凝固,血液即可自切口处流出。此法每次可采血0.5ml 左右 2.足背中静脉取血由助手固定好动物,并将其后肢膝关节伸直,实验者将动
功 能 学 科 实 验 教 程 ——————————————————— ——————————————————— 27 在这些部位取血均需麻醉后固定动物,然后作动、静脉分离手术,使其暴露清楚后, 用注射器沿大血管平行刺入(或直接用剪刀剪断大血管),抽取所需血量。切断动脉 时,要防止血液喷溅。 二、家兔的取血法 1.耳缘静脉取血 如要采集少量血液,可采用此 法。将家兔放在固定盒内,拔去拟采血部位的毛,用电 灯照射加热或用电吹风吹热或用二甲苯棉球擦耳廓,使 耳部血管扩张。用粗针头刺破耳缘静脉或以刀片在血管 上切一小口,让血液自然流出即可。取血后用棉球压迫 止血。亦可用针头插入耳缘静脉取血,其操作步骤基本 与耳缘静脉注射相似。最好有一助手帮助压紧耳根部, 这样抽血时比较容易。(图 3-6-3) 2.兔耳中央动脉取血 在兔耳的中央有一条较粗、 颜色较鲜红的中央动脉,用左手固定兔耳,右手持注射 器,在中央动脉末端,沿着动脉向心方向平行刺入动脉, 此法一次可取血 10~15m1。取血完毕后注意止血。抽血 时要注意:由于兔耳中央动脉易发生痉挛性收缩,因此 抽血前,必须先让兔耳充分充血,当动脉扩张,末发生痉挛性收缩前立即抽血。不要 在近耳根处取血,因耳根部软组织厚,血管位置较深,易刺透血管造成皮下出血。 3.心脏取血 兔心脏取血法和大、小鼠心脏取血法类似,且比较容易掌握。将 兔仰卧固定在手术台上,将心脏部位被毛剪去,用碘酒酒精消毒皮肤,选择心搏最明 显处穿刺,针头刺入心脏后即有血液涌入注射器。取得所需血量后,迅速将针头拔出, 这样心肌上的穿孔易于闭合。经 6~7 天后,可以重复进行心脏采血。 此外,还可以从颈动脉、颈静脉、股动脉、股静脉、眼底取血,但一般不常采用。 三、豚鼠的取血法 1.耳缘剪口采血 消毒耳缘后,用刀片割破或剪刀剪破耳缘,在切口边缘涂上 20%的柠檬酸钠溶液,防止血液凝固,血液即可自切口处流出。此法每次可采血 0.5ml 左右。 2.足背中静脉取血 由助手固定好动物,并将其后肢膝关节伸直,实验者将动 图 3-6-3 耳缘静脉取血法
功能学科实验教程 物脚背面用酒精消毒,找到足背中静脉后,以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拉住豚鼠的趾端,右 手持注射器针刺入静脉,拔针后血液即可自行流出,采血后用纱布或脱脂棉压迫止血。 反复取血时,两后肢交替使用。 3.心脏取血豚鼠的心脏取血法与大鼠、小鼠的采血方法相似 四、狗的取血法 狗常从前肢皮下头静脉,后肢小隐静脉取血,其操作步骤与静脉注射相似,但技 术需熟练,不适于连续取血。在新生仔狗、小型狗大量取血,可从颈静脉取血。 五、血清和血浆的制备方法 血清和血浆均是不含细胞(包括血小板)等有形成分的血液部分,其主要区别是 血清中不含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而血浆中则含有凝血因子。它们的制备方法如下 1.血清的制备获得的血液不能抗凝,盛于离心管或可以离心的器皿中,静置 或置37℃环境中促其凝固,待血液凝固后离心(注意先平衡离心管,一般为3000转 /分钟,离心5~10分钟),得到的上清液即为血清,可小心将上清吸出(注意切勿吸 出细胞成分),分装备用。 2.血浆的制备事先在盛血的容器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抗凝剂(表3-6-2),将血 液加到一定量后颠倒混匀(切忌振荡,以免血细胞破碎),离心(离心条件同上,离 心速度可相对低一些)所得的上清液即为血浆。初用者最好将血浆移至另一清洁容器, 吸出血浆时用毛细吸管贴着液面逐渐往下吸,切忌吸起细胞成分。 3.富含血小板血浆制备将获得的血液经800转分钟,离心5分钟,其上清即 为富含血小板血浆 表3-6-2常用血液抗凝剂 剂名 抗凝力 机理 应用 禁忌 10%草酸钾02m抗凝10m的血与ca2结合成不溶非蛋白氮二氧血K+ 性草酸钙而抗凝血|化碳结合力 血C 草酸钠 12c抗凝m的血性碎酸钙雨抗凝/复间血 与C2结合成不溶|凝血酶
功 能 学 科 实 验 教 程 ——————————————————— ——————————————————— 28 物脚背面用酒精消毒,找到足背中静脉后,以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拉住豚鼠的趾端,右 手持注射器针刺入静脉,拔针后血液即可自行流出,采血后用纱布或脱脂棉压迫止血。 反复取血时,两后肢交替使用。 3.心脏取血 豚鼠的心脏取血法与大鼠、小鼠的采血方法相似。 四、狗的取血法 狗常从前肢皮下头静脉,后肢小隐静脉取血,其操作步骤与静脉注射相似,但技 术需熟练,不适于连续取血。在新生仔狗、小型狗大量取血,可从颈静脉取血。 五、血清和血浆的制备方法 血清和血浆均是不含细胞(包括血小板)等有形成分的血液部分,其主要区别是 血清中不含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而血浆中则含有凝血因子。它们的制备方法如下: 1.血清的制备 获得的血液不能抗凝,盛于离心管或可以离心的器皿中,静置 或置 37℃环境中促其凝固,待血液凝固后离心(注意先平衡离心管,一般为 3000 转 /分钟,离心 5~10 分钟),得到的上清液即为血清,可小心将上清吸出(注意切勿吸 出细胞成分),分装备用。 2.血浆的制备 事先在盛血的容器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抗凝剂(表 3-6-2),将血 液加到一定量后颠倒混匀(切忌振荡,以免血细胞破碎),离心(离心条件同上,离 心速度可相对低一些)所得的上清液即为血浆。初用者最好将血浆移至另一清洁容器, 吸出血浆时用毛细吸管贴着液面逐渐往下吸,切忌吸起细胞成分。 3.富含血小板血浆制备 将获得的血液经 800 转/分钟,离心 5 分钟,其上清即 为富含血小板血浆。 表 3-6-2 常用血液抗凝剂 剂名 抗凝力 机理 应用 禁忌 10%草酸钾 0.2ml 抗凝 10ml 的血 与 Ca2+ 结合成不溶 性草酸钙而抗凝血 非蛋白氮二氧 化碳结合力 血 K+ 血 Ca2+ 草酸钠 1~2mg 抗凝 1ml 的血 与 Ca2+ 结合成不溶 性草酸钙而抗凝血 凝血酶原时间 及复钙时间测 定 血 Na+ 血 Ca2+
功能学科实验教程 38%枸橼酸钠6mg抗凝lm的血 与血中生成不洛性|输血,凝血象19 钙,阻止血液凝固/血沉14 2%草酸盐合剂 (草酸钾08g草05m抗凝5m的血 保持红细胞形态不 酸胺1.2g 变 RBC压积测定 草酸钾3g、氟化 BUN(尿素 钠1g混合剂 4mg抗凝lml的血 抑制葡萄糖分解而血糖测定 保持血糖浓度 氮) 1%肝素生理盐水|0.lml(烘干)抗凝 抑制凝血酶原转为血氨 5-0的血:1525凝血酶 血气分析 3P试验 肝素 (干粉)抗凝lml血 1522mg(干粉)抗凝/与Ca结合成不易 电离的可溶性络合血细胞计数 疑血象,血 lml血 小板功能 第七节实验动物的给药途径和方法 在动物实验中,为了观察药物对机体功能、代谢及形态的作用,常需将药物注入 动物体内。给药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可根据实验目的、实验动物种类和药物 剂型等情况确定。 、给药途径 常用的给药途径有经口给药(口服、灌胃)、皮下注射、腹腔注射和静脉注射。 另外还有脑内给药、直肠内给药、经皮肤给药等给药方法。选择给药途径应考虑到将 来临床应用时的给药途径问题,这样可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参考价值。选择给药途径的 依据如下 根据药物的性质选择给药途径经口给药是最常见的给药途径。具有刺激性 的药物不适于皮下、肌肉和腹腔注射,只能经口给药或静脉注射,显然经口给药比静 脉注射更为简便,粗制剂或水不能溶解的药物经口给药较适宜,遇有在消化道破坏或 吸收不好的药则应注射给药。具有催吐作用的药不宜经口给猫、狗和猴,因为动物呕 吐时将部分药物吐出,影响实验的精确性,这时可采用注射的途径:鼠和兔不会呕吐 所以可经口给药 2.根据实验要求选择给药途径要求药物作用出现迅速时可采用注射途径(腹
功 能 学 科 实 验 教 程 ——————————————————— ——————————————————— 29 3.8%枸橼酸钠 6mg 抗凝 1ml 的血 与血中生成不溶性 离子化的枸橼酸 钙,阻止血液凝固 输血、凝血象 1:9 血沉 1:4 2 %草酸盐合剂 (草酸钾 0.8g、草 酸胺 1.2g) 0.5ml 抗凝 5ml 的血 保持红细胞形态不 变 RBC 压积测定 草酸钾 3g、氟化 钠 1g 混合剂 4mg 抗凝 1ml 的血 抑制葡萄糖分解而 保持血糖浓度 血糖测定 BUN(尿素 氮) 1%肝素生理盐水 溶液, 肝素 0.1ml (烘干)抗凝 5~10ml 的血;15±2.5IU (干粉)抗凝 1ml 血 抑制凝血酶原转为 凝血酶 血氨 血气分析 3P 试验 EDTA-K2 1.5~2.2mg(干粉)抗凝 1ml 血 与 Ca2+ 结合成不易 电离的可溶性络合 物 血细胞计数 凝血象,血 小板功能 第七节 实验动物的给药途径和方法 在动物实验中,为了观察药物对机体功能、代谢及形态的作用,常需将药物注入 动物体内。给药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可根据实验目的、实验动物种类和药物 剂型等情况确定。 一、给药途径 常用的给药途径有经口给药(口服、灌胃)、皮下注射、腹腔注射和静脉注射。 另外还有脑内给药、直肠内给药、经皮肤给药等给药方法。选择给药途径应考虑到将 来临床应用时的给药途径问题,这样可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参考价值。选择给药途径的 依据如下: 1.根据药物的性质选择给药途径 经口给药是最常见的给药途径。具有刺激性 的药物不适于皮下、肌肉和腹腔注射,只能经口给药或静脉注射,显然经口给药比静 脉注射更为简便,粗制剂或水不能溶解的药物经口给药较适宜,遇有在消化道破坏或 吸收不好的药则应注射给药。具有催吐作用的药不宜经口给猫、狗和猴,因为动物呕 吐时将部分药物吐出,影响实验的精确性,这时可采用注射的途径;鼠和兔不会呕吐, 所以可经口给药。 2.根据实验要求选择给药途径 要求药物作用出现迅速时可采用注射途径(腹
功能学科实验教程 腔、静脉)。要使药物的作用相对延长时,可注射油溶液或混悬液。 3.根据药物剂型选择给药途径水溶液可采用任何给药途径,油溶液可经口给 药,如需注射时,一般可用肌肉注射,小鼠可采用皮下注射,但要注意给药部位是否 完全吸收。 给药方法 1.经口给药法有口服和灌胃两种方法。适用于小鼠、大鼠、豚鼠、兔、狗等 动物。口服法可将药物混入饲料中或溶于饮水中任动物自由摄取,此法简单,也不会 因操作失误而导致动物死亡。但由于动物的状态和嗜性的不同,饮水和饲料的摄取量 不同,大部分很难准确掌握给药量。另外,室温下易分解物质的给药,小量被检物质 的给药,都很难准确平均添加。为保证准确掌握给药量,则常用灌胃法。灌胃法由于 能掌握给药时间,故能记录发现症状的时间经过。灌胃法与口服法相比,每天除给药 耗费时间以外,还对动物造成一定程度的机械的和心理的影响,要减少这些不良影响 有必要充分掌握灌胃技术。现在有各种不同型号的灌胃针头可把药物直接送到动物胃 内,注意针头顶端小球的直径应大于所用动物的气管直径,这样药物便不会灌入肺内。 (1)小鼠: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抓住小鼠的两耳 和头部皮肤,以无名指或小指将尾巴紧压在掌上,使 腹部朝向术者,头部向上呈一倾斜度,右手持注射器 进行灌胃(图3-7-1)。灌胃管头先从小鼠口角插入口 腔内,然后用灌胃管杆体部分压其口腔上腭,使口腔 与食道成一直线,再将灌胃管沿上腭壁轻轻进入食道, 当灌胃管继续经口进入时,稍感有抵抗,此位置相当 于食道通过膈肌的部位。把灌胃管伸到底,使其达胃, 如此时动物安静,呼吸无异常,可将药物注入。如小 鼠挣扎或遇有阻力应抽出灌胃管再试插之,若强行操 作,会损伤食道或膈肌,造成小鼠死亡。在灌入药物 之后,轻轻地将针头抽回。如插入气管注射后动物立 即死亡。此种灌胃方法的要点是:动物要固定好,头 部和颈部保持平行,进针方向正确,操作时不宜粗暴 图3-7-1鼠灌胃法 (2)大鼠:大鼠灌胃方法与小鼠相似,只是大 鼠灌胃管比小鼠的略粗、略长一些。抓取大鼠时,除将左手拇指和食指抓住两耳和头 部皮肤外,其它三指要抓住背部皮肤,将大鼠抓持在手掌内。在进行灌胃时,首先将
功 能 学 科 实 验 教 程 ——————————————————— ——————————————————— 30 腔、静脉)。要使药物的作用相对延长时,可注射油溶液或混悬液。 3.根据药物剂型选择给药途径 水溶液可采用任何给药途径,油溶液可经口给 药,如需注射时,一般可用肌肉注射,小鼠可采用皮下注射,但要注意给药部位是否 完全吸收。 二、给药方法 1.经口给药法 有口服和灌胃两种方法。适用于小鼠、大鼠、豚鼠、兔、狗等 动物。口服法可将药物混入饲料中或溶于饮水中任动物自由摄取,此法简单,也不会 因操作失误而导致动物死亡。但由于动物的状态和嗜性的不同,饮水和饲料的摄取量 不同,大部分很难准确掌握给药量。另外,室温下易分解物质的给药,小量被检物质 的给药,都很难准确平均添加。为保证准确掌握给药量,则常用灌胃法。灌胃法由于 能掌握给药时间,故能记录发现症状的时间经过。灌胃法与口服法相比,每天除给药 耗费时间以外,还对动物造成一定程度的机械的和心理的影响,要减少这些不良影响, 有必要充分掌握灌胃技术。现在有各种不同型号的灌胃针头可把药物直接送到动物胃 内,注意针头顶端小球的直径应大于所用动物的气管直径,这样药物便不会灌入肺内。 (1)小鼠: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抓住小鼠的两耳 和头部皮肤,以无名指或小指将尾巴紧压在掌上,使 腹部朝向术者,头部向上呈一倾斜度,右手持注射器 进行灌胃(图 3-7-1)。灌胃管头先从小鼠口角插入口 腔内,然后用灌胃管杆体部分压其口腔上腭,使口腔 与食道成一直线,再将灌胃管沿上腭壁轻轻进入食道, 当灌胃管继续经口进入时,稍感有抵抗,此位置相当 于食道通过膈肌的部位。把灌胃管伸到底,使其达胃, 如此时动物安静,呼吸无异常,可将药物注入。如小 鼠挣扎或遇有阻力应抽出灌胃管再试插之,若强行操 作,会损伤食道或膈肌,造成小鼠死亡。在灌入药物 之后,轻轻地将针头抽回。如插入气管注射后动物立 即死亡。此种灌胃方法的要点是:动物要固定好,头 部和颈部保持平行,进针方向正确,操作时不宜粗暴。 (2)大鼠:大鼠灌胃方法与小鼠相似,只是大 鼠灌胃管比小鼠的略粗、略长一些。抓取大鼠时,除将左手拇指和食指抓住两耳和头 部皮肤外,其它三指要抓住背部皮肤,将大鼠抓持在手掌内。在进行灌胃时,首先将 图 3-7-1 鼠灌胃法
功能学科实验教程 灌胃管放在门齿与臼齿间的裂隙,使灌胃管沿着口腔上部向后达到喉头。在将灌胃管 送入食管之前,让大鼠吞咽,如果大鼠不吞咽,轻轻转动管子刺激吞咽动作。注意左 手不要抓得太紧,以兔颈部皮肤向后拉,勒住食管,灌胃管不易插入且容易损伤食管。 为防止插入气管,可将注射器的内栓轻轻回抽一下,证实没有空气逆流后注药。 (3)豚鼠:豚鼠灌胃时,助手以左手从动物的背部把后腿伸开,并把腰部和后 腿一起固定,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夹住两前腿使之固定。术者右手所持的豚鼠用灌胃 管沿动物上腭壁滑行插入食道,进而插入胃内灌药。也可用木制开口器,把导尿管通 过开口器中央的孔插入胃内。上述两种方法皆需回抽证实注射器内无空气时才能慢慢 注入药液。最后需注入生理盐水2m1,将管内残留的药液冲出,以保证投药剂量的准 确 若给固体药物时,把豚鼠放在金属网上,以左手掌从背部握住豚鼠的头颈部而将 其固定,以拇指和食指压迫其口角部使口张开。用镊子夹住固体药物,放进豚鼠舌根 部的凹处,使动物迅速开口而咽下。当证实咽下后即放开手 (4)兔:兔的固体药物口服法与豚鼠基本相似。液体药物灌胃法需二人协作进 行。一人坐好,将兔的躯体夹于两腿之间,左手紧握双耳,固定其头部,右手抓住前 肢。另一人将开口器横放于兔口中,将舌头压在开口器下面,用左手把开口器固定, 右手取合适的胃管或导尿管经开口器中央小孔慢慢沿上腭壁、后壁插入食道约 15~18cm(图3-7-2)。为避免误入气管,可将胃管的外口端放入清水杯中,若有气泡 逸出,则证明在气管内,应拔出重新插入,若无气泡则用注射器将药物灌入,然后再 注入少量清水,将胃管内药液冲入胃内。灌胃完毕后先拔出胃管,后拿出开口器,以 免胃管被动物咬坏。 图3-7-2(A)兔灌胃法 (B)灌胃工具:开口器、导尿管 (5)狗:狗灌胃的方法与家兔相似。将导尿管从鼻腔或口腔插入食道内投予液
功 能 学 科 实 验 教 程 ——————————————————— ——————————————————— 31 灌胃管放在门齿与臼齿间的裂隙,使灌胃管沿着口腔上部向后达到喉头。在将灌胃管 送入食管之前,让大鼠吞咽,如果大鼠不吞咽,轻轻转动管子刺激吞咽动作。注意左 手不要抓得太紧,以兔颈部皮肤向后拉,勒住食管,灌胃管不易插入且容易损伤食管。 为防止插入气管,可将注射器的内栓轻轻回抽一下,证实没有空气逆流后注药。 (3)豚鼠:豚鼠灌胃时,助手以左手从动物的背部把后腿伸开,并把腰部和后 腿一起固定,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夹住两前腿使之固定。术者右手所持的豚鼠用灌胃 管沿动物上腭壁滑行插入食道,进而插入胃内灌药。也可用木制开口器,把导尿管通 过开口器中央的孔插入胃内。上述两种方法皆需回抽证实注射器内无空气时才能慢慢 注入药液。最后需注入生理盐水 2m1,将管内残留的药液冲出,以保证投药剂量的准 确。 若给固体药物时,把豚鼠放在金属网上,以左手掌从背部握住豚鼠的头颈部而将 其固定,以拇指和食指压迫其口角部使口张开。用镊子夹住固体药物,放进豚鼠舌根 部的凹处,使动物迅速开口而咽下。当证实咽下后即放开手。 (4)兔:兔的固体药物口服法与豚鼠基本相似。液体药物灌胃法需二人协作进 行。一人坐好,将兔的躯体夹于两腿之间,左手紧握双耳,固定其头部,右手抓住前 肢。另一人将开口器横放于兔口中,将舌头压在开口器下面,用左手把开口器固定, 右手取合适的胃管或导尿管经开口器中央小孔慢慢沿上腭壁、后壁插入食道约 15~18cm(图 3-7-2)。为避免误入气管,可将胃管的外口端放入清水杯中,若有气泡 逸出,则证明在气管内,应拔出重新插入,若无气泡则用注射器将药物灌入,然后再 注入少量清水,将胃管内药液冲入胃内。灌胃完毕后先拔出胃管,后拿出开口器,以 免胃管被动物咬坏。 (5)狗:狗灌胃的方法与家兔相似。将导尿管从鼻腔或口腔插入食道内投予液 图 3-7-2 (A)兔灌胃法 (B)灌胃工具:开口器、导尿管